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五篇】

2023年度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9 20: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多数“90后”大学生积极向上,志向远大、使命感强、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事业心强,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复杂多元、道德诚信弱化、心理情绪失衡、举止行为失常等问题不容忽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五篇】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多数“90后”大学生积极向上,志向远大、使命感强、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事业心强,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复杂多元、道德诚信弱化、心理情绪失衡、举止行为失常等问题不容忽视。而诸如此类非智力问题的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非智力教育难题的现实存在。

1.责任感错位,利己主义盛行。“90后”大学生主观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爱祖国,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愿意奉献,勇于担责,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决心。但客观上,有部分同学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取向更加趋向个人成就的获得和满足,尤其是在个人得失与社会责任暂时发生矛盾时,更是“我”字当头,社会责任感淡化,价值取向个人化严重。比较普遍的,“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仅仅体现在“利己”而“不损人”的消极被动层面,没有达到主动助人、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积极主动层面。

2.诚信道德弱化,法纪意识淡薄。“90后”大学生大多数认为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公民起码的基本素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小部分“90后”大学生又存在社会道德诚信弱化的现象。尤其在个人情绪不稳、又受外界负面环境影响和他人诱导刺激时,立场不坚定,随意降低对自身的标准。在社会公德受到挑衅时,瞻前顾后,缺乏维持正义的勇气和胆量。“90后”大学生追求自由、崇尚法制,渴望被尊重,希望被理解,尤其注重公平、公正。大部分同学对是非好坏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然而,道德不同于法律,助人不能违纪,知晓更不等于遵照。有的同学看到弱势群体受欺负,不是依法依规理性地解决问题,往往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
有的同学铤而走险,以代考、陪考等违规行为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有的同学因为种种琐事,谩骂、诽谤甚至投毒、暴力打击报复他人。这些行为都反映了“90后”大学生的法纪意识非常淡薄。

3.心理脆弱失衡,行为举止失常。据调查表明,受学业困扰、情感困惑、人际错乱、家庭施压、就业受挫等方面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意识明显高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的承压受挫能力较低,心理自我平衡、控制调节能力更是不足,由此引发的精神分裂、自残自杀行为时有发生。除了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外,认识不足、角色缺位、内容偏失、方式不当、渠道不畅等家庭教育的缺失是“90后”大学生非智力问题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非智力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90后”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强化对策

1.突出家庭教育在大学生非智力培养中的职责和优势。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完整人,由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组成,缺一不可。社会教育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稳定完善的政治基础。学校教育给予大学生丰富的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但在社会适应能力、品德价值、法纪意识、人际交往、非智力因素等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政府必须立法明确大学生教育的责任分工,高校以人文素养、知识技术、创新探索作为责任重心,家庭教育要在密切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将成人、成才教育作为主要目标。

2.明确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三观”教育和政治信仰等,把对子女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综合能力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内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它是大学生进入社会适应力的综合体现。身心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基本的身心健康常识、直面压力从容应对的能力、心理自我调控修复能力,要教育孩子积极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心态、稳定情绪。生命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体验生命的可贵和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关爱自己和感恩他人。大学阶段是人的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情感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家长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时期,教育其学会正确表达、疏导、控制、发展、优化自己的情感,为将来的情感和谐、家庭幸福筑牢坚实的基础,也避免因一时的情感冲动而造成遗憾终生的错误。

3.规范公益“家长”的帮助站点。政府应规范建立公益“家长”帮助站,遴选一批充满爱心、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家长,填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缓解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家长长期缺位的现状。在思想道德、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教育和引导孩子,做他们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上的守护人。

4.把握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过程民主化原则。“90后”大学生较之以前的大学生更加注重情感的感受,因此,家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时必须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进行,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不越位干涉;
二是运作科学化原则。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因此,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技能,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是身教言传并行原则。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有意无意会影响身边的孩子,家长的德行修为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的修为,用自身榜样教育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子女,用自身的行为去规范子女。

5.实现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方式转变。政府应建立免费家庭教育咨询、帮扶中心,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宗旨,研究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探索得法的家庭教育方式,传授科学的育子知识,帮助和指导家长及时地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为保证指导和帮扶工作有序进行,还需要设立完备的制度作为保障。

6.拓宽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具体途径。一方面,构建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位联动的工作体系。为确保家、校、生沟通的效果,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学校应在新生入校时,将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主要教育活动、教育方法告知学生及家长,让家长和学生明确学校教育的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人际交往、心理、习惯等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学校和家庭能全面了解孩子,并就学生存在和潜在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商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关注,征求家庭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有效干预。家长应主动将孩子入学前的基本情况、成长背景、性格禁忌以及在家庭教育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以及家长的教育期望如实告知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突出的问题应与学校及时沟通认证。学生本人应如实告知家长教育的体验和感受,积极主动地对话学校,加强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搭建沟通平台,创造家庭教育的时空同步。大学生求学在外,面对面的家庭教育几乎不可能存在。但家长应该像中小学教育一样,加强与孩子、学校的联系,充分利用电话和网络,搭建远程家庭教育沟通平台,对孩子进行远程的关心和教育,发挥家庭呵护关怀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终端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网聊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且深受“90后”大学生的钟爱与追捧。家长可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既可以通过轻松愉悦的文字、照片方式与孩子交流,又可以用网络提供的语音、视频等形式与孩子心贴心地直面交流。学校应主动建立班级家庭微信群和QQ群,老师可以以文字或图片、视频的形式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精神、身心状态上传至群共享里,供家长了解发现。通过群的建立,开展网络家长会,让更多的家长共同参与和讨论“90后”大学生的教育,同时也可以将好的家庭教育案例做交流指导。

三、总结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与家庭教育的高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虽然2010年全国妇联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但对现实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不是很强,所以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总体上是很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体系。在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上,也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使得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尝试、修正和总结自己以为然的经验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因此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伪科学性。家庭教育价值的日益凸显、家庭教育的快速发展都呼唤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但现实中我国家庭教育的有效评价体系目前还远没有建立,相关研究也非常少,国内只有吴奇程、骆风、陈建强等学者对家庭教育的评价有所涉及,但都比较零碎,只简略谈到家庭教育评价的意义与价值、方法方式等内容。

国外相关的研究在能查阅到的文献中也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评价的横向比较和方法、价值上,远达不到科学体系的构建。应该说这些年来经过学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教育评价的体系是比较完善了,家庭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教育评价体系中也应有家庭教育评价之属,但很遗憾的是,即使是对我国教育评价最权威、阐述最全面的由陶西平主编的《教育评价辞典》,囊括了高等教育评价、中小学教育评价、职业教育评价、成人教育评价、师范和学校幼儿教育评价等所有的教育评价,唯独没有涉及到家庭教育评价。其他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反映出了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的研究体系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的体系和系统性、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学校的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家庭的教育评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

二、建构我国家庭教育评价体系的紧迫性

(一)家庭教育逐渐由私人领域转向公共领域

影响家庭教育评价体系建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人们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属于私人领域,家庭是家长精心经营的“一亩三分地”,每个家长都用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理念耕耘着这片土地,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对此指点和评论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维系家庭教育发展的,除了经验,唯一成体系便是“家学渊源”和“家规”、“宗法”,所以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用古代社会的“家法”、“家规”去指导和规范,对子女也只能用是否听话、孝顺、本分或学业好坏等简单指标去估量,不适合用外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去衡量和指导,因此也没必要建立家庭教育的评价体系。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社会“家国”高度“同构”关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时候诸如家庭教育这类的“家”事,早已超出了“私事”的边界,而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部分。“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学校教育使人拥有的是成就,而家庭教育使人拥有的则是完整的幸福。因此,家庭、家庭教育才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家庭、家庭教育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事’、‘私事’,而是关乎社会整体发展命运的“官事”、“公事”,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公共性社会事务。”在此条件下,当前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就具备了充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出台了对家庭等代表性私人领域进行干预的法律法规,确保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发展,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评估。

早在2003年,我国台湾就颁布了《家庭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原则等;
日本2006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就将家庭教育问题纳入其中,从法律上规定国家对家庭的责任,从程序上明确家庭教育的准则;
美国2002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也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美国教育部还开发了一个父母用的家庭教育工具包(“赋权与父母的学校盒子”),对父母免费提供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导性建议,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此外,美国还成立了教育部父母援助和地方家庭信息中心,通过这些部门去援助家庭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评估家庭教育效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法国也在1998年建立了“倾听、援助、陪伴父母网络”,随后便有很多部门介入家庭教育工作中,帮助父母完成家庭教育任务。在我国,2010年7月,经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依法治教,制定家庭教育法律。强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可见,建立家庭教育评价体系是社会发展所需,是形势所迫。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功能正在得到强化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大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尽管家庭教育某些内容、任务正在逐渐被社会教育所取代,如各类托幼教育机构大量增加,大大减轻了家庭管理学前儿童的责任,各种独立于学校正规教育与家庭教育之外的业余辅导班、特长训练班,不仅弥补了家长自身在教育孩子上知识的局限性,同时也使得家庭教育的部分内容被社会教育所取代。不过,从转型期家庭教育发展总体情况看,当代家庭教育功能日益表现出明显强化趋势:

1.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自觉加大了对家庭成员的智力投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许多家庭己不再仅仅满足于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丰富精神生活也成为当代不少家庭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家庭成员智力投入,尤其表现在对教育子女的投资不断增多。如不少家庭为子女购买书籍、玩具、学习用具等方面投入不断增加,这为改善和加强家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转型期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使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更加重视。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在社会转型时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主导的家庭形式。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得广大家长自觉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乐于接受优生优育的新观念,很多人有知识、有精力,舍得在孩子身上花功夫,对家庭教育十分重视。

3.我国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家庭教育因其潜移默化、终身性特点更容易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全民重教,社会各方面重视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以各种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这种情况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

4.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家庭教育地位的提升。在制度化学校教育形成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扮演着附庸的角色。在很多时候,家长对学校教育是怀着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并有意或无意地强化着学校的“教育权威”,要求小孩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等等。但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国民的受教育比例与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大大提高,一些素质较高的家长对学校教育开始扮演起评价者、参与者,甚至替代者的角色。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就出现过类似于古代私塾的“国学堂”、“孟学堂”。这些家长不仅以其自身的受教育经历来审察与评价其子女正在接受的学校教育,而且以其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学习体验来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知识、技能乃至观念方面的传递,使其能积极多元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的这种能力甚至强于学校的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父母文化素质的提高,家庭将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文化传递过程之中。同时,随着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学校教育权威已日渐“非中心化”,加之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难以承担起传授个人一生受用的知识的重任,客观上也需要家庭教育参与其中。因此,在学校教育文化传递地位的变迁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社会对学校的职能抱有过多不恰当的期望和要求。学校被要求对大量广泛的社会问题负责,而这些问题原本应该由家庭或整个公众负责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家庭教育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但现阶段家庭教育又存在很多问题:言教多,身教少;
偏颇分散多,合力教育少;
强调他律多,自律培养少;
过度教育多,因材施教少;
知识教育多,品德引导少;
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予少;
从众现象多,科学规划少;
功利取向多,人文素养少;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急需教育理论去指导和规约,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评价,以正确引导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并在有效评价的基础上对我国家庭教育质量进行鉴定,对我国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从而真正改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三)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已沦为经验式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都是以封闭的方式承载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是不需要任何习得和技巧,是在为人父母历程中的自然成熟的产物,是父母天性和社会大家庭共同催生的融合品,因此家庭教育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经验活动。通过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教育史的观照可以发现,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颜之推抑或曾国藩,他们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在自然习得基础上,有效利用各自家庭的家学渊源,综合时代要求,在多次教子实践中不断修正经验并构筑各具特色的经验体系。他们的经验体系又被世人以及后人加以固化而成为成功家庭教育的典范被膜拜被神化,被众多家庭不加选择地作为家庭教育宝典而引入各自的家庭教育中。这往往还只是家境殷实有教育能力和教育经验的书香之家能做到这一点,而当时更大多数的贫寒之家,家庭教育则更是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式进行。这种家庭教育是一种简单经验重复,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实现量的累积,是家长自己儿时受教育经历的一种反刍。每个家庭都憧憬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教育的方式却又是过去经验的一种复验,家庭教育一直受到中国家庭的重视,但却又一直是一种简单经验式的重复。

家庭教育为何沦落为一种个体经验性的活动,其中原由第一是几千年来我国大社会一直是以封闭的方式发展,经验一直被固化被推崇,社会整体在因循守旧中慢慢演绎。第二则是与家庭这个小社会有关,中国一直是特别重视家庭伦理的国家,在家庭伦理体系下,很多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东西不管合理不合理都被恪守坚持,在因循守旧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第三是我国的家庭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种教育理论现在风生水起,蓬勃发展,但其重点是关注各级学校教育工作,而对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在现阶段来说,我国家庭教育之所以成为一种经验性的活动,根本原因在于对家庭教育理论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停留于现象的描述和总结,家庭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体系庞杂,内容混乱,专业术语贫乏,理论解释乏力,对未来的预测、对现实的批判比较薄弱,学科结构缺乏应有的理想范型。”家庭教育的评价是基于现实家庭教育实际状况做出的针对性的过程与结果上的指导与反馈,正因为如此,建构家庭教育的评价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家庭教育实践的联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

(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对教育的研究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其重点都在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而对家庭教育研究相当缺乏,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体系比较初级和混乱。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具有公共性,各教育研究机构作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其科学合理发展成为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使命;
二是家庭教育在传统意义上具有不容干涉的绝对私人性,使很多教育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望而却步,要研究也只是研究“过去时”而不是“进行时”,更不是“未来时”;
三是教育研究者将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视同为经验与随意性,认为家庭教育缺乏理论的支撑与发展的张力,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术的偏见,不屑为之。杨宝忠教授在总结家庭教育研究在科学性、学术性上存在的问题时,概括出“五多五少”:侧重于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多,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少;
居高临下的说教多,设身处地的操作指导少;
激烈批评的多,致力于建设的少;
根植本土研究多,而比较分析和中外融合贯通的少;
经验介绍的多,而史论结合的少。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家庭教育远没有建立自己的研究的理论体系,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家庭教育理论与家庭教育实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也还没有厘清,而建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结合家庭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总结当代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进行理性的反思,消解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误解与困惑。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教育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发展就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因地制宜,要将学校环境与当地家庭环境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好教育,教好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撇开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观念束缚,充分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与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在本文中将对二者的协调关系做进一步延展性分析。

1.在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摆脱家庭教育的附属地位观念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伴随着时代潮流,家庭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大的历史责任,而且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与匮乏,对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不足致使在这方面的理论水平明显偏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摸出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影响规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加强其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等优势,而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可以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来解释,也可以用教育投资、办学形式和师资水平等内部因素解释。然而无论给予怎样的解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忽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各民族文化在内涵和特质上各有差异,构成了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特性。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这也决定了每个民族教育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教育观念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人类教育学永恒的主题,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民族教育,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家庭教育不应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应当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新科学,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配合学校教育。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认识,而片面强化民族情绪,很可能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民族地区家庭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能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接受学校教育,接受社会主义新价值取向。

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做到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意识,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本民族之外的先进文化,还要有分辨性的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进行取舍,舍弃不适应时展的消极成分,这些任务和工作从家庭教育着手有着根本性的优势,从少数民族地区产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来看,学校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从中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施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务完全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与家庭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开的。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更要认识到自身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观念上要解除地方偏见,民族偏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不能因为地区上,民族上的一些原因给学生灌输“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同时家长要尽量与时代同步,与孩子同步,与学校教育同步,对自己的孩子有较深刻的了解,加强与学校交流,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家长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任务就是传播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根据现实情况学校教育更加偏重于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更重要的,在学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之后必要的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要的社会主义必要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教育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着特殊的情况需要面对,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的教育时间活动,这几个特性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不得不提起注意的是不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地区民族文化对立起来,尽量规避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之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要扩大矛盾性,尽量减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负面小效应,在特殊问题上更是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将民族地区教育办好的可能。当前的学校 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而自由的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不改变这一基本格调的前提下,尽量加强学校教育的自主设计,加强重视人的丰富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方面的肯定性,必须要认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征,促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摆脱传统价值的局限性重新定位民族地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相协调,树立民族教育的整体观。是民族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与民族文化相统一,与家庭教育相协调。

从近些年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调查情况来分析,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受文化程度,地区,民族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还相对保守,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与思想倾向上还不够正确,存在着较为简单的,落后的的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还有待加强。究其根本是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与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还存咋一定的偏差,所以,加强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融会贯通,因为不管从特性还是效果上两种教育方式是可以成互补之势的。只有构建好学校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桥梁,才能满足学生从道德到知识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才能让教育一路走好。

3.小结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协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尊重民族感情的基础上,逐渐缩小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增进交流,加强校方,家长之间的互动,不能让二者脱钩,因为这两方面本身就是同步前进的。家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校方提合理化建议,学校也应当为双方沟通积极假设有效地沟通平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更好的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2]赵取花.论族群意识与山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家庭环境,调查,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论文参考,农村。但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农村家庭作为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应发挥出特定的教育优势。论文参考,农村。近年来,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发现农村教育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四多”现象

在当前,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开放以及城乡经济差距的拉大,在农村教育中出现了以下四种现象。论文参考,农村。

1、单亲家庭子女多。就从我校“特殊生”统计中发现,单亲家庭子女23人,占全校人数的10%,比例较高,根据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城区高于农村,这与城市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背景有关。

2、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学生比例大,隔代监护子女多。

据调查表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家庭学生比重较大。我校230多名学生中,有15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的65%,并且农村比城市比例更大。

单亲或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易产生任性、倔强、自私、冷漠、忧郁多疑的性格,缺乏热情和爱心,有叛逆心理;
也有的性格内向,不太与人交往,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3、独生子女多。由于当前社会环境影响,农村大部分人观念转变,独生子女增多,也有的家庭子女多,仅有一个男孩,对他们,家长往往一味的溺爱骄纵,对其百依百顺,从小就养成任性、娇气、懒惰、胆小、自私、经不起挫折等弱点,最终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

4、不良的家庭环境多。

不良家庭环境主要有三类:一是风暴型家庭。这种家庭大多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成员互不信任,互为仇敌,孩子成长在不安定的家庭环境中,再加上外界不良影响,导致孩子的性格扭曲变态,从而形成暴躁、蛮横、粗野、冷酷、报复欲极强的攻击型人格,由仇视家庭变为仇视社会,最终毁灭自己的一生;
二是专制型家庭。这种家庭的父母往往以暴君形象出现,以家长自居,要求孩子惟命是从,对孩子专制、压服、滥施处罚。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没有自由民主气氛,个性和爱好全被扼杀。这样即使天资聪明也会一事无成;
三是放任型家庭。这种家庭往往是父母一方外出,一方忙于家务劳动和种地,顾及不到教育和关心孩子,或是家庭成员有不良习惯(如麻将、酗酒等),对孩子不闻不问,使孩子成为“流浪者“,放任自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

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首先,由于农村许多家长问哈素质不高,有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关心很少,他们想让孩子学好,但无具体行动,对孩子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家庭缺少文化氛围,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效应;
其次大部分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甚至跟老师找麻烦;
再次,一些孩子与父母缺少心灵沟通,缺乏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责任是提供孩子吃穿,学校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4、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教育管理责任出现真空。论文参考,农村。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放任心态、或相互推诿、或灌输一些不正确思想和行为,离异后再婚,双方埋怨不该带来孩子,因而撒手不管,或将孩子交由隔代抚养,放弃直接监护人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另一方面,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对子女没有尽到教育责任,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或隔代抚养,或托管给亲戚,这样家庭教育名存实亡,未进到直接监护人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也没有跟老师很好沟通,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孩子学习状况。论文参考,农村。学生在校时抓不住时机对孩子教育,造成真空现象;

5、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或上学路途远等原因,再加上近年来住宿生领取住宿补贴,一部分家长让孩子在学校周围的农户寄宿,家长只管生活状况,房东只顾收房费,不对学生进行管理,家长更无法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周了解一次,甚至一学期了解一次,家庭教育荡然无存,学校很难实行对他们全方位管理,造成学生管理的真空。

三、家庭结构的变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有所增加,也由于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等原因,单亲家庭增多,这些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一是任性、自私、冷漠的性格,缺乏同情心,叛逆心理重,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现象。二是性格怪癖,不与人交往,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三是无上进心,道德品德较差。四是学习成绩低下,作业普遍完成差,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论文参考,农村。五是由于家庭无称职监护人或无监护人,学校和家庭无法沟通,学生厌学日趋严重,直接影响成绩下降,产生流失或辍学现象。

四、家长素质的适应性。

在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阻碍着孩子的成长。

1.教育方法不正确、不科学、重抚养、轻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时间、轻效率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家长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言行不一,重严教,轻身教,自身修养差,很难教育出好孩子;

2.家庭教育观念滞后。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都教不好,家长会有啥办法?有的家长甚至不懂家教,认为“树大自然直:,当时爹妈都没怎么管我,不也长这么大了,对家教放任自流;

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能从孩子的天资、年龄、学习基础、有无兴趣特长等实际出发,仅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难以实现的要求,致使孩子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实行“爱心摧残“,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有的家长从来不与学校联系,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学生在校情况,当学生在校时,又抓不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造成真空教育失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中国教育中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影响的故事很多。孔子对儿子传授学习方法,孟子的母亲为教育孟子多次搬家,龚自珍从小受到外祖父段玉裁的影响,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这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我仅对农村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做了粗解的分析,并向社会呼吁:教育在一线的教师及各位家长,对每一位孩子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为化解不利因素出谋划策,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欲光饮露,茁壮成长吧!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 家庭教育功能对个体的发展及其作用 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 论《颜氏家训》家庭教育观及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论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论颜之推财富观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几点看法 庄子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浅谈个体工商户对幼儿的家庭教育 论“易子而教”对教师家庭教育的启示 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小心家庭教育里的负动机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谈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现代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向 现代家庭教育的思考 浅论家庭教育与个体教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调查显示中国近四成大学生认为寝室关系不融洽[J/OL].中国青年报,.

[7][瑞士]维雷娜·卡斯特.怒气与攻击[M].章国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意]玛丽亚·蒙台梭利.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M].程文艳,编译.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

[9][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大陆孩子在受应试教育过程中被学校和家庭毁掉[J/OL].中国青年报,

[13]杨东平.追求和谐、公平的教育:下[DB/OL]∥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http:/

/.cn/zhuanti2005/txt/2006-03/28/content_6162147.htm.

[15][德]阿德勒.阿德勒说自我超越[M].高适,编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6][美]马文·马歇尔.不奖不打管孩子[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家庭教育 大学生 论文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五篇】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精选5篇)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2000字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