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教师从教感言【五篇】(完整文档)

2023年教师从教感言【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08 16: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是指教师通过手势、姿态、表情等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控制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模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无声语言以及有声语言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相互补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师从教感言【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教师从教感言【五篇】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1篇

一、幼儿园教学中非语言艺术的含义

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是指教师通过手势、姿态、表情等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控制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模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无声语言以及有声语言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相互补充。在实际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用有声语言,口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同时还应用无声语言表情表达。这种无声语言也就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非语言形式,也称为体态语言。它主要包括表情、手语、眼语、头语以及空间语言几个方面。幼儿园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是教师通过表情、动作等形态语言和浓厚的情感体现,形象而富有感染力地向学生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技巧以及风格。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非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举止都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无论教师的主观意愿怎样,幼儿都将注意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由此,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手语效果要胜于口头的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非语言艺术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语言教学艺术的使用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幼儿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的体态语言形象而丰富,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在课堂上形成教师与幼儿的积极交流形式。例如教师进入教室时精神振奋,以炯炯有神的目光环视全班小朋友,幼儿的注意力立刻会被教师的神情吸引。

其次,能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实现对幼儿教学过程的调控。幼儿的感性经验较少,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由此在对幼儿的教学中,教学时间不能太长,在课堂上应以直观的体态语言作为教学的辅助。体态语言能有效补充语言教学形式的不足,使有声语言富于感染力以及鼓动性,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最后,幼儿园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的应用,能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沟通模式,教师良好的体态语言能催化幼儿积极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师与幼儿的情感。教师饱满的精神、亲切的教学态度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幼儿较快投入学习之中。

三、幼儿园教师教学非语言艺术类型

幼儿园教师教学非语言艺术的类型主要包括眼神、表情、手势等,不同类型的非语言艺术教学形式具有不同的应用环境。

1.手势语言

幼儿园教学手语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使用手或者胳膊的动作表达意思的体态语言,能有效增强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弥补语言教学的不足,增强幼儿的记忆,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手势语言应自然得体、恰当准确,目的明确,节奏明快。手势幅度上不过头、下不过胸,幅度过大的手势将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过小的手势难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只有适当、适时以及适量的手势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教师可把食指放在紧闭的嘴上提醒幼儿安静一下;
在活动中教师倾听幼儿讲述给予鼓励和赞赏,可以竖起大拇指;
在小班教学“大标记和小标记”活动中,教师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张开双臂侧平举呈大字型表现大标记;
两腿并拢,双臂与身体呈45度角表示小标记。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让幼儿在玩一玩、动一动的过程中学会了区别大标记和小标记。

2.目光语言

目光语言是指通过眼神的变化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体态语言。教师应从幼儿眼神中的微妙变化捕捉幼儿内心世界以及情绪的变化,从而获得对教学的反馈。幼儿园教学目光语言应亲切、自然,富有爱心,覆盖面广,以鼓励为主,避免将眼光集中在几个幼儿身上。在活动中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的目光并耐心等待,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给予提示性的目光。

3.面部表情语言

幼儿园面部教学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脸部和嘴部肌肉的运动传达或辅助传达教学内容及相关信息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踏进教室时应保持微笑,随时调节自身心态,保持亲切、和蔼以及信任的表情神态,将会有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丰富的面部表情语言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面部表情应丰富、适度而自然,保持微笑,在一日活动中保持亲切、和蔼以及信任的表情形态,从而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宽松而和谐的环境。

4.距离语言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语言 美学色彩

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离开的重要的工具。传递科学知识、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都要运用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关于教学语言,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很关注,我国《学记》中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激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也。”其强调了对教者语言的要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好的教师,除了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组织有法等因素外,他的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更浓,他的教学语言清晰明白、流畅准确、包含真情等具有美的素质和魅力,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丰富了课堂,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很有必要挖掘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增强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一、教师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具体表现

(一)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容美

语言要有美学价值,首先就要有内容,内容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首先体现在内容美。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教学语言不是单单转述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但要对教材进行删减、增改,使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要把教材、教案书面语言转换成教学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可反复阅读,它诉诸听觉,稍纵即逝,因此要说明白、通俗易懂。如果教师语言过于专业化、书面语化,甚至照本宣科,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大大降低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语言要通俗化、明朗化。

同样,有的教师课堂上口若悬河,但学生不明白,那教师教学语言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教师通过教学语言要清晰有效地勾勒出学科结构性的知识,挖掘和揭示知识蕴涵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点,教学语言也融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和情感及自己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语言要有逻辑性、思想性和启发性。

好的教师通过丰富、连贯、通俗、清晰、启发的语言展示给学生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和丰富多彩的思维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学习动机的诱因,会深深吸引学生求知、思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反之,教学语言要失去内容之美,无论教师有多深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教学效果都是较差的。

(二)教师教学语言的语音美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即说话的声音,这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或形式,教学语言的语音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符号。美的语音给学生无尽的吸引,直接让学生陶醉其中。丹纳说过:“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的。”教学语言的语音美体现在音色美、音调美、节奏美。

音色是指语音的特色,各种声音由音色不同而互相区别开来。音色的圆润优美,本身就充满无穷魅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教学语言的音色美要求发音纯正、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语流顺畅。教学语言是要传递教学信息的,首先要从语音上保证学生听得清,正确使用学科的专业术语。

音调指语音的高低,包括停顿、重音、快慢、升降等因素。节奏指语流运动的态势,是一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交替的声音形式。教学语言要吸引学生就要在音调、节奏上富于变化,既不能“打机关枪”,“放连珠炮”,又不能一潭死水没有波澜,而要通过声带的调节、呼出气流量的大小、速度等的变化形成音乐似的美感,使语言抑扬顿挫、委婉动听。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科的特点及自身特点随时调整语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给学生丰富变换的语音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整节课都像“开火车”似的单调刺激注定教学的失败。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这富于变化的语音传递丰富的情感实施教学的流程,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不能为增强教学语言的语音美而随心所欲,语音美应结合教师自身的年龄、发音机制、性格形成语言的个体特色,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生课堂心理特征形成语言的情境性。美的声音是服务于教学的。

(三)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美

美国教育家克伯莱曾说:“每一位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位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活动,犹如琴师从事于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心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教师教学语言要有情感美。教学从来不单是知识的传递,它融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而这一切蕴涵在教学语言中通过有生命、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呈现在师生之间。富有情感美的教学语言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它又能激发学生心智,引导教师创造性劳动,是师生人生幸福的共同源泉。

教师教学语言情感美体现在语言的情感真实、丰富、生动。“言为心声”,它决定着语言本身是有生命力有情感色彩的。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达出不同的感彩,对学生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同。教师的语言富有真实、积极、生动的情感,“音美以感耳”,能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更谈不上感染学生。

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美体现在语言的幽默风趣。幽默风趣是一种诙谐、轻松、愉悦的语言风格,它能使人发笑之后继续回味。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营造课堂活泼、轻松的气氛,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略审美的愉悦。莎士比亚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中充满了教师的智慧,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

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美还体现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巧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面部表情(尤其眼睛)和体态语言(身体姿势和手势)等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美国传播学家雷蒙德・罗斯曾说:“你是否认识到,你所传播的信息中,只有35%是语言的。当你面对面地同某个人讲话时,他可以从你的言语之外的其他形式中接受到65%的信息――如你的音调、手势,甚至你的站立姿势和衣着打扮。”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有成效。

二、增强教学语言美学色彩的建议

(一)对内提高修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教学语言功底直接影响他课堂上主导作用的发挥。为增强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使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并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需要。教师还要提高身心素质。一个塑造健康心灵的教师,其自身首先应该是健康的。面临社会变革,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教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热爱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慧于心而秀于言”,这样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充满丰富的美学色彩的。

(二)对外练习技巧

教师教学语言是一种独白语言,是教师个人独自有准备表达的语言。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思想、情感通过语言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外化过程,要想准确系统表达出来,又吸引学生,就需要教师不断练习。教师应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包括发音练习、朗读练习、说话练习及模仿练习。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2.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6-308.

[3]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3篇

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知识素质修养作为基础和关键良好的知识素质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教师从教立业的天职。教师的知识素质主要是指教师拥有知识的数量和深度,以及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素养是包括知识观、知识的深度广度、知识的结构、获取管理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的知识水平的体现。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工作的重要前提”。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知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种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对现代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和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知识的广度和综合知识的掌握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步由工业社会的大规模培养走向后工业时代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情况,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发展,这些都要求教师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上下功夫,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形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手段、相关学科知识为辅助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能力素质修养作为重要的途径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甚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只有正确认知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有效开展能力的开拓与创新。世界各国有关教师能力的研究表明,教师必须具备一系列能力素质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美国认为未来教师必须具备具体感受的能力、思维观察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积极实践的能力。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基提出教师必须具备六种能力: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知学能力、表述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英国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比较突出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日本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全球化的观念和网络生存的能力,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的能力素质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教师能力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般来说,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终身教育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心理素质修养作为重要的品质“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的综合。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征等。”心理素质是教师的重要素质,对于教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师本身也迫切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研究表明,在面临越来越多压力的社会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化解和消除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教师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老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帮助、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在老师身上学会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
而如果一个老师自身心理不健康,沮丧、抑郁、暴躁,那么孩子也会无形中习得老师的焦虑,遇到事情习惯于退缩。”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知情意等几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
从情感方面来看,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博大的爱心、乐观的心态等;
从意志方面来看,教师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制能力、高尚的道德人格、善于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善于组织和管理的能力等。概括而言,只有教师的心理素质良好,才能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优秀的心理品质综合体现在:人格的完整性、情感的丰富性、意志的坚韧性、人格的独立性、思维的缜密性与创新性以及民主与合作的精神”。

课堂教学对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和表达思维的主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区别于各种信息载体的影视戏曲语言和书面语言等,它是适应课堂教学环境的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语言,是传授知识和信息的语言,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1.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善于把握课堂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课堂教学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作和载体,它和日常语言及影视戏曲语言和书面语言等具有明显的差别,它具有它自身的特点。首先,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的特点。这里的规范性主要是指,作为教师,必须按照科学的内容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不能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以避免学生对知识产生误解。规范性的语言有利于教师准确表达教科书或者科学的主要内容,而不至于让学生产生歧义。同时,规范性的语言也有利于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一开始就在科学规范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科学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规范的熏陶。最后,科学规范的语言有利于知识的逻辑性在语言中得到表达。其次,课堂教学语言具有通俗性的特点。教师除了运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外,还必须把这种科学规范性和通俗性相结合,即把科学的内容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一点和科学规范并不矛盾。科学规范要求的是教师在用语言表达科学内容时,必须使用科学所要求的关键词和短语,这是第一位的,而在具体解释这些关键词和短语时,又必须应用口语化的语言,生活化的语言,使讲解的内容能够让一般的学生听得懂、听明白,这一点又是最难的。作为教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工作,使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把这些科学规范的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2.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善于把握课堂语言艺术的主要要求作为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建立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之上的,教师只有把握课堂语言的特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在充分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展现语言艺术的特点。

首先,语言要具有科学性。教学作为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知识的桥梁,它必须以科学性作为基础,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教学语言必须以所讲授的内容作为基础,用精确、严密的语言来表达所讲授的内容,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让学生在科学的语言中理解和接受知识。“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运用科学性的语言,才能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判断,才能分清是非、对错。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要求语言必须精当、准确,不能含混不清、似是而非。”这里所讲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师要准确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并用恰当、准确、精炼、符合逻辑性的语言来表述。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核心,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教学内容,避免主次不分、语言冗长。“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规范、精炼和逻辑性、系统性上,要求教师用词正确贴切、层次清晰、结构条理,即‘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不惜语言上的的繁琐累赘,反复讲解,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割断了知识之间的关联,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其次,语言要具有情感性。作为传授知识、表达情感、相互交流的教学载体,语言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感性。“亲切、感人的课堂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富于情感的教学语言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理解蕴藏在知识背后的各种情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而贫乏无味、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却难以达到这种效果。良好的教学语言应当是情感性与知识性的完善统一。如果教学语言只传递教学信息,却不能艺术地传递情感;
或者能饱含情感,却不能准确地表达知识内容那都是缺憾的不完美的,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反,审美的教学语言则能以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心旷神怡,浑身舒畅。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这种语言氛围的熏陶下,学生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第三,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幽默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生动形象、幽默地来讲解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动幽默的教学氛围中享受知识学习的乐趣和美感。“生动形象就是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使语言产生内在感染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教师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够把深奥抽象的道理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难懂的理论与现实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临其境、感奇妙的体验,在理解和消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学习的乐趣。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4篇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用于动作示范的示范性体态语言,二是用于暗示的示意性体态语言。

一、示范性体态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就是运用动作示范性体态语言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描述所教技术动作的过程。教师正确的示范,将运动技术的理论转化为动作实践,这种示范性的体态语言所具有的效果是任何语言讲解都无法比拟的。它具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仅靠语言讲解是不可能表达清楚动作技术的结构的,也不利于学生理解。例如:蹲踞式跳远的辅助动作:起跳后的腾空,教师在语言讲解后再配合动作示范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领悟动作结构,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信心。有些教学内容如跳山羊、跳高等,对少数学生尤其是女生来讲有一定难度,而这些困难绝大多数又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教师的正确示范,动作轻松、简单,使他们直观地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二、示意性体态语言

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更富有成效。体育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思维与体态语结合并统一于学生自身的活动之中。示意性体态语言主要是体育教师的目光和表情及简单动作,它的主要作用有:

1.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非语言行为来维持课堂纪律,有时候比语言行为效果要好得多。如在上课时有个别同学不专心、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教师如果直接加以训斥、批评,势必会使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影响整个课堂纪律。而如果此时教师采用体态语言,用严厉、责备的目光暗示老师的批评,使其感到愧疚和自责,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注意,改正错误,又保护其自尊心,其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感知效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讲解、示范的同时辅之以恰当的体态语言,能增强信息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增强感知效果,如在学生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在给学生以肯定,使学生得到鼓励;
当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出现动作失误时,教师用惋惜和理解目光传达安慰和关切,都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3.有利于沟通思想,促进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师的多种情感给学生的学习、锻炼都带来很大影响。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信息能为学生敏感地接受,它能沟通师生思想,加强情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感到老师对自己是信任和鞭策的,从而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

三、体态语言的运用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并运用好体态语言,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它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努力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专业教师学习、请教,不断学习新知识,并熟练、正确掌握好教材规定的技术动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及对体育的爱好、兴趣,使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使示范性体态语言和示意性体态语言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幼儿语言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以期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语言功效:从室内到室外,园内到园外,从人文景观到自然景观以及良好语言环境的营造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冷静回顾与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老师们努力地从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是这些更多的是外在的教育,而对于隐性教育的探究较少,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缺失,这种缺失无形中削弱或抵消了外在的教育功效,如教师的语言态度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日常教学谈几点看法,希望能与潜心于语言教育研究的幼教同仁共同交流。

1 教师的语言态度是一种隐性课程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
这里所说的“教师语言态度”是指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每位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而这种倾向性必然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不能对特定语言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行理性的评价,因而幼儿的语言能力除外在教育外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教师的语言态度。如幼儿在倾听教师讲述时在情绪、情感上常常有较明显的反应,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伴随着老师的讲述不时表现出与故事意境相一致的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或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得意之处甚至会跳起来。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声情并茂)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对语言态度的认识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他就会关注自身的语言面貌和语言行为。如坚持用普通话交谈,谈吐自然、亲切,恰当地使用词语,声音抑扬顿挫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亲切、幽默、动听等,从而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听、想说、乐讲。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对语言态度的认识是消极的,那么,教师常常不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如说话时或漫不经心或毫无表情、用词单调等,有的老师较内向,对幼儿或“沉默寡言”,或不苟言笑。试想,幼儿在教师这种消极的语言态度影响下,还会产生喜欢说、乐意说的愿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语言态度,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态度产生的影响。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态度同样也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教师如果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持关注、支持和认可,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就能激起幼儿更强的表达欲望,幼儿就会更想说、更爱说,当然也就更乐说、更能说;
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语言表达不闻不问、否认、缄默,也会影响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如面对幼儿没完没了的发问、告状,教师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不予回应,即使回应态度也是冷漠的、语言也是消极的:“老师正忙着呢,别烦老师!”这样的现象也是有的。尤其是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情急中的表达更是语无伦次,半天听不懂意思来,老师更是无从回应。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产生“我说了老师也不爱听,说了也没用”等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渐渐地对语言表达失去兴趣,变得不想说、不爱说,运用的频率也因此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自身积极的语言态度影响幼儿,并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积极的肯定与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积极的语言情感,强化积极的语言行为,从而加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2 提高语言素养是幼儿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

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传情(声情并茂)的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效应是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之所在。因此,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要给幼儿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由此看来,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纲要》指出: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言教育中,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如何“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和优美……”上述内容不仅说明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幼儿教师肩负语言教育的重托,也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因此,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素养,发挥语言魅力的教育影响功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多:多阅读,多阅读一些散文,如《春》、《秋天的色彩》等等,欣赏与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丰富自身的语言养料;
多朗读,在阅读时若能读出声则效果更佳;
多看,多看一些语法、修辞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修辞、逻辑等的正确用法,努力使自已的语言更规范、更具魅力,精益求精,富有吸引力。

推荐访问:感言 教师 五篇 教师从教感言【五篇】 教师从教感言(精选5篇) 教师从教感言简短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