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培训授课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培训授课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5 12:4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充分展示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在高血压病管理中的作用,本单位作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期“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利用本单位的医务人员为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训授课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培训授课总结【五篇】

培训授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管理 培训基地 教学经验

为了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充分展示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在高血压病管理中的作用,本单位作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期“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利用本单位的医务人员为主对社区同行进行授课,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探索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现将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培训班为期4天,有来自天津、吉林、福建、江西、武汉、宁夏、北京7个省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等共41人参加了培训。

二、课程设计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而社区是高血压患者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务人员肩负着高血压防控的重任,因此,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设计时,我们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备课,课程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的社区诊治、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的防治、妊娠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高血压健康管理全科团队服务;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安排了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治疗高血压中成药合理使用、高血压耳穴治疗、社区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实践与探讨;
为了发挥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聘请外单位专家讲授了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等内容。

三、师资安排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体现“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理念,突出社区实践经验交流的特点,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广泛发动本中心医务人员申报,经过三轮试讲和筛选,最终确定师资人选。本次培训班共安排12名师资进行授课,其中9名讲师为在社区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社区全科医生,另外3名是社区卫生管理专家和三级医院专家。

四、授课形式

本次培训班采取了分组讨论、集中示教、现场观摩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让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充分交流互动。在培训中以问题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和技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使学员在快乐中学习。为了加强各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将学员分为6个小组,设立小组长,以积分形式评选优秀小组,促进学员积极参加答题和互动等活动。培训班上学员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最终评出2个优秀小组。为方便联系建立了培训班QQ群,促进经验分享、互相提高。

五、培训效果

1.学员的培训效果。培训班共41人参加培训并考试,培训前最低分为55分,最高分为95分,平均分83.65分。通过4天的学习,学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最低分为80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为91.17分。培训后成绩大幅度提升(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学员分数表

阶段 考试人数 平均分 最低分 最高分

培训前 41 83.65 55 95

培训后 41 91.17 80 100

表2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学员不同成绩比率

阶段 0-59分人数 比率(%) 60-79分人数 比率(%) 80分及以上人数 比率(%)

培训前 2 4.87% 6 14.63% 33 80.49%

培训后 0 0.00% 0 0.00% 41 100%

2.学员对师资及课程的评价。本次培训班在课程总体满意度、师资总体满意度、个人仪表、普通话、表达能力、亲和力、互动交流、主题明确、内容完整、课件设计、内容实用、疑问解决、再次听课等11个方面设计了调查表,在每堂课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并提交,12次课的平均评分结果见表3。总体结果显示,学员对课程和师资的评价都较高,均在9.6分以上,在普通话、表达能力、互动交流、课件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师资总体满意度。

表3 学员对培训教师和培训课程的评价情况表

评价项目 师资总体满意度 个人仪表 普通话 表达能力 亲和力 互动交流 课程总体满意度 主题明确 内容完整 课件设计 内容实用 疑问解决 再次听课

平均分 9.63 9.72 9.64 9.66 9.71 9.68 9.72 9.72 9.76 9.68 9.72 9.74 9.69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1.加强对学员层次和需求的了解。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为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对于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的适宜技术关注度高,应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既往的学习工作背景的差异,每个学员的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定差异,所以对于讲师来说,要做到各个层面均能顾及,紧紧围绕高血压管理规范开展培训,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提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讲师的授课技巧有待提高。由于大部分讲师都是首次对外单位的同行授课,讲课经验有限,尽管讲师们都做了3次以上的师资试讲,反复修改课件,查阅相关资料,仍然不能完全掌控所讲的内容。因此,讲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加强授课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在回答学员的提问、培训时间的掌控、授课技巧以及课堂氛围的调节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多次的培训和演练来提升。

3.及时总结培训经验。通过培训班的实施,增强了社区全科医生对外授课的信心和技巧,激发了全科医生参与教学培训工作的热情,为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刚开展社区培训的基地,还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培训中的问题和经验,有针对性加强课程设计和培训技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培训基地的平台,在继续教育对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社区医务人员互教互学、充分交流,加深对知识和技能对掌握,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使受训者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郭惠平.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管理各类培训实施体会[J].中国水电医学,2008(1):52-53

[2]杜静,朱继红,李红.关于完善我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4(8):1-3

[3]秦怀金,陈博文编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培训授课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管理;
培训基地;
教学经验

为了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充分展示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在高血压病管理中的作用,本单位作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期“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利用本单位的医务人员为主对社区同行进行授课,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探索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现将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培训班为期4天,有来自天津、吉林、福建、江西、武汉、宁夏、北京7个省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等共41人参加了培训。

二、课程设计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而社区是高血压患者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务人员肩负着高血压防控的重任,因此,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设计时,我们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备课,课程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的社区诊治、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的防治、妊娠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高血压健康管理全科团队服务;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安排了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治疗高血压中成药合理使用、高血压耳穴治疗、社区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实践与探讨;
为了发挥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聘请外单位专家讲授了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等内容。

三、师资安排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体现“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理念,突出社区实践经验交流的特点,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广泛发动本中心医务人员申报,经过三轮试讲和筛选,最终确定师资人选。本次培训班共安排12名师资进行授课,其中9名讲师为在社区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社区全科医生,另外3名是社区卫生管理专家和三级医院专家。

四、授课形式

本次培训班采取了分组讨论、集中示教、现场观摩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让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充分交流互动。在培训中以问题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和技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使学员在快乐中学习。为了加强各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将学员分为6个小组,设立小组长,以积分形式评选优秀小组,促进学员积极参加答题和互动等活动。培训班上学员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最终评出2个优秀小组。为方便联系建立了培训班QQ群,促进经验分享、互相提高。

五、培训效果

1.学员的培训效果。培训班共41人参加培训并考试,培训前最低分为55分,最高分为95分,平均分83.65分。通过4天的学习,学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最低分为80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为91.17分。培训后成绩大幅度提升(具体数据见表1、表2)。2.学员对师资及课程的评价。本次培训班在课程总体满意度、师资总体满意度、个人仪表、普通话、表达能力、亲和力、互动交流、主题明确、内容完整、课件设计、内容实用、疑问解决、再次听课等11个方面设计了调查表,在每堂课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并提交,12次课的平均评分结果见表3。总体结果显示,学员对课程和师资的评价都较高,均在9.6分以上,在普通话、表达能力、互动交流、课件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师资总体满意度。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1.加强对学员层次和需求的了解。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为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对于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的适宜技术关注度高,应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既往的学习工作背景的差异,每个学员的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定差异,所以对于讲师来说,要做到各个层面均能顾及,紧紧围绕高血压管理规范开展培训,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提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2.讲师的授课技巧有待提高。由于大部分讲师都是首次对外单位的同行授课,讲课经验有限,尽管讲师们都做了3次以上的师资试讲,反复修改课件,查阅相关资料,仍然不能完全掌控所讲的内容。因此,讲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加强授课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在回答学员的提问、培训时间的掌控、授课技巧以及课堂氛围的调节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多次的培训和演练来提升。3.及时总结培训经验。通过培训班的实施,增强了社区全科医生对外授课的信心和技巧,激发了全科医生参与教学培训工作的热情,为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刚开展社区培训的基地,还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培训中的问题和经验,有针对性加强课程设计和培训技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培训基地的平台,在继续教育对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社区医务人员互教互学、充分交流,加深对知识和技能对掌握,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使受训者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郭惠平.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各类培训实施体会[J].中国水电医学,2008(1):52-53

[2]杜静,朱继红,李红.关于完善我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4(8):1-3

[3]秦怀金,陈博文编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4]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42-644

培训授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合式培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12-03

随着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实践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面授教学,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不但与受训者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指导作用、人格魅力、思维方法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等因素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开始受到关注。所谓混合式学习(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把传统课堂学习(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学习(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以实现学习(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混合式培训是基于混合式学习(教学)的概念而提出的。笔者认为,所谓混合式培训是指在整合不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培训课程的设计使传统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有机融合,从而使两者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由于培训过程主要包含受训者的学习过程和培训者的教学过程,因此,本文中的“混合式培训”与“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有时将等同使用。

本文将首先分析混合式培训的实质和结构要素;然后,以“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项目”为例来具体阐述混合式培训的构建与实施,并对该项目运用混合式培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混合式培训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其他培训项目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混合式培训的实质与结构要素

从形式上看,混合式培训是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的混合,但从实质上分析,它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恰当使用而更好地在培训课程中整合多种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从而给受训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给培训者提供多样化的指导环境和教学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合式培训为多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以及学习文化、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的重建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从课程设计及实施的角度来分析,在培训目标既定的情况下,混合式培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结构要素:课程内容的混合,既有网络学习内容,也有面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活动的混合,既有网络教学、网络研讨与交流、网络辅导等,也有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学习环境的混合,既有课堂学习环境,也有网络学习环境;课程资源的混合,既有传统的学习资源,也有网络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评价方式的混合,既有传统的作业评估、考核等,也有在线测试、电子作业、论坛交流状态等。

基于对混合式培训结构要素的分析,下面结合一个案例项目来具体阐述混合式培训的构建与实施。

二、混合式培训的应用案例分析――“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项目

(一)案例项目简介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 项目的培训对象是北京市中小学目前从事或即将担任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该项目于2006至2008年分三期进行,旨在为北京市每所中、小学校较为系统地培训一名能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

由于培训任务较重、培训资源比较短缺,考虑到基础知识和理论比较适合网络培训、项目单位有较丰富的网络培训经验等原因,该项目采用了混合式培训方式。

(二)混合式培训的构建

1.混合式培训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四个课程模块:网络课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面授学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校本实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总结与反思,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自我成长方面的全面提升。

2.支持混合式培训的网络平台建设

支持混合式培训的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系统:

(1)首页:主要包括学员登录入口、指导教师及培训管理者入口、主要功能系统入口等。

(2)学员登录系统。

(3)网络课程:包括学习导航和16个专题模块。

(4)学习论坛:辟有专题分论坛和班级分论坛等。

(5)学习资源:通过两种方式建设学习资源库,一种是由培训者提供相关资源,另一种是由受训者上传资源(须经过审核)。学习资源分为重要文献、心理健康活动课录像、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专家讲座演示文稿等类型。

(6)在线测试系统: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部分,每个专题设考核题库。

(7)电子档案袋系统: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系统,包含网络课程测试结果、网络学结、面授课程反思日志、校本实习反思日志、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心理健康工作计划、自我成长报告、培训总结等。其中,培训者开发了若干作业模板,对受训者完成学习起到支架作用;受训者可以查看教师的作业指导,还可以进一步查阅同学的作业作为同伴交流。

(8)学习状态系统:受训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状况,如网络课程状态、指导教师对作业的批复情况等。

(9)课程管理与作业指导系统:指导教师可以在线编辑班级信息、课程安排、查看学生学习状况和作业状况,并可以在线批阅学员作业。

(10)培训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者可以查看班级管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管理,包括终结性管理(网络学习成绩、各项作业成绩等)和过程性管理(作业提交情况、作业回复情况、论坛交流情况);分层次统计管理,包括各培训点、各班情况统计;可以进行学习资源库管理。

(三)混合式培训的实施

1.混合式培训的实施过程

首先,以面授形式向受训者讲解整体培训方案,同时启动网络课程学习,分发“网络平台使用手册”,现场培训受训者如何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和面授阶段的在线学习与研讨。还要对培训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网络平台的各种功能从而能够顺利开展混合式培训工作。

网络课程主要以在线形式实施,同时以面授辅导作为补充。在此过程中,强调教师在线指导和面授辅导作用的发挥,要求各班指导教师每日在线论坛值班,及时回复学员的各种问题,动态管理班级分论坛,并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适时组织面授辅导和答疑。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考核是:通过16个专题的在线测试,并在线提交网络课程学结(须经指导教师的审核通过)。

面授课程和校本实习两个模块以面对面的课堂讲授和校本实习研讨为主,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组织在线专题研讨和交流来促进受训者的深度理解。对这两部分的学习考核是在线提交以下作业:每次培训的反思日志,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和课堂实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培训总结和反思主要以现场汇报和交流的形式进行,受训者需在线提交个人成长报告和培训总结并接受指导教师的在线指导,也可在论坛上进行互动和分享。

2.混合式培训的结构要素体现

案例项目在实际运作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混合:

培训授课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培训班的几个特点

1、时机得当,意义深远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此次培训正值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精神,总结今年、谋划明年工作的时候,也是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关键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行动。

2、范围扩大,人员增多

此次培训班是在2006年9月河南、山西两个培训班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2006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了2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与科研人员培训班,对全国212所“基地”学校400多名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辅导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经总局领导批准,我们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参加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教练员等,培训人数达到1200人。

3、普遍重视,反响强烈

本次培训分为4个区域,每区预定200个名额。我们按照各地体育运动学校数将名额分配到各省,再由各省分配到具体的学校。由于受名额限制,很多学员都是自费参加,实际参加培训的学员要远远多于预定人数,辽宁区 330余人,广东区270余人,四川区240余人,山东区380余人,充分体现了各地对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广东、四川和山东4省充分利用承办培训班的机会,集中组织本省体校管理、科研人员以及教练员参加培训,尤其是烟台市还设立了分会场,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停训三天让所有教练员都来参加培训,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4、内容丰富,水平较高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原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邢文华,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钟秉枢,河北省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昆仑,国家体育总局备战08办公室备战信息处副处长袁守龙,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部级教练王卫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小平,中国皮划艇协会德籍体能教练汉斯博士,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等8位专家,分别从运动员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医疗恢复、青少年体能训练、青少年运动训练、现代运动训练实践创新以及体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授课。各位专家对此次培训班非常重视,授课内容全部是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状况准备的,其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理论层次高,使学员深受启发。在培训班结束后,本次授课内容被刻成光盘,已陆续发放给学员,以便他们回去后继续进行培训学习,使培训效益最大化。

5、组织有序,成效明显

本次培训班得到了辽宁、广东、四川、山东四个承办地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为使学员们在培训期间能够安心学习,生活愉快,他们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和良好的后勤保障,得到本次培训班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学员们课前认真学习相关材料,课中认真听讲记录,积极参与互动教学,并同专家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学员之间还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学习体会,消化理解所学内容。他们普遍反映培训班办得非常及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他们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的培训班,以满足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

二、体会与启示

1、培训工作得益于各级领导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

总局领导对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研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刘鹏局长在北京体育大学视察培训中心时指出,后备人才工作非常重要,他关系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重视对基层管理者和教练员的培训,把这件事情抓实、做细,做到系统化、制度化。郭建军副司长参加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并对培训班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培训活动也得到了各省市体育局领导的重视。由于人员多而且分散,很多省、市专门由主管处长或负责人亲自带队参加培训,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才使培训班成功举办。

2、本次培训活动适应了基层体育工作者的需求

调查发现,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系统中基层管理、科研人员以及教练员参与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尤其是接受部级、高水平培训的机会就更加难得;
基层教练员中高级职称仅占14%,本科以下学历近60%,许多基层教练员沿袭“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做法,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职教能力不高。在组织培训班期间我们深深体会到,基层体育工作者态度端正,渴望进步,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愿望十分迫切,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非常高。同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体校对培训工作也非常重视,积极为当地基层管理、训练、科研骨干创造培训机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更新观念,了解前沿知识,提高新形势下各级各类体校的管理素质、训练教学水平、办学质量和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3、本次培训活动为今后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重要借鉴

通过培训班,掌握动态、研究问题,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本次培训活动,不仅促进了各级各类体校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为我司开展调查研究创造了机会。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多次利用课余时间召集部分体校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进行座谈,了解情况,交流思想,征求意见,掌握了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和局部地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此外,我们还通过下发调查问卷,重点了解基层教练员的实际情况,为今后开展专项研究积累了材料。另外,借全国培训的机会,4个承办省和所在城市同时启动了当地的培训。以山东省为例,除预定的44个名额之外,又在全省范围内增加了近50个名额,而承办地烟台和距离烟台较近的威海都组织了几乎全部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前来参加培训。这种组织形式能够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4、授课专家以及授课内容是培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知识渗透性比较强、学科关联度比较高的一门学问,培训活动的主体是工作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第一线的广大体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教师和学员之间,只有跟踪了解各国体育人才培养动态,把握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脉搏,才能不断推出高层次研究成果,满足受训人员的需求。担任本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在其专业研究领域的造诣都比较深,与去年培训相比,此次培训班的授课内容有了新的变化,涉及面更宽,从青少年科学选材、体能训练、营养恢复到体育运动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都有涉及;
选题更贴近实际、贴近学员,各位老师从实践出发,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陈规,讲授的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训练方法,有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维。很多学员都反映,专家们的认真讲解,为他们今后的管理工作和执教工作打开了新的窗口,受益匪浅。

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学员选教师还是教师选学员、教师选题目还是题目选教师的问题上,有待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三、对今后培训工作的一些思考

1、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在今后的培训中,按照办学性质和任务,将高级、中级、初级进行纵分;
按照岗位和职责,将管理人员、教练员、科研人员、教师进行横分。根据参加学员基础分成不同层次,选择不同老师为其授课。除聘请体育院校的专业教授进行授课外,我们还可以邀请总局以及各省(区、市)体育局常年负责青少年体育工作,具有奉富经验的管理者以及国家队、省体工队的优秀教练员参与授课。使得参与培训的人员更多,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增加培训的时效性

以会代训,请专家授课,请多位专家集中分专题授课,培训期间交流互动、学员书面或分组发言交流经验或体会,实地观摩训练、教学课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学员有疑难问题可以当场提问,专家现场解答。这样更能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3、运用长、短结合的办法,增加培训的系统性

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除了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不同片区,就近选择培训地点外,还可以由北京体育大学以及其他体育院校来承担培训工作,充分利用院校的学科专业研究、师资力量、训练和科研设施等资源培训学员。这样,除了短期集中授课外,还可以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学员也可以感受体育院校的学习气氛,观摩专家和高水平教练的训练课,感受新的理念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运用。培训结束后,可以为学员颁发相关培训证书。

4、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增加培训的先进性

一是充分利用已开通的“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网站,实施网络培训。二是分专题录制专家讲课声像资料。三是在总局系统主办的报刊,如《少年体育训练》中开辟培训专栏;
办一份容量大、指导性强的体校联合会内刊,定期当今有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办学经验。以此推动培训工作向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发展。

培训授课总结范文第5篇

浦口区近来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需在、干部需求,突出针对性、实战性、实效性,以开放的视野,谋划、推进干部培训工作,创新四项举措,努力深化拓展干部培训工作新途径。

一是建立名师信息库,促进干部培训师资向区外延伸。我们本着“不求拥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将一批在干部培训中深受学员欢迎的专家、学者的姓名、职务、专业特长、联系方式等信息收集起来,建立了我区干部培训名师信息库,“借脑育才”。为了不断扩大信息库容量,我们在积极培养、挖掘区内名师资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办学、提供实践基地等形式,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纳入信息库;
二是借助计经、城建等部门建立的专家咨询顾问信息库;
三是通过省市委组织部和参加省调训干部的推荐,将省市干部培训中的优秀师资纳入视野,主动联系,输入信息库。近年来,先后选聘了12名省市高级专家、学者担任我区客座教授,并与30多名专家教授建立了教学联系。

二是实行调研备课,促进干部培训内容向实战性延伸。在培训之前结合授课主题,事先向外聘授课老师提出授课的具体地求,并提供我区相应的区情资料、听课对象情况,必要时还邀请授课老师来我区针对性调研,让授课老师对浦口区情、听课学员的层次有所了解,有针对性进行备课、上课,也使教师讲授的内容更加符合我区的实际、更贴进学员的工作,从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开设周末课堂,促进干部培训形式向多样化延伸。为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我们将培训时间由原来集中安排在工作时间逐步转向工作时间与周末休息时间相结合,适当地把过去集中脱产培训调整为以自学为主,周末课堂授课为辅的培训模式,从去年区级机关副职进修班的运作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切实做到了工作与培训两不误、两促进。

四是建立培训调查分析机制,促进干部工作向科学化延伸。我们制定了《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培训工作跟踪调查分析机制,构建起“培训前需求调查、培训中问题研讨、培训后反馈改进”的动态培训管理机制。培训前扎实开展需求调查,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大纲,精培训课程,并进行跟踪调研,组织座谈交流,及时发现培训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完善;
培训后,向学员广泛进行培训反馈调查,总结成功做法,查摆存在不足,为逐步改进培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对参加省市调训的干部,随调训通知每人发放一份《浦口区参加区外培训情况调查表》,请他们在参加培训时,除了收集优秀师资信息之外,还要关注省市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向、先进经验、特色做法,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区委组织部,以便我们有目的的进行“移植”和“嫁接”,从而提高区内干部教育培训水平。

推荐访问:授课 培训 五篇 培训授课总结【五篇】 培训授课总结(精选5篇) 培训授课总结怎么写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