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2023年经验交流会材料【五篇】(完整文档)

2023年经验交流会材料【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12 15:45:06 党建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很高兴在新春之际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全市职称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回顾2014年的职称工作,在XX市职称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圆满完成了2014年的责任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经验交流会材料【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经验交流会材料【五篇】

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过年好!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很高兴在新春之际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全市职称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回顾2014年的职称工作,在XX市职称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圆满完成了2014年的责任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职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里,首先要感谢XX职称办领导对XX职称工作的支持;
其次要感谢各县(市)区职称办各位同仁的帮助和关心。谢谢大家!下面我就XX职称办2014年工作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思路及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和继续教育等工作的建议向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如下。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201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开政策,严格条件,规范程序,认真做好初、中、高级职称的资格审查和材料上报工作。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我们严格执行“一公开、二展示、三考核、四评议、五监督”的程序和要求,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各级各类职称的申报、推荐工作。一是公开政策。将今年上级下发的文件及时传达到各有关单位,对前来咨询和电话询问者耐心解释,对今年职称工作新政策广泛宣传。二是严格条件。我们对申报人员的各种材料严格审查,一丝不苟,严防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对弄虚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三年内不得申报。三是规范程序。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从个人填表到单位审核,从申报推荐到评委评审,严格按程序进行,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各环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谁审核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凡未经公开展示的材料一律不上报,凡未按规定程序推荐的人员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截止到2014年底,我市申报专业技术人员数共计5346人,其中高级743人,中级4235人,初级368人,圆满完成徐州市职称办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合理安排,简化流程,提供平台,圆满完成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审验和培训工作。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徐州市下发的《关于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公共科目继续教育统一培训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科室从上半年开始陆续对全市申报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进行审验,共计审核6000余人次。并对审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合理调整审验方式与时间安排,尽量把流程简单化、简便化,对所审核人员进行细致耐心的文件解读和广泛宣传,圆满完成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审验工作。

XX市委党校和市卫校作为我市继续教育培训基地,2014年共组织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3500余人次,为我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学**台和机会。

(三)及时通知,严格把关,逐一审核,评审、考试类资格证书的办理和发放工作圆满结束。根据XX市职称办的通知精神,我们对通过2013年评审或者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各专业各级别人员做到及时通知、认真填表、收缴照片,在逐一核对的前提下办理并发放资格证书,共计386人,其中教育专业252人,建筑专业68人,药学专业18人,交通专业17人,水利专业9人,机械专业1人,农业专业5人,档案专业1人,广电专业11人,环境工程专业1人,中专校专业3人,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

(四)严格程序,明确范围,逐人审查,确保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徐人社发[2014]168号文件精神,配合XX市教育局,严格规范过渡程序,准确把握过渡人员范围,逐人审查核实,确保凡不在过渡范围内的人员一律不予过渡。

此次我市教育系列过度人员共计12624人,目前已顺利过渡高级职称人员2067人,中、初级人员(共计10557人)的过渡审核的数据比对工作也已基本结束,确保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我市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的过渡工作。

(五)严格政策,认真审核,不徇私情,做好教育系列中级职称工作评审。在XX市局职称办统一部署下,我市2014年度教育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工作基本完成,在经过前期的各校自主积分与公示、能力测试、教育局审验、我科室审验、XX市职称办审验等多个环节后,在2014年12月29 - 30日顺利与XX县进行了异地互评工作,目前共计218人通过评审,已于今年1月5日 - 9日进行公示。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2014年的职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教材短缺,师资教学水平不高。各行业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普遍反映,适合我们县(市)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很难购买;
XX市委党校和市卫校作为认定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师资一般只能满足普及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而从提高的角度讲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2、职称评审过程中仍有弄虚作假现象。虽然加大了对评审材料的审核、审查力度,但在职称申报、评审过程中仍然有个别人为了骗取职称,造假业绩、买假文凭等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二)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真总结,及时加以整改,有力的保证了继续教育和评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1、针对专业知识培训教材短缺的问题,我们和主管部门一起自行组织人员编写教材,虽然增加了一些人力物力财力支出,但保证了专业知识培训的正常开展;
针对师资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从提高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激发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角度出发,把我们的师资送到一些大专院校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并且经常邀请一些大专院校教师、外部专家来基地对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并与其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合作。

2、针对弄虚作假现象,我们在职称的申报、推荐、评审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在各个环节从严把关,严防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一是在申报、推荐环节要严把关,严格按照“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申报推荐工作,未经基层单位展示的材料不得上报。二是职称办加强对重点系列、重点单位申报人材料真实性的甄别工作。三是继续实行对弄虚作假材料一票否决制度。切实记录实行一票否决人员的情况,作为评审结束后处理的依据。四是不断完善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制度。五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发现弄虚作假的人和事,在对当事人严肃处理的同时,也要追究其所在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六是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凡是有实质性内容的信访件,都要认真查证,逐一落实。

三、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XX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根据省职称办《201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点》和XX市局职称工作精神,突出抓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这个中心环节,以强化综合管理为导向,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为指导,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

(一)依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加强培训工作力度,会同教育、卫生、财政、农业、水利、交通、文化等部门,依托XX市委党校和市卫校两个培训基地,切实抓好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专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积极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成现有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过渡。按照徐州市人社局、徐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认真做好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职称制度转换的衔接工作,稳妥推进现有教师队伍的职称过渡。严格按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做好2015年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

(三)进一步转变职称工作理念,加大职称政策的宣传力度,主动走进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规模企业、重点企业和外资企业。举办职称知识专题辅导培训班。加大与协会、商会的合作,密切联系企业,做到政策进企业,服务零距离,切实消除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工作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积极性。

(四)强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各项管理规定。规范运行程序,健全规章制度,维护职称考试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加强对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的指导、监督,加强对报名资格的审核,会同XX市职称办和人事考试办公室及时协调解决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完成2015年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年度计划。

四、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职称的评审与聘任制度,逐步做到评聘分离。

 我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实行评聘一致制度,由于受岗位设置的严格控制,中小学的中高级评审指标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导致部分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和部分优秀教师不能按时参加职称评审,严重挫伤了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徐州实际,实行评聘分离。凡符合评审条件的都可以通过评审取得任职资格,但不兑现工资待遇,只有在单位结构比列限定的岗位职数内,通过竞争上岗被单位聘任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待遇。这样既对在岗人员形成压力,又调动了部分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第2篇

1、进一步强化网络教研意识,探索建构“资源化网络运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县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是我县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不断发展,我县区域之间、校域之间、学段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重组、挖掘、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我县提升教育内涵、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准和品位的迫切问题,这也是我县教育科研必须直面的热点、难点课题。为了**这一难题,我们按照:打破一个堡垒(教育资源界别性堡垒)、突出一个重心(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网络化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区域教学管理质量观和整体教学质量管理观)、促进三个提高(教师资源应用水平的提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提高)的基本思路,确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网络教研管理工作策略,实施了“以教育网站为平台、以学校网站为辐射、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交流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网络教研机制,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化网络运用”的现代化教研格局,实现了常规管理网络化、教研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科学化,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自年起,逐年开展了“‘三分管理’模式校长论坛”、“需求管理与人本管理专题讲座”、“学校科学质量管理热线讨论”等网络教研活动。我县教研室应邀参加了省基础教育工作年会,并做了题为《依托网络技术,创新教研机制》的专题发言,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向全省交流推介。

2、以教育信息网站为平台,以区域教研网络群为支撑,拓展“三区四级一网络”区域化管理教研空间。

“三区四级一网络”是我县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网络资源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协作模式。“三区”是指全县按高中招生范围划分为三大区域,“四级”是高中—初中—中心小学—村小,以高中带动初中,以初中带动乡镇中心校,以乡镇中心校辐射所有村小,“一网络”是以信息中心为平台辐射的管理网络。为进一步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在“三区四级一网络”联片协作管理机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制度建设,我们利用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定期推介全国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报学校、乡镇教委教育教学管理动态,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大讨论;
三所高中龙头校依托校园网站,和片区内的初中和小学开展了“生源所在地学校教学问题会诊”“网上主题式教研”“学科会诊指导”等远程研训活动;
城关二中、金渠中学、槐芽初中三所平台校,通过“网上送教下乡”“学科网上帮扶”等积极发挥驱动作用;
中心小学通过“网上示范课”“网上协作研讨”“网络专题讨论”发挥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还坚持常规教研活动与网络教研活动相结合,以问题驱动带动“教、研、修”一体化,逐步形成区域管理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植、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研训目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良性发展、高效发展。

3、依托县、校两级教育网站,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和新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三级五维”和“1234展”评价机制是我县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新举措。教师“三级五维”评价中的“三级”是指评价三个层次,“五维”是指评价的五个基本要素;
学生“1234展”评价中的“1”是指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优秀性学习组织和学科特优生两种评选,“3”是指三种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模式。“4”是四种基本评价方法,“展”是指展示性评价。为了深化“三级五维”评价改革,我们充分利用县级和校级教育网站,重点对“教师鉴定性评价、校级诊断性评价、县级展示性评价”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通过“网络会诊”“专家指导”等栏目形式及时纠正和引导,凸现评价的透明性、客观性、公正性;
在学生“1234展”评价机制运行中,通过县教育门户网站、校园网开展“学科标兵、实践能手、艺体之星”两级评选,中小学学生“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参与校园生活、发展张扬特长、激发学习潜能。

4、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拓宽校本课程建设渠道和领域。

创造性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县三级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我们按照“资源论证——项目确定——任务分解——资料收集——网络交流——专家审定——形成成果”的思路,通过定期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多元化、开放性、立体式建设开发,促使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拓宽拓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几年来,我县先后开发出了《风光》《猕猴桃栽培实用技术》《青铜器鉴赏》《张载与关学》《扶眉战役英雄事迹》《名将白起》《共和国上将—李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二、以资源应用和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广“三四四”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课堂教学

1、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构高效课堂。

“重组知识、创新课堂、再造课程”是我县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三四四”教学模式是我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范式。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倡导教师以“三四四”教学模式为范式,积极构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课程的揉合与资源的重组、问题的生成与预设、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高效化、课标化的课堂教学。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依托教育信息网,先后实施了“三四四教学模式推广年”、“教学资源应用年”、“有效教学深化年”等主题活动,开辟了“教学资源重组与高效课堂建构”、“课堂教学设计与网络资源的应用”、“教学资源低效化问题会诊”等专题栏目;
充分利用“班班通”优势,将优秀的教学课例实录、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图文并茂的优秀课件等资源引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这些网络手段,使具有引领作用的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程,贯穿在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目前,一个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热潮正在我县如火如荼的开展。

2、以“三级”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依托,努力实现“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研训态势。

开发课程资源、远教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等教育因子,建立县、乡校、个人“三级”教育资源库,是我县实现研训、研修、研习“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训的基本做法。从年起,我们把本地资源开发以及远程资源本地化改造作为建设具有县域特色的“三级”资源库重点工作,按照“县室统筹---学科负责---学校实施---任务驱动---人人参与---团队协作---形成成果---资源共享”的研训流程,大规模组织教师开展远程教育学科教学应用案例编写,搜集、整理和开发教学新资源,全县共编写、收集包括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1800多个教学案例,充实到资源管理系统中。同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教研员学科网页和学校网站等网络途径下传,使这些具有浓烈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共享到每个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节课堂。年,我县承担的《农远工程教育卫星教学资源的应用及本土化二次开发》国家课题,获部级优秀奖;
在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我县教育信息网获部级优秀奖。

3、设立名师网上工作室,发挥名师及首席学科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名师和首席教师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起着示范、榜样、引领作用。我们定期录制名师、首席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利用教育网定期播放,组织网上点评;
成立网上名师、首席学科教师工作室,通过答疑、点评、交流、论坛等方式,实现名师优质资源共享。

三、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深化“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引领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

1、建章立制,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教研平台。

制度保障、硬件建设是网络教研的正常开展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依托天网、地网、人网(教育城域网、农远工程、互联网),形成县域网络教研新平台。今年。制定并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五年规划》,建立健全了《教育信息平台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学校网站信息制度》《学科核心组工作例会制度》《网络集体研讨制度》《教研员网络教研联络制度》等制度,组成县、乡、校三级网络教研骨干管理团队,从制度上保准了网络教研常态化、全员化。

2、拓宽网络教研空间,丰富网络教研手段,全面深化“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力量。从年起,我县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校长管理队伍,树立一批县域“名师、名校长”。在工程实施中,每年的月份组织全程式赛教、月份进行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月份进行教师网络教研校本研训团体对抗赛、月份进行教师教学和校长教育管理实践反思竞赛、月份开展教师资源库评比等系列活动。为了深化“双高双名工程”,我县通过教育信息网中的网络课堂、精彩视频、教育科研、学科教学、课程改革等栏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建立教育博客圈(管理层、教师),推荐学科教改前沿文章、精品教育论著研读、学科教学策略、教学案例引领、问题剖析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全县建立学科互动交流QQ群13个,进行教研专题讨论,教学反思、课堂困惑等交流指导活动,真正建立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点评,相互研讨,共同提高的实时交流平台。逐步配置视频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实时视频互动、协作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教研室主任的“一个县区教研室主任的博客”发表教育教研博文420余篇,访问人数达15万人,成为我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领军人。年,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我县《县域“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的实践与探索》获部级三等奖。

3、积极落实“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策略,丰富网络教研内涵。

“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是我县深化网络化校本教研的新策略,它赋予网络校本研训新的内涵,为校本教研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化走向群体化找到了抓手。在实施中,构建了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三级网络培训组织机制,开展了网络个人反思、案例研讨、课改沙龙、说课评课、专家引领等活动,落实了教师网络研训“八个一”基本要求,探索出了“课题提出与论证—课题分解与演讲者确立—资料收集与课题研究——论坛的组织与实施——课题成果与资源库的形成”的教师网络研训模式。

4、实施专家引领,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流变成了现实。我们利用网络,定期举办了“教研室主任论坛”“教研员专题辅导”“有效教学沙龙”等引领活动,使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整合并放大了教育资源效益,基本上解决了专业支持力量和教育资源的匮乏的矛盾问题。

四、打造网络研训共同体,强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强力推进有效教学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科研方法,深化校本教研。

信息化是目前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确立了“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问题式”校本教研基本理念,落实了“人人有课题、校校有实验、群体搞科研”的要求,坚持了“课题研究问题化、课题管理信息化、成果转化网络化”的教育科研方法,让科研亲近教学,让网络服务科研。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手段,对“阶段性研究内容的、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科研远程协助、研究成果的推广交流”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强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研究,全面深化有效教学。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是市教育局“十二五”期间推出的标志性课题,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学校,打造质量名校的战略举措。我县把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为全面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确立为“十二五”教研规划中的重点指令性课题,选定6所市级、10所县级指令性实验基地校,确定20所学校为推广指导性实验基地校。为了加强实验管理,我们成立了以县教体局局长杨广利任组长、副局长和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实施了课题研究管理“一把手”第一责任制,课题实施主管教学校长和乡镇中心教研组长直接责任制;
在课题的研究运行中,坚持做到“周有活动、月有安排、学中有评估、学末有验收”;
在教育门户网逐周、逐月交流实验研究动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教师专题研讨、校长实验管理经验交流、教研员课题网上远程协助、实验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实验教师QQ流、课题研究反思等网络研训活动引导课题研究;
学科教研员定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跨区域实时对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困惑、问题交流研讨、指导,即时矫正实验研究中的盲点和误区;
对实验研究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组织精兵强将集体协作攻关,突出行动研究,凸显重点课题研究的整体驱动作用和拉动效应,保证了实验研究的正态良性运作。

3、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全面开展“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年”主题活动。

我县实施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年”主题活动。我们确立了“强化一个意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内涵的过程)”、“立足两个渠道(网络化推广渠道、校本化实施渠道)”、“坚持三个提高(教师教育理念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化发展的提高)”的主题年活动策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将生态创生教育理念系列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到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育评价、学生综合学力提高等实践中去,提升和发展了学校内涵。

4、立足论坛,实现同伴互助,打造高中教学管理和高考复课工作的网络研训共同体。

我们利用教育论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先后组织了“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学生学分制实施与规范管理”等专题讨论;
在高三复课工作中,我们利用教育信息网,及时高考最新信息、各校复课动态、可望生转化方案意见等信息,调控复课进程,凸显高三复课的实效性;
同时,组织开展“高中教学公开周”“高三有效备课月”等大型研训活动,鼓励并引导教师通过论坛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打造高中教师网络研训共同体,确保年度高考目标任务的达成。

五、充分发挥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引领作用,创新“四自四组”机制,整体提高学生综合学力

1、发挥学生专题学习网站作用,创造性落实“四自四组”。

“四自四组”学习机制是我县全面落实“学生发展为本”、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和张扬学生个性的基本学习机制。学科特优生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壮大学优生群体是我县近年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建立学生学习专题网站学生学习网站31个,开辟了“学科学法指导”“学科500强风采”“才艺展示连连看”“心理健康咨询室”“体验德育大课堂”“热点知识辅导”等栏目,通过定期优秀学习经验和方法、学生学科500强网上投票评选、评选和表彰优秀学习型组织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四自四组”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壮大学优生和特长生群体。

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第3篇

一、从党委做起,努力为党建工作创造条件

1、强化党委自身建设,从党委做起,从党委领导做起。切实抓好党的建设,努力增强党建活力,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迫切需要。党委班子统一认识,真抓实干,形成“既要做就要真做”的共识,一是进一步建立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调研和个人自学制度,自觉加强领导班子政治、作风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和领导干部过好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及党委议事决策制度,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工作和活动,确保每位党委成员围绕党委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二是及时成立和不断完善林业系统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把系统党政领导和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列为领导小组成员,并根据创建目标,创建职责分工落实到每位成员,强调在召开行政会议时要有党建工作的内容,做到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有机结合,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三是从加强分工管理、“一岗双责”入手,根据本系统各支部的实际情况,每位党委成员都分工挂钩1~2个支部,由主要领导分工挂钩联系最薄弱的支部。并依此类推,进一步明确了党委班子成员对抓好党建工作负有的领导责任,使全系统形成了党委、支部、党员三级同抓同创的党建工作格局。党委成员经常深入所挂钩的支部开展调查研究,与支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分析新情况、研究新措施,认真解决支部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确实有效指导支部党建工作协调开展,党委除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外,还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通气会,党委成员互通挂钩联系支部的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情况,找准薄弱环节,进行个别指导,使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分解到人,责任到人,落实到人。

2、健全党建保障机制,为党建工作解决人、财、物问题。党建工作有效开展,除了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外,还要有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有力保障。几年来,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党建创先工作经验的同时,一是重视抓好基层支部班子的建设。通过支部换届选举等,把平时了解考察出来的党性强、作风正、热爱党务工作、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党员选进支部领导班子,保证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着重做好党务干部的配备。采取支部推荐、党委审批,从每个支部中选派2名党员参加党委培训和县直党工委举办的党务干部培训班培训等做法,为基层支部配足配强党务干部,有效地解决了基层支部党务工作想做不会做的问题,保证了基层支部党务工作具体有人抓、有人做、做得好。三是突出党建经费的保障到位。根据本系统各支部的实际情况,党委把党建经费列为专项,按照实际需要,实报实支。对于一些经费比较困难的支部,党委帮助筹集经费予以解决,据统计,党委三年来筹集投入资金8万多元,先后为基层支部从改善和完善党员活动室、电教设备等活动场所设施入手,为各支部统一制作配发了应该上墙的“党建制度”、“党员学习园地”等,使全系统支部软硬件建设基本达标,并全部落实了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最近,已筹集2万多元拟购置数码摄相机和照相机等设备,以推进党建宣传工作上新台阶。四是建立党委机关办事机构。为切实发挥党委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指导基层支部对党建工作的规范运作,有序开展,党委除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具体抓好党务工作的同时,还设置了党委办公室,指定专人做好党建日常业务工作。

二、立足基层,逐步建立党建创先工作机制

1、建立创优争先制度。结合本系统实际,我们制定下发了《XX县林业系统关于开展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创建规划,充实创建内容,健全创建机制,落实创建责任制,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今年明确提出,去年已经达到”五好“先进达标的两个机关支部今年要争取达到先进单位,3个达标的企事业支部要争取达到先进达标,5个尚未达标的支部,今年年底要全部达标的目标。针对创建工作的不同目标、不同特点,党委加强分类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创建基础较为薄弱的支部,党委指定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剖析原因,提出具体要求,限期整改。为使创建活动有效开展,把各支部的创优争先工作列入百分竞赛,我们制作了《XX县林业系统党委创优争先活动竞赛榜》,采取以党支部为单位,以“明确职责,百分考评,以分排队,确定优劣”的办法,就工作机制、制度执行、队伍建设、调研信息、廉政建设、社会形象、党务管理、工作业绩等8个方面进行细化、量化考评,并上墙公示接受监督,做到责任制、考评制、奖惩制相结合。党委按照责任制要求,做到每季度检查评分,及时考评,及时公布,不断完善,兑现奖惩。其中,林业局党支部结合机关支部的特点,率先建立了《深化“五好”党支部活动竞赛榜》,采取以党小组为竞赛单位,实行百分竞赛。为激发党员参与意识,该支部还设置了“党员荣誉室”、“阅览室”和“党员监督台”,党员一律佩戴标有党徽标志、党内职务的胸卡上岗,并在服务大厅设置“党员先锋岗”,亮明党员身份,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了机关党建“走前头”,为基层支部带好头,做好表率。

2、建立现场会制度。建立轮流在基层支部召开现场会制度,这是几年来我们党建工作因此能得到总结推广、扎实推进的主要经验之一。党委把系统党建工作会议在林业局机关开,改为在基层各支部中轮流召开,根据党建工作不同时期、不同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平时在基层支部检查发现的典型和存在差距,适时在支部召开现场会,使与会支部既看得见、摸得着,又体会得到,增强了会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几年来,我们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有在典型支部开,要求支部认真总结经验,形成经验材料,在现场会上介绍,让与会支部得到启发和借鉴;
有在党建工作较为薄弱存在差距的支部开,使其结合实际找差距,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迎头赶上。今年下半年将于8月份和10月份分别在林业实业公司和大张溪林场召开现场会,就如何抓好企业和林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认真研讨和部署。通过现场会这种形式和做法,使各支部有动力又有压力,有利于调动发挥基层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创优争先的深入开展。

3、建立材料归档制度。我们注意处理党建工作“平时”与“评时”的关系,认真吸取以前党建“评时”搞突击的教训,注意“平时”认真抓,常抓不懈,党委制定了《XX县林业系统党支部党建工作规范要求》,对系统各支部的工作目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程序、规章制度、阵地建设、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班子建设、会议制度、党员管理、党费收缴、会议记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导各支部按要求做好平时的材料归档工作。党委还建立各支部的工作档案,把开展党的工作情况资料,在党委办公室设立一个专柜,按每个支部一卷进行归档管理,使各支部开展工作情况一目了然,既便于掌握情况和管理,又起到了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面向党员,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认真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培养一支思想红、作风硬、纪律严、业务精的林业党员干部队伍,这是新时期搞好林业工作的需要,也是抓好党建工作的根本。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并着重从抓好“”、党员目标管理、党员培训、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入手,切实抓好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县委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减轻林农负担有机结合起来;
与加强队伍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有机结合起来;
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依法治林水平有机结合起来;
与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党建活力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精神组织实施,坚持时间服从任务,进度服从质量的要求,严格标准,深入发动,把握关键,狠抓落实,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让林农群众得到实惠,已完成三个阶段的学习教育活动,并通过了县委组织的检查验收。

2、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系列活动。几年来,我们把开展活动作为切入点,注重通过开展党建系列活动,树好党的形象,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如“植树节”期间组织党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五一”节期间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和文体活动。今年是建党80周年庆典,我们除积极组织参加县委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庆祝建党80周年系列活动外,还在本系统组织开展了“XX县林业系统建党80周年优秀论文、优秀心得体会评选活动”,并选送8篇参加了由县委党建领导小组组织的“建党80周年优秀党建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XX县林业系统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广大党员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激发了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作用的热情。还开展了为南埕镇连山村部分民房火灾户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等,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除此之外,所属各支部也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适合自己特点的党建系列活动,森林公安分局支部“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林区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并组织开展军训活动;
大张溪林场支部组织党员到漳州市平和县“全国先进党支部”西坑村党支部参观学习;
石龙溪采育场支部组织全场党员职工开展义务种竹活动;
南埕林果场支部举行庆“七一”党的知识竞赛活动,等等。使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3、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注意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一是改善、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重视在林业业务骨干和一线工作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党员,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和素质。二是大胆提拔和使用优秀党员,不仅发挥党员在险、难、重要岗位上的作用,而且重视安排、提拔、充实到重要部门岗位上任职,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发挥骨干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注重宣传党员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弘扬正气,在党员中既强调奉献精神和履行义务,又注意保障党员的权利,在评定职称、出外考察、学历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安排表现优秀的党员,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四、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第4篇

        !!!办事处工会联合会

某某办事处工会联合会成立于2012年,主要负责***办事处及其辖区内各企业的工会工作,现有工会干部4人,其中专职干部3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努力,截至2016年6月,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52家,单独建会企业4家,联合建会企业25家,工会联合会3家,设置工会组织员企业4家。

某某办事处辖区地处***中心城区,属农民工输入地区,成规模企业较少,餐饮、销售等第三产业发达,造成农民工流动性、临时性较大,岗位不稳定,同时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所限,对工会的作用不清楚、不了解,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没有吸收到工会中来,给农民工维权、困难帮扶等工作带来盲点,农民工有困难时找不到或不知道寻求“娘家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为进一步吸纳农民工进入到工会组织中来,充实、扩大基层工会力量,切实为农民工做实事、做好事,同时也为落实在中共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农民工这一群体更好的组织发动起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某某办事处工会联合会按照***总工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于5月上旬开展农民工入会攻坚行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某某办事处工会联合会牵头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工会**为组长,办事处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劳动保障办、安监站、企业站等部门联合参与的“农民工入会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并将农民工入会工作作为工会联合会5—9月份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党政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狠抓舆论宣传。针对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特点,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农民工宣传入会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工会法律法规,对工会的认识,工会会员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加入工会的十大好处,旗、办事处两级工会为农民维权、帮扶困难农民工的典型案例等,让农民工认识工会,了解工会对自身的好处,调动他们加入工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工深入企业进行入会宣讲4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

三是做好企业行业摸排工作。从5月中旬开始,办事处工会联合会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深入辖区内企业、门店、施工工地,对其生产经营情况、农民工从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掌握辖区内农民工的具体数量及其所在企业情况的同时,还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工资计量方式、支付情况、劳动环境和是否存在维权、困难帮扶需求进行了了解,提前督促各企业做好农民工高温补贴发放和防暑降温工作。

经验交流会材料范文第5篇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综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工作,牢固树立“抓综治、保稳定、促发展”观念,把加强综治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一是在思想上摆正位置。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综治工作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并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
二是责任明确化。把目标管理职责和综治“打、防、建、管、教、改”6方面任务具体量化,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年以来,对8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或批评,对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戒勉谈话,表彰先进单位65个,先进个人130名,19名干部因综治工作成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
三是制度规范化。制定了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综治工作的轨迹,通过召开现场会,适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
四是保障多极化。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综治组织,配齐配强了综治工作人员,结合村两委换届,对全县村级治保会、调委会进行调整和充实,确保了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政法机关警力向一线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达到5人以上、3人以上、2人以上。*年,在全县推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行政村通过竞争上岗配备了190名“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基层组织的年龄、知识结构,为基层综治工作注入了活力。县政府在可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开源节流筹资金,为政法综治部门解决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技术装备等经费,县、乡两级分别按人均0.3元、0.2元的标准将综合治理专项事业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期予以拨付,为综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
五是宣传多样化。将每年三月份定为“综治宣传月”,利用宣传车、新闻媒体、综治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综治知识,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从*年开始,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将6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编写成100多首通俗易懂的诗歌,喷制在各村的显要位置,一首诗宣传一部法律,一首诗明示一种行为,群众喜闻乐见,起到了前移黩化的作用。新华社和*先后对这种普法宣传形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综治工作思路和措施,探索社会长治久安的方式方法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抓好治安防控和严打整治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刑事犯罪的发生。一是以打开路,集中整治。从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问题着手,从人民群众愿望最强烈的问题入手,认真谋划严打整治工作。*年3月,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严打集中活动,对八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展开了凌厉攻势。*年4月,抽调100名政法干警,划分六个战区,开展了“除霸治乱”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农村的突出治安问题。*年7月,以解决农村宅基地中的违法现象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农村宅基地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年6月,为优化投资环境,又开展了“弘扬社会正气、打击邪恶势力”集中活动,严厉打击以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暴力阻扰施工为代表的各类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4年来,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6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59人,打掉犯罪团伙119个,整治治安乱点33个,开展专项治理行动67次,保证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达到了90%以上。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命案侦破攻坚战”中,现行命案发三破三,积案存5破3,均居全省先进位次;
二是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为突破口,狠抓“四队一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巡警为主的30人专职治安巡逻队,使治安在前治设防,警力在一线加强。从县直单位及有关企业抽调干部职工,成立了50人的城区治安巡防大队,增强对城区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建立了以民兵和群体为骨干的乡镇专职巡逻队、护厂人、护校队、护村队共248支2235人,达到了处处巡逻不留死角,天天防范不留空隙。组建了铁路治安联防护路队,将境内铁路划成21个责任段,使护路任务落实到沿线每个乡镇、每个民警、每名护路员。聘请出租车司机、环卫工、送水工、个体商户等人员组成的“治安信息员”队伍1000余名,成为政法机关的“了望哨”、“巡逻车”。在铁西工业区实行的警、企、村三位一体的“共建联防工程”,构筑了治安承包、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其经验在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三是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预警机制,根据各类案件的发案时间、规律变化,以及辖区社会治安信息的变化,力求“全面控制、突出重点、整体联动、科学用警”,有效地实现了对社会面的控制,可防性案件得到了大幅下降。

三、构筑“民调”大格局,探索综治工作新路子

新形势下的综治工作,只有“创新”才有活力。近年来,我们在落实好综治各项措施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新路子,使全县基层综治工作充满了活力。一是建立“四级网络”,构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格局。建立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完善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调处制度,县每月排查一次,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行政村每10天排查一次,重大节日、敏感期随时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案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限期解决。二是开展“一干一警,双岗双责”活动,打牢基层平安工程。向全县每个行政村派驻一个基层创安工作小组,每组由一名干警和一名干部组成,干警主要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干部主要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两人互相配合,各有侧重,实行双岗双责。三是创建“治安民调中心户长”机制,丰富农村群防群治网络。在每个村民小组选聘一名有威信的人为中心户长,负责本区域内的“四联”工作(联安、联宣、联学、联帮),达到四治,即治安促文明、治安保平安、治安求发展、治安促稳定。四是设立“民声服务电话”和“稳定工作明示墙”,畅通干群联系渠道。在每个乡镇和行政村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联系方式公布,并绘制出化解矛盾程序示意图,群众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可随时和干部联系,在干群间搭建“连心桥”;
五是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各乡(镇、区)主要领导定期到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座谈会,面对面地接受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逐项落实解决,并定期反馈意见。同时,各乡(镇、区)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随时收集和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到了“电话叫,干部到”,给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这些做法的推行,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包案、基层疏导、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夯实了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淇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一、全民参与,突出一个密字,构筑立体防控体系

(一)领导重视,构筑社会治安长效机制。该县高度重视综治工作,一是把综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倾斜。县委、政府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综治工作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把目标管理职责和综治任务具体量化,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二是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年以来,对8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或批评,对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戒勉谈话,19名干部因综治工作成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三是健全制度,完善了综治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了综治办规范化建设标准,通过召开现场会,适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等形式,使全县综治工作形成了抓争创促稳定的热潮。四是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预警机制。强化调研,研究辖区社会治安信息变化,掌握各类案件的发案时间、规律变化,可防性案件得到了大幅下降。

(二)人人参与,打造专群结合、形式多样的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综治组织,配齐配强了综治工作人员。结合村两委换届,对全县村级治保会、调委会进行调整和充实,并通过竞争上岗配备了190名“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基层组织的年龄、知识结构,为基层综治工作注入了活力,确保了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政法机关警力向一线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在5人、3人、2人以上。二是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为突破口,狠抓“四队一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巡警为主的30人专职治安巡逻队,使治安在前沿设防,警力在一线加强;
从县直单位及有关企业抽调干部职工,成立了50人的城区治安巡防大队,增强对城区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
建立了以民兵和群众为骨干的乡镇专职巡逻队等248支2235人,并成立由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人员组成的“治安信息员”队伍1000多人,做到了处处巡逻不留死角,天天防范不留空隙;
组建了铁路治安联防护路队,将境内铁路划成21个责任段,使护路任务落实到沿线每个乡镇、每个民警、每名护路员,做到了“一保四落实”;
在铁西工业区实行了警、企、村三位一体的“共建联防工程”,构筑了治安承包、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该经验在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三是创建“治安民调中心户长”机制,丰富农村群防群治网络。在每个村民小组选聘一名有威信的人为中心户长,负责本区域内的“四联”工作(联安、联富、联学、联帮),达到四治,即治安促文明、治安保平安、治安求发展、治安促稳定。

二、打防结合,突出一个细字,润物细无声

(一)铸政法铁军,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凌厉攻势。社会稳定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政法队伍,该县积极打造政法铁军,法院、检察院被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连年被表彰为省市先进单位。政法队伍素质的提高开创了治安防控和严打整治工作的新局面,从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问题着手,从人民群众愿望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做好严打整治工作。*年以来,先后在全县开展了严打集中活动、“除霸治乱”专项整治、“农村宅基地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弘扬社会正气、打击邪恶势力”集中活动等专项治理行动67次。4年来,共打掉犯罪团伙119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59人,整治治安乱点33个。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命案侦破攻坚战”中,现行命案发3破3,积案存5破3,均居全省先进位次,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刑事犯罪的发生。

(二)抓工作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春风化雨。该县注重“创新”,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宣传工作,通过开办《法制方圆》、《政法天地》等栏目,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送法进厂矿、学校、农村,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组建综治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综治知识。并创造性地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将6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编写成100多首通俗易懂的诗歌,喷制在各村的显要位置,一首小诗明示一种行为,一首小诗宣传一条法律,一首小诗讲述一个道理,群众喜闻乐见,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原省委副书记郑增茂、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清林专程到该县调研“法律政策明白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重点下沉,突出一个实字,实现两个转变

(一)畅通渠道,变堵为疏。该县一是设立“民声服务电话”和“稳定工作明示墙”,畅通干群联系渠道。在每个乡镇和行政村把县四大班子包乡镇领导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联系方式公布,并绘制出化解矛盾程序示意图,群众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可随时和干部联系,在干群间搭建“连心桥”。二是实行县公检法三长在县局集体接待来信来访制度。三是在各乡(镇、区)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稳定现任区,随时收集和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到了“电话叫,干部到”,给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

(二)心系百姓忧,变被动为主动。一是开展“一干一警,双岗双责”活动,打造基层平安工程。向全县每个行政村派驻一个由一名政法干警和一名干部组成的基层创安工作小组,干警主要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干部主要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两人互相配合,各有侧重,双岗双责。二是县四大班子包乡镇领导和各乡(镇、区)主要领导定期到各行政村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面对面地接受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逐项落实解决,并及时反馈意见。三是建立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民调网络”,构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格局。县每月排查一次,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行政村每周排查一次,重大节日、敏感期随时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案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限期解决,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包案、基层疏导、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夯实了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确保了无集体赴京、省、市上访事件的发生。淇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淇县县委、政府把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抓领导、严责任,抓宣传、造氛围,抓队伍、促保障,抓基层、打基层,抓创新、举亮点等措施,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进步。1994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鹤壁市综治工作先进县,*年10月被命名为河南省“治安模范县”。

一、抓领导,强化领导责任机制

淇县县委、政府始终把抓综治、保稳定作为各级领导的政治责任。一是把综治、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都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强化了各级领导的责任。二是实行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综治工作制度。三是建立了以落实“四制”为重点的综治考核与激励机制,年初有安排,半年一检查,平时有督导,年底总考核,奖惩兑现。*年以来,先后对8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或通报批评,对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戒勉谈话,表彰先进单位65个、先进个人130名,19名干部因综治工作成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

二、抓宣传,构建综治宣传工作机制

一是将每年三月份定为“综治宣传月”,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综治成员单位、县直各单位积极配合,利用宣传车、标语、图版、传单、咨询台、综治宣传一条街等形式,广泛宣传综治工作;
二是在县电视台、电台开办了《法制方园》、《政法天地》等栏目,定期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报道,以案说法;
三是组织县综治成员单位开展了“法律进厂、进学校、进农村”活动,捐赠法律书籍,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
四是各乡镇均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有条件的村建立了法律宣传一条街,向农民群众宣传综治知识和法律常识。从*年开始,在全县农村推行“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将6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编写成通俗易懂的诗歌,喷制在各行政村的显要位置,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省委政法委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和*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五是全县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3个,138所中小学全部配齐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向青少年及中小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综治宣传工作的深入,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政策意识,全县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抓队伍,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调整充实了县综治办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6人;
各乡镇均有一名副书记主抓综治工作,配齐了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达到3人以上。政法机关警力向一线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达到5人以上、3人以上、2人以上。为强化基础,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综治办,由村主要领导任综治办主任。4年来,先后5次对乡村基层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由综治委、综治办领导和专门机关工作人员授课,提高了乡村综治办、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全县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175个行政村通过竞争上岗全部配备了“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基层组织的年龄、知识结构,为基层综治工作注入了活力。“大学生村官”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于*年8月11日进行了宣传报道。县、乡两级分别按人均0.3元、0.2元的标准落实了综治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4年来,共拨付综治经费90万元,为综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基础,完善打防控体系建设机制

一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专项治理行动。4年来,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6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59人,打掉犯罪团伙119个,整治治安乱点33个,开展专项治理行动67次,保证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达到了90%以上。淇县被评为全市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县公安局副局长焦树泉被评为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命案侦破攻坚战”中,现行命案发三破三,积案存5破3,均居省市先进位次。二是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城区组建了30人的交巡警巡逻队,8个乡镇各建立了10人以上的专职治安巡逻队,17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十户联防巡逻队。厂矿企业、内部单位、学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护厂队、护校队,全县各种治安巡逻队共248支2235人。三是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预警机制。全县共聘请出租车司机、环卫工、送水工、个体商户等人员组成的“治安信息员”队伍1000余名,成为政法机关的“了望哨”、“巡逻车”,形成了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铁西工业区实行的警、企、村三位一体的“共建联防工程”,构筑了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其经验在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四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实现了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及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推荐访问:经验交流会 材料 五篇 经验交流会材料【五篇】 经验交流会材料(精选5篇) 经验交流会发言稿范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