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计划 >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五篇】【优秀范文】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23 08:25:04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关键词:新馆建设;新馆布置;馆舍布局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建设,原来的校区面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学院的整体搬迁,也给了图书馆一个发展的契机,新馆的建设也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五篇】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馆建设;
新馆布置;
馆舍布局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建设,原来的校区面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学院的整体搬迁,也给了图书馆一个发展的契机,新馆的建设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新校区建设的图书馆采用的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流行的大开间设计,光线充足、通透。有了这么优厚的硬件条件,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硬件软件都符合与国际接轨和现代化图书馆要求的图书馆。本文着重对新图书馆的布置,设计规划,内部装饰和人才优化组合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多方调研,吸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先进经验

新建设的图书馆采用的是国际流行的大开间设计,与我们以往的图书馆格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了把新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与国际接轨,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设计初期我们进行了充分考察调研,走访其他高校,借鉴其他高等院校图书馆成熟的技术与先进的经验,明确自身需求,取长补短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同时积极开展各种馆际协作,为加强、促进高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好基础。在调研期间,我们在馆内领导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重庆市内的所有重点本科高校,参观学习比我们学院层次更高的本科院校,学习吸收他们的先进理念,在布置设计上的一些色彩搭配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有人才方面的优化组合,为我们布置和建设新图书馆沉淀了一些理念和思维的开启。

二、精确定位,划分区域

1.新图书馆的设计。新图书馆的设计采用的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流行的大开放、大开间的数模模式,是经过多方调研并参照国外图书馆的先进设计和实用性,大胆更新理念设计出的图书馆。每层楼光线充足,宽敞通透,更大程度的节约了劳动成本。因为图书馆功能的特殊性,开馆时间较长,如果是按照传统观念的小开间设计,必定是阅览室众多,也必然会增加人员的投入,由此而来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图书馆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单一的藏书、借书。一种新的理念模式由此而生。现代图书馆打造的是借、藏、阅一体化的理念,就是要取消了单一的书库模式,不再是闭苦借阅,而是实行全开架借阅,让读者能更轻松自由的在书库查找需要的文献。

2.新图书馆的定位。新图书馆共有7层楼,总共有3000多平方。其中一楼到六楼为图书馆,七楼为信息中心,一楼到六楼就是我们布置的重点。经过多方调研,我们首先明确定位,要把学生尽量吸引在低楼层,通过低楼层的人气带活高楼层,让其有一个由活跃到安静的逐渐过渡的阶段,利用好图书馆的每一层空间,从而让整个图书馆发挥更大的实用性和使用性。

3.根据定位划分区域。①一楼为读者服务大厅,设置门进系统。学院统一使用一卡通,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进口通过刷一卡通进入。因为大厅宽敞通透,一楼还设计了休闲咖啡厅,咖啡厅设置在期刊阅览区,让读者在休闲中学习,在学习中放松。在一楼大厅设置期刊阅览区,也是了为让大厅积聚有较高人气,为休闲阅读的读者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阅读区域,把休闲阅读的读者划分在低楼层和阅读专业知识的读者有一个区域的划分。②二楼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和教师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进出读者较多,符合我们把读者吸引在低楼层的理念。由于进出人员众多,难免会有一些嘈杂,为了不影响其他学习阅读的读者,我们在二楼又为进出电子阅览室的读者单独开辟了一个门进出入口,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来进行设计布置的。③三楼、四楼分别为社会科学书库和自然科学书库,另在书库内设有阅览区,符合我们的藏阅一体化的理念。④五楼设置了自习阅览区,典藏阅览室,特藏阅览室,工具书库和图管会工作室。⑤六楼为过刊阅览室,资料室,会议室。因为六楼楼层较高,学生流动性少,阅览室来的读者也相对较少,我们就把一些借阅性不大和不经常使用的会议室,过刊和资料室放在六楼,把他们安放在图书馆的高楼层,这个也符合我们把人气吸引在低楼层的理念。

三、改革创新,打破传统色彩

传统的图书馆,颜色比较单一,沉闷。以前的理念是给读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读者专心学习。担心过多的色彩,喧宾夺主会让读者分心。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在理念上,大胆的突破了传统,更新了观念,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让读者读书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一个在休闲中学习,放松中学习的轻松,舒适的环境。在定制阅览架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色彩的搭配,传统的阅览书架颜色比较单一,在定做新书架的时候,我们打破传统,大胆更新。定制了颜色鲜艳的桃红色书架,以温馨为主题,在阅览座椅上也下了功夫,浅色的阅览桌,搭配上蓝色舒适的软座椅,鲜艳的色彩搭配,让空旷的大厅一下活跃起来,符合我们用色彩来装点图书馆,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的理念。

四、图书馆的内部软装饰

1.图书馆的内部软装饰是整个图书馆新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内部软装饰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能让沉闷的图书馆鲜活起来,丰富图书馆的色彩和内涵。图书馆的内部装饰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几张格言和几副字画挂在墙上的时代,如今单一的装饰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在现代化的图书馆中,我们应当重视把自然环境引入到室内装饰。所以,在新图书馆的内部装饰上,我们不仅延续了图书馆传统的文化氛围,还开拓思路,增加了大量的绿色植物摆放,增添了图书馆的色彩和鲜活了生命力,给读者营造一个绿色、文化、轻松的学习环境。

2.传统的字画装饰。我们延续了图书馆传统的装饰风格,把图书馆浓厚的内涵和名家名言、格言格局、山水字画还有一些其他著名高等学府的图书馆图片墙融为一体,体现了图书馆深层次的文化氛围。展现了图书馆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根据县级市闭架式图书馆设计上限制条件较多的情况,论述了图书馆设计的要素、要领―总平面、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流线和结构柱网等的设计思路要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以资参考。

关键词:县级市;
闭架式;
方案设计

关键词:县级市;
闭架式;
方案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ounty-level city closed the more restrictions in the design of the stack library, discusses the elements of library design, design ideas of the essentials - general layout, function zoning,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and flow lines and structural column grid for their reference.Key words: county-level cities; closed stack; designsign

中图分类号:G25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25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总平面

1 总平面

县级市图书馆规模,藏书量一般为60万册的中型图书馆,建筑面积约在9000,其周边环境因地而异,但总有相邻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和周边建筑围合。总平面规划应考虑现用地与发展用地的比例,控制建筑基地覆盖率不大于40%。图底关系,周密思考如下诸多因素。保证建筑的门厅读者主入口与场地主入口呼应,以方便读者出入,次入口宜选择在内部业务的物流、员工入口进出方便的位置(图2),还要注意阅览室有良好的南北朝向和通风条件,避免外界噪音干扰。

县级市图书馆规模,藏书量一般为60万册的中型图书馆,建筑面积约在9000,其周边环境因地而异,但总有相邻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和周边建筑围合。总平面规划应考虑现用地与发展用地的比例,控制建筑基地覆盖率不大于40%。图底关系,周密思考如下诸多因素。保证建筑的门厅读者主入口与场地主入口呼应,以方便读者出入,次入口宜选择在内部业务的物流、员工入口进出方便的位置(图2),还要注意阅览室有良好的南北朝向和通风条件,避免外界噪音干扰。

用地范围内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还要考虑停车位和自行车停车场。道路布置应便于人流、图书运送和消防疏散环形道路整体统筹考虑。同时合理布置绿化景观,用地边界与城市道路间以绿化带相隔,达到提升街景的同时,也形成噪音屏障。在场地内建筑物周围也做绿地为读者造成宁静优雅的阅读环境。

用地范围内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还要考虑停车位和自行车停车场。道路布置应便于人流、图书运送和消防疏散环形道路整体统筹考虑。同时合理布置绿化景观,用地边界与城市道路间以绿化带相隔,达到提升街景的同时,也形成噪音屏障。在场地内建筑物周围也做绿地为读者造成宁静优雅的阅读环境。

2 功能区组成(图1)

2 功能区组成(图1)

一二层功能区组成类同,其中底层以使用为主的公共区有门厅、咨询、办证、寄存、书店、新书展示、楼电梯、卫生间,阅读区包括少儿阅览、报刊阅览,报告厅中包含观众厅、休息厅及贵宾室和其它附属房间等。其次与管理相关系的内部业务区如编目、典藏、美工、装裱等,再次还有后勤范畴的书库区,如基本书库与其配套的中心借阅处、目录检索、管理室等。上述功能按人流构成分析有成人读者、少儿读者、报告厅听众及贵宾,还有办公员工及货物等,自然他们应有各自的出入口,它的方位具置根据使用者流线顺畅、路线短捷的原则确定。

一二层功能区组成类同,其中底层以使用为主的公共区有门厅、咨询、办证、寄存、书店、新书展示、楼电梯、卫生间,阅读区包括少儿阅览、报刊阅览,报告厅中包含观众厅、休息厅及贵宾室和其它附属房间等。其次与管理相关系的内部业务区如编目、典藏、美工、装裱等,再次还有后勤范畴的书库区,如基本书库与其配套的中心借阅处、目录检索、管理室等。上述功能按人流构成分析有成人读者、少儿读者、报告厅听众及贵宾,还有办公员工及货物等,自然他们应有各自的出入口,它的方位具置根据使用者流线顺畅、路线短捷的原则确定。

3 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图2)

3 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图2)

图书馆功能分区首要的问题是把读者公共活动和内部业务管理严格区分开来。不但要分区明确,内外流线也必须分开,避免交叉。通常是把上述二种功能各放在平面的一端,两种人流相对而行,最终进入他们共同活动场所阅览室,各自入口背向设置。平面构图上在内部业务公共活动的水平带状空间为上端与公共活动的水平带状空间为下端的平行空间之间,与他们垂直地按排相互平行的两个阅览室、基本书库(二层缩微、音像等)三个功能腿和报告厅视为另一功能腿共四个功能腿。各类阅览室需要有南北朝向和良好的采光通风,可以通过各类阅览室功能腿之间置入与其平行的内庭院的方式保证各类阅览室的采光通风。这样既保证了采光通风又达到各阅览区之间互相拉开距离,以保持独立成区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交叉。这样的空间组合自然形成阅览(或基本书库)与内庭院相间的日字型或报告厅作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的重要功能内容,居阅览室同等地位的目字平面形态的理想空间组合方式。二层也相同构思方法构图。

图书馆功能分区首要的问题是把读者公共活动和内部业务管理严格区分开来。不但要分区明确,内外流线也必须分开,避免交叉。通常是把上述二种功能各放在平面的一端,两种人流相对而行,最终进入他们共同活动场所阅览室,各自入口背向设置。平面构图上在内部业务公共活动的水平带状空间为上端与公共活动的水平带状空间为下端的平行空间之间,与他们垂直地按排相互平行的两个阅览室、基本书库(二层缩微、音像等)三个功能腿和报告厅视为另一功能腿共四个功能腿。各类阅览室需要有南北朝向和良好的采光通风,可以通过各类阅览室功能腿之间置入与其平行的内庭院的方式保证各类阅览室的采光通风。这样既保证了采光通风又达到各阅览区之间互相拉开距离,以保持独立成区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交叉。这样的空间组合自然形成阅览(或基本书库)与内庭院相间的日字型或报告厅作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的重要功能内容,居阅览室同等地位的目字平面形态的理想空间组合方式。二层也相同构思方法构图。

报告厅的空间组合可以考虑二种形式,其一是报告厅的观众厅、休息厅及附属房间都建为6.6m高的单层建筑,报告厅成独立单体建筑较简单,但这种空间组合没充分利用空间,还有一种方案是从适用经济角度说,只保证观众厅6.6m层高,其他休息厅等附属房间与图书馆相同层高4.5m。把图书馆的一部分房间迭落在除观众厅以外的其他房间之上,形成二层空间这样平面功能组合略显复杂,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较紧臻一些。

报告厅的空间组合可以考虑二种形式,其一是报告厅的观众厅、休息厅及附属房间都建为6.6m高的单层建筑,报告厅成独立单体建筑较简单,但这种空间组合没充分利用空间,还有一种方案是从适用经济角度说,只保证观众厅6.6m层高,其他休息厅等附属房间与图书馆相同层高4.5m。把图书馆的一部分房间迭落在除观众厅以外的其他房间之上,形成二层空间这样平面功能组合略显复杂,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较紧臻一些。

4 人流组织、交通分析

4 人流组织、交通分析

公共活动空间以大厅式交通为主,各读者的房间都以空间与空间对接不需要走廊线形空间形成连接,但内部业务区的房间众多,需要一条走廊式的水平交通手段将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业务区是一条长长的水平交通流线。在这水平交通流线上,结合业务区的二个入口,布置成两个水平交通节点,即门厅。内部业务区水平交通流线上分别向阅览室或书库等,用短走廊垂直联系。

公共活动空间以大厅式交通为主,各读者的房间都以空间与空间对接不需要走廊线形空间形成连接,但内部业务区的房间众多,需要一条走廊式的水平交通手段将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业务区是一条长长的水平交通流线。在这水平交通流线上,结合业务区的二个入口,布置成两个水平交通节点,即门厅。内部业务区水平交通流线上分别向阅览室或书库等,用短走廊垂直联系。

垂直交通,选在一层门厅侧面,合适的位置,但门厅狭长时,从疏散考虑二个入口,所以宜设二部交通楼梯,这样有利于一、二层读者尽快分流,也利于二楼疏散。无障碍电梯,兼顾至二楼宜位于大厅的醒目位置上,迎向读者进入大厅的方向。内部业务区楼梯位置,主要从二楼疏散角度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楼梯间距不大于70m,袋形走道不大于20m(因开敞式楼梯),在靠近编目区附近入口处设书籍电梯。

垂直交通,选在一层门厅侧面,合适的位置,但门厅狭长时,从疏散考虑二个入口,所以宜设二部交通楼梯,这样有利于一、二层读者尽快分流,也利于二楼疏散。无障碍电梯,兼顾至二楼宜位于大厅的醒目位置上,迎向读者进入大厅的方向。内部业务区楼梯位置,主要从二楼疏散角度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楼梯间距不大于70m,袋形走道不大于20m(因开敞式楼梯),在靠近编目区附近入口处设书籍电梯。

5 结构体系

5 结构体系

中型图书馆多数多层、二层居多,报告厅单层。图书馆部分层高4.5m,报告厅6.6m。结构形式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可变性,宜采用大开间,所以采用框架结构较合适。其开间尺寸应与图书馆家具(主要书架和阅览桌)尺寸呈模数关系,一般书库书架中距2.5m的模数,阅览桌中距为2.5m,所以开间尺寸宜为2.5m模数,阅览空间开敞一些,按规范可取7.5m或1.2m模数7.2m均可。内庭院的开间应比框架柱网要大一些,主要考虑日照问题,不遮挡房间采光为原则,与建筑同高或略高一些。如二倍层高9m、7.2m柱网取10.2m,3M模数或柱网7.5m时12m,报告厅开间采用2倍柱距为宜。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为航空航天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道义新校区选址在沈阳市新城子区道义开发区内,地处沈阳市北部城郊结合处,位于沈阳市总体规划的北部大学城区域内,基地西临101国道,与正在建设的辽宁大学道义校区隔道相望。

校区总体规划土地面积78.4ha,规划以三条轴线(两实一虚)和两个环型道路为骨架把组织校园各个要素。图书馆处于整个校园的核心位置。

新校区图书馆是一座集图书藏阅和教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包括图书馆部分和网络中心部分。建筑占地面积10 806m2,总建筑面积40 564m2。本图书馆是全校的信息网络中心,同时又承担着消防、防范,监控等任务,是组织整个校园教学和公共活动的中心。

设计构思

新图书馆处于校园的核心位置,位于三条轴线和第一道圆形环路交汇处以内,其显要位置是不言而喻的。在刚刚接到这个设计投标的时候,我们有些茫然,甲方之所以要把很多系的用房和本应独立的图书馆建筑组织在一起,目的无非是想加大建筑的体量,使其具有足够的标志性。在设计中,要求总体上与现有校园规划相协调,功能上必须安排好各种用房,组织好各种流线,形式上必须体现建筑的标志性,同时要具有北方建筑的特征以及航空学校的特征。看起来这是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情。几轮“激战”过后,似乎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而且为了追求建筑的雄伟高大和细部刻画,方案显得越发琐碎了。索性什么都不想了,试图清空头脑里的一切杂念。

在几天的停滞状态中,我们开始思考未来的图书馆到底应该以一个怎么的姿态呈现出来。它应该是现代的,同时又蕴涵某些历史信息;
它还应该是端庄大气的,同时又成为校园的标志性景观。

勒・柯布西耶曾经做过这样一段论述:“建筑是一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聪明的表演。我们的眼睛是造来观看光线下的各种形式的。光和阴显示形式:立方,圆锥、球、圆柱和方锥是光线最善于显示的伟大的基本形式,它们的形象对于我们来说是明确的、肯定的,毫不含糊的。因此它们是美的形式和最美的形式。”他用宣言般的语汇向后人指明了现代建筑的光辉之路。沿着这样的思想,我们的方案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我们从校园总体规划形态出发,在圆型环跆内部,图书馆要同时照顾三条轴线上的景观效果一条是西南方向的校园主轴线,一条是正北方向的校园次轴线,还有一条是正东方向的景观虚轴线。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圆形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形式。

由于圆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各向是均质的,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上看都形成中心感很强的整体效果,巧妙解决与校园中三条轴线良好的顺应关系,并且与圆型环路在形态上相协调。基于形式的简洁性,给建筑带来明确的体量感和一气呵成的效果,能够承担作为校园核心建筑的职能。与此同时,我们也试图通过对“圆形”这种人类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开始使用的形式元素进行再挖掘与再创造,运用类型学的方法把该元素的诸多历史因素重新诠释,激发人们潜意识中的历史神经元,获得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感与精神体验。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我们最终确定了以“圆”作为图书馆形式构成的初始元素。

建筑形式

在投标的方案中,我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圆形建筑物,中间是一个开敞的庭院,整体上以实墙开窗为主,局部运用玻璃幕墙。整个建筑表现出内向与封闭的特性。在评审会上,有评委认为建筑的封闭性,安全性和保密性使其具有极简主义和神秘主义气氛,应该增加一些通透感和活泼的感觉。但整体上简洁有力,有北方建筑的特点。

在征求了多方的意见和甲方的修改要求之后,经过五轮的方案调整和完善,最终得到了一个各方面都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方案。

在建筑语汇上,运用几何原型作为形式构成元素:建筑造型以圆形为母体,整体上表现为两个环型的套叠。外侧大环以红色面砖为主要材料体现校园建筑的端庄和历史文化特性,并且与校区已建建筑在色彩上相互统一。梭形立柱穿插玻璃幕墙的造型构成了略高的内环,以米白色石材和玻璃为材料体现航空学院的高科技性。与此同时,在内环穿插了红色面砖材料的实墙开窗面,在外环尤其是主入口敞开面暴露出米白色石材的巨型立柱和玻璃幕墙,一方面改善了建筑过于封闭的形象:另一方面,使得两类不同的构成要素相互穿插,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辨证统一。

在形体的塑造上,主要运用“减法”保持建筑形式的整体感,强调完型性和雕塑感,整体体现现代建筑的纯粹与简约,同时运用轴线对称,尺度权衡等手法表达出建筑端庄稳重的气质,是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立面处理上,由于沈阳地处北方,冬季寒冷,不宜开启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所以我们选择了在墙面上均质密集连续地开启错位的竖向条形窗,造成一种特别的肌理感,形成立面的韵律和节奏。

在建筑材料上,我们着重运用面砖本身的质感和性能去强化空间形态的特色和建筑的性格;
通过玻璃。石材这样的材料与面砖在质感、肌理、色彩、虚实上形成大尺度上的对比关系,突出建筑的雕塑感与简洁的特征,同时又不缺乏细部的塑造,成为新校园中的焦点。

为了打破先前方案的封闭感和内向性,在建筑主入口处打开外环,暴露出体现航空学校高科技特性的玻璃一“金属”环,与整体以竖向条形窗为主的建筑实墙面形成了大的虚实对比,以强化建筑入口,增加建筑的通透感。也使得内庭院与外部大环境相互渗透。

建筑整体形象犹如一个巨大的书架,里面存储了无数的信息、知识和智慧,成为整个校园中的信息存储器:它同时有古罗马斗兽场的某些身影在晃动,是一种对历史原型的现代演绎,整个建筑从上空看又犹如一个飞机的涡轮发动机,金属感的梭形立柱如同发动机的叶片,能够很好的体现航空学院的特点。多重的意义使得这座形体简洁的建筑超越了现代建筑的单一性而趋向复杂。

外部空间

圆形的体量自然围合了一个圆形的院子。“庭院”作为中国建筑意匠的精髓所在,它可被看作是一个“原型”,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把这个“原型”进行类型学的转换,创造了一个半月型类庭院空间,同时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小世界。路易斯・康把庭院看作是思想和身体集会的场所。在这样的“露天大厅”中,人们可以随处交流思想,小栖,玩耍,也给前来看书的师生创造了一个室外的阅读场所。当师生每一次与内聚性庭院发生“碰撞”时,都会产生一些非正式的交往仪式,以庭院所构成的内向性公共空间为核心来构成“事件”发生的场所。这里会成为学生留有许多回忆――学习,交谈、欢乐与惆怅的处所。

内庭院的形成同时有效地抵御了冬季寒风,两个过街楼的设置又使得内外相互交融,促进空气流通。在建筑高度与内环尺度上我们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研究,使这个内庭

院在冬季也能够成为阳光明媚的场所,从而形成相对舒适的微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庭院中交流学习。这恐怕比在建筑物的入口前做一个大广场要好一些,尤其在沈阳这样的北方城市,冬季大广场会无人问津。

圆形的图书馆安静的坐落在一个0.9m高的圆盘上,尺度宜人。首层的墙体退进形成柱廊空间,人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踏上圆盘,与建筑亲密接触,方便地出入建筑和庭院空间。由于庭院的存在,创造出了一个特殊的空间序列:行走在校园主轴线上――进入图书馆大厅――到达围合的内庭院空间,景观与室内外空间的切换给人的是全新的空间体验。

建筑功能

建筑的功能可归纳为两个部分:图书馆部分和网络中心部分。其中图书馆分为借阅区、学习区,服务区,采编区、行政办公区,学术报告厅及辅助设备用房;
网络中心分为信息网络中心,电子系、计算机学院、自动控制系,经济系和管理系。另外还有保卫处供消防。防范。报警之用,有独立的出入口直接对外。

由于图书馆的人流量非常大,所以将“图书馆部分”布置在一至五层。一层主要设置图书馆部分公共大厅,展厅、基藏库,采编工作区,监控中心、消防控制室、变电站和库房等功能。二层至五层主要分布各个阅览室,使得阅览室相对于其它部分即安静又方便到达。两个学术报告厅设置在裙房中,充分考虑了其使用的便捷性。人们既可以从一层图书馆大厅直接进入,也可以从庭院中直接上二层进入,满足安全疏散和独立使用的要求。除了文献服务功能外,图书馆在多处设置了供人们休息和交流的空间,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关怀和体贴,使图书馆摆脱了以往的藏、借、阅之单纯性而趋向一种更加开放的系统。

六到九层布置网络中心部分,即信息网络中心、电子系。计算机学院、自动控制系,经济系和管理系用房。九层设有室外观景和休息平台。整体上使“图书馆部分”和“信息网络中心”两部分功能处于不同的楼层,从而达到了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考虑到学校今后发展,图书馆扩容后,可以将“网络中心部分”迁出图书馆,使整个建筑成为纯粹的图书馆。

在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图书馆和网络中心两大功能块考虑了两大群体,即去图书馆的群体和去信息网络中心的群体。图书馆的主要人流通过图书馆的大厅变通枢纽来分流,而信息网络中心的人流主要由另外两个人流相对较少的入口通过竖向交通体系来组织。图书馆的设计中,我们针对管理和使用的不同需求,在人流方面也分为两大群体:学生(外)和办公人员(内)的彼此独立。内外分开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首层和垂直交通上,在首层,设置了不同出入口,使两者不相干扰。

空间格局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要顺应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以人为本,与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相适应,建设一座“适用、灵活、高效”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31-03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开展新馆建设工作,如何建设图书馆,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加拿大著名设计师罗布森说过:建筑是带有功能的雕塑。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说:“我认为建筑的功能永远是它的第一性,离开了使用功能,那这个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服务从图书借阅服务向知识、信息服务转变,从阵地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要顺应这种转变,进行功能设计。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重点,着重推广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远程查询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围绕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设计。

1设计指导思想

图书馆必须是一座文化意蕴浓厚,造型典雅庄重、环境幽静、结构坚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通风和采光度好的现代化图书馆。

2设计原则

2.1方便读者的原则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给读者以明快和易亲近感,能够向读者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和宁静、舒适柔和的学习环境。建筑不易过高,一般层高控制在五、六层,借阅区不要过于分散,在平面布局上以读者为中心,符合图书馆工作流程,建筑功能、布局、设施的安排及环境的营造都要以读者为中心,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2.2开放管理的原则

采用模数式建筑,即大开间、灵活隔断的开放式建筑模式,使读者对馆藏文献既有直观性,又能自由阅读,保证人流、物流畅通。实现藏、借、阅、咨、管五大功能合一的管理模式,便于灵活安排和调整布局,保证图书馆各使用空间的自主性和经济性。

2.3科学与先进性原则

新馆设计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和服务手段,确保现代化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实现,综合采用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图书馆,成为一座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智能图书馆。

2.4经济实用和前瞻性原则

新馆设计时应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同时,充分注重经济实用,提倡节俭,同时应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确保新馆几十年不落后。

3主要服务功能区布局设计

3.1中文图书借阅区

随着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图书馆各借阅室采用大开间、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在建筑设计上实行同层高、同网柱、同载荷的结构设计,方便灵活。在大借阅室设计中要注意采用全透明防爆玻璃隔断进行分隔,应有两个大门,每个大门至少要有四扇门。建议藏、借、阅、管一体化的图书借阅区和自习室分开管理,阅览座位数不易太多,100座左右;
在各借阅室、阅览室入口靠墙处设存包柜,方便学生存放书包;
借阅室内设10个检索查询机,供读者进行预约及查询书目等。

3.2中文图书专业样本借阅区

面对几十年的馆藏图书,适应知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藏书布局,要建设不超过10年的专业样本借阅室,优化馆藏管理,提高利用率,实行藏、借、阅、咨、管一体化管理模式。

3.3工具书、外文图书借阅区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具书、外文图书馆藏量不大,物理位置可与专业样本借阅室放在同一个阅览室,用花墙进行软隔断。中文图书专业样本书、工具书、外文图书在一个区域进行管理,促进参考咨询人员掌握最新的馆藏专业图书,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工作,同时也可围绕学校专业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

3.4中、外文期刊及报纸阅览区

中文外文期刊合订本阅览区、报纸合订本阅览区、现刊阅览区、现报阅览区最好设计在同一个层面的同一个阅览区,进行藏、阅、管一体化,阅览座位300座左右。

3.5总服务台

总服务台尽量和中文图书借阅区设在同一层,方便还回(归还)的图书送到各借阅室。

3.6密集书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献老化速度加快,将不常用文献密集存放保存。一般将密集书库设计在底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通风和湿度方面按标准设计。

3.7多媒体电子阅览区

内设200余台计算机供学生阅读电子资源和网上信息。电子阅览室读者量大,但由于防盗的原因最好设在三层以上。

3.8文献检索培训室

与电子阅览室连在一起,用玻璃隔断隔开,内置100台计算机,一台投影仪,开展新生培训、员工培训等,没有培训时对学生开放。

3.9提供信息点的电子阅览室

随着电子科学的发展,笔记本电脑价位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为学生提供信息点的电子阅览室设立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减少图书馆计算机设备及维修经费,减少了图书馆维修工作量,也方便学生使用,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可提供几百个信息点。

3.10讨论室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在距离主要阅览区一定距离的区域,为读者提供可以讨论、交流、学习的讨论室,讨论室设学习座、椅,并有信息点,为学生社团活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用;
学生通过预约、登记使用。每层设2~3个学习讨论室。

3.11多功能学术报告

开展讲座、报告、读书交流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是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之一。建设内置200个座位,具有投影仪的多功能报告厅,用于学术报告、讲座、文艺表演等。

3.12展览区

一般设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展各种专题展览。

3.13大厅

大厅设计要体现图书馆的人文情节和人文景观。大厅设LED大型电子视频,随时图书馆最新信息、读者提示等通知消息等;
设凭证入馆的门禁系统;
1~2台客、货两用电梯。在大厅可划出一块休闲区域,摆放一些休闲的沙发,点缀一些花木作为休闲区域;
大厅摆放各种大、小植物,形成景观。

3.14自习区

为学生提供自习学习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之一。图书馆环境幽雅、宁静,适宜学习。莘莘学子在书的海洋里埋头苦读成为图书馆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应设有一定数量的自习区域,自习区域最好和阅览室、借阅室分开,每层借阅、阅览区隔断外设全开放的可带书包的学习自习区,方便学生学习。

3.15会议室

随着学院的发展,对外交流和外来参观会越来越多,图书馆是学院办学条件硬指标之一,也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接待各种参观是图书馆的一项工作。要建设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会议室,内置环形会议桌、椅,沙发、茶几、投影仪、空调等设施。

现代图书馆建设设计要“以人为本”、一切方便读者、一切为读者着想,以读者服务工作为中心来布局,以藏书接近读者,便于读者查阅文献为原则,把图书与读者、参考咨询人员与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布局。

4主要业务功能区布局设计

针对图书馆内部业务进行设计,要方便业务工作,平面布置应符合采购、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流程要求。采编用房应与新书存储库、验收间相连;
采编室与各层借阅室、阅览室设书刊提升设备,直接通到各层中的一个借阅室,位置不要离门太远,便于各楼层书刊的运送。合理安排书刊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

5建筑造型与结构设计

5.1建筑造型

建筑整体造型典雅庄重,色彩沉稳,要与周围其他建筑协调统一,具有现代气息和艺术品位,突出现代化图书馆的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感。

5.2建筑结构

一般层高不超过五六层,从结构上必须解决隔热、保温、防潮、隔音、防渗漏、自然采光和通风等问题。一楼大厅中空,面积适宜,二楼以上设环形走廊,环形走廊周围外侧设护栏,里侧与藏阅区之间设玻璃墙,以防噪音。在同一层平面中,使用率高的阅览室、借阅室设计在离楼口较近的位置,不同层中,读者量大的阅览室、借阅室设计在一二层。

5.3建筑布局

总体布局要紧凑合理,文献藏阅区空间宜大不宜小,功能类同的空间宜集中不宜分散。区分静区和动区,借阅场所为“静区”,展览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室等为“动区”。

6环境设计

6.1内部环境

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彩光(采光)、清新的空气、舒适的环境、浓厚的人文气息,可以改善学习氛围,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内部环境设计包括:室内空间高度、视觉效果、采光通风、温、湿等环境。层高在5米左右比较合适。以天然光源和天然通风为主,人工照明和机械强制通风相结合,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安装可分区控制的中央空调,既方便有效又节能。电灯照明全部采用节能型吸顶灯,能分层分区分行控制,采用双控开关,照明度达到规范标准,灯具应易于维护、修理和清洁。室内装修和谐舒适,能够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底蕴。

6.2室外环境

从方便读者考虑,楼前最好设有广阔的广场,周围应设交通通道、人行石径,使之与

绿色草坪相间,广场内错落有致地设置灌木花台、桌椅、文人雕像或抽象雕像等,种植多种树木、花草,形成环境景观。在图书馆前适当部位设置防雨宣传栏及公告板等。

7电气、消防、安全、综合布线

图书馆的弱电、强电设施非常复杂,负荷量大、时间长,要满足图书馆使用功能。主机房、复印室、维修间等须配动力线,阅览室的照明应分层分区分行控制,并采用双控开关。机房要防静电,设置防雷击装置,设电气总控室。消防和安全系统按规范设计,安烟感等自动报警系统,一楼及重要部位设防盗监控系统,此系统要直接连在校保卫部门;
突然断电时提供应急照明灯。

综合布线系统是图书馆实现自能化建筑的关键,要把照明、电子计算机系统、声像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温控系统等所需要的线路统一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管线一次到位,完成馆内外所有系统设备的功能。计算机网络设计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部分,网络信息点要覆盖全馆,检索终端分散于各楼层,预留无线上网的节点。

8无障碍设计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19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力,应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要保障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公平享用图书馆,设计中实行无障碍设计。从图书馆大门外人行道到入口、馆内同层各房间之间、电梯、门槛等采用无障碍通道。同时图书馆会有大量的新书不断入馆,新书入馆一般通过侧门或后门,通道缓降坡、门槛等进行无障碍设计,确保运输推车能顺利通过。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围绕图书馆服务功能,以人为本,与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相适应,建设一座“适用、灵活、高效”的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明华. 图书馆建筑:方便读者与管理,节省人力与费用[J].图书馆论坛,2009(12).

[2]邓昭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 2008(10).

[3]李春.浅谈海南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功能设置方案[J].河北科技图苑, 2007(1).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这种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使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
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
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
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已有所动作,据黑龙江省图工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该省29所高校图书馆已有23所通过了自动化工作的评估,自动化建设的总经费达1855万元,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共计1317台(件),自动化应用集成系统计23套。在软件应用方面,采访子系统应用的有22所高校;
流通子系统应用的有21所高校;
查询子系统应用的有19所高校;
期刊子系统应用的有18所高校;
文献开发系统应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拥有校际局域网,联入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国船舶文献等5个专题数据库,存储14万多条数据。此外,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专题数据库和大庆石油学院的中国石油网页也颇具特色。

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
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
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负责自然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书(刊)厅电子化建设。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书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6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子工程,不应搞“小而全”、“大而会”,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各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必须各具特色,不必搞人为地重复。笔者以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原则取向是: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网络资源共享,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疑也要遵循。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实施的CALIS项目,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总纲,各高校图书馆要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和硬件条件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中发挥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来稿时间:2001年9月)

参考文献:

1.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0,10

2.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流通 图书馆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五篇】 图书馆流通厅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3年图书馆流通部工作计划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