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8篇)

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8篇)

时间:2022-11-23 08:40:03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8篇)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村志序汇编  《X村志》序言  当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置于案头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游子,还是天天坚守着这片古老热土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8篇),供大家参考。

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8篇)

篇一: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村志序汇编

  《X村志》序言

  当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置于案头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游子,还是天天坚守着这片古老热土的父老乡亲,都会为之心潮澎湃。因为悉心研读,见微知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吾村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启示。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村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本村志既是留给每位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也是献给每位想认识X、了解X的同仁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X山水绚丽,文化绵长,景致独特,百姓勤劳,民风淳朴。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吾族先辈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为建设美好家园奉献智慧和力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他们斩木揭竿,奋起反抗,前赴后继,众志成城,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铁胆忠肠,涌现出XX这样的民族英雄。当鬼子进村,X人宁愿战死,不甘坐亡,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筚路蓝缕,不竭追寻,探索过很多农业农村新路。80年代中期,家家户户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全村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来帮忙,场面宏伟壮观,描绘了一幅“科学种田增效益,规模生产促增收”的壮美画卷,使得X在全县名噪一时。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继承祖辈聪明能干、勤劳肯干、踏实会干、埋头苦干、善于巧干、诚信实干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之际,在XX越烧越旺的历史大背景中,X虽没有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但同样有一批人先知先觉,借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在西面的山坡上办起了工厂,使一个农业村也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下厚实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风鼎盛,这是人们对X村的概括。XX,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X村民的荣耀。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史志(村谱)是一个区域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本村志内容丰富,体例编排科学,类目设置合理,资料翔实可靠,行文规范流畅,做到略古详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体现了较高的编纂水准。它凝聚着以XX等为代表的一批编纂者的无数心血。无论是查阅资料、史海勾沉,还是爬山涉水、调查走访,抑或伏案书写、胪列明析,他们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其心可鉴,其情可嘉,其精神与本志书共存。

  观史思治,修谱谋远。本村志融思想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还原了X村的历史风貌,揭示了生命延续、荣枯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人乃至后人了解、研究X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村志的问世,相信一定能够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等多重作用,培根基,清本源,克振家声,德传万古,我相信其意义深远而无穷矣。

  X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心生无限豪气。今天,沐浴着祖宗的恩泽,我默默地行走在天地之间,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你的赤子,无论走到哪里,X永远都是我的根和源。我愿常常听到家乡人熟悉的声音,看到家乡人亲切的脸庞,我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家乡。

  我祝愿X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家乡人更加精诚团结,更加奋发进取,更加富庶繁荣。

  《X村志》编成之际,编委会嘱我写序,深感荣幸,爰书数语,以为序言,以待来者。

  X村志序言

  存史修志,无疑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件令人欣慰和值得庆贺的大事。在地方志的编修中,乡志、村志的编纂,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层社会文化现象,是志书编修领域的一种拓展和创新,为地方志的编写增添了鲜活的新内容,呈现出生动的新气象,可喜可贺。

  我在XX工作了整整九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深知XX农村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这是一片宝地。XX编撰的这部

  《X村志》,以一个农村为

  载体,取材广泛,考证翔实,序列有致,文笔流畅,略古详今,雅俗共赏,不失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好志书。以史为鉴,足可资治。

  农村史志值得编修。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农村发起的,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基本上是在农村展开的,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攸关民族兴衰的党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则更是从农村开始的,今天已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历史一再证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农村、重视农村,在治国方略统筹运作中,始终把农村事业定位于影响全局的关键。厚实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文化底蕴,注定农村永远是一个内涵丰富、题材重大、值得记载的史志课题。

  农村史志别具特色。对于X这样一个XX南部普普通通的村庄来说,在XX这片既有光荣革命传统,又富集多种矿产资源,既欣逢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又囿于贫穷落后封闭守旧的传统观念困惑的广袤土地上,《X村志》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也就既带有典型性,又带有普遍性。这样一个普通村庄的史志,真实地反映出XX广大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近百年来艰难曲折、生动鲜活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XX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农村史志弥足珍贵。史志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再现,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还是民族的、军事的原因,不论是主观世界的原因,还是客观世界的原因,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对后人来说弥足珍贵。一部《X村志》,内容丰富,编修有序,是全体村民父老乡亲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的珍贵礼物,更是地方志编修同仁们的一本颇有价值、独具特色的参考志书。

  《XX村志》序

  《XX村志》摆在了我的面前。组织者XX、主要编修者XX瞩我,“说两句”。其实,我也有此意。盛世修志,目前已有不少的村庄都编修了村志。愚以为,《XX村志》是我市村志中上乘之志,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所以,欣然命笔。

  我遥望XX。XX独锁我市门道XX,XX源于我市XX,XX流下两道岁月的河,一条是物质的河,一条是精神的河。这两道河从石器时代就开始流淌,且经久不息、流淌多年,终于流到了我们这一代,在相互汇合点上,谱写了XX历史、诞生了具有太行特色的XX文化。

  这些历史宝藏,是何等的雄厚、何等的宝贵。然而,岁月无情,它能创造历史、繁荣文化,亦能湮没历史、埋藏文化,天长地久甚至将历史、文化一并清零。“夫志也者,史之流也”。志书之旨,就是遵循时光隧道,记载其盛衰变迁、风俗习惯之史迹,以供后人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作为立身、治世、发展之鉴。《XX村志》较全面地记述了XX先人执著地生活,以大量的篇幅记载了XX现代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的建设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及智慧、创造,将XX历史变迁和巨大变化载入史册。它将这一“史之流”资料化,无愧地担当起志书这一主要责任。

  “详近略远”,是方志之学的同义。其实,历史越远,越有入志的价值,“略远”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时代太久远了,资料缺乏,史海钩沉相当不易。晓东兄深知这一点。他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古XX历史文化的挖掘上,在古志书、古遗址、古文物,尤其在民间记忆中苦苦寻找线索,利用辨析、推理、存疑的方法,较准确地厘清了XX变迁的历史文化脉络。

  比如:上世纪70年代,村民整地、建房,挖掘出数量相当多的铁炉渣和遗留的铁块;村留有大量的窑洞炉炼铁遗址,乃至一条数里长的季节河叫XX河。这说明在古代,XX曾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炼铁场,而这一点历代志书都没有记载。再比如,XX村旁有一XX,在当时这里是三川货物贸易、通X达X的大市场,非常繁荣。当时,XX位于村中,只是XX河泛滥、将村庄冲毁才使村庄南移,形成现在的村落,使XX偏于一隅;而所有志书对此都没有祥载。还有,XX的发祥地是XX、XX也曾是古战场、《XX》的故事发生在XX、由艺人编剧、首演??这些推理都有实据在,经XX等人小心求证,逻辑非常严谨。如果对古XX的历史变迁加以研究,对XX的地方文化也是一种极大的丰富。

  “详近”,自然也是《XX村志》的特点。不同其他志书的是,这“详”中有略,详略得当。因此,能给人一种信仰、一种鼓舞、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古老、沉闷的华夏大地迎来曙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在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富裕的各个历史阶段,伟大的党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甚至失误。这在XX这个小小的村庄的历史中,也留

  下轨迹。对这段近史的“详”,《XX村志》却力求“简”,点到为止而又不遗漏——因为这毕竟是历史,不能不载;点到为止则使志书不至于成为“伤痕文学”、消磨人们的意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XX村志》却浓墨重彩,对村庄发生的重大变化详细铺陈,悉数记载。这样,既尊重客观事实,又给

  人奋进的力量。洋洋数万言、跨越数千年,能准确地把握详略之度,实属不易,这也是《XX村志》的主要特色。

  《XX村志》的问世,编修人员历经数年、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在有生之年,以客观、科学,求真、求实、公正的态度,潜心挖掘、创造了这笔宝贵财富,其功德无量。我怀敬佩之心,向XX人民表示祝贺。相信XX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定能用智慧、勤劳的汗水,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XX村志序

  贯穿古今,阅尽沧桑。跨越世纪,共创辉煌。《XX村史志》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在XX笔耕下,终于面世了。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千秋大事,将给村民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件无价之宝。笔者不辞辛劳,千百次走访乡亲父老,查阅历史资料,求证历史事实,考察地理环境,体验人情习俗,完成了近X万字的村史志,从中可见XX的骄子们爱村念乡之心,怀旧望新之情。

  以史为鉴,可知兴亡;以铜为镜,可正衣襟。XX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村里自古就有文人秀才出现,现今又有众多学子考入大学。XX土地广阔,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村在绿中,绿在村中,是绿的海洋,环保示范村。东临XX,南依XX,北邻XX,西靠XX。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村民带来生存的好条件,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给村庄增添诸多光彩。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村民的思想意识,生产建设,民房改造,村容村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长足发展。这是该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长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XX村志》全面地记述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并突出建国以来机构变革,经济建设,自然风貌,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才辈出的深刻变化。体现“薄古厚今,古为今用”,力求“公正、事实、全面”。村志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录,拾零整合,漫笔纵横。《XX村志》的出版,对我们进一步

  了解和研究XX村,激发人民热爱家乡,总结建村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吸收历史文化精华,都具有极大的裨益。

  当今社会,是急剧变革的时代。大至国家,小至乡村、个人,都将在这场急剧变革中经受考验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作为衡量一个乡村,一个地区或个人的先进与落后的筹码越来越重。学文化,学知识,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历史潮流。希望村委会,审时度势,放眼将来,进一步改革开放,励精图治,招商引资,大兴百业,发展经济,努力建设好文明村,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XX是我的故乡,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心生无限豪气。沐浴着祖宗的恩泽,我走出XX默默行走在天地之间,任劳任怨在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直到光荣退休。而今虽定居永胜沧阳县城,但我永远是XX赤子,XX永远是我的根和源。我撰写《XX村志》,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XX村~

  我祝愿XX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更加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富庶繁荣~

  是为序~

  XX村志序

  一

  《XX村志》在中共XX村支部委员会和XX村村民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XX同志的多方努力,终于问世了。我看到这本志书时,倍感欣慰。该书真实地展现了XX镇XX村这个在中国大地上最基层、最普通的自然村庄半个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客观地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创业、勇于改革、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乡的历史足迹。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XX镇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这部村志的出版,凝聚着XX同志近X年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他凭着一腔爱乡之情,一种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访千人百众,集成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终于编纂成这部XX村第一部村志。该书不仅是一部XX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对家乡民众进行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教育的乡土教材。

  古镇XX,地滨长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XX粮仓之称.XX作为XX镇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几十年来,经过历届村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是一个个像XX村这样的基层组织才构筑了XX镇今天的发展和兴旺。《XX村志》的出版,将进一步激励更多的XX、XX籍人士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同创造XX的美好未来。

  序二

  国有国史,村有村志。编史修志的目的在于资治教化,鉴古知今。《XX村志》真实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半个多世纪里XX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全方位展示了新农村的崭新风貌、XX人的时代风采和传统的楚风遗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价值的信史。

  XX村在解放前人民生活困苦,饱受剥削和压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作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XX人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善生产条件,兴办社队企业,农村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XX村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多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不少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办企业,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全村人民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迈进。

  回顾历史,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前景灿烂。XX是个美好的地方~我生在XX,长在XX,XX是我美好的家乡~我于XX年XX高中毕业回村务农,先后担任过村XX,XX年离村。在村工作X年,向老一辈村党员干部学到了工作经验,学到了农业知识,尤其是培养了诚实做人、勤奋务实的品质。我衷心感谢XX这方热土对我的养育之恩~

  《XX村志》由XX同志收集、整理、编纂而成,这是他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欣逢该书付梓之际,谨向编辑人员致以诚挚的谢忱~

  序

  三

  修志编史,鉴古知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传承文明、造福后代的历史用。

  《XX村志》经历X多年的修编历程,终于问世了。她犹如一幅浓缩的乡村画卷,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XX农村5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窥一斑而见全豹。全书反映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现状。其图文资料多侧面展示了XX农村的新旧风貌,记述了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轨迹,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史料,更多的是历史的启迪和时代的鞭策,堪称“昨天的记录,今天的镜子,明天的佐证”。

  《XX村志》的出版,凝聚了XX同志X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实属不易~他凭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撰一部村志,献给慈爱的母亲~

  XX籍的公职人员和离村务工经商者,均生于斯、长于斯,虽然离开了XX家乡,但都难忘家乡的养育之恩。我相信《XX村志》的问世,将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XX村志》翔实记载了XX同胞的名姓和部分人物的事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所有XX同胞,都关心、关注着《XX村志》的出版,都为她的问世欢呼~

篇二: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2021年地方志编纂工作汇报

  2021年地方志编纂工作汇报

  今天,大家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乡镇村志及《》编纂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极大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ZF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两全”目标完成、乡镇村志先行试点的《*镇志》《*村志》编纂进展和《*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启动情况作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超常规工作,“两全”目标如期实现。

  在*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县全面贯彻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和《*省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高质量完成“两全目标”任务。

  *年*月,历时十年,十易其稿的《*县志(*---*)》,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月*日,在县ZF五楼会议室召开《*县志(*—*)》出版发行仪式。*年*月,启动《*年鉴(*)》编纂工作,县委办印发《关于报送*年鉴(*)入鉴资料的通知》,设置篇目,分解任务,成立由*名人员组成的资料收集组,于*月底收齐入鉴资料,收集拍摄各类照片*多张。

  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一条龙式”工作流程,于*月上旬完成*万字的《*年鉴(*)》初稿第一稿,目前,即将完成《*年鉴(*)》初稿第二稿,送兰州印刷厂排版。年鉴做到封面一年

  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省志办年鉴处推广了《*年鉴(*)》篇目,资料收集、编辑、质量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全方位发力,乡镇村志试点扎实推进。

  *年*月*日,县ZF办公室向各乡镇、各单位印发《关于开展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镇党W、ZF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由党W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党W副书记为副组长,分管副镇长和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编委会,从镇ZF干部、村干部和优秀大学生中抽调热爱方志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担任编辑,确保编纂工作有序开展。

  *年*月*日,在*镇、*村分别召开《*镇志》《*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会议,县志办主任*从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史料挖掘、志稿把关等方面作了指导讲话,镇村全体干部参加会议。

  *月*日,县志办为《*镇志》《*村志》编辑部提供《*县志》《*县志(*——*)》和*部《*年鉴》,以及《陇城镇志》等模板和相关资料。县志办确定一名一级主任科员、一名编辑人员,指导督促《*镇志》《*村志》编纂工作,要求每半月一督促,确保一月一进展。在每周一的单位例会上,听取分管负责人督促指导《*镇志》《*村志》编纂进展情况汇报。

  三、及时启动编纂《*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

  根据文件要求,县志办于*月*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启动会议,组织学习州志办《关于做好编纂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志办发《关于做好编纂工作的通知》

  精神。*月*日,县志办主要负责人带领业务骨干到县扶贫办协调相关工作,县扶贫办及时提供了《涞源县扶贫志》和《*县扶贫开发资料(*—*年)》部分资料。

  同时,在县委、县ZF主要领导重视支持下,县志办研究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方案。*月*日,县委办、ZF办向各乡镇、各单位印发《关于成立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县委办发〔*〕*号)和《编纂方案》。(县委办发〔*〕*号)。目前,县志办正在研究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篇目,准备收集资料。

  四、持续性督导,*镇村志编纂初见成效。

  *月*日,县志办主任*深入*镇、*村,督促指导《*镇志》《*村志》编纂工作进展。从新旧图片收集、景*建置、红色文化、花儿会场、工业企业、特色产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方面对所缺内容进行了指导,并从志书体例、框架结构、基本构成、涉及内容等方面对编纂规范进行了讲解,要求镇村编纂人员按照县志办审读修改的篇目结构,进一步搜集补充资料、不断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如期评审终审,年底出版发行。

  截止目前,县志办先后*次进行了工作督促和业务指导,审读调整《*镇志》篇目,提出意见建议*条。为营造编纂氛围,镇党W、ZF采取召集各界人士座谈交流、向社会征集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搜集*镇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资料,并每月召开一次编委会工作例会,汇报编写进度、安排下阶段工作计划,集中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编纂人员*个月的努力,共查阅档案*余盒,复印资料*余份。

  截止目前,《*镇志》已完成*多字的初稿,内容涵盖概述、大事记、区域环境、党政组织、综合管理、农林牧业、工业交通、财政商贸、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社会、民俗等*编*章*节。*月*日,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和退休干部参加的初审会,按照初审意见正在修改完善。《*村志》已完成偏篇目设计和资料收集,加紧组织编写。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电脑改稿人员,电子资料收录较为困难,致使排版改稿、编辑成书难度大。

  二是编辑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致使指导、编纂工作难度大。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求编辑人员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精心编纂,提高效率,坚决按照省、州、县安排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尽快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篇目。与扶贫办协调,抓紧搜集资料,加快编纂进度,确保完成阶段工作任务。

  三是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督促镇村编纂人员进一步搜集补充资料、不断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如期评审终审,力争《*镇志》年底出版发行,《*村志》*年初出版发行,将两部志书打造成全县乡镇村志编纂的样板。

篇三: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编修村志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刘文海

  【摘

  要】@@为真实地记录村庄从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转变的历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为留住历史,不忘先辈,青岛市崂山区启动了"村村修志工程".这一工程得到干部和村民们积极响应,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就村志编修中存在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供同仁借鉴和指正.

  【期刊名称】黑龙江史志

  【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3为真实地记录村庄从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转变的历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为留住历史,不忘先辈,青岛市崂山区启动了“村村修志工程”。这一工程得到干部和村民们积极响应,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就村志编修中存在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供同仁借鉴和指正。

  一、社区领导需要提高编修村志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重视图书室和文化大院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对村志编修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少数社区的两委成员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修志不仅不挣钱,还费力花钱,不如搞经济项目,效益来的短平快;有的感到修村志难度大、不好写,等等。

  事实上,村志汇集了社区各方面的重要史料,充满着乡土气息,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其价值不可低估,理应引起高度关注。

  1.对于多数社区来说,历史上从没开展过村志编修,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是存在于老人的记忆和世世代代村民的口传之中。如果不及时将这些历史资料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料很可能失传,成为各村后代人永远的遗憾。通过编修村志,全面、系统地记载社区的历史和现状,留下一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村民、村事实录,为后人保存一份珍贵历史资料,其“存史”价值随时代推进将会显现。

  2.村志是社区的百科全书,它记载社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详实记载社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风民俗、建置沿革、村民村事、经济兴衰,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活动,从政治生活到经济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均作全方位、多视角的反映,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村志不但能成为社区领导者重要的决策参考书,而且居民通过阅读村志,能够明确社区发展的曲折历程,更加坚定地拥护党和国家目前在农村的各条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3.村志是社区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所记的村民、村事是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事例,这里有政治生活、经济活动、文化娱乐情景,居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村志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居民提供了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能够正确而又适度地调动人们恋乡恋地情结,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教育效果显著。

  4.通过发行村志,不但可以流传本村本乡,还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社区的历史与现状,从而宣传社区的优势,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打下基础,为社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二、启动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1.社区能否启动村志编修工作,关键在干部。而社区干部能否作出编修村志的决策,又取决于他们对修志工作的认识水平。区、街道级的史志工作机构,必须在社区干部中广泛深入宣传村志编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社区干部对村志编修工作的高度重视。借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颁布施行的浩荡东风,在全区、街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在全区、街道上下营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的浓厚气氛。通过召开全区史志工作会议,并邀有条件开展村志工作的村居党支部书记参加。由分管区志工作的区领导对开创全区史志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开展村志编修等基层修志工作作深入动员,使区史志工作会议直接动员到村干部。

  2.推动村志编修工作全面开展,必须首先从点上抓起,分层次抓出几个典型,找出村志编修中共性的问题,摸索出经验在面上推广,使社区的村志编修工作少走弯路。同时,典型社区编写出村志对其他社区能起到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从而推动村志编修工作全面开花。

  3.从区史志办选派有经验的人员,集中优势兵力对点上的村志编修工作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从人才选拔、篇目设计、召开动员会到搜集资料、分工编纂、形成初稿、召开评议会、修改定稿等各个环节,区史志办人员都是全程参与,进行现场指导。这样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村志编修工作,编出典型精品村志,供面上学习仿效,进而将经验在全区推广。

  三、面上推广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村志编修的组织者是村干部。由于多数村干部对史志编修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村志编修特别需要专业史志工作人员的指导。

  1.人才关。选聘人才是编修村志极其重要的工作。史志部门首先应当为村志编

  修把好人才关,指导村干部做好选聘人才的工作。首先应当考虑从本村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中选聘,特别是乡土作家、退休教师和干部等,这些人熟悉村里的情况,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最适合开展编修村志的工作。如果村里的文人不能胜任,区、街道史志机构就应当主动承担起为村里推荐编辑的责任。区、街道史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史志编辑人员人才库,面向全区、街道,吸收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热爱村志工作的人员加入到村志编辑人才库中来,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村志编纂工作水平,为全区、街道、编写志书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各修志村居的不同情况,协助村居采用不同方式选聘编辑人员。

  2.材料关。丰富翔实的村志内容来源于深入扎实的材料搜集。在村志编修工作中,编辑要重视基础材料搜集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搜集材料。不但要利用社区里积累的各种档案,还要充分利用各家各户特别是村里的老人保存的各种历史资料。特别是退下来的老村干部和老先进家中,珍藏着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很有采用价值。不但要搜集文字资料,还要大量采用照片,特别是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反映村庄发生的变迁。不但要搜集成型的文字、实物和照片,还要采用口述记录。社区里的老人是村里许多大事要事的见证者,但他们文字水平不高,对有记载意义的事件记在心中却不能写。编辑人员应当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让老人们把村里的事情讲出来,并当场做好记录,以口述记录的形式将村里的事件记载到村志中,这样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编辑关。与其他志书相比,村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村志应当更加贴近百姓,更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可信、可读、可传。在村志编修中,要详个性,略共性。在体例、框架、篇目、内容等诸方面,不要照抄照搬其他志书的做法,而是要突出社区的特色,优化篇目,简化层次。对县、区、乡镇、街道

  志已经写得较多的内容以及历史上按照上级的要求和一个模式开展的各项活动,要略写;而对于村落的规模和变迁,村民姓氏家族的来源和发展,村民的婚姻家庭、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有鲜明乡土特色的内容要详写。要重视对普通人的记载。编修村志首先是要给村民看,村民是村志的主要读者。多数村民不但想从村志中看到村中的名人和能人,还想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家庭跃然书上。我们应当满足多数村民对村志的这一愿望,不但要记录村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还要以表格等形式尽可能地把每个普通村民家庭和村民的基本情况录入村志之中。这样,我们的村志就能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在文体和文字方面,要生动活泼,不拘一格,避免照抄照搬其他志书严肃枯燥的文风。资料性是地方志的本质属性,村志也不例外。但对于村志来说,保持资料性并不排斥资料的可读性。村民是村志的最大读者群,他们不喜欢看枯燥乏味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村志资料性、严谨性的同时把社区历史上有记录价值的事情写得生动活泼一些。要大力提倡村志在记述社区历史事件时大量采用当事人回忆录和当事人的口述记录,并以村中长者口述记录的形式详细记载流传已久的村中历史人物的“名人轶事”。

  四、行政领导需要解决的问题

  1.史志部门首先应争取当地行政主要领导的支持,例如区史志办要撰写《关于开展村村修志工程的建议》,请上级领导批示办理。

  2.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把编修村志列入街道和村干部干部考核范围,赋予分值。在区和街道村志工作会议上,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落实,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从行政上加大推进力度。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史志办和社区签订承编责任书,完成情况列入单位业绩考核,工作结束时对先进单位和

  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村(居)两委要把编纂村志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成立修志办公室,抽调工作认真、文字功底好的同志,组成编写小组,腾出办公地点,配备电脑,拨出资金,为编修村志创造良好的环境。关心修志工作者,积极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政治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问题,使他们安心修志。

  4.编写村志的各项工作经费要村(居)列入财政预算,由两委牵头解决,并按《村志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出版资金有困难的,也可采取村集体自筹一点、办事处(乡镇政府)扶持一点、区政府奖励一点、全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解决。通过众人集资或争取社会赞助,解决印刷资金问题。

  五、编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要突破村域界限,通过招、聘、借等形式,配备精良的编修人员。健全编纂委员会,选聘得力主笔,组成专职编撰班子,实行主笔、主编责任制,确保修志任务顺利完成。

  2.要主动争取上级史志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向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请示,让他们了解村志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努力工作,争多出精品村志,从而赢得领导和村民对修志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3.要按编纂流程先后次序,力求量化、细化,强化可操作性,从撰稿、编辑、分纂、总纂、编审、校对等各个环节,明确职责,一环扣一环,保质、按时完成编修出版任务;要在质量上下功夫,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资料、分类、要素、体例、行文、创新、出版等每个环节,都要从严把关,以确保村志质量。

  4.要突出特色,在发凡起例时,要灵活、宽松,篇目设计别开生面,内容选择

  要以当代资料和微观资料为主,人文为主体,民情占首位。改革开放是重点,注意反映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三个突出”:一是要突出农村特色,强调农村是以宗族为基础发展繁衍起来的,是从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这个事实。二是要突出村域特色,这是关键所在。每村有主业、每村有特色。力求一村一策,一村一特。三是突出村庄的主要变化。

  六、资料收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资料要真实。修志要用事实讲话,如果把一些不准确的资料收入村志,有志不如无志。在资料搜集与编写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两个依靠两个保证”。一要靠广大村民,保证真实性。“村志”的直接读者是村民,村民是本村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人,村民最关心村志的内容有无漏缺,是否属实,村志应尽量达到村民满意,获得村民的承认。二要靠上级业务指导,保证体例完备、“三关”无误。村级修志在业务指导、行业管理上必须做到“三上三下”:即村志编修之前要先上报工作方案及篇目,区、街道史志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初稿完成后要上报,审核志体与写作工艺;送审稿形成后,要上报区史志办统一把好“三关”,批复出版。

  2.纲目要全面。通过地理资源、民族人口、姓氏谱牒、政治经济、习俗、生活、婚姻家庭社会、节日、社会民风、饮食、文化艺术、教育、医药、体育、宗教信仰、禁忌、人物、艺文等记叙表述后,展示村庄的“自然、历史、族姓渊源、民族习俗、地方风物、生产劳动、经济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在和外部情景。

  3.内容要乡土化。村志立足于村,言乡土史,讲乡土事,记乡土情。生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故对农业与林业以及生活等方面,记叙详尽,立足乡

  土。

  4.语言要简洁。文字精炼,叙述得当,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5.会议要开好。一是开好座谈会。通过座谈辅导,使编修人员学会如何收集资料与掌握利用资料,克服不敢写、不会写的思想,尽快进入角色。二是开好经验交流会。通过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鼓励先进、督促后进,推进工作进展。三是开好汇报会。针对汇报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意见。

  七、编写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写好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农村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出租、转让,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耕作制度,作物栽培的变革等,给农民带来了富裕。这些是共性的,但各个村发展不一样,要着重写出个性。特别要写好“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新生事物。

  2.写好人口流动。农村的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一大资源,农村是劳务输出的单位,现在有很多村变成空心村,在编写村志时对外出打工的人数、路线、分布、职业、经济收益以及对客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均应立目记述,从而反映该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

  对外来劳力大批进入的村,在编志中也要设目或节进行记述,这是市场经济上的人口流动,在记述中要写明外来人口数量的变化、籍贯、分布、职业类型、劳资情况、生活情况、治安管理等。

  3.写好宗族家族。旧的宗法制和宗族势力,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已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人民公社体制没有了,农村很多旧的势力复活。家族、宗族活动频繁。有的把宗族、家族关系整合成新的合作体系,有的把家族关系引进新的合作体系,有的使家族关系成为再合作的基础

  之一。如有不少企业、公司是由家族组织起来积累资金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这种家族新的经济组合带动了一个家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改革开放中让家族扮演新的角色,进行创造性的再利用,为此,对宗族问题在编写村志时,不要采取简单办法,要作科学分析,进行实事求是地记述。

推荐访问: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编修 全县 乡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