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2023年度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五篇】

2023年度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7-12 13:55: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个现代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一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尊严的美好愿望,那么他的生活就是不可思议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很多著名的作品中,涵盖了他丰富的阅读思想,他的教育实践也因为他的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五篇】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思想 书香校园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001-02

一个现代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一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尊严的美好愿望,那么他的生活就是不可思议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很多著名的作品中,涵盖了他丰富的阅读思想,他的教育实践也因为他的阅读思想而增添了光彩。本文就他的阅读思想进行论述,希望其对当今小学建设书香校园有所帮助。

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思想

1.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

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在苏霍姆林斯基任职的帕夫雷什中学,有丰富的藏书,图书馆藏书1.8万册,教师们的私人藏书有4.9万册。在其学校设有图书馆、阅览室。为了让学生随时都能阅读到书籍,分别在各个楼层设有阅览室,并不断更新里面的书籍。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设置专门的书架,例如:为学习困难生设置的专门书籍;
学生集体朗读的书籍;
家长阅读的书籍;
世界名著等。此外,还专门开辟了很多学习角,如英语角、女生角等。学校设置校务会议,在年终的时候,校务会议会对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进行讨论,并决定为图书馆和阅览室增添哪些书目。可见,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中,书籍无处不在。在其学校,学生生活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2.教师是阅读养成的指导者

第一,教师是一个阅读爱好者。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在帕夫雷什中学,教师拥有丰富的藏书,每个教师平均拥有1400册书,并且每个教师都订有几种杂志,还互相传阅。读书、读书、再读书,成为帕夫雷什中学教师的第一精神需要。为了教师能读书,还要安排教师自由活动的时间。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意义。他认为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学术著作。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是一个阅读爱好者。

第二,帮助学生挑选书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要自己读书,而且还要指点学生读书,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读的书。他认为,一个最勤奋的读者,在他的一生中所能读完的书也不会超过2000本。因此,必须严格地挑选书籍,指导青少年如何去读这些书。严格选择阅读作品,是形成丰富的精神志趣、个人需求和道德理想的重要前提。由于这种严格的选择,就会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关于人类精神生活各个重要阶段的观念。教师要研究少年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他们推荐读物。主要的是,要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智力发展需要,激发他们求知的欢乐感。如果学生还没有入迷地开始阅读书籍,那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通往学生心灵的蹊径。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阅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应该使学生找到一本在他心灵深处留下深刻记忆的书。这样的书,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总结的开端,也是避免学生陷入精神空虚的主要措施。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书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教师必须教会学生阅读。谁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他就是一个没有受到教育的人,一个道德上的无知者。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所以,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他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个人阅读的。苏霍姆林斯基用不同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然后把它们写下来。同时,他指出,教师在阅读课上要致力于以下三点:(1)培养阅读兴趣;
(2)教各种阅读方法;
(3)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由按音节阅读一步步地过渡到一眼就能领会一个句子成分和一个整句的意思,主要目的还是教会学生“半自动化”的阅读能力。

3.家庭是阅读养成的协助者

第一,家长的兴趣。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他十分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请你这样告诉家长:你们孩子的智慧,取决于你们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为了满足和发展儿童的求知欲,父亲和母亲应多读书、多思考。如果父母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也就会热爱它们。创建“家庭教学论”的教学方式,就是为了保持儿童与家长的精神交往,将脑力劳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激起儿童对书籍的兴趣。

第二,家庭拥有一定的藏书量。在帕夫雷什中学,全体教师确定了一个家庭应有的最低限度的藏书目录,以便供家长、学前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学生阅读。没有书籍、没有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
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则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我们认为,家庭里要有一些藏书并且不断地去充实它,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有书可读,而且为了家长也可读些书。要使家长们了解一些关于人的基本知识: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让每个家庭里都过“书籍节”,家长们给孩子买些书籍,在其他的节日里也给孩子买书。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家长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

二 对当今小学建设书香校园的启示

作为“新教育实验”六大内容之一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营造书香校园”目前已成为中小学竞相开展的活动。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思想的研究,对当今小学建设书香校园有不少的启示。

1.学校要有丰富的藏书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期,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丰富的藏书是学生阅读的基点,要选择那些具有重大艺术价值的著作,让这些书成为审美修养的标准。并且要不断地更新藏书,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选择书籍。学校应当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学校的图书馆配齐所有供儿童阅读的书籍。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要利用每一次机会,充实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书籍的海洋里,从而为书香校园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2.教师应当是一个阅读爱好者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师阅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真正的教师必须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促进书香校园的顺利开展。

3.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

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地书写,那么,到了中高年级,就谈不上顺利的学习。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没有想到自己在读。一个人缺乏阅读能力,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所以必须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家庭应该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协助者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在他看来,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智力训练不仅要在教室里进行,还应当在家里进行。为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父母亲应多读书、多思考,从而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并可以有效防止孩子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还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阅读、阅读、再阅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带好头,使孩子爱上阅读、恋上阅读。

参考文献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个杰出的教师,一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也首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教师需要用专业的学术著作武装自己。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教师而言,读专业性经典好书,就是最重要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上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专著,就应当在你所教的学科领域游刃有余。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并不热爱读书,一谈到大部头学术著作就大呼头疼。这里涉及如何理解和界定“阅读”两字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阅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或者说四种层次:一是功利阅读,这往往是一种为了生存需要的阅读,如读教材教参,读考研考级的书,读炒股投资指南一类的书;
二是休闲阅读,或曰“泡沫阅读”,如武打言情小说、钓鱼下棋、养花种草等书籍;
三是低度阅读,即读报刊文摘以及知识汇编、奇闻轶事一类的书籍;
四是经典阅读。政治、哲学、宗教、科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传世经典,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接受,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发展强大的推动力量,也是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最有效的媒介和营养。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尤其要重视能够提升职业素养、影响心灵和精神世界的经典阅读。经典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经常进行经典阅读的人,才可以称为“读书人”。这里讲的有利于备好课、上好课的专业性学术著作,也属于经典之列。台湾学者高希均说:“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我觉得教师应该重点读好三类书:熟读教材,精读经典,泛读文史。

首先要熟读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能先抛开教参,抛开课堂,抛开学生,先做课文虔诚的读者,把课文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上几遍,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也让学生谈体会,写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师生之间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深受学生欢迎。师生一起用心去感悟课文,阅读后一起为课文写点读书笔记,少一些对课文的条分缕析,少一些对课文的肢解讲解,多一些咀嚼品味,多一些互相交流。如果能做到这样,学生就不会讨厌读课文了,学生的视野就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就能够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是大有裨益的,而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定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薛瑞萍老师仅仅两年时间,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接近20种,有《给教师的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韵》等,读书笔记则积累了20多万字,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见证了其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薛瑞萍说:读进教育理论,需要心平气和;
目前的我,读进教育理论了,才算平心静气。这种平静,是植物扎根沃野——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时候的大喜悦。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地成长的快乐。

再次要泛读文史。要读社会、历史、人文等通识性书籍。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区全日制公办、民办中小学。

第二条(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

第一款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免试入学,新生(小学一年级、初中六年级)入学的依据依次为:

1、按户籍就近免试入学

学生户籍与其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或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按户籍地址就近安排。

2、按住址就近免试入学

户籍地址与住址分离的本市户籍学生,需待区域内按户籍入学新生安排后,视各校招生情况,再按房产证(产权人是学生本人或其父母)地址,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按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3、其他特殊情况的入学

市政动迁户子女、移民子女、转业干部子女、市政府协作办审批的大型企业职工子女、父母双方中有一方为本地常住户口而学生为外省市户籍的,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按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本市蓝印户口(学生本人)或持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根据蓝印户口或居住证注明的地址,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就近统筹安排入学。

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参照沪教委基[2009]20号文件执行。

港、澳、台、外籍人员子女,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按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每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由教育局普教科根据市教委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制订,入学依据若有调整,以当年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规定的为准。

少体校、特殊学校的招生工作与其他中小学同步。

第二款由教育局普教科制定有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事业规划和入学工作的政策和文件,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生源情况,对学区进行统一规划或适当调整,并于招生工作开展之前向社会公示有关政策、文件和学区安排。

第三款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的招生文件要求,进行新生报名、注册、分班,并将新生信息报送区教育考试中心,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导入学籍管理系统后生存学生学籍号。

第四款本市户籍、在本区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特殊原因需免学、缓学的,其监护人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中小学生免学、缓学申请表》,学校于八月底前报送区教育考试中心,由考试中心汇总后报教育局普教科核准备案。

第五款按照《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学校会同街道办事处或者村民委员会进行调查,给予批评教育,并将未按规定就学的学生情况报送区教育局或镇人民政府;
区教育局或镇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由区教育局或镇人民政府提请其所在组织给予行政处分,促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第三条(关于班级学额)

本区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班级学额,根据市教委有关规定执行(高中年级班级学额不得超过48人,初中、小学年级班级学额一般控制在40人以内)。

本区中小学应按区教育局规定的招生计划,招生班级数进行招生,原则上不得突破学校办学规模。

第四条(关于转学的适用对象)

第一款义务教育阶段

(一)本区学校间转学

1、学生提出转学申请,学校原则上须予解决的对象:

(1)学生户籍随其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或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迁入转入学校学区的。

(2)市政动迁、移民安置、部队转业落户转入学校学区的。

2、学生提出转学申请,学校在班额许可条件下须予解决的对象:

(1)本市户籍、因学生父母在转入学校学区购买住房并取得房产证(不含购房合同)而住址变迁的。

(2)市政府协作办审批的大型企业职工子女或父母双方中有一方为学区内常住户口而学生为外省市户口的。

(3)持蓝印户口者(本人)或持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其居住证地址在转入学校学区的。

如对口学校因班额原因无法接收的,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协调统筹解决。

3、个别确有其他特殊困难的学生,提出转学申请的,学校在接收完上述两类学生后,班额仍许可的前提下,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二)跨区县(省市)学生转学

学生全家迁居(本市迁往外省市,或由外省市迁回本市;
本区迁往外区县,或由外区县迁回本区),需跨区县(省市)转学的。

第二款普通高中阶段

1、本区户籍,在外省市就读高中,申请回本区就读的。

2、持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在外省市就读高中,申请到本区高中学校借读的。

第五条(关于转学的申请手续)

第一款凡属义务教育阶段本区学校间转学1类的两种学生,由学生或家长到原就读学校开具转学联系单,经转出、转入学校验证转学条件并盖章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学区对应学校原则上应无条件接受此类学生转学。

第二款凡属义务教育阶段本区学校间转学2类的三种学生,由学生或家长到原就读学校提出转学申请,双方学校验证,接收学校在班额许可条件下办理转学手续。

如学区对口学校因班额原因无法接收的,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协调统筹解决。涉及的学校应服从区教育考试中心的安排。

第三款凡属义务教育阶段本区学校间转学3类的学生,原则上应严格控制。双方学校同意盖章,由教育局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第四款凡属义务教育阶段跨区县(省市)转学的学生,从本区中小学转出的学生,经接收学校同意盖章方可办理转出手续,转出学校在未收到转入学校接收函,学校不得擅自取消学生的学籍。

第五款凡属普通高中阶段转学的学生,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材料,并推荐安排学生到校进行测试,对符合转学条件学生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有特殊困难需从外区县转入本区(或本区转入外区县)高中学校的,由教育局领导核准同意后,按要求到区教育考试中心办理(本市范围内高中学生一般不转学)。

第六条(关于转学的申请时限)

暑假期间统一在八月底前一周内办理,寒假期间统一在开学前3天内办理。最迟不得超过开学第一周。

因市政动迁、移民安置、部队转业等特殊情况(须提供相关证明),经区教育考试中心确认,方可办理学期中途转学。

第七条(关于转学所需的材料)

初中、小学学生转学须提供:转学证明、学生成长记录册、体质健康卡、预防接种卡、体育合格登记表、学籍卡复印件(原件留存)等;
高中学生转学须提供:高中录取材料(高中录取通知书、中考分数、录取学校资质证明)、转学证明、学生评价手册、高中军训证明、初中毕业生材料、高中阶段学籍卡(本市高中学生还需提供社保学籍卡)。

外省市高中学生转入本区高中的,在高中录取通知书、中考分数、录取学校资质等相关材料上需加盖原就读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专用章,并提供高中学籍证明以及学校资质证明。

第八条(转学过程中的几条规定)

第一款本区各中小学发生学生增减、变动情况(包括转学)均须在规定时间到区教育考试中心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款办理各类转学手续都必须严格按第五条规定的程序进行,转出学校不得同时开出转学联系单及转学证明。

第三款凡符合规定,由外省市转入本区高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除外)的学生,必须向户籍所在区县或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根据其居住地及学业水平情况,推荐安排到相应高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决定是否允许转学。未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学校不得擅自安排就读。

第四款本市范围内高中学生一般不转学。

第五款学生受处分期间一般不予转学。

第六款高中起始年级第一学期和毕业年级第二学期不予转学,学期中途不予转学。

第七款转学过程办理中,双方学校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款对本市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的转学学生,转入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书面测试,不得擅自安排学生留级。

第九款外省市转入的学生,学校可按其实际文化程度编入相应年级就读。

第十款转入学校不得擅自接收无转学手续及相关材料的学生。

第十一款在区少体校、启德学校就读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学籍所在学校,由于特殊原因不适宜继续在少体校参加训练的,由家长向双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原就读学校或学生户口地所在学校应予接收。少体校、启德学校中途不招收学生,此类学生日常管理均由两校负责(包括学业考试、毕业考试、综合测评等工作)。少体校、启德学校每学期上报区教育考试中心招生情况后,方可办理相关的借读手续。

第九条(关于学生借读)

第一款借读的适用对象

学校应优先解决的借读对象是:本市蓝印户口;
持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适龄子女;
外省市户籍持学区内房屋产权证人员的子女;
港、澳、台、华侨子女;
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

在班额许可的条件下,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应逐步扩大招收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应优先满足持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童的入学需求。

第二款借读的申请手续

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由学生或家长持申请材料到借读学校提出借读申请,填写《非本市户籍学生借读申请表》,学校在班额许可情况下同意盖章后,由学校统一于每学期开学初一周内到区教育考试中心集体办理借读手续。

办理过一次借读手续的,在同一学段内持续有效。小学毕业后要求继续借读初中的,须重新办理借读手续,申请手续同上。

第三款借读生回原籍就读办理手续

借读生需回原籍就读的,须向借读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盖章后报区教育考试中心办理相应手续。没有办理过回原籍就读手续的,借读学校不得为其提供学籍证明、成绩证明等任何材料。

第十条(关于学业评价)

学生评价结果的表达:小学阶段全部采用“等第制”、初中阶段提倡使用“等第制”、高中阶段采用“等第制”和“百分制”相结合的方式表达。

采用“等第制”表达时,一般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应的“百分制”分数为“80分以上”、“60—79分”、“59分以下”;
中学艺术学科的“等第”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十一条(关于学生留级)

凡符合留级条件(参照《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由学生家长提出申请,学校核准同意并加盖公章,每年6月底前3天报区教育考试中心办理留级手续。

小学一、二年级和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年级不设留级。

学校要掌握标准,严格控制留级学生比例,不得超过该年级学生总数的2%。

第十二条(关于学生跳级)

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突出,学业成绩优异,已提前达到更高年级学力程度,由学生和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全面考核同意后上报,由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受理审核批准备案后,可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

跨学段跳级的学生须参加毕业考试和高一学段的统一招生考试,并达到相应的标准。

第十三条(关于学生免修)

学生学业成绩优秀,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某一学科已达到更高年级的学力程度,由学生和家长提出单科免修申请,经班主任、任科老师和教导处审核,报校长批准,允许单科免修。

第十四条(关于证书颁发)

各学段毕业生名单由区教育考试中心确认后,按市教委要求统一颁发毕业证书。

第十五条(关于学生休学复学)

第一款学生休学

学生符合休学条件的,由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的,需提供区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经学校同意,由教育局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批准备案。

每次申请休学的期限一般为一年。

第二款学生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提前复学的,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的,需提供区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经学校同意,由教育局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批准备案后,即可复学。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经核准提前复学的,学校应将其编入原读年级学习;
凡休学满半年以上,学生家长有要求的,可根据其实际学业程度,编入相应年级学习。

第三款休学延期

学生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须在休学期满前半个月由其监护人向学校申请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经学校同意,由教育局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批准备案后,可继续休学。

第十六条(关于学生退学)

学生符合退学条件的,由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大龄学生退学由监护人凭户口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由教育局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批准备案。退学学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

高中学生在一学期内连续旷课超过八周或累计旷课十周以上,经学校与家长多次联系帮助教育无效者;
或休学期满,经学校与家长联系仍未复学或不按期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的,由教育局普教科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批准备案后,可按自动退学处理,由学校发给学历证明,证明上注明“自动退学”字样。

第十七条(关于学生处分)

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须经校务会议或行政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除上述手续外,须经教育局普教科委托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批准备案。

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的学生一学期后,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学年后,确有悔改表现,可撤销其处分。撤销处分的权限和决定处分的权限相同。

第十八条(关于学籍管理责任部门)

本区学籍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是教育局普教科,负责本区学籍管理办法的制订、修改和解释,并指导、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务。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兴趣 培养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本成为很好的指路灯

小学生手中的教科书都是精心编写的,课文思想教育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教材中关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助人为乐、诚实善良、钻研科学及遇事动脑筋和全面看问题等思想内容,能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诱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当学生学完《》,沉静在“终于站起来了,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种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时,我就及时介绍一些英雄人物的传记。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当我教完《电脑住宅》就介绍科普读物,教完《荷花》就介绍朱自清的一些优美散文,让学生读。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这根弦就要靠学生的教科书,它是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指路灯。

二、开设阅读窗口,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

流利的和有理解的阅读的技能,不仅仅是个基本的文化基础问题,还是学生在课堂上和独力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所谓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同时思维。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的概念和现象,就会进入他从各种书籍里吸取的知识体系里。我在教学时,经常在上的每一节语文课上设立阅读“窗口”,让学生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学习好的学生我找他们个别谈话,主动介绍一些好的书籍,他们书读得越多,感到自己学的知识就越少,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更多地阅读,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主要手段。

三、营造阅读气氛,教师起着决定作用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的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自己要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书籍是一种学校教师的教学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道溪流来滋养。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每天不断地读,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融入思想的大河。那么就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死扣教科书,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学的成正比。

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根据研究,家庭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家庭教育,教师是很难教会儿童阅读的。在家长学校中,我们要让家长看清这一点,懂得尊重书籍。让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增添小小藏书,也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办借书证。让学校和家庭一起,引导儿童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那他的孩子在毕业后就会有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

五、从课堂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增强学习科目的吸引力,增加校本课程的比例,加大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课程的自由度。根据本地的情况,加大劳技课的课时,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举办一些学科知识的小型展览、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及成果展览等。

2.给儿童讲清楚参加实践活动的意义,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他们自己积极活动,看到自己活动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3.组织小学生参观p访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不断鼓励和表彰学生的好学精神等。如在数学方面,可以介绍祖冲之早在1400年前算出圆周率,陈景润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获得巨大进步等。

六、用正确、新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

1.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规定学习领域,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教师根据什么选择呢?无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以往的教学总是给予书本知识以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知识和经验则是无足轻重的。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更根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2.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学科教育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育。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

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更多地思考,在思考中更多地阅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会越来越强烈,从而有创造性的劳动生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的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走向未来的基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其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书香校园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建设重要部分,而怎样引领我们的教师、学生走进书海,欣赏经典将是这项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设书香校园,恢复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活动,将很有实效性,也将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一条重要的渠道,因为“喜欢读书的人,在最浮躁的世界里都能享受心的宁静。”推进师生共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校园品位的最佳方案,是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师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则学校便可持续发展了。

对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说法:“学校必须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朱永新先生有这样的观点:“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为此,我们确定“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领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荡涤,享受读书快乐。

对学生而言,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阅读可以培养优良品德,熏陶气质: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读书生涯能使人们获得新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2.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初步树立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小学生习作最大的困惑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写作素材,而且习作内容平淡、套作、抄袭现象严重,这是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不够。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写作技巧,自然是“下笔如有神”。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

1.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2.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可以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博学、善思、务实、创新,智慧。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而又激情新一代教师群体。

3.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同时,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失去依托。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们此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师生共读,让阅读陪伴着孩子童年,让阅读幸福孩子的一生,让阅读点亮师生的心灵,让书香润泽我们的校园。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是145万字,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课程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据我们对孩子随机调查情况看:读课外书者还未达到10%,而在家看电视的几乎占了80%以上。这说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十分的不理想。而阅读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静化心灵,润泽生命。纵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来实施。我国也相当重视学生的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与整合,使教师的专业不断得到发展与成长,构建儿童读书新格局,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气的校园环境,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广阔领域。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在分数中挣扎的教师和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功利性”活动,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阅读在人的一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大语文”和“大阅读”理论。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营造书香校园对师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提高的影响。探究有关理论,明确目标,进一步探索营造书香校园的方法和价值意义。书香校园: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促进师生读书意识的形成,师生读书蔚然成风。

书香校园包含的几个要素:书籍,泛指种种健康的图书;
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
校园,指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一)创造环境营造书香校园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全体师生有书可读,做到人人有书读,处处飘书香。校园读书环境的营造,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在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在一手抓“建设”的同时,更要一手抓“利用”,让每一间教室都飘香,走近每间教室,角落里设置了一个书柜,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既能看到每个班的必读书目,又能欣赏到学生的精彩片断选辑。通过推进师生共读,让书香润泽校园,同时,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促进师生共同读书。通过文学、艺术、体美的熏陶,进一步加强校园的人文建设,通过中外经典的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二)整合资源营造书香校园

(包括校园网络、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家庭图书柜、校际图书交流合作、论坛等),整体把握――把科学精神、哲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入校园和家园的建设中。

(三)开展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使阅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将是最好的辅助手段。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开展师生共读系列活动,如读书节、赛诗会、讲故事(写故事、画故事)比赛,“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评选等,以活动为抓手,促师生共读健康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支持下,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结合学校已经开展的书香活动,开展校本研究。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探索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实验;
探索阅读批注、读书笔记的做法,营造充满书香的校园。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书籍 教育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五篇】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读教育书籍的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