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数学教育叙事【五篇】

数学教育叙事【五篇】

时间:2023-06-28 17:05: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和不平凡的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的,有些会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育叙事【五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育叙事【五篇】

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
教育叙事;
可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36-06

引言

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和不平凡的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的,有些会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许多启发。然而,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文字方式记录教育叙事,就无法做到真实教学场景的再现,缺乏情境性。数字故事可以弥补教育叙事形式单一化的不足,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可化的教学活动频,重塑课堂教学过程,带我们回到当时的课堂情境。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 国内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现状分析

在进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化研究之前,笔者分别以《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叙事可化研究》为题,在中国知网和百度网上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发现关于该研究的查询记录是0。百度网查询结果搜索到相关内容42,600个,真正和教育叙事可化研究相关的有3条记录,其中包括1条重复记录。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黄娟于2006年6月在《中小学电教》出版的《数字故事――打开可化教育叙事研究之新角》和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于2005年6月11日在自己的博客(东行记)上的《教育叙事的可化――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的新发展》。前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教育叙事的含义及特点、数字故事的含义及特点、数字故事对教育叙事发展的影响。后者则是个人对教育叙事可化发展的展望。二者只对教育叙事可化做了简单的概念描述和未来展望,对其设计和制作过程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内涵分析

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们进行教学活动展示和个人心得交流的手段和方法,例如海盐博客、东行记等。国内数字故事教学应用的研究始于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发表的硕士论文《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讲述了数字故事的起源,国内外对数字故事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国内开展的数字故事教学实践活动等。直到近几年,随着数字故事教师培训和作品竞赛等活动开展的越来越多,数字故事教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受到广大一线老师的欢迎。然而,也不乏有些教师对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盲目追逐,其实对其内涵并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下面将从叙事和故事的内涵及关系具体分析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叙事和故事的内涵及其关系

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詹姆斯•莫纳科认为:“故事,即被叙述出来的事件,是伴随着一定的观念和情感而产生的。故事呈现的叙事讲‘什么’,情节则关系到‘怎样讲’和‘讲哪些’。”由此可见,故事就是人们叙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它们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事件也可以是想象虚构的。

叙事和故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叙事学意义上的“叙事”概念与故事的概念是一脉相通的,所谓叙事也就是讲故事。人们通常把以讲故事为主的交流方式,比如:神话、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小说、戏剧、故事片等统称为叙事体裁形式。叙事学中的“叙事”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总体上看,传统中的故事概念主要偏重于故事的内容方面,即故事讲了“什么”,叙事的概念则更关注“怎样讲”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与模式”讲。其次,“故事”作为“叙述出来”的结构体,它是讲述者重新安排的结果。而叙事的概念则不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水准上,它还涵盖了那些“非故事性”的情节和“反情节性”的故事。第三,叙事在含义上要比故事概念复杂得多,而故事概念在叙事学理论中只表明“叙事”的某一层面的含义,即主要指“讲述出来的内容”。因此,可以说同一个事件,由于叙事指向、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的不同,讲述出了不同的故事,但却不能反过来说故事生产叙事。因此,故事是叙事的产物。

2.教育叙事的内涵

什么叫教育叙事?邱瑜描述为:“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基于上文论述叙事和故事的内涵分析,教育叙事即是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教育叙事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下面通过展示教育叙事的案例来理解教育叙事的真谛。

教育叙事案例1:《爱的鼓励从哪里来?》

爱的鼓励从哪里来?老师们如果能把挑剔不满的目光变为欣赏满意的目光,把讽刺否定的语言变为赞扬肯定的语言,那么爱的鼓励就出现了!

一次下乡到小学支教,原以为郊区的孩子应该很淳朴很老实,教起来应该驾轻就熟。然而,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既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又沾染了一些讲粗痞话、油嘴滑舌、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恶习。我的脾气也弄得很暴躁,经常口不择言地奚落学生。学生甚至和我作对起来。直到一天,我听了五一班同学上语文课的情况。语文老师那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语言、朋友似的关爱使我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我再一次回顾我的言行、我的方法,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我是否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需求、他们的知识准备水平呢?

教育叙事案例2:东行记博客上“教育叙事研究(53):以校为本的Blog和教师团队的教育叙事”在常州报慈小学有许多热心教学改革的老师,他们在王敬忠校长的组织领导下,办起了Blog网站(省略/blog5/index.asp),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写了大量的教育叙事,这些故事如涓涓溪流,倾诉着老师们心中对教育的爱。下面是一位老师写的教学体会:

把游戏领进课堂

1.以读导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重点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感受读的方法,让学生领悟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在《云房子》学习第二小节时,教师提问“小鸟看见这么多的房子,会怎么想?”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是兴奋的、高兴的。

2.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J间扣时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把游戏领进课堂让游戏与教学同在,把“知识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游戏教学以其内在的趣味性谤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缓解纯知识学习方式所带来的紧张、焦虑,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

黎加厚教授曾在他的博文中说道:“教学源于生活,教学就是生活,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把生活、游戏、教学融为一体,让游戏与教学同在,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儿童在知识掌握、智慧发展、情感张扬、个性发展上得到更充分的实现,达到智情意行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是现代生活教育给我的启示,也是现代生活教育给我们教师的新的目标和任务。”

以上两则教育叙事案例只是教育叙事的一小部分,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叙事。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通过分享和交流教育叙事,可以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3.数字故事的内涵

数字故事(来自英文:Digital Storytelling)这一形势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W.Atchley)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发者,用电脑把过去的老照片配合自己的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美国是数字故事的起源地,也是最早把该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国家。美国KOCE电台的霍尔•戴维森(Hall Davidson)多年来一直和教育者一起研究教室中频和多媒体创作的力量,他认为数字故事是让学生实现自我表达的很好的媒介。“这和频的报道不同,频报道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他解释道,“而数字故事是由学生自己参与和制作的,它使你的心和头脑都投入进去,并能帮助制作者和观看者从他们自己的生活或行动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国内《2011年教育技术年会征集数字故事的方案》中“数字故事”被明确界定为: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编写教学故事,把传统讲故事的艺术与信息技术工具结合在一起,整合文字、图片、音乐、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化故事的过程。数字故事的编辑平台工具可以选用PPT,也可以选用其他多媒体的编辑平台(如Flas、频、数字相册软件等)。从形式上看,数字故事是一个集多种媒体元素于一身的新型教学技能和策略,其核心理念是技术与艺术兼具的可化的故事学习交流工具。与单纯的文字性描述叙事相比,数字故事具有逻辑性的情节构思,丰富的媒体元素组合和表现手段,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可化的故事情节,那情那景可以随时再现。下面展示几个数字故事案例:

数字故事展示案例1:《笨小孩的故事》

由于该案例有51页PPT,内容太多无法全部展示,就把案例内容以缩略图的形式展示如下:

这是2010年黎教授在山东淄博市周村三中进行教师数字故事学习培训时,某个老师制作的个人数字故事。作品中作者是在进行自传叙事,内容上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容易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制作上图片效果和背景音乐变化处理较好,给听觉、觉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数字故事案例2:《喜欢画画的他》,该案例共26页,因为是PPT文件就把内容以图片形式展示如下:

数字故事《喜欢画画的他》荣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0年年会”数字故事组一等奖。该数字故事属生活叙事,讲述生活中一个喜欢画画的他。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扣人心弦,几张简单的绘画照片,就能充分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对画画的热爱程度。

4.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的关系

由上文的实例和论述可知,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教育叙事的基本方式(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来看,教育叙事注重叙事(文字描述为主)。数字故事注重叙事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多媒体可化为主)。教育叙事与数字故事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编写教学故事,表述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与博客上写教育叙事相比,数字故事教育叙事具有叙事方式多样化的优势,实现了教育叙事可化,可形象的呈现教学过程,深刻的触动学习者的情感。教育叙事注重真实性、人物性、情节性、共享性、感悟性、可读性;
数字故事在具有教育叙事的性质之外还添加了可化的多媒体元素,做到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因此,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能给教育叙事带来可化的春天。

三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设it和制作过程

1.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设计过程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PPT制作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设计过程,一共包含以下6个因素:

(1)聚焦主题与故事

数字故事的设计注重故事第一,画面第二,音乐再次。张艺谋说:好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同时满足故事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和意外性的特点。真实性是基于真实的事实,不是简单的“镜像”记录生活,而是观察和思考生活。典型性是“叙述”为主,启发人思考,有一个照亮整个故事的主题。情感性是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哲理蕴含在故事叙事中,激发人灵魂深处的感情,以引起强烈共鸣。意外性是欧亨利式结尾,故事冲突,深度互动,唤起心底的震撼。好故事需要拟定一个好标题一一简洁清晰的题目。

搜集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背景音乐、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之后,对图片和拍摄的照片进行简单的筛选、加工,可使用绘声绘影、Premiere等频处理软件对拍摄的频进行简单的加工、合成。

(3)合理的故事叙述节奏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是关于教学实践的数字短片。如何处理好故事叙述的语言和图片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不仅要仔细辨别图片信息,还要注意充分的语言表达时间,要达到“声画合一”的效果。

(4)叙述者声音的魅力

由于在叙事中要加入叙述者自己的声音或者故事里主人公的声音,叙述者可以通过音调的变化适时地给故事添加情感,以强化自己的观点。

(5)和谐的背景音乐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作品中音乐是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强化故事主题,而且还能够反映故事制作者的心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故事叙述者语言的不足。制作者必须做到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恰当设置PPT的配乐起止页码。例如:裁剪音乐,循环播放等。最后,要将音乐文件与PPT打包在一个文件中。

首先建立多个不同的文件夹,给文件夹命名。例如:稿本文件夹、图片文件夹、频文件夹、背景音乐文件夹等。把搜集的资料按照类型放在不同文件夹中,然后根据故事主

题和稿本内容把故事情节版画和教学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整合到PPT中,并用熟悉的频编辑软件(如绘声绘影软件)将拍摄的影像和录制的配音进行加工,加工后将其整合到PPT中。也可使用PPT自身带的效果变化。

可把6个设计因素分成两组,前两个因素为一组,主要说明的是写作方面的内容。后四个因素主要说明的是制作方面的内容。在写作和计划阶段,教师撰写和修改脚本,设计故事情节串联图版,决定故事的内容和故事的形式。在确定了脚本和相应的故事情节串联图版之后,使用PPT进行制作。

2.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制作过程

下面主要介绍使用PPT进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制作的过程:

(1)选择主题。

(2)编写详细的故事脚本。

录制教学情节和配音

由于本次课程是故事演绎活动,后期要进行正规的录制,所以把后期录制的部分频截图展示在本文中。

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教育叙事

在制作PPT数字故事教育叙事的过程中,要注意故事性、技术性、艺术性、创新性的体现。真正做到教育叙事可化。

①故事性:根据教育叙事的主题弄清楚故事的结构,然后组织好语言将其安排在PPT中。一个故事情节可以用一页或多页PPT去表达;
注意语言的组织;
叙事手法的创意等。做到故事的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和意外性等特性。

(3)绘出简单的故事情节。

(4)录制教学情节和配音。

(5)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教育叙事。

(6)作品。

笔者以徐州市民富园小学语文作文数字故事教学为例具体展示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制作过程,此次数字故事教学是笔者亲身经历的第一个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故事主题:《快乐的课堂》

根据题目编写故事脚本如下:

今天是我在民富园小学进行数字故事叙事研究的第32天。课程的内容是五个数字故事学习小组的故事情节演绎。四年级4班的55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数字故事。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可爱兔兔队的精彩故事演绎。可爱兔兔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积极,热情高涨,队员参与程度高,学习效果好。吉祥萝卜兔队,他们的组长张羽清是个积极的带头人,可组内的其他成员相对就有点懒散、拖拉。但看到他们对故事演绎的认真劲,他们的笑容犹如兴奋的催化剂,给我的工作增添了许多激情……

学生们情感甚是投入,在一边严肃指导的王老师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每个组的数字故事学习情况不同,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做到最佳。看着学生一张张调皮而又童真的脸,在愉快地游戏中学习知识,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且增添了自己对数字故事教学的信心。

今天上的演绎课十分开心,十分愉快,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快乐的欢笑声。

绘制故事情节

②艺术性:明晰了故事主题和结构,将语言组织好后要注意文字字体的使用效果。做到字体色彩、大小、格式都随着内容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做到字大且少。图片和照片的安排与故事主题相互吻合,做到图片可化,简洁即美,并根据学习者个人的情况对图片做相应的觉效果处理。

③技术性:技术上主要是指将背景音乐和频等整合到PPT中。在选择和处理音乐、配音、频的时候,学习者要找到适合PPT的频格式,恰当地下载网络上的频文件。根据PPT加工频文件,例如:裁剪频、为频添加背景音乐和文字等。在PPT中进行频文件超链接,做到有效利用各种媒体元素。

④创新性: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要注重创新性。PPT本身带有的功能就可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创新,学习者在使用和制作过程中要避免思维定势和形式的单一。尽量在叙事的组织形式和图片的表现形式上做到新颖。下面图6具体展示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制作成品:

(7)作品展示和

作品可以在教师专业化学习研讨会上展示,也可以到学校网络、个人博客或者优酷频网上,还可制作数字相册或刻录成光盘作为作品收集起来。

个人制作体会:在撰写和制作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为以后的课程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同时,为其他老师提供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以激发老师们的学习兴趣,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做到教师教学价值观的内化,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设计、策划、语言、艺术综合素养;
促进教师们的表达沟通技能:有利于老师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最终形成集体智慧。

四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发展构想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是整体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的探讨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认识,但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对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有以下几点构想:

1.构建反思型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杜威(John Dewey)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构建的灵魂,参与教育叙事首先必须学会反思课堂、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个案,只有反思才会发现问题,只有反思才会形成,网络交流的话题。善于反思,才会提升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构建出反思型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

2.构建合作型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

共享集体智慧是网络教研的特点之一,“合作”高于“竞争”是构建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的前提理念,实施网络学习首先要打造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学习团队,在网络学习中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感悟、共同提高。构建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研究,必须倡导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倡教师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堂反思交流、教学叙事交流、学习体会交流、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创新交流。

3.构建导师型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博客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学习,各层面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情感沟通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构建导师型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让地处边疆或教育落后地区的教师获得与名师和专家交流的机会,推进不同地域之间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同时提高了教师专业化学习的质量。

五 总结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不仅能够加强学习者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让教师掌握了一种记录教育生活,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氛围的技能。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有利于教育叙事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研究过程中,做到深刻分析教育叙事,淋漓尽致地呈现真实的教学生活,让更多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化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莫纳科,电影术语汇编[M]转引自《96电影大百科》,微软公司英文(光盘)版[M/CD],1996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3]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12

[4]刘翠鸿,姜平,罗炜,校本教研教育叙事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东行记jjahou"sblog[EB/OL]

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目前对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尚无清晰明确的定义和区分,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和写作的规范。本文从目的意义、定义内涵、基本要素、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等方面,对近年来受到教育界推崇的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对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者愈来愈强烈地认识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那种满足于理论思辨,或以经典自然科学为标准的研究方法难于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在此背景下,质的研究方法逐渐在教育研究中得以提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讨与挖掘那些很难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来概括与抽象的内涵、意义与深层规律。它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重视行动与反思,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一例胜千言”,提供“样板”与“范例”,提倡移植与借鉴,强调理论要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能够应用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这也就是当前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原因。

目前对于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大多数教师甚至教育技术工作者都不知道两者的准确定义和区别。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检索到含“教育叙事”关键词的网页160,000条,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网页919,000条,以“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网页16,900条;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从1979至2006年,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论文1940篇,以“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论文168篇。通过对内容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加区别、混为一谈;
一种是自说自话、大同小异;
第三种是有所区别、但未进行系统比较。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属于同一类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又各有侧重;
教学案例与广义的教育叙事中的一种类型——教学叙事比较接近。为写作和研究方便起见,应加以区别和规范。本文将就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辨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一词译自英语“Case”,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应有如下几个特征:案例是一个故事(事例)的讲述;
案例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节和冲突、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
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
案例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态度、动机、需要等;
案例要有隐含的思想,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思想、信念和理论,等待读者去解读、品味和分享。案例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只是一个平淡而肤浅的故事,就没有教育意义。

根据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案例实际上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实践的记录,它既是“教”的案例,也是“学”的案例。

在教学案例所记录的教学情境故事中,包含了某些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方法。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因此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至关重要。

从Internet网上搜索发现,“教学案例”一词还常常被用作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的统称,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指那些符合教学要求、能够引起分析和思考、达到教学目的的故事性材料,如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病人的病情介绍、刑事案件的案情等,可以称之为“用于教学的案例”,这与本文所指的专门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是不同的。当然,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材料。

二、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原本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所获得的是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长期以来被“科学的研究方法”所排斥。但是,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给予了新的解释和强调,将之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波尔克霍恩(Polkinghorne,1988)将叙事界定为人们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意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来研究教育问题。抽象一点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2,3]。

目前关于教育叙事的分类很多,也很不统一。比如有将教育叙事分为“真实的教育叙事”和“虚构的教育叙事”的;
有将教育叙事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的;
有分为“调查的教育叙事、行动的教育叙事、虚构的教育叙事”的;
还有分为“大叙事、小叙事”的。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

1.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基础指前一个教学活动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如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能力),新的教学任务是在怎样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条件主要是指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
学情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如班级学生的总体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

2.教学过程

即教学实录。它忠实地记录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还包括一些隐性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后者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某一教学结果作出会心的微笑反应,这样的面部表情流露是瞬间的,但却包含许多学习信息,可能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课堂教学往往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应真实地记录结构以及结构内的内容细节。

3.教师反思

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任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的自我评价性介绍。可以由教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方法等,也可以由案例设计者提出有关问题,任教教师就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反思反映了任教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是案例分析的重要对象。一些研究者还主张,教师反思中还应提出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4.学生反馈

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学案例所缺少、而笔者特意强调的内容。它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师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所收集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大量的反映学习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的信息,对研究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质量非常必要。

四、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1.故事背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情境描述

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要生动、引人入胜。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先描述后分析,或夹叙夹议。

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

问题或矛盾解决后的情形.可以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进行描述。

4.反思或评析

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评析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对他人的教学叙事进行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异同

1.相同点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都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自然情境性、自身工具性、情节性和反思性等。

(1)自然情境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自身工具性

大多数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她)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或学生、参与者)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一些描写他人的教育教学故事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虚构作品如教育小说、教育电影等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3)情节性

案例和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案例或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4)反思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教学案例和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2.相异点

(1)目的不同

教学案例是一种在先进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样本”和“范例”,它通过对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使专家“倡导的理论”(espousedtheories)真正成为教师“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理论。而教育叙事研究则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更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见解与结论。

(2)有无主题

姜瑛俐认为:教学案例要有主题,而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只有问题没有主题。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是案例的灵魂和精髓,问题是案例主题的支脉。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主题像一条主线把案例故事串起来。案例主题要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教育教学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解决,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情景或特殊问题[4]。

(3)方法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见解”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而教学案例既有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又有自上而下的演绎法,采用的是“理论-实践-修正理论”的途径。教育叙事更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
而教学案例事先往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事后要有系统的教师反思与学生反馈,带有较浓厚的“研究”的味道,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理论。

(4)范围不同

教育叙事的内容一般比教学案例要更加宽泛,可以涉及教育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教育叙事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这些看似平淡的教育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教育叙事研究正是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去体会、去挖掘这些教育故事的内涵,因而其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丰富性与情境性,但它不能用作评价标准,不可作为推论的前提或基础。相比之下,教学案例一般局限在具体教学的范围,由于有事先的设计与一定的条件控制,因而更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5)文体与结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对文体的要求不太严格,也没有比较明确的格式与规范,只要具有某些基本要素就行了。教学案例虽然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格式与规范,但相对教育叙事来说,还是要严格一些,结构要求越完整越好。教育叙事更强调可读性、故事性,而教学案例虽也要求有可读性,但更强调逻辑性、规范性。例如,对背景的描述,教育叙事侧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与场景,而教学案例则侧重于描述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
反思方面,教育叙事研究侧重于感悟,教学案例则强调理性分析,而且还要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写作手法上,教育叙事常采取夹叙夹议,教学案例则大多是先叙述再集中分析。

总之,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虽比较相近,但仍有多方面区别,研究者不可不细加辨析。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管理,2003(9):11-13

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叙事 人性关怀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Cause Analysis of Rise of 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ZHANG Yiwen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Zhengzhou, He"nan 451464)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s widely welcom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ason. First,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growing out of touch, and narrative researc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closely. Secon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utilitarian has been great highlighted, and people demand is growing neglected, it is the narrative of curr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human care" positive response banner.

Key words educational narrative;

human care;

education practice

1 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何为教育叙事研究,我国学者丁钢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从质化研究出发,强调与人类经验的联系,并以叙事来揭示人的经验,行为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是形式和规律,而是经验的意义,通过研究者对教育生活中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现象的描述,来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价值和规律,教育叙事研究展示了真实的教育生活世界,拓宽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教育经验的表达方式,沟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

1.1 研究过程的真实性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所体验到的“真实”,其核心是研究者通过自身体验去了解研究对象,通过特定的研究视角,遵循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框架和常见的操作规程,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力图从教育事实中寻找其内在的联系。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教育叙事研究有真实细致的故事性讲述,努力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把研究对象的教育生活详实地呈现出来,研究中的分析与解释均以真实的教育情景为出发点,尽力剖析教育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各种内在联系,力图还原每个研究对象真实的面目。

1.2 研究结果的开放性

传统的研究注重倚重普适性的教育规律,重视量化研究,追求一套固定、统一的答案,致使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日益紧张。叙事研究是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诠释,不在于需求一成不变的教育规律,追求的不是精确的、唯一的答案,而注重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经验的意义重构和教育主体的发展,并期待引发共鸣,教育实践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对教育意义的理解是多元的、不确定的和开放的。①

1.3 研究内容的可读性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讲述真实生动的故事来呈现研究内容的。它不像传统的研究方法那样,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和枯燥无味的数据。在这里,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感受教学影像,清楚地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给阅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会更深入,更具体和更持久。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②

2 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是对人性关怀的呼应

2.1.1 研究过程的人性化

教育叙事研究在其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平等的、信任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基于平等交往,彼此在深度有效的对话中展开。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他们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研究从多角度、不同程度上接近研究对象,并尽力融洽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现场经验,着重对个体生活意义的阐释和理解,而不是对某种事实进行说明。在教育叙事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一种平等交往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者与叙事者才能达成相互理解,才能对教育叙事做出最合理的解释。

2.1.2 研究结果的人性化

教育叙事研究结果的人性化,它向大家呈现了一个个详尽、真实、典型教育故事,它以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教育的意义,没有直接定义教育的内涵、教育具体的实施过程,仅仅通过讲述研究对象的教育故事,期待读者与研究对象产生共鸣,让读者自己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做。这种开放性的结果呈现方式,使教育科研有了生活化和平民化的味道。③另外,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直接参与教育生活的研究,它的研究结果接近生活,反映生活,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注。

2.2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去呈现它,寻找符合这门学科自己的话语和理论方式,也许教育叙事是更为合适的方式。”④教育叙事研究以其与人类经验的密切联系,沟通了理论与实践,要求研究者直接参与到教育情境和教育生活中去,用心去感受教育的真实内容。其次,在结果呈现时,研究者也只是把感受到的教育生活原汁原味地拿给读者,并没有经过理论的抽取和升华。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教育事例,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阐述它,来解决在教育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以现实生活为起点,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教育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归独特且有生命力的教育实践中。

2.3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个能够普遍推广的方法

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其应用并不广泛,大多掌握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学科专家的手中。而教育叙事研究其本身并不对研究者的理论水平要求有多高,也不像一些研究方法那样需要较多的技术手段,它只要求研究者掌握一些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叙事能力以及对教育事件敏锐的洞察力。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尤其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尊重研究对象的话语权,力求真实地再现研究对象的声音,并从内部来理解教师文化的途径,改变了传统教育研究权和话语权仅属于理论研究者的局面。一线教育工作者直接参与教育场景,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现在话语权重新回到了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教师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教育,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使得自己教育经验中的隐性知识有了表达的可能。⑤

总之,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受到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欢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如研究者可能会伪造数据、讲述一些不真实的教育故事、研究者进行叙事研究的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教育叙事研究进行反思,总结其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完善和发展。

注释

① 徐勤玲.教育叙事研究的哲学基础探析是什么[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158-159.

② 蒋泽标.试论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及要素[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70-71.

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叙事;
教师专业发展

收稿日期:2007―09―15

项目来源:菏泽学院教改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师范院校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Y06JG01。

作者简介:张典兵(1966―),男,汉族,山东省郓城人,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开始由传统实证主义和规定性模式向现象学和“描述―解释性”模式转移,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校本叙事在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背景中兴起,它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强调教育情境的整体性体验和意义建构,真正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现实,使理论研究回归到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校本叙事以一种新视野角度下的全新教育研究给广大处于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以契机,教师也完全可以寓研究于校本叙事之中,通过校本叙事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一、校本叙事的存在价值

教师每天都在经历着一个个的教育事件,教师的教育生活就是由一个个教育事件累积而成。校本叙事就是讲述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讲述那些被或隐或显地蕴涵着教育意义的故事,那些影响着学生和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细微脉络就可能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展开教师的教育生活如何发展的可能路径。正因为如此,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校本叙事,因其对复杂教育生活中的细微脉络的揭示而使之区别于一般性的故事讲述,成为教师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反思性实践,成为增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这种实践性知识品格的重要形式。校本叙事独特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实现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自我理解

校本叙事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不仅是一种介入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反思地、探究地存在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发现往往同时就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发现。走进校本叙事,教师与自己经历过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增进了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使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变得丰富多样,并且由于蕴含着作为教师个体的生命痕迹而变得生动、趣味,富于生命的气息。教师在校本叙事中对自我教育生活的发现与认同,同时也是对教师人生的丰富性、价值性的发现与认同,是对我们作为教师存在的个体内在心灵世界的丰富与充实的发现。

(二)完成教育理论的实践和情境转向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在以往“宏大叙述”的研究范式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校本叙事凭借其丰富的内容,正好在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完美地结合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专家学者对教育理论的内涵领会精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样,不局限于现实的视角,可以通过校本叙事分析研究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从宏观上指导教育改革;
另一方面,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校本叙事,能促使他们反省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

传统的教育研究运用教育学的逻辑语言,用理性的、哲学的、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凌驾于教育实践的绝对理性的研究,它的观点不可辩驳,结论不容置疑,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研究范式。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教育文化权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参与者,他们的声音经常都是被忽略掉了,教师只能从一个教育的实践者退化为一个执行者,被动地执行教育行政规范、指令。这就极大地压制了教师的教育热情,使其成为了教育领域的“沉默的大多数”。校本叙事使教师的教育研究回归教育经验本身,回归教育生活本身。它面向教育实践的大多数,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地尊重每位教师的话语权,让教师成为校本叙事的研究者,增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校本叙事的主要方式

校本叙事的方式很多,若从其叙述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生活叙事、传记体叙事和教育教学片段叙事三种:

(一)生活叙事

生活叙事是指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述,借以显明其中所蕴涵的教师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细微关涉。教师日常生活与教师成长、教育状态、教育经历密切相关,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同样也蕴涵于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叙事中,教师不仅可以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真切感受到自己主观世界的波澜起伏,在自我反思的活动中重新塑造自己,而且在这样的反思中不断成就自己,并由此带来整个教育思想的全面升华。

(二)传记体叙事

传记体叙事是指对教师成长过程、乃至教师教育生涯的整体叙述,借以显明教师生命成长的历程,是对教师平凡人生中细微的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教师以传记体叙事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而当教师不直接谈论教育理论,只反思日常生活和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时,教师的教育理论便常常蕴涵其中,而且这些教育理论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它已经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信念。

(三)教育教学片段叙事

教育教学片段叙事是指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的叙述,显示事件发生的细节,借以阐明教师对导致良好或者较差教育教学效果的反思。这种方式不仅强调所叙述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情节,而且强调叙述者应是教师本人而不是外来者。同时,作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除了“偶发事件”之外,应更多地属于教师本人的有意识的改变,是对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

三、校本叙事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适当主题,切入教师生活

校本叙事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主题,切入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对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加以梳理、选择、整合和贯通,从而在一种基于教师亲历的现场感的叙述之中,既能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在众多具体的偶然多变的现场中去透析种种关系,剖析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校本叙事不同于一般性的讲故事之处,就在于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而是在一种理性的参与之中对教育生活做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教师专业成长一般有两种知识来源:一种是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等;
另一种是个体经验提升的知识。校本叙事就是要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的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校本叙事实际上是拓宽了教师教育生活的内在知识基础,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个体教育人生的事件,并不是外在的、被规定的,而是内外结合的、自主的,是教育生活内在经验和外在教育知识的整合、对照的结晶,是外来知识与内在知识的对话,是理性与经验的融合。

(二)审视反思生活,升华超越生活

校本叙事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故事和日常生活故事,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故事和日常生活故事为基础,通过叙事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真切感受到自己主观世界的波澜起伏,体验到自己生命律动的快乐与痛苦,而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允许研究方法的主观随意性。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会把校本叙事简单地理解为编故事,从而捏造出一些想像的事实或者期望的事实。这些“事实”也许是感人的,但是它却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要求,也使校本叙事研究的现场感丧失殆尽,使教师灵魂的升华化作一句空话。只有真实才能反映真实,只有真实才能认识真实。因此,校本叙事必须强调叙事的客观性和语言的真实性。只有在真实教育生活的叙述中,教师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并在自我反思中审视自己的行为,以取得自觉自律的效果。同时,叙事语言的真实性也意味着表达教师自己观点和独特情感体验的语言的个体性。这些个体化的语言不仅是记录经验的基本符号,也是教师个体鲜活生命世界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才建构起了校本叙事大厦真正的坚固基石,并可以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避免成为某些专家学者理论话语的无谓牺牲者。

(三)建立叙事共同体,总结提升理论

校本叙事认为,每个教师都有向他人倾诉故事的欲望,同时他们的故事又都受到自身经验背景、价值观念等的局限。在民主性的交流与研讨中,教师一方面从集体中确证了自身经验的价值,激发起参与校本叙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校本叙事中突破现有观念框架的束缚,获得更深的自我理解。因此,校本叙事要求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校外研究者共同进入叙事历程,构建校本叙事共同体,在共同叙事和平等研讨中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重构自身的“内隐理论”。当然,校本叙事不仅应关注故事的叙说和重构,而且应注重从大量的故事中总结提升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从教师的校本叙事中所总结提升出来的理论实际上是“扎根理论”或者说是“个人理论”。这种理论以经验事例为依据,并且与特定的使用情境相联系,在校本叙事者看来,只有情境化的理论才有助于揭示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

参考文献:

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故事叙述;
初中英语;
数字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80-02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起源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的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 Winslow Atchley)被认为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发起人。

“数字化故事叙述就是讲故事这种古老艺术的现代表达。数字化故事叙述源自把图像,音乐,叙述故事和声音编排在一起,因此,给予人物、情景、经历和简介以深度和形象色彩。”

一、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设计

1.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理论支持。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采用单一的、可量化的智能概念即可对个体进行恰当的描述。对学生而言,尽可能的发挥多种智能是十分必要的,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于初中英语课程有助于以下几种智能的发展。如语言智能――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过程就是一个发挥语言智能的过程,无论是讨论故事叙述的主题,还是数字故事作品的展示都需要运用语言智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解数字故事作品的内容。

2.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①软硬件条件的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产品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并且价格持续下跌,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这些特点为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学校中的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初中英语课程的特点分析:从初中学生学习应用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模仿、活泼好动、听觉灵敏的特点,而数字化故事叙述正好具有适合英语课程应用的特点:一是交际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以小组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关系到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编写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过程需要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同学间的互相交际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互动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本质上是在讲故事,既然如此,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互动、演讲者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听众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就具有相互的协调性,在数字故事作品创作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互动。三是过程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一种运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式,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而创作出一个数字故事作品,这是个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数字化故事叙述和初中英语课程有着相通之处,就是两者都强调过程。

3.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目标。①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学生们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决定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主题、活动的安排,结合小组选定的数字化故事叙述用英语讲述一个故事,以学生为中心,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和观点,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活动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②利于空间智能的提高:学生们自由的组成各个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运用自己的头脑和知识,决定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主题,并制定数字化叙述的过程,以及后期需要编辑的过程,整个过程能够有效的利于空间智力的提高。③促进音乐智能的提升:数字故事作品的展示离不开声音的表达,叙述者需要把数字故事作品通过自己的语言充分的表达出来。此外,在数字故事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配合恰当的背景音乐来衬托作品的完整性。

二、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1.学习目标。在对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的特点,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确定,从而才能使学生在寻求目标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的实际操作。如下表所示:在进行数字化故事叙述之前,将题目设定为《低碳生活-we can have a beautiful city》,并对学习目标进行设定。

2.教学实例展示。在进行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过程中,最初要做的是结合学生自身特长和优点,自由的进行分组,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负责小组内不同的工作,共同协助完成小组任务,在确定了小组后,就要进行数字化故事叙述主题的拟定。

例如,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主题定为:Monkeys fishing month

首先,在选定了主题之后,教师通过设定的主题进行基本的阐述,主要通过叙述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让步状语从句“Although”。教师要以激励的态度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学生出现这样的句子“Although I am not very clever,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教师则要说“I 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 ,Because you can say such a great sentence.”然后,教师再问“Don’t you think he is a clever boy?”所有的学生都会说Yes,但是教师又问“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 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之后,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会恍然大悟,发现了自身的错误,从而改变自己开始的叙述,通过这样的一个互动的过程,能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教师的激励上着手,根据选定的题目,并按照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对编写的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稿本出谋划策。信息员主要负责与数字故事作品相关的图片、视频、背景音乐等相关内容的查找工作,在进行设计之前,教师应该先用实例让学生对数字化故事叙述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小组的信息员能够更好的寻找与主题相匹配的图片、视频和背景音乐。在数字故事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要运用到Powerpoint软件进行创作,小组中的电脑员负责编辑数字故事作品,其他成员负责辅助的工作。按照对数字化故事的理解,将选定的图片、文字导入到Powerpoint中,加入特殊的效果,给数字故事作品进行配音,并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最后得到属于自己的数字故事作品。

3.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们对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于英语课程后的学习效果,其中,能够认真参与到活动当中的学生们认为这次活动对应用知识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同时有助于所学的英语知识的理解。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通过制作数字故事作品,是否有助于你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一问题的回答,普遍的反映都是:很多的实用的句子不知道怎么才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但是一经通过教师进行引导,自己去查阅和询问,就能够更加深刻领会英语句子的含义和价值。

三、总结

总之,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应用、理解英语、掌握应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有效的进行应用能够为初中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推荐访问:叙事 数学 教育 数学教育叙事【五篇】 数学教育叙事(精选5篇) 数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