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0篇)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0篇)

时间:2022-11-23 11: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0篇)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我国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综述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  问题  被提出以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0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0篇)

篇一: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我国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综述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

  问题

  被提出以后,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讨论,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

  经济

  的不断

  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愈发严重;有的学者却持反对意见,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将由趋同走向趋异。大部分学者首先

  分析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然后指出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危害,最后寻找出对策。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及数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一个重大转变时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变,使其向高度化发展,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成因进行归纳分析,这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认识。

  一、“体制说”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体制弊端是产生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主要的内在根源。

  (一)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利益而对产业发展的干预

  江小涓、刘世锦对

  中国

  电冰箱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中,认为地方政府发展电冰箱项目的愿望受地方政府项目选择标准的推动。据一项调查,在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选择的各种动机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满足本地需要”,无论在省级政府还是市级政府中都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加快合乎发展”和“在同级政府中领先”。

  杨伟民、沈霖等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了六种不同形式的财政承包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不满足于接受逐步弱化的再分配成果,开始进行地方产业结构、工业

  体系完整化的努力,以享受高附加价值的收益。

  卢现祥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趋同主要根源在于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仍然是投资主体,地方政府对政绩追求的内在冲动和外在刺激(如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发展的“九五”计划)就是我国产业结构周期性出现的根源。从深层次来看,我国地方政府之所以充当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根源在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启动。在产权制度严重滞后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充当投资主体和产业发展的主体。

  夏兴园、李洪斌等认为,各地方和各部门利益的驱动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之一。产业结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利益集团长期主观追求利益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均衡”。

  宋宪平认为,体制障碍是产业结构趋同的内在根源,改革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权力过于集中于中央政府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限和职能范围,强化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政府凭借行政权力决定

  的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决定产业配置格局,一些投资少、见效快、价高利厚的投资项目成为各地方政府首先追逐的目标。

  韦伟、孙军、顾朝林等从契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安全和稳定作用,尽管这种体制很脆弱,但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地方政府对的一个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市场经济规则有效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由于契约制度在我国发育不良,全社会契约制度和观念的缺失,难以实现真正实现跨地区产业协作,加上以行政区经济为特征的各地决策者盲目追求政绩,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也就很

  自然

  了。

  从契约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这是一个新的角度。认为产权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契约主体缺失,从而导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及市场不均衡、信息不对称、地区分工协作难以形成,最终的结果是地区产业结构盲目的趋同。归根结底,还是产权不明的问题。

  王晓春、胡荣涛、张许颖、苏明吾等利用博弈论来分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王晓春从“囚徒困境”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为,并把各级政府比喻为各个囚徒,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各个投资主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人们会发觉,“囚徒困境”是形成新一论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根源。所谓“囚徒困境”是指两个都具有理性的嫌疑犯各自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结果却是帕累托无效的。胡荣涛、张许颖、苏明吾等认为地区利益始终对地方政府行为是一种基本的制约因素,地方政府有关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博弈行为是在追求地区利益中开始和结束的。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不懈追求是形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用博弈行为分析模型论证了该论点。何伟通过建立“重复投资困境博弈模型”和“引入外部

  影响

  能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博弈模型”,论证了在“个体行为理性”原则下,每个投资主体策略选择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重复投资不可避免。

  将博弈论分析

  方法

  引入,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成因进行分析是一大进步,不仅将博弈论的应用

  领域进一步推广,而且能够很清晰的构建了产业结构趋同

  分析的框架,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

  总之,上述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是政府追求地方利益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但是,将这一问题的成因完全归结为地方政府的行为则略为欠妥。事实上,有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并不是由于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引起的。

  (二)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

  政治

  目标而实施“同构化战略”

  从表面看来,“同构化战略”似乎与政治目标不直接相关,似乎只是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行为,但在“产值翻番”、“超常增长”等经济目标背后,却经常隐藏着明确的政治功利目标。在此政治目标驱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同构化战略”的外化表现。全国自强市、县,以及各个省、区对本省、区内的各县的排名等,都是当地政府的一种“刺激”或“激励”,为发展经济,提高当地国民经济总量,为使当地的排名不再列为倒数几名或几十名,为使自己今后的执政生涯添上一笔,地方政府官员将积极发展有利于快速提高产值的产业,有时候甚至不顾市场、当地的情况等。所有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为追求政治目标而实施“同构化战略”。

  持该观点的学者能透过表面,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但是,认为地区产业趋同的原因均为地方政府为追求政治目标而实施“同构化战略”所致,则略为偏颇,并不是所有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都是由于政府官员所造成的,对这一问题上需要进行区分和使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价格体系不合理

  由于价格扭曲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区域在资源与初级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利益。当地方自主权随着纵向计划约束放松而增大时,发展本区域加工工业成为几乎所有资源省区的战略重点,从而形成了主导产业不在区位的状态。

  (四)资产存量配置刚性

  在传统体制下以行政手段实现的区域均衡,在体制转轨时期受到种种

  社会

  经济

  条件的制约,使存量调整,每每受阻。我国

  自然

  资源分布和

  工业

  结构布局的既定格局决定政府资源配置成本增加,政府为协调资源流动在提供物质手段方面受到的约束,并不是一个纯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问题

  。无论将来设计出何种适应经济运行和

  发展

  的经济体制,这种非体制性制约始终存在,它必将对工业机构的调整产生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五)产业政策存在缺陷

  产业政策地区化和产业分类管理工作滞后,缺乏长期的产业组织政策和

  组织政策。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非市场因素干扰较多,往往

  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市场要求,或与国家宏观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相冲突,导致重复建设和区域间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

  (六)投资体制不完善

  投资主体尚未真正形成;信贷规模调控和

  金融

  市场的地区封锁使地方政府和可支配的资金不足,制约了投资的可选择性;国有产权改革滞后;对投资项目的宏观调控不力。在我国,很大程度上的投资项目需要政府的参与或引导。

  (七)产业组织结构原因

  与

  历史

  发展过程和体制因素相关,我国地方产业结构趋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产业组织结构,或者说规模结构不合理。从严格

  理论

  意义上说,生产规模只是工厂规模,市场份额占有规模、资金支配规模才是真正的规模。各国工业化的经验证明,产业的空间合理配置和区域经济合理分工主要不是靠政府,而是靠大型产业资本集团来完成的。而我国原有体制下工厂与基本上是合一的,对地方政府存在着很强的依附性,缺乏有能力跨地区对资源要素实行优化重组的大型、特大型产业资本集团。这种状况在改革过程中尚没有根本改变。就是说,我国实际上还没有形成真正应当承担扭转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趋势的投资主体。

  从微观层次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了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第一,信息市场不发达,信息传递通道不畅,市场信息引导滞后。市场信息的无知性必然导致安排建设项目的盲目性。第二,的“过度进入”行为直接造成了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

  (八)相近的体制、机制等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

  即受到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限制,各地区共同的体制、共同的机制,必然产生类似的发展方式。但是,相近的发展水平,相近的科技

  水平,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地区产业结构非正常趋同是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中背离社会劳动地域分工

  规律

  和客观要求,导致损害地区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和区际比较利益、宏观经济效益的产业结构趋同。

  二、非体制说

  持该观点的学者从现有制度安排出发,认为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因素。

  (一)人口规模、分布的影响

  各地区人口数量虽然差异很大,但基数都很大,形成对经济资源环境状况的需求“乘数效应”,表现为产品与就业的需求压力和拉力,促使市场规模在各地区扩张,这也是各地区产业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二)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使得地区产业交易存在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约束条件下,导致部门在区域间配置资源成本提高,也迫使各地区不得不采用就地加工、就地消费的均衡化产业格局。

  (三)运输条件滞后

  一些地区由于

  交通

  运输条件滞后,导致产品流通不畅。这些地区只有建立相应的工业体系,或发展一些必需的工业,以满足这些地区居民的需要。

  (四)观念原因

  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鉴于国家在总体上,大致是实行地区均衡战略,全国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长期竞相追求“万事不求人”的封闭式产业结构体系,使得我国产业的地区布局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相脱离,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日益非正常趋同。

  (五)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徐剑锋从通过进行实证

  研究,认为苏浙沪产业结构的趋同实质上是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内部贸易理论,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经济收入水平达到较高水平。这时,两个均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贸易将更加紧密。而这主要是基于高加工度产品与新兴服务业的差异性加强以及需求的不同偏好性加强。

  李昭、文余源等从要素供应市场、商品需求市场、区域经济政策、流通领域、政府行为等几个方面展开

  分析。三、结束语

  不管是体制原因,还是非体制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促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不同地区、不同产业或行业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趋同原因并不总是一样的。有些地区出现产业结构趋同是体制上的原因,有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非体制原因。此外,有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不仅有体制上的原因,还有非体制上的原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成因也会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相应地要考虑这些综合因素,才能找到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篇二: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浅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

  二、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对

  经济

  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重新组合,从三次产业的发展与演变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现代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种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投,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各种经济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和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实质上可以看作是资源转换器,通过产业间的高效运转把

  社会

  各种资源不断转化为各种产品和劳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这一资源转换器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水平的高低。产业结构升级是这一资源转换器运转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的基础,只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促进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合理流动,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产业间的依赖程度和制约效应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效益的重要性也日益加大,并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综合效益,即产业间和产业内部通过合理关联与组合,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产业或单个部门的功能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增强产业聚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3)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并能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中有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要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

  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二是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言,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1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就意味着资源、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存在不合理性,这样就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资源浪费本身就是粗放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4)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比较优势原理告诉我们,一国要想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自己的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诸要素,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建立起本国的优势产业。我国的诸多产业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根据本国人民生活需要建立起来的,很少考虑国际分工原则。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加人WTO后,必须建立起本国的优势产业。我国的产业结构必须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以提升本国经济实力为目的进行调整。

  (5)产业结构调整是对外贸易结构改善的前提

  贸易关系是产业联系最基本的实现形式,它是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紧密伴随者。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往往决定着什么样的贸易结构。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问题表现突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很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普遍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不高。改变对外贸易结构就必须对我国的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促进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2、消费结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相互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的变动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动的趋势,并且要善于发现潜在需求,才能成长、发展、壮大。

  (1)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市场消费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是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因。市场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重要因素。潜在的新需求逐步形成,对新供给形成强大拉力。在拉力作用下,生产新产品的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一定条件下,新企业群就可能发展为新兴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逐步升级,新的产业也大体上沿着这一路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阶段、“重

  工业

  化”阶段和“高加工化”阶段分别和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相适应。

  (2)消费结构演变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在改革开放初,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对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第二次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前期“老三件”和“新三件”(分别是温饱和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后期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对

  电子

  、钢铁、机械

  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增长最快的是

  教育

  、娱乐、文化

  、交通

  、通讯、医疗

  保健

  、住宅、旅游

  等方面的消费,与IT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最为迅速。

  三、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的产业政策导向

  在我国加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顾钰民:当代

  中国经济

  与发展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国家

  统计

  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5]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年鉴1996[M],经济

  管理

  出版社,1996.

  [6]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7]江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1999年中国产

  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0.

  [9]张理泉:面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10]何维达:],中国

  审计

  出版社,2000.4

篇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可见产业结构的合理关系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命脉。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0》数据,根据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变化,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演进做非系统性分析。

  [关键字]产业结构

  演进趋势

  经济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国际合作的加强,社会分工更是促进了部门与部门、产业与产业在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流通等生产领域的协作。这种合理的分工和协作使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由于历史结构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许多体制上的问题,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明显。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引起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增进居民和社会的财富。同时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互相推动、共为因果。

  一、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简单说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所有经济活动区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部门。其中农业包括种植业、渔业和林业等;工业包括制造业、矿业、建筑业等;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银行、房地产、娱乐和个人服务等。其中农业从属于第一产业,工业从属于第二产业,服务业从属于第三产业。

  二、有关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提出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情况。多年来对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逐渐转移的趋势。发生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的缘故。概括为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论征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而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国民收入与就业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篇四: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鲁

  刘学华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04期

  摘

  要:

  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渐趋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从供给侧的企业、需求侧的家庭、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四个方面构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非国有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而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需求和城镇化持续稳定的驱动力,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和金融市场发展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作用,共同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入世”前后、地区差异性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四方面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现阶段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提升购买力、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回应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比较分析

  一、引

  言

  中国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发展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开创了发展与体制“双重转型”的改革之路[1]。产业结构变迁既是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核心变量,也是解读后发国家经济发展本质的重要因素[2]。产业结构变迁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资源在各部门间的重新配置以及各部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演变。由于各部门在要素禀赋结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差异性,要素资源不断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最终总量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结构红利”效应。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表现是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即库兹涅茨事实[3]。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同样符合这一特征:1952年到2017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83.5%降至27%,对GDP的贡献从50.5%降至7.2%;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7.4%增至28.1%,对GDP的贡献从20.8%增至40.5%;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9.1%增至44.9%,对GDP的贡献从28.7%增至51.6%。中国产业结构变迁源自哪些因素,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是否存在差异?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历程,而且对于现阶段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经验借鉴意义。

  关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无统一理论框架,梳理相关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由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存在差异,对非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高于农产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非农产品的需求增加进而带动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增长,促进要素资源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流动。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假设消费者效用函数具有非位似偏好[4][5]。其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6]。各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部门产品价格存在差异。由于产品互补性,要素资源会流向技术进步较快、产品价格较低部门以实现结构调整[7][8]。其三,贸易开放,即“恩格尔效应”和“鲍莫尔效应”置于开放经济框架下,国际贸易竞争通過促进需求、改善供给和加快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9][10]。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机制检验和产业结构变迁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等问题。例如,在产业政策方面,韩永辉等(2017)利用地方性的产业法规和规章作为产业政策的代理变量,发现产业政策出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而且和市场机制存在互补效应[11]。王立勇和高玉胭(2018)以省直管县作为拟自然试验分析财政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12]。在对产业结构驱动因素的实证检验方面,代表性研究如蔡海亚、徐盈之(2017)研究了贸易开放作用[13],颜色等(2018)讨论了需求结构变迁因素[14],孙叶飞等(2016)关注新型城镇化影响[15]。在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方面,干春晖等(2011)研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16],吴万宗等(2018)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可以改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17]。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本文从供给侧的企业、需求侧的家庭、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四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机理分析突出中国经济改革自身特点。例如,在供给侧的企业方面,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需求侧的家庭方面,不仅检验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而且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分析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二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多维度比较分析。本文系统回顾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和制度背景,并区分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入世”前后、地区差异性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研究样本跨度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整理了1952~2017年各省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总之,本文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经验。

  二、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制度背景与机理分析

  1.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与制度背景

  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通常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刻画。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示要素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的耦合程度,反映各产业的协调发展过程和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该指标越小,表示产业结构越趋于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对产业升级的度量,该指标越大表示产业结构越向服务化方向发展[18]。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据发现,如图1所示,产业结构变迁呈现两方面的典型特征:一是产业结构在波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不断加快。二是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

  级实现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从1952年的1.383增至2017年的5.448,产业结构演变总体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过程。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吴敬琏(2016)的相关研究[19],本文将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总体看,各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标显著变化,呈现出不同制度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差异化的特征事实。具体而言: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2~1957)。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从1952年的0.292增长到1957年的0.413,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在三次产业的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维持在1.5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0%,但对整个GDP的贡献仅为45%,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国农村。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该阶段以国家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特征,旨在解决所有制问题。例如,对个体农业实行农村合作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合作化。

  (2)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以“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体制下放”包括对地方政府下放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等。“体制下放”为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奠定了制度基础[20],地方政府无偿调拨农业资源,大搞基本建设和钢铁生产。这也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在1958年突然降低到0.128,出现产业结构短暂“合理”的假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58.2%,比1957年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这种政策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经济效率大幅下降。此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不断加剧,在1970年达到最大值0.513。第二、三产业长期发展迟缓,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分权造成资源错配失序和产业发展停滞,政府政策面临着放权与分权循环反复的难题,甚至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3)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7),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稳步提升。一是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改革开放之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试点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价格供给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1988~199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有限,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整体看,相比于1979年,1993年的产业合理化程度提高12.5%,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56.4%;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下降约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分别增加8.6%和1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整体推进时期(1994~2008)。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出现短暂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二是2001~2008年期间,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迈入新阶段。从2003年开始,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不断调整,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6.9%和42.8%。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

  最早关于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情况提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基于这一发现,克拉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在三次產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总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克拉克还对产业结构变迁提出两点解释: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需求因素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需求、提高工业品和服务业需求,恩格尔将其总结为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效率因素表示各产业部门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差异,各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引起的产业结构变迁称为“鲍莫尔效应”[21]。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基础之上,以各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提出库兹涅茨事实[22]。国内看,杨公朴和夏大慰(2002)较早将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概括为要素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其中要素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自然资源供给、资金和技术供给[23]。综上,产业结构变迁源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再配置过程,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侧的企业和需求侧的家庭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的影响。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2~1957)。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从1952年的0.292增长到1957年的0.413,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在三次产业的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维持在1.5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0%,但对整个GDP的贡献仅为45%,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国农村。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该阶段以国家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特征,旨在解决所有制问题。例如,对个体农业实行农村合作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合作化。

  (2)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以“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体制下放”包括对地方政府下放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等。“体制下放”为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奠定了制度基础[20],地方政府无偿调拨农业资源,大搞基本建设和钢铁生产。这也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在1958年突然降低到0.128,出现产业结构短暂“合理”的假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58.2%,比1957年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这种政策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经济效率大幅下降。此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不断加剧,在1970年达到最大值0.513。第二、三产业长期发展迟缓,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分权造成资源错配失序和产业发展停滞,政府政策面临着放权与分权循环反复的难题,甚至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3)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7),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稳步提升。一是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改革开放之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试点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价格供给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1988~199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有限,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整体看,相比于1979年,1993年的产业合理化程度提高12.5%,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56.4%;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下降约10个百分点,第三產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分别增加8.6%和1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整体推进时期(1994~2008)。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出现短暂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二是2001~2008年期间,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迈入新阶段。从2003年开始,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

  不断调整,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6.9%和42.8%。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

  最早关于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情况提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基于这一发现,克拉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总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克拉克还对产业结构变迁提出两点解释: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需求因素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需求、提高工业品和服务业需求,恩格尔将其总结为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效率因素表示各产业部门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差异,各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引起的产业结构变迁称为“鲍莫尔效应”[21]。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基础之上,以各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提出库兹涅茨事实[22]。国内看,杨公朴和夏大慰(2002)较早将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概括为要素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其中要素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自然资源供给、资金和技术供给[23]。综上,产业结构变迁源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再配置过程,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侧的企业和需求侧的家庭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的影响。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2~1957)。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从1952年的0.292增长到1957年的0.413,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在三次产业的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维持在1.5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0%,但对整个GDP的贡献仅为45%,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国农村。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该阶段以国家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特征,旨在解决所有制问题。例如,对个体农业实行农村合作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合作化。

  (2)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以“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体制下放”包括对地方政府下放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等。“体制下放”为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奠定了制度基础[20],地方政府无偿调拨农业资源,大搞基本建设和钢铁生产。这也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在1958年突然降低到0.128,出现产业结构短暂“合理”的假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58.2%,比1957年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这种政策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经济效率大幅下降。此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不断加剧,在1970年达到最大值0.513。第二、三产业长期发展迟缓,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分权造成资源错配失序和产业发展停滞,政府政策面临着放权与分权循环反复的难题,甚至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3)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7),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稳步提升。一是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改革开放之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试点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价格供给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1988~199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有限,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整体看,相比于1979年,1993年的产业合理化程度提高12.5%,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56.4%;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下降约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分别增加8.6%和1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整体推进时期(1994~2008)。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出现短暂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財政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二是2001~2008年期间,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迈入新阶段。从2003年开始,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不断调整,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6.9%和42.8%。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

  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

  最早关于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情况提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基于这一发现,克拉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总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克拉克还对产业结构变迁提出两点解释: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需求因素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需求、提高工业品和服务业需求,恩格尔将其总结为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效率因素表示各产业部门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差异,各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引起的产业结构变迁称为“鲍莫尔效应”[21]。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基础之上,以各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提出库兹涅茨事实[22]。国内看,杨公朴和夏大慰(2002)较早将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概括为要素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其中要素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自然资源供给、资金和技术供给[23]。综上,产业结构变迁源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再配置过程,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侧的企业和需求侧的家庭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的影响。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2~1957)。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从1952年的0.292增长到1957年的0.413,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在三次产业的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维持在1.5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0%,但对整个GDP的贡献仅为45%,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国农村。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该阶段以国家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特征,旨在解决所有制问题。例如,对个体农业实行农村合作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合作化。

  (2)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以“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為特征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体制下放”包括对地方政府下放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等。“体制下放”为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奠定了制度基础[20],地方政府无偿调拨农业资源,大搞基本建设和钢铁生产。这也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在1958年突然降低到0.128,出现产业结构短暂“合理”的假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58.2%,比1957年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这种政策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经济效率大幅下降。此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不

  断加剧,在1970年达到最大值0.513。第二、三产业长期发展迟缓,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分权造成资源错配失序和产业发展停滞,政府政策面临着放权与分权循环反复的难题,甚至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3)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7),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稳步提升。一是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改革开放之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试点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价格供给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1988~199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有限,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整体看,相比于1979年,1993年的产业合理化程度提高12.5%,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56.4%;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下降约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分别增加8.6%和1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整体推进时期(1994~2008)。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出现短暂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二是2001~2008年期间,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迈入新阶段。从2003年开始,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不断调整,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6.9%和42.8%。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

  最早关于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情况提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基于这一发现,克拉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总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克拉克还对产业结构变迁提出两点解释: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需求因素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需求、提高工业品和服务业需求,恩格尔将其总结为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效率因素表示各产业部门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差异,各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引起的产业结构变迁称为“鲍莫尔效应”[21]。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基础之上,以各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提出库兹涅茨事实[22]。国内看,杨公朴和夏大慰(2002)较早将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概括为要素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其中要素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自然资源供给、资金和技术供给[23]。综上,产业结构变迁源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再配置过程,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侧的企业和需求侧的家庭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的影响。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2~1957)。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从1952年的0.292增长到1957年的0.413,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在三次产业的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维持在1.5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0%,但对整个GDP的贡献仅为45%,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国农村。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该阶段以国家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特征,旨在解决所有制问题。例如,对个体农业实行农村合作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合作化。

  (2)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以“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体制下放”包括对地方政府下放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等。“体制下放”为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奠定了制度基础[20],地方政府无偿调拨农业资源,大搞基本建设和钢铁生产。这也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在1958年突然降低到0.128,出现产业结构短暂“合理”的假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58.2%,比1957年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这种政策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经济效率大幅下降。此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不断加剧,在1970年达到最大值0.513。第二、三产业长期发展迟缓,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分权造成资源错配失序和产业发展停滞,政府政策面临着放权与分权循环反复的难题,甚至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3)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7),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稳步提升。一是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

  到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改革开放之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试点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价格供给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1988~199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有限,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整体看,相比于1979年,1993年的产业合理化程度提高12.5%,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56.4%;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下降约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分别增加8.6%和1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整体推进时期(1994~2008)。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出现短暂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二是2001~2008年期间,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迈入新阶段。从2003年开始,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不断调整,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6.9%和42.8%。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結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

  最早关于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情况提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基于这一发现,克拉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总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克拉克还对产业结构变迁提出两点解释: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需求因素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需求、提高工业品和服务业需求,恩格尔将其总结为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效率因素表示各产业部门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差异,各

  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引起的产业结构变迁称为“鲍莫尔效应”[21]。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基础之上,以各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提出库兹涅茨事实[22]。国内看,杨公朴和夏大慰(2002)较早将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概括为要素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其中要素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自然资源供给、资金和技术供给[23]。综上,产业结构变迁源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再配置过程,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侧的企业和需求侧的家庭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的影响。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2~1957)。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从1952年的0.292增长到1957年的0.413,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在三次产业的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维持在1.5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0%,但对整个GDP的贡献仅为45%,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国农村。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该阶段以国家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特征,旨在解决所有制问题。例如,对个体农业实行农村合作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合作化。

  (2)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以“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体制下放”包括对地方政府下放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等。“体制下放”为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奠定了制度基础[20],地方政府无偿调拨农业资源,大搞基本建设和钢铁生产。这也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在1958年突然降低到0.128,出现产业结构短暂“合理”的假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58.2%,比1957年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这种政策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经济效率大幅下降。此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不断加剧,在1970年达到最大值0.513。第二、三产业长期发展迟缓,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分权造成资源错配失序和产业发展停滞,政府政策面临着放权与分权循环反复的难题,甚至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3)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7),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稳步提升。一是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改革开放之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试点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价格供给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1988~199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有限,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整体看,相比于1979年,1993年的产业合理化程度提高12.5%,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56.4%;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下降约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分别增加8.6%和1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整体推进时期(1994~2008)。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出现短暂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二是2001~2008年期间,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迈入新阶段。从2003年开始,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不断调整,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6.9%和42.8%。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分析

  最早关于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情况提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基于这一发现,克拉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變动趋势,总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克拉克还对产业结构变迁提出两点解释: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需求因素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需求、提高工业品和服务业需求,恩格尔将其总结为产业结构变迁的“恩格尔效应”;效率因素表示各产业部门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差异,各部门的资本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引起的产业结构变迁称为“鲍莫尔效应”[21]。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基础之上,以各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提出库兹涅茨事实[22]。国内看,杨公朴和夏大慰(2002)较早将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概括为要素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其中要素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自然资源供给、资金和技术供给[23]。综上,产业结构变迁源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再配置过程,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侧的企业和需求侧的家庭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的影响。

篇五: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篇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阶段及特点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阶段及特点

  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1979—1984年

  由于从1958年起到1978年,中国经济建设除了1961—1965年的调整时期以外,许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产高速度、建设大规模”的错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重工业的建设上,片面强调“以

  钢为纲”,忽视能源和交通运输业,在重工业内部,则片面强调自给自足,忽视协作配套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如此日久天长就形成了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某些重工业部门过分突出,而农业、轻工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相当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投资成本大而效益低成为这种畸形经济结构的特征。此外,城镇大量失业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水平长期未能得到改善。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79年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价格、财政等政策,调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加快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始明确,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比例得到调整,能源供应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加工业发展过快的新问题。由于基础设施、原材料工业跟不上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加上农副产品的供应增速

  跟不上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并越发严重,为此,自198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了第二次结构调整。

  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1988—1991年

  1988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顿、全面深入改革的方针,在大力治理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此次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贷款结构,在消除经济过热的同时,实行向部分产业和企业“倾斜”的政策,把其他方面压缩下来的资金、原材料、能源和运力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使得农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增加了有效供给。这次调整尽管有效地增加了短缺商品的供给,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只是缓和了部分经济结构方面的突出矛盾,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1992年出现的新一轮经济过热使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仅没有得到优化反而有劣化趋势,最终成为1994年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

  从前两次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体制上缺乏对部门、地区结构调整的机制,调整手段基本上是依靠对投资规模、投资项目和对国有银行信贷规模的行政性控制,其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加之这两次调整只是一种增量式的调整,对巨大经济存量的问题则基本没有触动,因而中央政府的调整目标最终往往难以实现,致使结构性矛盾反复出现。1991年以后,尽管结构调整的工作仍在陆续进行,但基于同样的原因,经济结构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

  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1997年以后

  1993年下半年以后,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利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需求膨胀,同时继续推进了价格体制、流通体制和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至1996年,宏观调控已经收到明显成效。但是,在经济总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再次突出。原来存在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变,某些方面的“瓶颈”状况更为尖锐。此外,“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还很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为此,1997年以后中国政府再次加大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加大产业政策执行力度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从《纲要》出台后的实际情况看,产业政策并未对经济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其原因主要是重点支持的行业范围较大(占GDP的比重超过50%),政府能够提供的支持能力却明显不足。同时政府缺乏推行产业政策的有效手段,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协调相当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1998年中国政府选择了纺织、煤炭、建材、钢铁、汽车和石化6个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工业行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结构调整工作首先从纺织行业取得突破。鉴于生产能力过剩是该行业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制定了纺织行业压锭计划,要求在3年内压缩1000万纱锭,占原有生产能力的1/4。2000年,又要求纺织行业淘汰30万落后的毛纺锭。由于中央政府强有力的监控和鼓励政策具体到位,更由于纺织品市场长期不景气,企业无法继续维持,因而此

  项政策执行较好,压缩任务得以完成,整个纺织行业率先完成脱困任务。煤炭行业则兼并破产了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关闭了一批资源枯竭的矿山,压缩产量2亿多吨,减少了亏损源。至2000年末,石油化工行业清理整顿小炼油厂的任务已基本

  [1][2]完成,全国共取缔了6000座土炼油场点,列入名单的188户小炼油厂已关闭111户。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1997年以后,中央政府明确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方针。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改革的具体措施,一是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

  企业集团推进和规范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二是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以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方式,对全国24万多户国有小企业进行改制。三是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推进再就业,进行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具体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国企改革力度。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

  1998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8月,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两项重要决定提出,要加强对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的宏观引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

  品化、产业化。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确立了推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方针: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确定发展目标的优先顺序;二是在总体上要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在重点领域力争突破;三是提高可是持续创新的能力,包括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基础研究水平和整体科技能力建设等;四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把握当今世界经济走势和未来市场需求,集中力量攻克难关。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中央政府出台和实施了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方案。对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家科研机构进行改革,通过转成企业、进入企业和转为中介机构等方式全部实行了企业运行机制。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财政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采用投资、贷款贴息?t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补助资金等形式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97年、1998年、1999年三年中,中央政府共增发了2600亿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在预算1000亿元国债基础上又增发了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国家确定的重点投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据估计,财政投资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合计约7500亿元。向基础设施领域的大量投入,使得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对相应投资品生产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文秘114”版权所有

  1999年6月,中央政府开始要将西部开发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摆

  上了重要地位。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政府制定了有关开发战略并于2000年3月设立了西部大开发办公室。

  与上两次调整不同,此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是首次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进行的调整,调整方式正在由单纯的政府导向向发挥市场作用方向转变,调控手段则正在由主要靠行政手段,向经济、法律手段结合必要行政手段的方向转变。其次,中国即将加入WTO,国际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与过去封闭、半封闭条件下进行的结构调整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三,与短缺时代不同,此次结构调整的目标,已由过去的增加短缺商品产量和品种,转变到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由国内企业与行业的发展,转变为参与国际范围内竞争。第四,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是从增量和存量两个角度推进的调整。这与过去仅从增量角度进行的调整有着明显不同。

篇七: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二)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三次产业结构矛盾的原因分析

  1、第一产业矛盾的症结,在于耕地、水等资源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

  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难题,由于资源短缺,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这要花费大量投资,包括水利设施的建设,机械设备、动力、化肥、农药的投入等。这就使农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富余劳动力又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难以增加,“增产不增收”,“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等现象还很严重,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多年来,采取的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以工补农”等措施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但当主要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市

  场价格后,我们面临着政策上的新的选择。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采取新的措施。

  2、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矛盾的根子,是农民多,收入低。

  我国人均拥有的主要工业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属低水平,具有发展的潜力。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目前在城市已经普及的商品在农村尚无购买能力。

  3、造成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状况的原因,有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

  历史上,由于工农业分割、城乡差距大。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避免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采取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对策,在广大农村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各国工业化时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道路。这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占用耕地、制约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新问题。

  实践证明,工业企业和居民住地过于分散,难

  以产生集聚效应,难以以城兴市发展第三产业。在乡镇企业中,农民从种田转为做工,但生活方式未变,也就没有商业、服务业、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的相应发展。有些农民进城打工,其本人生活基本保持了较为单调的方式,其家庭留在农村,也未对第三产业提出需求。1995年,我国640个城市的市区,有人口5亿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亿。其所占的国土面积只有全国的%,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79%。客运量占76%,货运量占65%,邮电业务总量占%,用电量占%,社会消费的零售额占72%,商业和餐饮业网点%,卫生机构床位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68%,文化体育设施也主要集中在市区。统计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的1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每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只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的国家,每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可向第三产业转移2个劳动力。从严格的意义上说,1985一1992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了现有城市中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问题,这个期间,第三产业成为安置城市就业,解决企事业富余人员,增加单位和个人收入的主要途径。公司、商店、饭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农民也进城加入三产大军,个体商贩、商店、饭馆、居民家庭大量雇佣农民工,环境卫生、修理行业等赃、累、苦的工作基本由农民工承担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为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体制和其它原因,并未更多地分享现代文明发展所创造的第三产业的成果。

  城镇发展相对滞后,所产生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居民居住用地过多。据土地管理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城镇居住占用的土地近4000万亩,人均占地75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用地接近亿亩,人均占用土地接近200平方米。上海松江县小昆山镇,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集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1780户居民的宅基地,就可以从1045亩减少为212亩,减少80%。江苏省的村镇规划表明:如果适当将目前的村落向中心村和基层村集中,可复垦耕地300万亩。因此,根据条件有计划地发展城镇,引导农民集中

  居住,不仅可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大量节约土地,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选择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依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农业、第三产业和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以解决这三个矛盾为战略方向,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成长,推进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解决这三个矛盾而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采取重点加强这些产业发展的措施,使资源的配置向“瓶颈”部门倾斜,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已得到基本解决,“瓶颈”产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得到较大的缓解,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以解决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平衡产业比例关系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将顺利完成。今后,为了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相应地,产业政策,也要由倾斜式地开发产业供给能力,转向开拓市场,创造和培育需

  求,通过市场引导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2、我国除了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短缺外,一部分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相对不足。随着经济总量日益增大,资源消耗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目前阶段,应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本任务。在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大力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以及节约消耗自然资源较多的产品,如粮食、电力、钢铁、燃料、化工等产品。要通过节约资源,推动各个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其重点和战略方向,应当放在“三农”,即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民上。其原因是: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仍是基础最薄弱的产业,也是风险最大,比较利益最差的产业。加上我国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较少,农业的发展,面临增加投入,提高效益、调整结构等一系列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是我国必须牢牢把握的方针。

  ——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的需求

  过小,这是我国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还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建筑材料上,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家用电器等,农村居民因购买力低,市场还未打开。

  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是我国第二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否则,我国将难以走出城市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一起上加工工业,但市场只有出口和城市的局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开拓工业产品市场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城市已经饱和的一些产品,在农村家庭还远未普及,只要农村购买力提高,现有的产品是有销路的。

  ——消灭城乡差别,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乡村面貌的改变,在能源、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对市政公用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燃料气、供电的需求,对商业服务业,以及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需求,都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强大动力。同时,随着这些事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

  平的不断提高,创造出更多的国民财富。

  总之,围绕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民,开展全方位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环节

  1、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逐步完成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必由之路。

  通过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通过小城镇的建设,促进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

  2、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分阶段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三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不断改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基础,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任何国家,无论在其经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把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政府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的重点。只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例如,日本历次长期计划,都把居民供电的满足和保

  障程度,以及居民到达主要交通干线的时间,作为计划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在能源安全和保障上,制定了从供应、生产和技术开发的长期政策。为了扩大能源供应的多元化,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拨款70亿美元开发了煤炭液化、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循环流化床发电等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目前已完成了工业示范厂的试验,煤炭的清洁化发电和热效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于开发煤层气和风力发电,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大规模的开发和商业化生产。

  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提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提高本国基础设施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举措。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动力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各国通行的做法,其原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需求导向作用,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需求。二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诸多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高速公路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大型客机对跨国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条件。因此,不断推进能源、交通

  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3、加快工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资源节约和产业技术水平升级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大,但从总体看,还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生产和使用中能耗与材耗过大、产品质量差、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不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

  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各部门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生产一批能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中降低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的产品。

  ——通过新技术运用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在国内外市场上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

  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

  从我国目前经济水平在地区、行业、城乡之间还有极大差别的现实出发,各地区、各行业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不能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适当经济规模,在发展中逐步提高。

  4、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环节。

  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无论是常规第三产业还是新兴的第三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我国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因此,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三产业的开拓,在城市和农村有着不同的任务。目前,城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后,应着重开发旅游、文化、体育等利用闲暇时间的休闲健身产业;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开发提供法律、技术、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服务的咨询服务业;以及开发房地产业等。

  农村应当因

  地制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适应农民需要的第三产业。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体看,十五大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

  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同时,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任务,主要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也提出“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这是党中央对农村工作提出的重要方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吉林和黑龙江为例,这两个省都是我国农业大省

  和产粮大省。1996年两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多年来,“粮食大省、工业小省和财政穷省”一直困绕着两省。现在通过发展粮食加工和后续产业,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给全省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小城镇建设是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结合部。我国城市化的水平,目前不到30%,在世界上也是低水平的。目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达到70%多。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的布局调整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对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严生巨大的影响。小城镇发展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都将有了依托和基础条件。这对于根本改变农村面貌,创造繁荣文明的新农村都有很大的作用。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控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加大林业建设的力度,加快植树造林,特别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规划和给予支持的重点,也是电子、机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综合运用的主要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汽车、飞机、船舶、电话、计算机的使用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

  电力设施,要进一步加强电网改造,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逐步淘汰耗能高、污染大的小机组,发展大功率机组。交通和通信,要完善网络,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其效益。

  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

  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大,但许多产品的质量、档次还不适应市场需要,产品的生产由于规模小、消耗高、用人多,造成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因此,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加工工业调整改造的力度。调整的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消费品。

  食品、纺织、轻工、电子、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等,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目前,由于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变动,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局面。现在市场既有对高档名牌产品的需求,也有对物美价廉产品的需求。只有面向市场,认真研究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近年来,深圳康佳电子集团认真研究农村市场对彩电的需求,对49厘米彩电的功能和价格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国际线路、环绕声和重低音等农村不需要的高档功能,降低了彩电售价,一台只

  售1800元左右,打开了农村市场,销售情况很好。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典型事例。

  第二,适应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促进机电轻纺产品的出口创汇。

  今年,我国进出口顺差很大,全年预计将达350亿美元以上。今后,除了需要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外,在出口上,要转向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避免单纯地扩大数量和单一市场的贸易磨擦。轻纺产品要从目前依靠扩大数量转为主要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单位产品创汇能力上。1995年,我国吨纤维产品的创汇额仅为1万美元,如果提高到万美元,就可以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出口创汇。机电产品则要采取措施,扩大成套设备的出口。

  第三,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开发重化工产品和轻工原料产品。

  大型成套设备、精密机械、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纸浆等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需求量大,但我国生产能力仍有不足,目前进口数量大的,主要是这几类产品。因此,通过现有企业的改建和扩建,挖潜增能,是大有可为的。认真

  做好这项工作,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国家已作了规划和部署,如水火电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改造,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大型纸业基地的建设等。

  第四,要以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为重点,改善原材料产品的结构。

  钢铁、水泥、化工等产品,目前生产能力较大。关键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耗能大,产品质量差。因此,要加强原材料工业的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减少污染,节约用水用地。

  第五,要突出重点,发展一批高技术产业及产品。要根据市场需要,选准方向,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节能环保、航天航空等领域,发展一批目前市场急需,又力所能及的新产业。

  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旅游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今后可以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科技、文化、体育等行业,也已经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发展的前景是好的。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九五”计划实行几年以来,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从1996年的情况看,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西部地区与全国保持同步发展的速度,中部地区的发展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中部五省等地区,发展更快一点。这与国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支持的力度,加快了一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的建设,有很大关系,也是各地发挥优势的结果。1996年和1997年,中西部地区基建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997年,西部投资的增长速度最快。这说明,投资结构变动是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按照十五大报告重申的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要求,各地区在全国的统一规划和政策下,选准自身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地区结构的改善将会出现新的面貌。

  五、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十五大报告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总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

  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在研究和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规划与方案时,要努力贯彻这些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时,要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要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竞争性产业的调整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基础性产业,也要引进市场机制,面向市场需求。

  要深化改革,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也就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进一步明确政府和企业权利和责任。企业依法经营,自负盈亏,承担在市场竞争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主要是制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企业发

  展,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

  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多种形式的投资渠道。明确和界定国家出资人和投资机构,发展国有资本的多种经营形式。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直接融资,充实国有企业资本金。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发展、国有资产的重组结合起来。

  打破条块分割,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真正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更加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形成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需要集中经营的,要按规模经济的要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实行规模经营。需要专业化分工的,要按专业化的要求,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合

  理化。

  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正面临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的时机。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改变产业和经济的面貌将产生带根本性的影响。要不失时机地跟踪和了解这些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引进和开发这些技术。最近,江泽民***在访问美国期间,宣布我国将参加《信息技术协议》。该协议是世贸组织成立后于1997年3月达成的第一个重要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是参加方在计算机、电信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软件和科学仪器等六类信息产品的进口时,按一定期限把关税降为零。这对于我国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认真对待,趋利避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与各项配套改革结合起来。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体制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都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优化,必然带来大量职工岗位的调整,人员的流动和职工下岗再就业是难以避免的,是结构调整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因此,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在结构调整中流动和下岗职工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顺利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措施。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调整规划和方案。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因此,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和任务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别。需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本地区的问题,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需要和可能,确定本地区调整的规划和方案。无论是产业的调整,技术的选择,还是企业的改组,都不能搞一刀切,搞一哄而起。

篇八: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思考

  江胜名;吴石英

  【摘

  要】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根本内容,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相对缓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波动性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致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以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弱化区域差异、推动产业结构逐渐朝着合理化、高度化的方向演变,从而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6页(P39-43,97)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域差异;优化升级

  【作

  者】江胜名;吴石英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062.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生产要素不断从低生产率部门流向高生产率部门,实现经济整体增长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包括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低附加值部门向高附加值部门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一)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自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后,三次产业结构就成为国际上常用的产业结构衡量标准。根据发达国家历史经验,产业结构的演变应遵循“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发展轨迹。2015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9.0∶40.5∶50.5,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元单一驱动到二元共同驱动转变[2]。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过程中,三大产业各自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第一产业比重在1978年—1982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此后一直不断下降,从1982年的最高峰33%降到2015年的9.0%;第二产业比重在1978年—1991年呈下降趋势,1992年开始稍有回升,1998年又开始下降,因此,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波动式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波动较小。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遵循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产业结构成功步入“三二一”的梯级结构,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为:第一,1985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结构进入“二三一”层次;第二,2001年,第三产业比重突破40%,开始与同第二产业并肩同行,各占国民经济40%以上比重,2015年首次突破50%,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三,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转变为“三二一”层次。(图1)从整体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征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整体波动性下降,第三产业基本呈直线上升;第二产业始终保持在40%以上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产业结构量化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途径。

  (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历程

  产业结构变化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向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就业结构变化反应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以及产业内部发展方向的调整。就业是产业结

  构变迁的推力,能够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变化。从内涵方面,产业的发展应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信息密集型”路径,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结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人口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15年77451万人,增加了37299万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70.5∶17.3∶12.2变为28.3∶29.3∶42.4,就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大,由一柱擎天转为三足鼎立,共同解决就业压力。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表明,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70.5%下降到28.3%,但1978年—2002年间,第一产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基本超过50%,解决了当时国民经济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上升到2015年的29.3%和42.6%。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吸纳的人口较多,就业人口绝对数量波动较小,但就业人口与总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究其原因:首先,第一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加上我国多为山区,地理环境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难以普遍实现机械作业,必须依赖手工,因而第一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第一产业与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土地是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总耕地面积地有限的,当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农业对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吸纳呈饱和状态,因此,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绝对数量变化较小,随着总就业人口的增加,其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最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使得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另外,1994年之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第三产业,此后,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主要原因有:第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比较注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的特征比较明显,劳动力需求大;第二,我国第三产业起步晚,刚开始发展速度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第三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偏低,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近年来的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发展的内在特征促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图2)。

  我国疆土辽阔,地理环境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使得各地区经济发展有较大差异,产业结构演变也存在区域差异。《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开始明确说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1。

  (一)第一产业演变的区域比较

  自古以来我国拥有“农业大国”的称号,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先天有利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因此,第一产业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占据一定的份额。四大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产业先经过短暂(1978年—1983年)的小幅上升后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第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产业发展速度滞后整体经济发展,且差距越来越大,故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由图3可以看出四大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关特征:(1)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且两个地区的比重和下降幅度大致相当,可以看出两条线段几乎重合。主要因为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第一产业发展,农业总量上具有相对优势;东部地区濒临沿海,其中大部分省、市土地稀少,因而主要发展第二、三产业;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的老工业基地,地区经济发展重心在第二产业,所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2)东、中、西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基本呈抛物线下降,且速度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23.29%、39.26%、36.90%下降到2015年的5.63%、10.80%、11.97%,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20.04%曲折式缓慢下降为2015年的11.44%,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在2015年的基本接近。改革开放使得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二三产业,因此第一产业的相对比重下降较快,而东北地区因为前期工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后劲不足,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产业比重相对下降较慢(图3)。

  (二)第二产业演变及比较

  第二产业门类广泛,既包括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行业,也包括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行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总体来看,四大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一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见表1、图4)。

  然而,四大地区第二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1978年—1993年,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东、中、西部地区,且在这段时期,东北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快,中部和西部地区下降缓慢并有小幅波动;(2)1993年—2011年,中部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平稳后开始上升,而东部、西部和东北经过微幅下降后开始上升;(3)2011年开始,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其它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东北地区前期发展的基础以及东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的领先发展使得这两个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前期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匮乏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而东部地区后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故两大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二产业起步晚,因而后期发展空间大,第二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超过东部和东北地区。

  (三)第三产业演变及区域比较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产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纵深化,社会各生产部门归根结底是为消费者服务,另外,三大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带动了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及产业结构理论,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发展高级化的方向。由图5可知,四大地区第三产业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比重由1978年的18%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40%以上,在各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基本相当。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其它地区,所占比

  重也高,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息息相关。2003年之后,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出现小幅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央“振兴东北”计划的实施,使得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其中东部地区重工业相对较少因而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中,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波动较大,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波动使整个经济总量波动较大(图5)。

  (一)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三十多年的调整,2015年产业结构结构层次为9.0∶40.5∶50.5,产业结构已趋向合理,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但产业结构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据相关资料,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一般为5∶30∶65[3]。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在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应当由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4-5]。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44.1%,而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法国甚至达到237.%,印度、马来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84.1%、66.2%和58.2%。我国产业结构水平严重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快速发展,使经济发展陷入新常态。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偏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偏低,2015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为28.3∶29.3∶42.4,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的80%左右。不仅三大产业内部就业结构不合理,同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不协调,例如第一产业接近1/3的就业人口只创造了不到1/10总产值,这是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产业内部升级缓慢,技术创新落后

  1.农业基础薄弱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绕着各级政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粗放式经营、靠天收的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首先,科技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大部分农业生产依然是传统的手工作业,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密集,低效率使得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其次,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且多为老年人口,难以掌握高科技,精准农业难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现代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再次,农产品结构层次不高,产品质量不精,农产品加工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工业大而不强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工业虽然庞大,但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三来一补”的模式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核心科技主要依靠进口,高新技术研发力度不够,科技自主创新严重缺乏,因而工业内部升级速度难以提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发展,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继续加速,工业发展已步入“劳动力陷阱”,工业发展速度放缓。同时,我国工业发展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特征,陈佳贵等(2006)研究指出,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距继续拉大,东部地区进人工业化后期,东北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而中西部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6]。

  3.服务业质量不高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呈上升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201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0.2%;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6.1%,与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2012的水平相同。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的消费型服务业比重偏高,长期占主导地位,而科技研发、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文化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型服务业具有促进资本深化、深化产业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2]。

  4.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加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照搬照抄导致产业发展忽视地区比较优势,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雷同。地方政府的过度保护导致区域之间产业链薄弱,缺乏合作,各地区内部自成体系,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不协调,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消耗很多地方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产业升级受到严重抑制。我国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资源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的48%、55%和40%,原油、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超过6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轻工业逐渐转向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属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带来重大危害,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制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重大阻碍。

  (一)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

  劳动力素质水平低下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劳动力掌握新知识,将理论合理地运用于实际生产。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人力资本。首先,增强义务教育的质量,改革大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最后,注重职业培训、在职深造,帮助在职劳动者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

  (二)加强研发投入,激励创新

  科学技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灵魂,三大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的优化调整必须依靠技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技术水平落后,只能高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甚至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设备等,因而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需要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农业的研发投入,研制适合本土的高质量农业品种和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科技化;加

  强工业研发投入,创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品牌创造、生产工艺到后期废旧产品的处理各个环节投入研究,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不仅能够促进工业内部结构优化,还可以化解产能过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强服务业研发投入,提升传统服务层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更要注重生产型服务业的研发,提高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的程度。

  (三)加速市场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

  较低的市场化水平导致资源错配,从而难以充分发挥资源效率,带来产业结构的扭曲。市场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导致我国各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以及较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得益于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而中部地区较为滞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更为严重。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市场化水平越高,经济资源的自由程度越高,从而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和竞争自由流动,产业结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顺应社会发展,达到供需平衡,产业结构升级。

  (四)减少政府不当干预,完善政府激励体制

  在我国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各种绩效考核,其中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因而各地方政府为了最大化经济增长绩效,重点倾向经济效益快而大的项目,从而导致产业结构高度雷同,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因此,适当减少政府干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应多样化,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环境保护、有效产出等标准,完善政府考核机制,摒弃“以GDP论英雄”的不合理做法。

  (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合理的产业政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顺利升级,尤其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可避免。首先,确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打造主导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合理发展;其次,培育适应市场方向的新型产业,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新型产业的顺利发展,与国际产业链接轨;再次,正确对待衰退产业,帮助衰退产业转产、撤让,使资金、设备、劳动力等要素获得合理出路。

  【相关文献】

  [1]沈坤荣,滕永乐.“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13(8):29-38.[2]高煜,刘志彪.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3.[3]李春生.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成因及调整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8):1-3.[4]李江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4-130.[5]郑新立,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和长远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4-5.[6]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4-15.[7]王岳平.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十三五”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4(50):3-12.

篇九: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

  比重变化

  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前后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因此从其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会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图41952—2014年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二

  、中国各时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时期选择:因为“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所以以下就每个“五年计划”期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分析。

  一五时期

  产业结构:作为开端的53年,我国经济以第一产业主导,随后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而到57年时任是第一产业占比最大且高出二、三产业10个百分点,但有明显的下滑。第二产业有明显的上升并与第三产业持平,第三产业这一时期相对平稳。

  原因分析:我国启动“工业化”。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到1957年底胜利完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成,使我国建立

  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比1952年增长98%;第二产业比重得以上升。

  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

  二五时期

  产业结构: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以第二产业主导,其比重先升后骤降。第一产业与之对应现降后升。第三产业相对平稳。

  原因分析:国内,由于党左倾思想导致的“大跃进”运动,过度夸大人民生产力,大练钢铁,大办工厂,不顾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大兴农业。使我国前期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下降的态势。但后期,由于过度生产不顾自然规律引发了59—61年的“3年自然灾害”,人民温饱问题严重,各产业生产力下降。其后几年产业增加值较前期下降。(1958年第一产业450亿元、第二产业484亿元,第三产业375亿元;1960年第一产业445亿元、第二产业389亿元、第三产业387亿元)。

  国外,这一时期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回对华援助人力资金物资。我国工业

  化进程受阻,其比重剧降,并长时低于第一产业。

  三五时期

  产业结构:农业作为主导产业有着先增后降的走势,而工业则先下滑后快速回升。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任变化不大。

  原因分析:国内,《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1)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2)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3)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

  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所以这一时期的农业比重如此之大。而68年开始的“*****”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各产业基本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

  国外,由于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中共中央同时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第二产业在后期得以快速增长。而服务业因为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直没有较大变化。

  四五时期

  产业结构:四五时期产业结构变动不大,第二产业占比超过40%,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比重也缓慢上升,一、三产业较为平缓。

  原因分析:国内,因为“*****”的波浪正逐渐平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慢慢恢复,三大产业的继续发展,各产业总值上升。

  国外,中美、中日关系的和解,前后的建交都为中国迎来了一个平和的国际环境,冲两国的设变引进也为我国的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五五时期

  产业结构:五五时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元年,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以下滑接近30%,而这时的第三产业有小幅上升但大体没变。

  原因分析:国内,78年我国对内实行改革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重新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建立以深圳为代表的一部分经济实验区,各产业增加值明显较上一时期增幅较大,尤其第三产业突出。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环境,为以后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

  国外,对外我国采取开放,放宽外资的引进条件,为外资提供良好的发展政策,加大外资、设备的引进。而这一时期又主要以港澳台地区的外资进入大陆发展制造业为主。同时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使得我国的第二产业有明显上升态势。

  六五时期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有所回升后下滑,大体不变。第二产业这一时期这有明显下滑。第三产业后期迅猛发展,并超过第一产业。

  原因分析:国内,79年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会议决定,从1979年起要用3年时间进行调整,坚决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在以后2年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同时81年,开始实行家庭责任联产承包制,也为第一产业的回升提供动力。可见六五时期,产业结构之所以这样变化,是为了让我国的产业结构趋于正常化,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不一味地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整体经济结构。

  国外,80年代出,国际态势基本向好,无重大事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七五时期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以往下滑态势,到七五时期时其比重以致最低。第二产业也有小幅下滑,但较六五时期,下滑速度减缓。第三产业比重快速增长。

  原因分析:国内,"六五"后期,从1984年第4季度开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经济过热。这些也成为"七五"开局的基础条件。经济过热局面成为整个"七五"期间不得不认真对付的难题。所以"七五"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86年到1988年9月,特点是经济发展持续过热,不稳定因素增加;后一阶段从1988年9月到1990年,为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由此不难看出第三产业比重呈唯一上行产业。

  国外,当时由于我国和美国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交好,国际市场平稳,有一段“韬光养晦时期”。

  八五时期

  产业结构:随着我国GDP的快速成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行,第二产业这一时期有所回升。第三产业发展就相对平缓。

  原因分析:国内,八五计划设想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总体开放的格局。这是关键所在。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好处不断显现,国外思潮的涌入,90年代初我国出现“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了能使国内安心经济建设,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这都为南方地区的产业平稳增长提供信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也为我国吸引了大批外资进入中国,而第二产业受益最多。(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社会安定,民心无疑是有所冲击的。但好在我国的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相好的,并较以往变化巨大,所以冲击很快平息。

  从1991年至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00亿元,年均增长l7.9%。

  九五时期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滑且速度快于八五时期,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滑,第三产业比重快速增长且增速历年最快。但GDP增速年年下降。

  原因分析: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又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到1998年上半年,市场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事实上,在1997年,关于"软着陆"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颇有争议。这年年初,一个名叫刘慧勇的人曾上书朱镕基,建议应当注意通货紧缩。但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未成为主流认识。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已相当明朗,并与一系列国内问题叠加,使经济受阻。2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发言表明,决策层不仅注意到了内需不足的存在,还下决心战而胜之。当年8月2日,朱镕基第一次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构想。国务院随后增发1000亿元财政债券,重点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采取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项,也从1998年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和之后开始的黄金周等措施一起,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于这一举措更多偏向于第三产业,所以其比重得以增加。而从1999年开始的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则与1998年年底呈交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紧密相关。这封由经济学者汤敏和他的夫人左小蕾共同撰写的信建议,在3年至4年内使中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他们估算,扩大高校招生每年可增加1000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使每年一至两百万新增的劳动力延迟进入市场,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这封信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并很快有了回应。次年,有关部门拟定计划,招生人数比前一年增加20%多,几个月后又增至47%。

  国外,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一年的20%猛跌至0.5%,用外资额跌至20年来最低点,而这一点在外资集中的第二产业,体现无疑。

  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我国在成功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积累反通涨和反通缩两方面经验、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十五时期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依旧持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平缓回升,第三产业大体持平,但较九五时期其占比首次超过40%。

  原因分析:国内,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仅调整范围比九五计划要大得多,而且还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后五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一是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当前特别要重视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而这一时期的第一产业比重也有小幅的回升。二是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技术设备。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形成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压缩部分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谘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可见第二、三产业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国外,我国在01年加入WTO,对于三次产业来说。有利有弊,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快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向着欧美国家合理的产业结构日渐优化

  十一五时期

  产业结构: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大体不变,第二产业后期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但GDP较以往增速波动较大。

  原因分析:国内,前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各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但内部结构正按照科学发展观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转变。但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对华直接投资下降,第二产业明显受到影响下滑。同时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产业中房地产泡沫破裂,通货膨胀。这些问题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十二五时期

  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增长比重大体平稳下滑,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呈下滑态势。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并于12年大体与第二产业持平达44.60%,13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占比46.92%,而14年更达48.11%。而这一时期的GDP增速明显由高速增长变换成中高速增长。

  原因分析:国内,来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成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更加着重与深化。从第一产业的角度看,农业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是制约我国第一产业的关键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变现在:农产品总量供给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同时农业结构特别是品种、品质结构尚待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快速工业化并不能及时为农业提供足够的现代物质装备,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从第二产业的角度看,高耗能,低效率仍是我国第二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实行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目标,使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趋于合理,但改革后的产业结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高耗能,低效率是我国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难题。从第三产业的角度看,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相比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较低成为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在吸纳就业人数,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进程中也面临很大困境,主要表现在;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3年以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未达到现代化标准(即45%以上),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不过13年后超过45%,但任落后于西方发达国60%-80%的水平,发展还很不成熟;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劳动力配置质量有待提高,从从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不合理,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传统部门如餐饮业、零售业沉淀太多低素质的劳动力,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快,仍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而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产业就业人数却不足,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世界相关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显不足,其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偏低,远远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第三

  产业现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所处的阶段很不相称,对GDP的贡献也远远低于其应有的贡献,其发展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导致其中不少行业的服务产品供不应求,服务价格上扬,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服务需求。所以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战略产业发展。国外,全球经济呈现回稳复苏态势,外资不断回归。但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促使一部分外资将产业转移至劳动力廉价的东南亚地区,第二产业也受到影响呈下滑。

  1952—2014年我国GDP与三次产业(亿元)

  1978—2014年我国GDP增长率(%)

篇十: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一1984年,是我国经济从*****的严重破坏中得到恢复,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反映了资源配置向第一产业的倾斜。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是一种纠正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的偏差而产生的暂时情况。这个时期,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第一产业达到%,超过二产10%和三产%的速度。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变动具有补偿性和暂时性,从1985年开始,第一产业的比重就逐步下降。在这个时期,纺织轻工等消费品工业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满足了市场需要,但重工业处于调整之中,因此,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多。

  第二阶段,1985年一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8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时,就业的压力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出来,社会资源的配置逐步转向第三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17%,第一产业为%。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3400万人,而第二产业只增加2500万人。

  到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量上也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阶段,1993年—1996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是我国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使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了6个百分点。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跌至20%,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49%,第三产业下降至31%。这个时期,经济增长明显地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其内在原因,是长期存在的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瓶颈”制约的矛盾最为突出,而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我国又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实力,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带动了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八五”时期,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相应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增长。1991一1995年与1981一1991年、1986一1991相比,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都要更快(见下表,单位:%)

  1991—95年1986—91年1981—91年

  工业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

  这个时期,我国重工业的增长,改变了80年代以来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这个阶段目前还未结束,预计将持续到本世纪末与下世纪初。目前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己初见成效,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矛盾已得到缓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方兴未艾。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九五”或更长一个时期,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此而推动的电子、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制造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九五”期间近三年来,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

  (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近几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是,从总体来看,农业的基础还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由于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富余等原因,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这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结构矛盾,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人均耕地少,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不能增加,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很普遍。继1996年粮食大丰收之后,1997年夏粮又获得增产。虽然国家采取了敞开收购粮食和实行保护价格等措施,遏制了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跌,但从全国看,农民从粮食增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增加不多。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6年仅增长%,低于前两年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慢,限制了农民扩大购买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能力。1997年,农民的消费性支出比上年增长%,如果扣除价格因素,仅增长%。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占人口总数70%和劳动力总数55%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制约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市场,不利于国民经济顺畅循环。

  (二)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明显缓解,个别地区还出现相对宽松的状况。但从全国来看,供水、供电、交通(特别是城市交通和长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有108座严重缺水。1997年北京夏季持续高温,空调器等电器的用电负荷增加,现有电无法承受。我国80年代以前的居民住宅用电负荷均未考虑空调、微波炉等电器,将来,随着这些电器的普及,电的改造任务日益突出出来。这是国民经济中的又一结构性矛盾。

  (三)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加工工业不仅质量和效益水平低,而且人均数量水平也不高。我国加工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增长较快。从目前的供求关系看,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但按人均产量我国的水平仍然较低。据统计,除水泥等少数产品外,我国加工产品的人均产量还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例如,纤维(包括天然和合成纤维),我国人均公斤,世界平均是公斤;乙烯,中国人均公斤,世界平均水平是公斤;电,中国人均878千瓦时,世界平均水平2220千瓦时,美国超过万千瓦时,日本是7260千瓦时;电冰箱,我国每万人平均产量75台,世界平均水平是96台;彩电,我国每万人平均产量172台,世界平均水平194台。当前生产能力与能够实现的有效需求不平衡,这是又一个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从长远看,我国工业品的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如何挖掘这个市场潜力,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四)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1996年,第三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50万人,而第二产业只增加550万人,第一产业减少了700万人。但第

  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上得不快,目前只有30%多一点。第三产业投入少,见效快,近几年来得到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得到克服,但其创造的产值增长还不够快,比重提高的幅度还不够大。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这个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

  当然,从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地区产业结构上,还存在着许多矛盾。但产业结构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上四个矛盾。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些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出路和对策,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一)三次产业结构矛盾的原因分析

  1、第一产业矛盾的症结,在于耕地、水等资源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

  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难题,由于资源短缺,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这要花费大量投资,包括水利设施的建设,机械设备、动力、化肥、农药的投入等。这就使农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富余劳动力又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难以增加,“增产不增收”,“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等现象还很严重,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多年来,采取的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以工补农”等措施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但当主要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后,我们面临着政策上的新的选择。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采取新的措施。

  2、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矛盾的根子,是农民多,收入低。

  我国人均拥有的主要工业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属低水平,具有发展的潜力。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目前在城市已经普及的商品在农村尚无购买能力。

  3、造成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状况的原因,有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

  历史上,由于工农业分割、城乡差距大。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避免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采取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对策,在广大农村发展乡镇,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各国工业化时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道路(部分农民进城打工,并未在城市落户,基本也属于离土不离乡)。这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占用耕地、制约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新问题。

  实践证明,工业和居民住地过于分散,难以产生集聚效应,难以以城兴市发展

  第三产业。在乡镇中,农民从种田转为做工,但生活方式未变,也就没有商业、服务业、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的相应发展。有些农民进城打工,其本人生活基本保持了较为单调的方式,其家庭留在农村,也未对第三产业提出需求。1995年,我国640个城市的市区,有人口5亿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亿。其所占的国土面积只有全国的%,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79%。客运量占76%,货运量占65%,邮电业务总量占%,用电量占%,社会消费的零售额占72%,商业和餐饮业点%,卫生机构床位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68%,文化体育设施也主要集中在市区。统计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的1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每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只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的国家,每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可向第三产业转移2个劳动力。从严格的意义上说,1985一1992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了现有城市中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问题,这个期间,第三产业成为安置城市就业,解决企事业富余人员,增加单位和个人收入的主要途径。公司、商店、饭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农民也进城加入三产大军,个体商贩、商店、饭馆、居民家庭大量雇佣农民工,环境卫生、修理行业等赃、累、苦的工作基本由农民工承担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为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体制和其它原因,并未更多地分享现代文明发展所创造的第三产业的成果。

  城镇发展相对滞后,所产生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居民居住用地过多。据土地管理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城镇居住占用的土地近4000万亩,人均占地75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用地接近亿亩,人均占用土地接近200平方米。上海松江县小昆山镇,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集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1780户居民的宅基地,就可以从1045亩减少为212亩,减少80%。江苏省的村镇规划表明:如果适当将目前的村落向中心村和基层村集中,可复垦耕地300万亩。因此,根据条件有计划地发展城镇,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不仅可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大量节约土地,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选择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依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农业、第三产业和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以解决这三个矛盾为战略方向,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成长,推进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解决这三个矛盾而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采取重点加强这些产业发展的措施,使资源的配置向“瓶颈”部门倾斜,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已得到基本解决,“瓶颈”产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得到较大的缓解,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以解决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平衡产业比例关系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将顺利完成。今后,为了进一

  步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相应地,产业政策,也要由倾斜式地开发产业供给能力,转向开拓市场,创造和培育需求,通过市场引导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2、我国除了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短缺外,一部分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相对不足。随着经济总量日益增大,资源消耗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目前阶段,应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本任务。在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大力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以及节约消耗自然资源较多的产品,如粮食、电力、钢铁、燃料、化工等产品。要通过节约资源,推动各个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其重点和战略方向,应当放在“三农”,即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民上。其原因是: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仍是基础最薄弱的产业,也是风险最大,比较利益最差的产业。加上我国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较少,农业的发展,面临增加投入,提高效益、调整结构等一系列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是我国必须牢牢把握的方针。

  ——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的需求过小,这是我国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还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建筑材料上,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家用电器等,农村居民因购买力低,市场还未打开。

  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是我国第二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否则,我国将难以走出城市、外资和乡镇一起上加工工业,但市场只有出口和城市的局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开拓工业产品市场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城市已经饱和的一些产品,在农村家庭还远未普及,只要农村购买力提高,现有的产品是有销路的。

  ——消灭城乡差别,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乡村面貌的改变,在能源、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对市政公用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燃料气、供电的需求,对商业服务业,以及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需求,都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强大动力。同时,随着这些事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出更多的国民财富。

  总之,围绕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民,开展全方位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环节

  1、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逐步完成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必由之路。

  通过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通过小城镇的建设,促进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

  2、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分阶段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三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不断改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基础,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任何国家,无论在其经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把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政府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的重点。只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例如,日本历次长期计划,都把居民供电的满足和保障程度,以及居民到达主要交通干线的时间,作为计划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在能源安全和保障上,制定了从供应、生产和技术开发的长期政策。为了扩大能源供应的多元化,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拨款70亿美元开发了煤炭液化、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循环流化床发电等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目前已完成了工业示范厂的试验,煤炭的清洁化发电和热效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于开发煤层气和风力发电,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大规模的开发和商业化生产。

  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提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提高本国基础设施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举措。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动力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各国通行的做法,其原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需求导向作用,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需求。二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诸多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高速公路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大型客机对跨国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条件。因此,不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3、加快工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资源节约和产业技术水平升级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大,但从总体看,还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生产和使用中能耗与材耗过大、产品质量差、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不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

  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组织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各部门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水资

  源消耗。生产一批能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中降低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的产品。

  ——通过新技术运用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在国内外市场上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

  从我国目前经济水平在地区、行业、城乡之间还有极大差别的现实出发,各地区、各行业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不能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适当经济规模,在发展中逐步提高。

  4、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环节。

  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无论是常规第三产业还是新兴的第三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我国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因此,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三产业的开拓,在城市和农村有着不同的任务。目前,城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后,应着重开发旅游、文化、体育等利用闲暇时间的休闲健身产业;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开发提供法律、技术、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服务的咨询服务业;以及开发房地产业等。

  农村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适应农民需要的第三产业。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体看,十五大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

  (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同时,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任务,主要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也提出“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这是党中央对农村工作提出的重要方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吉林和黑龙江为例,这两个省都是我国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1996年两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多

  年来,“粮食大省、工业小省和财政穷省”一直困绕着两省。现在通过发展粮食加工和后续产业,开

  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给全省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小城镇建设是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结合部。我国城市化的水平,目前不到30%,在世界上也是低水平的。目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达到70%多。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的布局调整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对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严生巨大的影响。小城镇发展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都将有了依托和基础条件。这对于根本改变农村面貌,创造繁荣文明的新农村都有很大的作用。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控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加大林业建设的力度,加快植树造林,特别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规划和给予支持的重点,也是电子、机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综合运用的主要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汽车、飞机、船舶、、计算机的使用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

  电力设施,要进一步加强电改造,降低电损耗,提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逐步淘汰耗能高、污染大的小机组,发展大功率机组。交通和通信,要完善络,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其效益。

  (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大,但许多产品的质量、档次还不适应市场需要,产品的生产由于规模小、消耗高、用人多,造成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因此,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加工工业调整改造的力度。调整的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消费品。

  食品、纺织、轻工、电子、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等,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目前,由于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变动,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局面。现在市场既有对高档名牌产品的需求,也有对物美价廉产品的需求。只有面向市场,认真研究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近年来,深圳康佳电子集团认真研究农村市场对彩电的需求,对49厘米彩电的功能和价格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国际线路、环绕声和重低音等农村不需要的高档功能,降低了彩电售价,一台只售1800元左右,打开了农村市场,销售情况很好。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典型事例。

  第二,适应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促进机电轻纺产品的出口创汇。

  今年,我国进出口顺差很大,全年预计将达350亿美元以上。今后,除了需要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外,在出口上,要转向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避免单纯地扩大数量和单一市场的贸易磨擦。轻纺产品要从目前依靠扩大数量转为主要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单位产品创汇能力上。1995年,我国吨纤维产品的创汇额仅为1万美元,如果提高到万美元,就可以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出口创汇。机电产品则要采取措施,扩大成套设备的出口。

  第三,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开发重化工产品和轻工原料产品。

  大型成套设备、精密机械、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纸浆等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需求量大,但我国生产能力仍有不足,目前进口数量大的,主要是这几类产品。因此,通过现有的改建和扩建,挖潜增能,是大有可为的。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国家已作了规划和部署,如水火电发电设备制造的改造,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大型纸业基地的建设等。

  第四,要以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为重点,改善原材料产品的结构。

  钢铁、水泥、化工等产品,目前生产能力较大。关键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耗能大,产品质量差。因此,要加强原材料工业的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减少污染,节约用水用地。

  第五,要突出重点,发展一批高技术产业及产品。

  要根据市场需要,选准方向,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节能环保、航天航空等领域,发展一批目前市场急需,又力所能及的新产业。

  (四)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旅游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今后可以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科技、文化、体育等行业,也已经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发展的前景是

  好的。

  (五)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九五”计划实行几年以来,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从1996年的情况看,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西部地区与全国保持同步发展的速度,中部地区的发展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中部五省等地区,发展更快一点。这与国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支持的力度,加快了一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的建设,有很大关系,也是各地发挥优势的结果。1996年和1997年,中西部地区基建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997年,西部投资的增长速度最快。这说明,投资结构变动是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按照十五大报告重申的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要求,各地区在全国的统一规划和政策下,选准自身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地区结构的改善将会出现新的面貌。

  五、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十五大报告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总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在研究和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规划与方案时,要努力贯彻这些原则。

  (一)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时,要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要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竞争性产业的调整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基础性产业,也要引进市场机制,面向市场需求。

  要深化改革,推动政企分开和转换经营机制,使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也就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进一步明确政府和权利和责任。依法经营,自负盈亏,承担在市场竞争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主要是制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发展,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规范行为和市场行为,为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

  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多种形式的投资渠道。明确和界定国家出资人和投资机构,发展国有资本的多种经营形式。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直接融资,充实国有资本金。

  (二)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有发展、国有资产的重组结合起来。

  打破条块分割,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真正适应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型。对国有大中型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国有的资产结构更加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需要集中经营的,要按规模经济的要求,调整组织结构,实行规模经营。需要专业化分工的,要按专业化的要求,促进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三)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正面临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的时机。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改变产业和经济的面貌将产生带根本性的影响。要不失时机地跟踪和了解这些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引进和开发这些技术。最近,江泽民***在访问美国期间,宣布我国将参加《信息技术协议》。该协议是世贸组织成立后于1997年3月达成的第一个重要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是参加方在计算机、电信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软件和科学仪器等六类信息产品的进口时,按一定期限把关税降为零。这对于我国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认真对待,趋利避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与各项配套改革结合起来。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体制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都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带来大量职工岗位的调整,人员的流动和职工下岗再就业是难以避免的,是结构调整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因此,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在结构调整中流动和下岗职工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顺利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措施。

  (五)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调整规划和方案。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因此,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和任务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别。需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本地区的问题,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需要和可能,确定本地区调整的规划和方案。无论是产业的调整,技术的选择,还是的改组,都不能搞一刀切,搞一哄而起。

推荐访问: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产业结构 阶段性 中国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