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4篇)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4篇)

时间:2022-11-21 13:2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4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2011年10月,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4篇),供大家参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4篇)

篇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7月23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必须着重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能力。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而共同团结奋斗。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文化产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激活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是什么?一是改革,二是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树立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意识。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篇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

  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要坚持正确的奥论导向

  4)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

  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1)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3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4)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1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第一个阶段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主要目标要求是:(1)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2)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制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3)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华文化影响更

  广泛深入

  (4)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

  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减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迈出坚实步伐(5)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1)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我国将拥有

  高度的政治文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3)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建成文

  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

  的基本公共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

篇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试卷)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50.0分;默认单题5.0分)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发展的底蕴所在。(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3、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就等于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4、我国公共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文化形态呈现精英与大众断裂的迹象。(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以党为中心。(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7、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一国政府合法性的文化基础。(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8、我国公共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文化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9、民族文化是国民凝聚力的深厚来源,是维系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完整性的文化基础。(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0、******曾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5.0分)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第2部分:单选题

  (共5题,共25.0分;默认单题5.0分)

  1、()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5.0分)得分:

  A

  思想理论创新

  B

  文化形式创新

  C

  文化体制创新

  D

  文化形式创新

  正确答案:B

  2、()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保证。(5.0分)得分:

  A

  文化体制创新

  B

  文化形式创新

  C

  文化形式创新

  D

  思想理论创新

  正确答案:A

  3、《民族和民族主义》的作者是以下哪位?(5.0分)得分:

  A

  利西奇金

  B

  盖尔纳

  C

  基辛格

  D

  马克思

  正确答案:B

  4、()是国民凝聚力的深厚来源,是维系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完整性的文化基础。(5.0分)得分:

  A

  政治文化

  B

  意识形态

  C

  民族文化

  D

  军事文化

  正确答案:C

  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5.0分)得分:

  A

  经济发达

  B

  全面开放

  C

  改革创新

  D

  清洁美丽

  正确答案:D

  第3部分:多选题

  (共5题,共25.0分;默认单题5.0分)

  1、我国公共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5.0分)得分:

  A

  过于注重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

  B

  精英文化占据垄断地位

  C

  文化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

  D

  文化形态呈现精英与大众断裂的迹象

  正确答案:CD

  2、软实力包括以下哪些方面?(5.0分)得分:

  A

  经济的扩张力

  B

  政治制度的吸引力

  C

  价值观的感召力

  D

  文化的感染力

  正确答案:BCD

  3、******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5.0分)得分:

  A

  科学化

  B

  中国化

  C

  时代化

  D

  大众化

  正确答案:BCD

  4、为建设国际文化新秩序,我们应当努力推动以下哪些方面的共识?(5.0分)得分:

  A

  扩大影响、相互吸引、共同进步

  B

  反对霸权、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C

  倡导对话、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D

  多元共存、相互包容、和而不同

  正确答案:BCD

  5、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面临什么样的问题?(5.0分)得分:

  A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受到冲击

  B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有待提高

  C

  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力有待提高

  D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面临考验

  正确答案:ABD

篇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作者:暂无

  来源:《前进》2017年第11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

  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推荐访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兴盛 繁荣 推动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