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9篇

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9篇

时间:2022-11-15 10: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9篇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梅品文草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本站  推荐]》  情况后评价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9篇,供大家参考。

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9篇

篇一: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梅品文草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本站

  推荐]》

  情况后评价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

  馈,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县

  委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木制度所称决策后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我局

  重大决策在施行过程中,负责评价的组织、机构运用科学、系统、规

  范的评价方法,对决策执行后的效果做出的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决策

  的延续、调整或终结的活动。

  第三条局办公室是决策后评价制度的组织实施机构,决策提出相

  关科(处)室、单位会同办公室具体负责决策后评价工作。

  第四条决策后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第五条决策后评价要以有利于检验我局重大行政决策的效果、效

  益、效率,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决策

  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决定决策的循环形式为目的。

  第六条决策后评价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

  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目的是否符合;

  (二)

  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决策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

  决策实施在实施对象中的接受程度;

  精品文草

  (五)

  决策实施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六)主要经验、教训、措施和建议等。第七条决策后评价的准

  备:

  (一)

  确定评价对象;

  (二)

  确定合适的评价机构、评价人员;

  (三)

  制定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

  价经费。

  第八条决策后评价的实施:

  (一)

  运用个体的、群体的访谈方法或采用文件资料审读、抽样

  问卷等方法采集整理决策信息;

  (二)

  实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决策信息;(三)

  运用成本效益统计、抽样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等政策

  评价方法评价得出结论并加以综合分析,最终取得综合评定结论。

  第九条决策后评价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决策特点和后评价的要

  求,选择上述一种或多种方法。

  第十条对决策后评价做出总结:

  (一)

  撰写决策的总体评价报告。一是对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行

  总体的评价,对决策后果、决策效率、决策效益做出定性与定量的说

  明;二是对以后决策的制定实施提出建议。

  (二)

  对决策评价活动做岀总结。一是对决策评价机构的效率管

  理机制做出总结;二是对评价人员的选择、评价人员的素质做出评价:三是对评价方案与评价程序进行总结;四是对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行

  思考。

  精品文草

  第十一条决策后评价形成完整的决策后评价报告,报局办公会研

  究审定。局办公会对决策后评价报告审定后,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或废止的最终决定。

  第十二条木制度由瓮安县城市管理局解释。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重大决策后评价制度重大决策后评价制度

  第一条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体系,是确保重大行政

  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统一的有力保

  证。现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经镇领导集体研究决定需要进行实施情况后评价的重大

  行政决策,适用本制度。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可采取下列方式:

  (一)

  邀请纪委、重大决策事项涉及到的利害关系人代表组成评

  估人员,采取座谈或研讨的方式,对我镇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进行

  评估。

  (二)

  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派专人走访等进行民意调

  查。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

  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的目的是否符合;

  (二)

  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决策带来的负面因素;

  精品文草

  (四)

  决策实施在群众中的接受程度;

  (五)决策实施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第五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完成后要形成实施情况

  评估报告,载明决策实施情况评价的相关信息及可能提出的调整建议

  及理由,报镇综合股审议。

  第六条对决策实施评价报告审议后,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

  或废止的最终决定。

  第七条木制度自发布之R起执行。

  第三篇:审计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审计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决策行为,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

  策质量,根据国务院《全而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鞍山市政府重

  大决策合法性论证程序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木制度。

  第二条重大行政决策内容

  (一)

  审计行政的远景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

  以审计局名义出台的重大政策性文件;

  (三)

  大额国有资产的处置;

  (四)

  大额投资的建设项目;

  (五)

  动用大额资金的重大事项;

  (六)

  其他需由集体决策的重大行政事项。

  人事任免、行政问责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不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原则

  精品文草

  (一)科学决策。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现实性

  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二)

  民主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

  证和局机关决定相结合,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依法决策。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四)

  集体讨论。重大决策应当经过审计局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

  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会议决议。

  局长和分管领导对一般行政事项决策,可以不通过局长办公会议

  决策程序。但应当按照科学、合法、效率、公平原则,参照木办法有

  关规定,择优决策,其决策内容应当向其他有关局领导和人员通报。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机构

  局长代表审计局对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局分管领导、办公室主

  任协助局长决策。

  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局重大决策活动,并提供专业性咨询、论

  证、听证、公示以及法律、政策、合法性审查等有关服务。

  局各工作部门为相关决策承办单位,负责承办重大决策的调研、方案起草与论证等前期工作。

  第五条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一)提岀预案。决策承办机构在对拟决策事项的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利弊分析、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等决策事项所涉及的有关情

  况进行调研、掌握和分析的基础上,拟订决策备选方案。对需要进行

  多方案比较研究的问题或者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应当根

  据不同

  精品文草

  意见,拟订两个以上决策备选方案。

  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可以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

  组织进行调研、咨询论证。

  (二)

  咨询论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

  较强的决策事项,决策拟制单位应当咨询专家意见或者组织专家进行

  论证。

  专家咨询论证可以采用咨询会、论证会或者书面咨询等方式。召

  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的,决策拟制单位负责人应当出席听取意见。

  专家咨?询会、论证会的结论及专家咨询意见书应当作为重大行政

  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三)

  征求意见。重大行政决策涉及相关行政机关职能的,决策

  拟制单位应当征求相关行政机关的意见。

  有关行政机关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有不同意见的,由决策拟

  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提请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提请县政府

  主要领导裁定。

  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后,决策拟制单位应当根据协调意见对决策

  方案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需要举行听证会的,应当举行公开听证会。决

  策拟制单位提前10FI公布听证会的时间、地点以及拟作出重大行政

  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根据听证事项的性质、复杂程

  度及影响范围确定、分配听证代表名额,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听证代表

  精品文草

  确定后,应当将名单向社会公布;确保听证参加人对有关事

  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制作笔录,如实记录发

  言人的主要观点和理由,听证笔录应当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四)

  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交集体讨论决定前,应

  当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通过的,不得作出决

  策。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主要包括。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

  及有关规定;是否超越决策机关的法定职权;是否符合本规定设定的

  程序;其他需要审查的合法性问题。

  局办公室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应当及时提出

  法律审查意见。

  (五)

  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

  论决定。

  集体讨论决定按下列规定进行:

  1>提交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决策

  承办机构应当报送决策事项报告、调研报告及风险评估、专家咨询论

  证意见、征求意见及处理情况、合法性审查意见、有关的法律、法规

  和政策规定和其他有关材料,并于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前五日呈送局长

  办公会议组成人员。

  2、局长主持召开有半数以上组成人员到会的办公会议,决策承

  办单位向会议作决策方案说明,回答会议组成人员的询问。

  3、决策事项的局分管领导重点阐述意见,并提出决策建议,因

  故

  精品文草

  不能到会的,书面提出决策建议。

  4、其他领导发表意见;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其他与会人员发表

  意见。

  5、局长在讨论之前不发表倾向性意见,在讨论之后发表结论性

  意见,对审议的事项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搁置及再次审议的决

  定。作出同意决定的,由局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作出不同意

  决定的,决策方案不得实施;作岀修改决定的,属文字性修改的,由

  局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属重大原则或实质内容修改的,应按

  程序重新审议;作出搁置决定的,超过一年期限,审议方案自动废止;作出再次审议决定的,应按程序重新审议。

  6、局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重大决策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的

  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列席单位及人员、特邀

  专家、记录人等基本情况;决策事项以及主要问题;审议过程及会议

  组成人员的意见和表态;其他参会人员的意见;局长的决定。形成会

  议纪要,由局长签发。

  参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对会议未决定和决定不公开的

  事项以及会议讨论情况,不得对外泄露。

  第六条重大行政决策督查落实

  局办公室负责局重大决策的检查、督办、考核等工作。根据决策

  方案和局工作部署,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措施,确保决策方案

  的正确执行,并及时向局长报告督查情况。

  精品文草

  局办公室应当对重大决策进行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明确执行单

  位及工作要求。

  执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局重大决

  策,不得拒不执行、不完全执行、变相执行、推诿执行、拖延执行。

  决策执行部门应当将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及时报告。在出现因不可抗力

  或重大决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部分不

  能实现时,执行部门应当及时向局长或分管领导报告,并提出停止执

  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的建议。

  局办公室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形成

  重大决策档案。重大决策档案,包括?重大决策会议纪要、会议专项记

  录、本办法规定的报送材料以及决策执行过程中涉及执行评估、督促

  检查、公众监督和反馈修正等有关材料。

  第七条重大行政决策责任

  违反本办法,导致重大决策失误的或执行单位违反本规定,导致

  重大决策不能全而、及时、正确实施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审计

  局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受委托的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组织,不履行合同约定,或者在

  重大决策过程中违反工作规则,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

  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解除合同,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八条木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木制度自卬发之H起施行。

  精品文草

  第四篇: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

  制度

  第一条为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符合法律规定,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减少决策失误率,根据国务院《全而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木制度。

  第二条凡需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作出重大行

  政决定之前,必需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

  法的,不得作出集体决定。

  第三条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日常工作由局政策法规股

  负责。

  第四条需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提请审查前,主

  管科室应对其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所要解决的问

  题、制度、措施进行调研、论证后,形成决策草案。

  第五条要将形成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送交政策法规股进行合法

  性审查,同时附送下列材料:

  (一)

  决策草案说明;

  (二)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政策,以

  及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

  (三)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施行方案、可行性说明以及外地经验;(四)

  论证结论和反映各方意见的相关材料;

  (五)

  进行合法性审查需要的其他资料。

  精品文草

  第六条决策草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策法规股可以将其退回起

  草科室,或要求起草科室修改和补充材料后再申报:

  (一)

  提请事项的基本条件尚未成熟的;

  (二)

  无法定依据或超越法定权限的;

  (三)有组织、公民对草案的主要内容有较大分歧意见,且理由

  充分的。

  第七条合法性审查内容主要有:

  (一)

  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规定;

  (二)

  是否超越木局的法定职权;

  (三)

  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四)

  是否与国家方针政策相抵触;

  (五)

  是否与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六)

  是否与本局原有的决策、规范性文件相协调、相衔接;

  (七)

  其它合法性审查事项。

  第八条合法性审查结束后,政策法规股要形成书面审查意见返给

  办公室,明确说明合法、修改、反对的理由和依据。

  第九条政策法规股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方案。

  第十条政策法规股将修改后的方案交局重大行政决策集体会

  讨论决定。

  第十一条本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凡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木制度从发布之H起执行。

  精品文草

  第五篇: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对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促

  进决策的执行,提高重大事项决策水平,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

  际,制定木制度。

  第二条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是指负责评估的单位,依据一定的标

  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方法,对决策执行效果做出

  综合评定并提出决策延续、调整或终结意见建议的活动。

  第三条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实

  效的原则。

  第四条决策承办科室和局属单位(以下称承办单位)和局办公室

  具体负责并组织实施决策后评估工作。其他科室和有关单位应当积极

  配合。

  第五条下列事项应当作为后评估对象:

  (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

  (二)

  决策执行效果不明显、存在问题较多的;

  (三)

  重大政策、法律制度调整的;

  (四)

  市委、市政府要求评估的;

  (五)

  局负责同志或决策承办单位认为需要评估的。第六条决策

  后评估应当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

  决策的执行结果与制定目的是否相吻合;

  (二)

  决策执行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决策执行中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

  决策执行中被执行对象的接受程度;

  精品文草

  (五)

  决策执行情况与全市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符合程

  度;

  (六)决策执行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七)主要经验、教训、对策和建议等。第七条决策后评估的准

  备工作包括:

  (一)

  确定后评估对象;

  (二)

  确定合适的后评估机构、人员;

  (三)

  制定后评估方案,包括目的、标准、方法和经费。

  (四)

  后评估方案报局分管负责同志批准。

  第八条

  承办单位会同局办公室应当成立后评估小组。后评估小组人员应

  当不少于3人。除承办单位、局办公室外,可从其他单位抽调人员或

  邀请相关专家参与。

  根据需要,承办单位会同局办公室可以委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第三方开展决策后评估。

  第九条决策后评估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督查督办、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具体可以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特

  点,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

  第十条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工作应当根据实际,合理确定评估时

  间、任务安排。

  第十一条决策后评估小组或第三方完成评估后,应当提交决策后

  评估报告。决策后评估报告应当包括:对决策制定与执行情况的总体

  精品文草

  评价,对决策效益的分析,对决策延续、调整或终结的意见、建议等

  内容。

  第十二条决策后评估报告应当报局分管负责同志和主要负责同

  志审阅。按照决策程序集体研究决策后评估报告,应当形成对决策继

  续实施、调整或废止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三条木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情况评估制度

  第一条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体系,是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统一的有力保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现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经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需要进行实施情况后评价的重大行政决策,适用本制度。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可采取下列方式:

  (一)邀请有关专家学者、重大决策事项涉及到的利害关系人代表组成评估人员,采取座谈或研讨的方式,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派专人走访等进行民意调查。

  第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的目的是否符合;

  (二)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决策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决策实施在群众中的接受程度;

  (五)决策实施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第五条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完成后要形成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载明决策实施情况评价的相关信息及可能提出的调整建议及理由,报局水政水资源科审议。

  第六条

  对决策实施评价报告审议后,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或

  废止的最终决定。

  第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三: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浅述项目后评价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意义

  罗

  佳

  娄真真

  青海省海西州青海油田公司边远油田开发公司

  青海

  海西

  816400

  ①

  摘要: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完成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后续新建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也为后续工程建设的提供经验。

  关键词:后评价

  项目

  效益指标

  管理

  投资效益

  前言: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运行效益和产生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以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和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与效益直接取决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从而要求工程建设单位根据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实现生产要素在项目实施中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建设产品。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大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避免损失浪费、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因此,强化建设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评价,显得愈加重要。

  1、项目后评价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后评价工作开展现状

  随着油田建设规模的扩大,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多,随之工程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在狠抓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如何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优化工程建设流程已成为工程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为此、各油田先后对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了项目后评价工作,通过评价,找出了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并有效指导了后续工程的建设。

  1.2后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项目后评价工作理解不够彻底:后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评价工作的完成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在后评价过程当中,很大程度上延续重复前评估的评价,实际上,前评估评价是在项目立项前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预期目的等指标采用科学预测的方法进行评估,以此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而项目后评价是站在项目实施完成并运行后的角度上,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投入生产运行后实际运行指标与预测指标的对比,旨在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后续工程建设的管理及投资决策进行服务,在目前后评价过程中,很容易将前评估评价与项目后评价混为一谈,失去项目后评价的原本意义。

  2)、项目后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部分评价内容失真:在后评价过程当中,受到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主体影响,易从自身建

  设利益角度考虑,不能在后评价报告中真实的反映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项目建设实施程序不完整的工程项目,在评价时存在“硬靠”现象,使后评价成果失去真实价值。

  3)、后评价数据资料来源面窄,报告编写数据多为项目实施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中的预测数据,缺少调查核实数据,导致后评价成果受到一定影响。

  2、对项目后评价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对项目后评价工作认识不清

  项目后评价是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的审批决策、建设实施和使用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从而判别预期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后续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并非是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复说明。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一是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对项目本身进行监督和促进;二是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后续建设项目的投资起到一个借鉴作用,有效降低后续建设项目实施投资风险程度;三是对后续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工作起到强化和完善作用。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价最大区别在于评价时点不同,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价是在项目实施前,运用科学的预测手段对项目是否有必要立项实施的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指标、达到的目的,是为项目是否实施提供依据,而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对预期的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并对预测指标与实际运行指标的

  差异因素进行分析。

  2.2对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范围把握不准确

  由于对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认识不够,后评价往往变成了竣工报告的翻版,或者成为一个单纯的经济和财务分析报告,这是与项目后评价的真正目的和现实发展相违背的。总体而言;项目后评价的分析范围涵盖了经济、环境、社会和机构发展等4个方面,具体分为目标评价,实施过程评价,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等主要内容。

  2.3项目后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项目后评价主要采用“有无”对比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缺少横向对比和前后对比的分析,使评价报告的内容深度有所变化,同时,有无对比不能完全反映出项目实施的成功度,总体来讲,一个项目的实施,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或效果,但是,得到的回报与投资未必成正比,这也就给项目实施的成功度的客观评价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个评价报告的真实性。

  3后评价工作对工程建设的意义

  3.1有效总结已实施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

  完整的项目后评价报告,应包括对项目的前期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建设实施目标实现程度评价、生产运行评价、影响与持续性评价等内容,是对已建项目的一次系统性评价。反映出项目实施的成功度,使项目建设达到规范化和系统化。

  3.2通过后评价可保证项目资料的完整

  项目后评价是一项完整性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还需要对项目运行后的参数进行调查核实,使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资料翔实、完整、准确。

  3.3有效指导后续工程建设的实施

  通过项目后评价,可总结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能很好的为后续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服务,并起到一个借鉴和引导的作用,同时还降低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可以说,项目后评价是事项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与手段。

  参考文献:

  1.雷中英,陈微.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分析[J].当代经济.2008(13)

  2.顾欣,邓克林.油田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探讨[J].甘肃科技.2008(15)

篇四: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价、项目后评估的作用及区别

  一、项目建议书

  1、概念: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它是对拟建项目的轮廓性设想.主要是从客观考察项目的必要性,看其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建设项目条件是否具备,是否继续投入人力、物力作进一步研究.从总体上看,项目建议书是属于定性性质的。

  2、项目建议书的作用

  项目建议书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建议书是国家挑选项目的依据,国家对项目,尤其是对大中型项目的比选和初步确定是通过审批项目建议书来进行的。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过程实际上就是国家对众多新提议的项目进行比较筛选,综合平衡的过程。项目建议书经审批后,项目才能列入国家长远规划。

  2)经审批后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3)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方可对外开展工作。

  因此编制项目建议书既要全面概括,又要重点突出,一般侧重于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能性,活力的可能性这三个方面,结论要明确客观.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切记繁杂。

  二、可行性研究

  1、概念:可行性研究是确定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所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设醒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充分研究建设条件,提出建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进行经济分析评估,提出建设的合理性。它

  -1-

  几十项目建设的起点,也是以后一系列工作的基础,起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作为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4)作为与项目有关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5)作为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6)作为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三、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区别

  1、研究任务不同。项目建议书是初步选择项目,起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主要考察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则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或者否定该项目并提出充分理由,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2、基础资料依据不同。项目建议书是依据国家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以及产业政策,拟建项目的有关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布局状况,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可行性研究除把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作为研究以局外,还需把详细的设计资料和其他数据资料做编制依据.3、内容繁简和深度不同.两个阶段基本能容大致相似,但项目建议书不可能也不必要做的很细致,内容比较粗略简单,属于定性性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充实补充,使其更完善,具有更多的定量论证。

  4、投资估算的精度不同。项目建议书的投资估算,一般根据国内外类似已建工程进行测算或者对比推算,误差准许控制在上20%,可行性研究必须对项目所需的各项费用进行比较详尽精确的计算,误差要求不应超过+10%。

  四、项目评估

  1、概念:建设项目咨询评估是通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从客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在不同的建设方案中筛选并提出更优化的方案或措施,工主管部门决策、是项目投资效果最好,或者用最少的投资

  -2-

  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项目评估的作用。

  通过项目评估,促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建设相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投资管理的加强和投资效益的提高.项目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建设方案,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

  2)实事求是的校核投资,落实资金筹措办法和渠道。

  3)促进项目决策科学化,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

  4)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规划.5)有助于统一认识,协调行动,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五、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区别

  1、立足点不同。可行性研究一般是站在用资角度考虑问题,项目评估一般是站在银行、国家投资角度考虑问题.2、侧重点不同.可行性研究侧重于项目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项目评估侧重于对可行性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审查和评估。

  3、作用不同.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作为决策的依据,跟确切的说它是为项目评估提供依据和资料。项目评估不仅是为项目决策服务,而且是银行参与决策和决定贷款与否的依据,同时,两者相互不能代替。

  4、单位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有资格的设计或咨询机构来编制,项目评估则由项目隶属的政府部门(计委、经委等)、项目主管部门、贷款银行等有权机构,或由上级部门委托有资格专门评估机构来做。

  六、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在联系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要求都是一致的,同时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没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不会有项目的评估,不经项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也就不能最后成立。

  七、项目后评价

  1、概念:项目后评价市指对已完成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实践活动的检查总

  -3-

  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2、后评价的作用

  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通过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后评价是增强投资活动工作者责任心的重要手段。后评价主要是为哦兔子决策服务的,总之,后评价要从投资开发项目实践中吸取教训,在运用到未来的开发实践当中去。

  八、项目后评价和项目前评估的主要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评价的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饮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效益,已确定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及可行。后评价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后,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和运营,并通过预测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新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决策和管理服务。所以后评价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评价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前评估的重要判别标准是投资者要求获得效益屡获基准收益率,而后评价的评价标准侧重点是前评估的结论,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这就是前评价与后评估的区别。

  -4-

篇五: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培训效果评估的必要性和实施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只重视培训,而忽视培训的效果评估,从而导致培训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那么如何评价培训活动的效果,界定这种投资行为是否起到作用,培训与员工绩效提升的关联度如何等等,无论对培训的组织部门还是业务部门经理,投资培训的决策层都应该明确回答这些问题。如何有效的评估员工培训的效果,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日常管理工作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很容易受到忽视,有些企业将培训课程结束当作整个培训活动的结束,有些企业认为效果评估只是发放一些调查表格对培训效果进行意见征询和简单反馈,其实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于整个培训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培训效果评估不仅是对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也为企业继续开展培训活动提供依据。

  许多企业已经将培训看成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那么就应该考察这种投资是否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培训是否真正起到作用了?无论对培训的组织部门还是业务部门经理,投资培训的决策层都应该明确回答这个问题。

  否则,就会产生盲目投资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培训负责人组织下一个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培训的组织和质量。

  第二、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培训过程经验教训的总结。

  作为培训负责部门应全面掌握并控制培训的质量以及学员的满意度,对不合格的培训,应该及时找到失误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和方案,从而不断得提高员工对培训项目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组织培训部门的满意度;同时还应总结培训过程中成功的亮点,继续发扬并保持,最终本着不断改进培训质量的原则,把培训工作越办越好。

  第三、培训效果评估使整个培训活动形成闭环。

  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参加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接受与更新能力,综合素质与潜在发展能力的评价。参与评估的学员和经理等应以对自己、对同事、对教员、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

篇六: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第二章

  投资项目概况评估和必要性评估

  学习目标

  本章共分两个部分,即投资项目概况评估和建设必要性评估。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项目实施背景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了解项目发展概况分析的基本内容;熟悉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项目概况分析评估

  开展项目评估,首先需要对投资项目的概况进行评估。所谓投资项目概况评估,是指项目评估者根据投资者提供的有关资料,围绕项目投资者、项目提出的背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情况、项目发展概况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所做的考察与评价工作。

  组织投资项目概况评估,需要判断有关项目提出的背景是否成立、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项目的发展程度是否能保证项目及时付诸实施,以及项目所处环境是否有利于项目建设,并提出相应结论。

  一、项目投资者评估

  (一)投资者的经济技术实力

  投资者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指投资者现有的资产、负债、人员构成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情况。具有相应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沿革

  审查分析投资者的创立和发展过程、隶属关系和体制变化的情况,从而掌握企业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

  2.经济实力分析

  通过了解投资者的注册资本、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可能的情况下要了解重估值)以及流动资产情况,特别是企业近年来(一般是最近3年)的财务状况,判断投资者的资产拥有量和负债状况,分析投资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技术实力分析

  其主要分析投资者的技术开发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专业结构、层次构成,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研究与开发能力等,从而评估投资项目的职工配置合理性和技术水平。

  4.经营状况分析

  其主要分析投资者目前的利税水平、产销率、市场占有率、产品优良品率等,据此,全

  面评估与分析投资者的经营状况。

  (二)投资者的管理水平

  投资者的管理水平是指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经历、管理能力、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其机构的设置及合理性,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业绩,已开发的投资项目的管理情况等,据此判断投资者的管理水平,分析其是否具有管理投资项目的能力(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此外,还应了解投资者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对项目后续发展,包括产品结构、质量相产量等的设想与安排。

  (三)投资者的资信程度

  投资者的资信程度是指投资者的筹资能力和信用程度。对投资者筹资能力的考察与评估可以通过投资者开户的金融机构进行调查,一般来讲,可以要求有关金融机构或其他部门做出提供资金的允诺。投资者的信用程度是指投资者的金融信用和经营信用。金融信用主要是指借款按期偿还率,通过向为投资者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或其他部门了解借款的偿还情况,看其是否按期归还了借款。经营信用主要是指投资者对供销、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售后服务等经济合同的履约率,可以通过对有关单位的调查、研究,进而判断投资者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

  二、项目提出背景的考察与评估

  所谓项目提出的背景,就是指最初设计或规划投资项目的根据或理由。任何一个投资项目,都是在一定背景下提出的。项目提出的背景从整体上讲,基本都可以归纳为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两个方面。

  项目的宏观背景主要是考察与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规划等,这是项目是否可行的基本依据。评估人员应掌握各级政府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并分别论述其要点,把项目的动机与这些要点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充分研究政府的有关规划,以考察项目投资与这些规划的关系。另外,还要考察在规划中项目所处的地位和安排的投资时机等,并论述有关规划和项目的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设对有关规划的影响。

  项目微观背景主要从项目本身提出的理由着手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分析该项目的投资能给地方、部门和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考察投资项目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比如,可以优化利用资源,可以增加加工产品的附加价值,填补本地区的空白,可以替代进口、或可以增加出口满足市场需要,扩大就业,利用社会协作条件和优惠政策等等。

  在实际进行项目评估工作中,通常从产业背景、区位背景和项目定位三个方面入手,对投资项目提出的背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产业背景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国民经济具备一定的基础之后,都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在进行背景分析时,首先就应该对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是政府对未来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的干预,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所可能造成的“调节失灵”而由政府采取的一些预防和补救政策。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就是协调产业结构,如扶持战略产业,调整和援助弱小产业,培育和鼓励新兴产业等。因此,产业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最集中地反映了政府希望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强烈愿望,确定了整个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抑制发展的产业。具体讲,如果一个部门或行业是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的,那么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相反,如果一个部门或行业被列入政府限制发展之列,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减少。因此,产业政策对项目的建设具有一种指导作用,引导投资者把资金投向鼓励发展的产业。同时,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目的建设也是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项目的产业背景进行评估,首先就要分析国家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分布政策以及国家在这一时期的技术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把项目的建设与同期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投资政策要求的投资项目,才可以认为项目的提出是合理的,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就是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项目合理可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里不仅要考察项目建设与国家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关系,还要分析产业政策与项目建设内容的相符程度,以及项目建设对产业政策的影响程度。

  行业分析包括对国家的行业政策、管制与准入、行业周期、行业及项目的成长性、稳定性、发展趋势等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项目管制与准入对项目需求量、现金流入及未来偿债能力影响甚大。

  对项目背景进行分析,还要了解项目实施人的资格、项目是否符合产业规划、项目对应产品/服务的市场前景及行业供需状况、项目技术、建设条件及规模定位等。对于工业、房地产等行业来说,不仅需对行业本身竞争力影响因素作充分评估,更要关注其相关行业的联动性,行业间替代产品的出现及行业内产品的升级,对其目前市场份额、行业同层次竞争者及潜在竞争者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以准确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

  (二)区位背景分析

  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空间,不管其发展水平如何,最终都能在某一特定空间

  找到它的位置,投资项目建设也是与一定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越的区位对投资者和生产者而言,同样的投入可获得更大的产出;对消费者而言,同样的支出,获得了更大的效用。

  投资者或生产者的区位选择应尽可能寻找利益最大化的地点,因为不同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生产对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市场距离、资源分布和环境等状况的依赖程度也有所差异。从区位的角度看,项目对生产要素、市场和环境的区位指向类型主要有市场指向型、资源地指向型、原料供应地指向型、燃料及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以及集聚经济指向型等。

  1、市场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也可称为消费地指向型,它是指项目靠近消费地比靠近原料产地布点有利的倾向。具有这种布局倾向性的通常有以下几类项目:

  (1)产品易碎或易失重,经长途运输可能会发生较大的途中损失的项目。

  (2)产品易腐,难以长久保存,经过长时间的、远距离的运输过程将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项目。

  (3)原料产地相当分散,而消费区的分布相对集中的项目。

  2、资源地指向型

  这里的资源仅是指自然资源。有些项目在布局时,只能考虑建在有某种自然资源储量的地区。一般是那些直接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目的的项目,如采煤项目、采油项目、森林加工项目和水利发电项目等。这类项目在布局时,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3、原料供应地指向型

  原料地指向型是指项目趋于原材料产地的倾向。具有这种布局倾向性的通常有以下几类项目:

  (1)生产中所需原料用量大且不易运输的项目。如制糖项目、钢铁项目和建材项目等。

  (2)为便于某种重要原料的运输供应而对其进行初步处理、加工的项目。如棉花打包厂这样的项目。

  (3)自身生产过程与其主要原料的生产过程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生产联系与互补关系的项目。这类项目如果设在原料产地,将可能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如,石油化工项目设在炼油中心、冶金机械项目设在钢铁产地等。

  (4)消费市场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分散,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而各种重要生产原料分布相当集中的项目。如许多矿产品加工项目等。

  4、燃料及动力指向型

  有许多工业项目在布局时要侧重考虑接近燃料和动力产地。这主要是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对燃料和动力依赖性极强,且消耗量非常大的项目。如,火力发电项目、有色金属冶炼项目、稀有金属生产加工项目等。在这类项目的生产过程中,燃料和动力的消耗量往往可占其生产总消耗的50%左右。靠近燃料和动力产地,可以大大节省燃料或动力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高昂的成本费用和损耗,并且有助于其燃料和动力供给的充分性和稳定性。

  5、劳动力指向型

  劳动力指向型是指某些项目具有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倾向。有些生产活动受劳动力费用高低、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程度比较高,在布局时须重点考虑那些有条件节约劳动力费用或能提供相应劳动力资源的区域。劳动力指向型的项目,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但也可能是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如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项目)。这类项目如纺织、服装、食品和造船行业等实施的项目。

  6、技术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主要是指随着新技术变革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朝着文化、教育、科技和发达地区布点的倾向,如电子、信息和生物基因工程等项目。

  7、集聚经济指向型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一些企业的产出常常是另一些企业的投入。如果这些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就能够更好地协调其相互间的产供销关系,进行更有效、更合理的分工协作,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同时,这些企业集聚在一起,即使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可以共同使用某些基础设施,以节省投资费用。如果一个投资项目在将来生产经营中的协作关系对其非常重要,或必须使用某种基础设施而凭自身能力无法单独建设,因而在布局中必须首先考虑接近具备上述条件的工业基地时,这个项目在布局上就是集聚经济指向型的项目。

  综上所述,投资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发挥项目所在的地区优势,就是要在众多绝对优势中强调最大的优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则选择劣势最小者,这是符合地区作为相对独立利益主体的要求。只有这样,项目的提出背景才是合理的。

  (三)项目定位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总量决定了产业调整空间,需求结构牵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的市场定位。投资项目所生产的产品是不是为社会所需要,确切地讲是否为市场所接受,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能否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就决定了项目是不是有建设的必要性。因此,企业必须生产市场特别需要的产品,这是企业生产的真谛,投资

  项目也是如此。市场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产品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引起投资“热点”的变化。只有把资金投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中去,投资才能取得预期的效益,投资才具有必要性。

  成功地为项目的产品进行定位,就必须了解项目在竞争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必须清楚项目的强项和弱项,对竞争对手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生产项目产品的行业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追逐差异优势。具体分析过程见图2-1

  消费者构成

  供应者构成

  行业动态活动

  产品替代可能性

  市场进入可能性

  图2-1产品定位过程

  因此,项目定位分析应该透过市场的变化,首先要研究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查目前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预测市场未来发展态势,判断项目投产后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策略,进行企业或产品的市场定位。只有项目定位准确,项目的建设才能实现预计的经济目标。项目定位分析,是从项目角度即微观的角度对项目的建设背景进行分析。

  二、项目发展概况的考察与评估

  项目发展概况是指进入项目评估阶段之前,项目进展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情况,主要指已做过调查研究的项目内容及其成果,已做过的试验试制工作情况和建设场址的初选意见等。

  (一)对已做过调查研究的项目内容及其成果进行考察与评估

  判断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对有关市场、技术、资源、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对不同的项目,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所要求考察的繁简程度也不同。有些项目开展市场调查相对比较复杂,而有些项目则可能在资源分析方面存在困难。

  在进行考察评估时,项目评估人员应首先了解投资项目在论证过程中是否考虑了所有重要因素,是否开展过资源调查、市场调查和环境现状调查等工作;如果确认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还要考察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形成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是否符合要求;最终围绕是否需要对某些具体因素进行更深入的专题调查和研究提出结论性评估意见。

  (二)对已做过的试验试制工作进行考察与评估

  已做过的试验试制工作,通常是指一项科研成果或引进技术在投资项目中应用之前,所进行的有关试验、试制工作。能够应用于项目的科研成果,至少应在项目评估之前通过小试和中试,有的还需要完成大试。评估人员对项目所用技术进行分析,就是看其是否属于新的科研成果,是否通过小试、中试或大试,是否有有关部门的鉴定材料。通过对鉴定材料分析研究,考察项目所利用的技术是否属于高新技术或适用技术,应用条件是否成熟(即承担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否与该项技术相适应),是否有能力和技术实力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评估人员可列表说明在项目评估之前已做的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场址选择的初步意见

  场址选择主要反映建设地点及可供选择地址(线路),其可以通过《建设地点资料表》来反映,该表格式如表2-1所示。

  表2-1建设地点资料表

  项目提出单位序

  号

  初选项目

  意见

  Ⅰ

  Ⅱ

  项目建议书意见

  推荐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

  推荐意见

  备

  注

  Ⅰ

  Ⅱ

  Ⅰ

  Ⅱ

  (一)地点或地区

  (二)可供选择地段

  (三)地形地质

  (四)地貌

  …

  …

  (五)社会经济条件

  …

  …

  (六)其他条件

  …

  …

  (七)主要优缺点

  …

  …

  四、项目投资环境的考察与评估

  (一)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是指影响项目投资行为的外部条件的总称,它是投资赖以进行的前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投资环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投资环境按其与投资的关系,可分为狭义投资环境和广义投资环境

  狭义投资环境,一般是指经济环境,它是由与项目投资直接相关的各子环境构成。如投资项目建设环境、项目总体环境等。

  广义投资环境,一般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国际环境等。它包括的范围较广,是由与项目投资直接、间接相关的诸子环境构成的。如拟建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市场状况、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政治状况、国际交往、贸易往来等。

  2、投资环境按其投资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与国外投资环境

  国内投资环境,一般是指投资者在本国境内投资,影响其投资机会决策的诸因素所构成的环境。进行国内项目的评估,对象是国内投资环境。

  国际投资环境,一般是指东道国影响投资决策的诸因素所构成的环境。

  3、投资环境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

  软环境属于投资环境中无形的非物质条件,一般是指吸引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对投资的态度、办事效率、服务机构设置、科学文化发展程度以及法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等社会、经济、政治环境。

  硬环境属于投资环境中有形的物质条件,它是投资环境的物质基础。一般是指与项目相关的交通运输条件、通讯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自然资源,技术条件等。

  进行项目评估既要评估项目的软环境,又要评估项目的硬环境。

  (二)投资环境的内容及其评估

  投资环境评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

  1、社会政治环境及其评估

  社会政治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敏感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社会意识形态和法制建设等。

  对政治环境的评估是要考察国家或地区的政局稳定性、政策连续性和社会安定等情况,政府对投资者的态度,以及政府的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等,其中政局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是衡量国家政治环境优劣的实质性因素。

  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评估是要考察项目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文化素质等。

  在形成投资环境的诸因素中,法律因素起着调整投资关系,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安全,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因而为了充分发挥投资环境诸因素的作用,给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以强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坚定其投资信心,必须不断健全法制,并努力保持其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对法制建设的评估是要考察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是否有效,能否保障投资者的权益等。

  2、经济环境及其评估

  经济环境是构成投资环境的诸多组成因素中,涵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因素,它广泛涉及了与投资者相关的各种经济内容,诸如经济体制的健全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物价及货币的稳定性、市场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水平、行业竞争状况、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涉外经济政策等等。

  3、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及其评估

  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对自然环境的评估是要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状况。对技术环境的评估是要考察相应时期的技术政策、科技发展水平、科技人员素质及数量、科技结构与组织结构等。对基础设施的评估是要考察项目所在地的运输条件、通讯条件和公用设施条件等。

  (三)投资环境的分析方法

  1、多因素分析法

  多因素分析法,又称等级尺度法或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提出的。多因素分析法的特点是根据投资环境的8个关键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的不同,确定其不同的等级分数,一再根据每一个因素中的有利或不利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评分,最后把各因素的等级得分进行加总,作为对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总分越高表示其投资环境越好,总分越低则投资环境越差(见表2-2)。

  表2-2

  投资环境多因素分析法的计分表

  一

  12资本外调

  无限制

  只有时间上的限制

  投资环境因素

  等级评分

  0~12分

  128

  3456二

  1234567三

  1234567四

  12345五

  12对资本有限制

  对资本和利润收入都有限制

  严格限制

  完全不准外调

  外商股权

  准许并欢迎全部外资股权

  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准许外资占大部股权

  外资最多不得超过股权半数

  只准外资占小部分股权

  外资不得超过股权的三成

  不准外资控制任何股权

  歧视和管制

  外商与本国企业一视同仁

  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

  对外商有少许管制

  对外商有限制并有管制

  对外商有限制并严加管制

  对外商严格限制和严格管制

  禁止外商投资

  货币稳定性

  完全自由兑换

  黑市与官价差距小于一成

  黑市与官价差距在一成与四成之间

  黑市与官价差距在四成与一倍之间

  黑市与官价差距在一倍以上

  政治稳定性

  长期稳定

  稳定但因人而治

  64200~12分

  1210864200~12分

  1210864204~20分

  201814840~12分

  1210

  3456六

  1234七

  123456八

  1234567

  内部分裂但政府掌权

  国内外有强大的反对力量

  有政变和激变的可能

  不稳定,政变和激变极可能

  12分

  1210842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

  给予充分保护

  给予相当保护,以新工业为主

  给予少许保护,以新工业为主

  保护甚少或不予保护

  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

  完善的资本市场,有公开的证劵交易所

  有少量当地资本,有投机性证券交易所

  当地资本少,外来资本不多

  短期资本极其有限

  资本管制很严

  高度的资本外流

  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

  小于1%1%-3%3%-7%7%-10%10%-15%15%-35%35%以上

  总计

  84202~8分

  86420~10分

  10864202~14分

  14121086428-100分

  从斯托伯提出的这个投资环境多因素分析法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其所选取的因素都是对投资环境有直接影响的、为投资决策者最关切的因素,同时又都具有较为具体的内容,对其进行评价时,所需的资料易于取得且易于比较。多因素分析法采用了简单累加记分的方法对具体环境进行评价,使定性分析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化内容,同时又简单易行,一般的投资者

  都可以采用。在各项因素的分值确定方面,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不同因素对投资环境作用的差异,反映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一般看法。

  在分析的八个因素中,货币稳定性和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占评分总数的34%,说明投资者十分重视币值稳定程度。严重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值以上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投资出现贬值,有很大的投资风险,甚至会让投资者却步。其次,资本外调、政治稳定性、外商股权以及歧视和管制,这四项各占评定总分的12%。这四项关系到资本能否自由出境、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条件,以及外商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能否控制。对投资者来说,实际上是投资的安全程度和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控制程度,因此这四项共占评定总分的48%。最后是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和当地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这两项分别占评定总分的8%和10%,所占比重较轻。

  多因素分析法由于具有定量分析和对不同因素的详细分析等优点,是运用较普遍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2、冷热图表法

  冷热图表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伊尔.A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于1968年提出。他们对60年代后半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工商界人士进行的调查资料,通过七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了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投资环境要素整合为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增长及成就、文化一体化、法律阻碍和地理及文化差距等七个综合因素,并根据其实际状态确定冷热度,然后综合各综合因素的冷热度进行环境优劣的判断。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制约下,一国投资环境越好,即“热国越热,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参与成分就越大,相反,若一国投资环境越差(即“冷国”),则该国的外资投资成分就越小。

  (1).政治稳定性。一国或地区政治稳定为投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该国或地区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一国的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2)市场机会。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给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机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达,市场机会多,则能够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当市场机会大时,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效率和稳定形式是企业投资环境的另一因素。经济发展快和成就大,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4)文化一元化。一国或地区内各阶层的人民,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世哲学、人

  生的观念和目标等,都要受到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一元化程度高,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5)法令阻碍。一国或地区的法令繁杂,并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束缚现有企业的经营,影响今后企业的投资环境。若法令阻碍大,为“冷”因素,反之,为“热”因素。

  (6)实质阻碍。一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往往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阻碍,实质阻碍大时,为“冷”因素,反之,为“热”因素。

  (7)地理及文化差距。两国或地区距离远,文化迥异,社会观念及语言文字的差别有碍思想交流。地理及文化差距大,为“冷”因素,反之,为“热”因素。

  表2-3

  冷热图表法

  国别

  要素冷要素

  热度

  A国

  B国

  C国

  D国

  热

  偏热

  偏冷

  冷

  政治稳定性

  大

  大

  大

  大

  文化一市场经济元化与机会

  发展

  成就

  大

  大

  中

  小

  大

  大

  中

  小

  大

  中

  中

  中

  法规阻碍程度

  小

  小

  中

  大

  实质阻碍

  中

  中

  大

  大

  地理及文化差距

  小

  大

  大

  大

  ▲对冷热图表法的评价:

  优点:冷热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虽然在因素(指标)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但它却为评估投资环境提供了可利用的框架,为以后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缺点:该方法比较侧重对宏观因素的考察,而缺乏对一些微观因素如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技术水平的稳定性、价格等因素的分析。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理由及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重新审查、分析和评估,分析项目建成后所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

  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与评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首先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分析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长远计划、产业技术政策、行业和区域规划

  等。然后,从项目微观角度,分析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方向、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规模是否合理等。

  一、项目宏观必要性分析

  项目宏观必要性分析评估,就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角度出发,衡量项目对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产业政策,以及地区规划与行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应侧重于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估,而对于中小型建设项目则侧重于从地区与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估。

  (一)是否符合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发展的需要

  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是指社会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的基本平衡。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构成;社会总供给由投资品供给和消费品供给组成。项目建设投资直接构成投资需求,在消费供求平衡条件下,如果投资需求规模过大,将使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引起财政和信贷收支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如果投资需求规模过小,将导致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使经济出现萧条和衰退。所以,应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决定项目的压缩、停缓建或者相应扩大。

  国民经济结构的平衡主要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产业结构合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主要取决于结构的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各级政府需要利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各种经济杠杆,根据资源获得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主动寻求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途径。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能够起到调节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国民经济出现不平衡时,就要及时地调整投资方向,给“瓶颈”产业以更多的投资,压缩“长线”产业的投资,从而积极地影响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转入良性循环,使国民经济趋于平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市场、技术、资源等条件不断变化,国民经济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协调发展,而必须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现代化转变。这种转变,也要通过科学地确定和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因此,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应从宏观上分析、考察项目的建设是否具有这种功能,如果对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则可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否则,则认为项目的建设是不必要的。这一点对大型投资项目尤为重要。

  (二)是否符合国家一定时期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对投资项目建设具有一种指导作用,引导投资者把资金投向鼓励发展的产业。

  当前我国产业政策总的原则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是高度重视农业,调整和改造加工工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振兴支柱产业。考察项目宏观上是否有建设的必要性,就应该深入研究国家同期的产业政策,并把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才认为是有必要的。

  (三)是否符合布局经济的要求,促使国民经济地区结构优化

  根据生产力最佳配置的要求,在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选择最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最佳的组合形式安排投资建设,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是所谓的布局经济。每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都有相应的布局构想,由于不同的产业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效应”,因而就存在着布局经济的问题。科学的经济布局能够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布局经济的要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发总是具有一定先后顺序,按照“梯级开发”的规律,以发达地区的经济逐步带动落后或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合理的经济布局能够减少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加快信息的传递,以同样的投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合理的布局能促进分工协作,加快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布局经济要求各地区按照自己的资源、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来发展经济,这样就会形成重点突出、各有特色的经济区域和生产组织,促进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分工协作,从而达到加快地区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评估,就不得不考察项目是否符合布局经济的需要,将拟建项目放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布局中去,看其是否符合布局经济的要求。

  除上述评估内容外,还可以分析考察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结构优化的需要,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等;考察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考察项目产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内容,为项目建设的宏观必要性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二、项目微观必要性评估

  项目微观必要性评估,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衡量项目对市场需求、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和投资效益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评估。

  (一)项目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求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投资项目所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投资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就决定了投资项目是不是有必要建设。市场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产品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引起投资“热点”

  的变化。只有把资金投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项目,投资才具有必要性。评估项目的微观必要性,必须首先研究市场的需求情况,对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和竞争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通过对与项目产品有关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项目产品在国内外的供应与需求量的调查和预测,综合分析项目产品的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是否适应,据以判断和评估项目产品市场需求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分析产品在质量、性质、成本和价格等方面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只有项目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适销对路,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拟建项目的投资才是必要的。因此,市场需求的分析研究是进行项目建设微观必要性评估的起点。

  (二)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个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发展目标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生产能力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宽等。同时,企业的发展有多种途径,包括改变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能力,拓宽经营范围等。但无论选择哪种途径,一般都离不开投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要求,因此投资项目必须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评估时,首先要了解承担项目投资的企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和要求,并且分析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与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地区或行业发展规划合理结合,判断企业的发展是否与大环境相吻合,然后再将拟建投资项目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各种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从而判断投资项目的建设对于企业本身是否是必要的。

  (三)是否考虑到了合理生产规模问题

  生产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项目建设条件的要求、技术方案的选择和生产产品的成本与效益。合理生产规模的确定是在产品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能力可行的前提下,结合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能源、水资源及协作配套条件的可能性,依据行业规模经济原则与产业结构要求而进行的。生产规模评估是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拟建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否与产品的市场需求相适应,是否与资金、原材料、能源及外部协作配套条件相适应,是否与项目的合理经济规模相适应,以及是否符合本行业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所作出的深入分析与评价。如果投资项目的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也能符合合理经济规模要求,那么该项目的建设就是必要的。

  (四)是否有利于技术进步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新现象、新特点带来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新趋势。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第一位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

  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以渗透的方式凝结于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之中,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作为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实现,其中之一即通过投资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需要的产品。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项目,应尽可能地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满足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要求,并能把这些新的科研成果尽快运用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使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使项目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新产品。对这类项目进行必要性评估时,首先要分析评估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考察拟建项目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果能够通过拟建项目的建设尽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则认为项目是有必要的。

  本章小结

  投资项目概况评估,是指项目评估者根据投资者提供的有关资料,围绕项目提出背景、可行性研究、项目发展概况和项目投资环境等方面所做的调查、研究、分析、考察与评价工作。组织投资项目概况评估,需要判断有关项目提出的背景是否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是否全面、客观、项目的发展程度是否能保证项目及时付诸实施,以及项目所处环境是否有利于项目建设,并提出相应结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是指最初设计或规划项目的根据或理由。它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考察。在实际的项目评估工作中,通常从产业背景、区位背景、项目定位等三方面分析和评价项目提出的背景。

  考察评估项目发展概况需要对已做过调查研究的项目内容及其成果、已做过的试验试制工作情况和建设地点及可供选择地址进行分析。

  投资环境是指影响项目投资行为的外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狭义和广义、国内与国外,以及软与硬各种环境类型。开展项目评估,需要明确具体项目所处的投资环境。通常需要评估社会政治、经济、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等因素。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就是针对所确定的建设目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重点审查、分析和评价投资项目是否有必要确立或兴建,即对投资项目所提供的服务或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社会承认进行分析和评估。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通常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宏观必要性评估重点考察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和布局经济的需要,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微观必要性评估主要考察项目产品是否符合市场、地区或部门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否有助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及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内容。

  复习思考题

  1、如何对项目提出的产业背景进行分析?

  2、如何对项目提出的区域背景进行分析?

  3、怎样考察和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项目提出背景与投资环境有何异同?

  5、投资环境评估的内容包括哪些?

  6、怎样从宏观角度进行建设必要性的分析和评估?

  7、怎样从微观角度进行建设必要性的分析和评估?

篇七: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及区别

  一、项目建议书

  1、概念: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它是对拟建项目的轮廓性设想。主要是从客观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看其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建设项目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总体上看,项目建议书是属于定性性质的。

  2、项目建议书的作用

  项目建议书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项目建议书是国家挑选项目的依据,国家对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的比选和初步确定是通过审批项目建议书来进行的。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过程实际就是国家对新提议的众多项目进行比较筛选,综合平衡的过程。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项目才能列入国家长远计划。

  2)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

  3)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方可对外开展工作。

  因此编制项目建议书既要全面论述,更要突出重点,一般侧重于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能性,获利的可能性这三方面,结论要明确客观。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切忌繁杂。

  二、可行性研究

  1、概念: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汁匕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充分研究建设条件,提出建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进行经济分析评估,提出建设的合理性。它既是项目工作的起点,也是以后一系列工作的基础,其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作为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作为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5)作为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6)作为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三、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区别

  1.研究任务不同。项目建议书是初步选择项目,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主要考察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则需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经济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或者否定该项目并提出充分理由,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基础资料依据不同。项目建议书是依据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以及产业政策,拟建项目的有关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布局状况,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可行性研究除把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作为研究依据外,还需把文件详细的设计资料和其他数据资料作编制依据。

  3.内容繁简和深度不同。两个阶段的基本内容大体相似,但项目建议书不可能也不要求做得很细致,内容比较粗略简单,属于定性性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充实补充,使其更完善,具有更多的定量论证。

  4.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不同。项目建议书的投资估算一般根据国内外类似已建工程进行测算或对比推算,误差准许控制在上20%,可行性研究必须对项目所需的各项费用进行比较详尽精确的计点,误差要求不应超过+10%。

  四、项目评估

  1、概念:建设项目咨询评估是通过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从客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在不同的建设方案中筛选并提出更优化的方案或措施,供主管部门决策、使项目投资效果最好,或者用最少的投资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项目评估的作用

  通过项目评估,促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投资管理的加强和投资效益的提高。项目的作用概括为以下的几方面:

  1)优化建设方案,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

  2)实事求是的校核投资,落实资金筹措办法和渠道。

  3)促进项目决策科学化、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

  4)有利于客观经济调控,落实经济发展规划。

  5)有助于统一认识,协调行动,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

  五、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区别

  1.立足点不同。可行性研究一般是站在用资角度考虑问题,项目评估一般是站在银行、国家投资角度考虑问题。

  2.侧重点不同。可行性研究侧重于项目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项目评估则着重于对可行性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审查和评估。

  3.作用不同。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更确切的说它是为项目评估提供依据和资料。项目评估不仅是为项目决策服务,而且是银行参与决策和决定贷款与否的依据,同时,两者相互不能替代。

  4.单位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有资格的设计或咨询机构来编制,项目评估则由项目隶属的政府部门(计委、经委等)、项目主管部门、贷款银行等有权机构,或由上述部门委托有资格的专门评估机构来做。

  六、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在联系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要求都是一致的,同时,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没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不会有项目的评估,不经项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也就不能最后成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七、项目后评价

  1、概念: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2、后评价的作用

  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通过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后评价是增强投资活动工作者责任心的重要手段。后评价主要是为投资决策服务的,即通过后评价建议的反馈,完善和调整相关方针。

  政策和管理程序,提高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和改善投资效益的目的,总之,后评价要从投资开发项目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再运用到未来的开发实践中去。

  八、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估的主要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前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及可行。后评价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后,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和运营,并通过预测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新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决策和管理服务。所以后评价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后评价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前评估的重要判别标准是投资者要求获得的效益率或基准收益率,而后评价的评价标准侧重点是前评估的结论,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这就是后评价与前评估的主要区别。

篇八: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1988年原国家计委正式委企业新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家企业必须不断地研发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获得竞争的优势。新产品的研发成功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发展的新天地。新产品的研发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相关部门,这个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仍然有不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新产品开发速度慢,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企业中新产品开发的随意性强,管理方法和工具落后,尚没有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新产品开发的运行和管理模式,未能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本文结合在企业新产品研发及管理工作中多年的实践,论述了新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的概念、方法、内容与意义。为了提高新产品研发的成功概率,企业内部有必要尽快建立规范的后评价制度,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的后评价工作。

  1、新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1.1、项目后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项目后评价几乎与前评价同时产生,最早产生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主要为了适应当时罗斯福政府对重大社会计划项目管理的需要,作为监督政府政策性投资的手段。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财政、审计机构及援外单位已开始进行项目的后评价,到了七十年代已经成为西方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管理的必不可少和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后评价主要是对国家的预算、计划和项目进行评价。一般来说,这些国家有评价的法律和系统的规则、明确的管理机构、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以其影响力不可小视,更不可认为是可有可无之举。人们一般很重视研发项目验收时对各项指标的考核,项目管理部门也往往认为对项目的管理至此已大功告成。其实,这种认识不够全面。如果能继续对项目追踪两年左右时间,再回过头来,对该新产品的研发进行回顾性的项目追踪后评价,会有许多收获。例如:原先隐蔽的问题,可能业已暴露,正好给予解决;用户使用意见反馈,有利于产品的持续改进;原先市场信息不明朗,现在产品投入市场后,可以直接获知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等等。这时的评价,已有事实说话,将更加客观,有利于及时检验和修正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因此对于产品研发项目的后评价,评价时间一定要延伸至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市场的反应,这对于提高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2、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估的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有类似之处,但在评价的阶段、主体、侧重点、内容、依据以及目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对于新产品的研发项目来说主要有:

  2.1、评价的阶段不同。前评价是在新产品研发项目决策前的前期工作阶段进行,而后评价是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一段时间之后,对新产品研发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2.2、评价的主体不同。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前评估是由项目主体如投资者、贷款决策机构等组织实施的。为了保证新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后评价则是以项目运行的监督管理机构、单设的后评价权威机构或者上一层决策机构为主进行的。以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后评价由运营管理部会同规划、财务、审计、质量、设计以及市场等部门进行。

  2.3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前评估是项目投资前进行决策管理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企业的融资决策、银行的借款决策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前评估是对最终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和研究,以求项目规划更加合理与完善,是可行性研究的延伸,但是比可行性研究更高级的阶段。通过前评估,项目可能被否定,也可能只做局部修改补充后被肯定。项目前评估主要以定量指标为主,侧重于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而后评价主要结合新产品的决策、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2.4、评价的内容不同。前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必要性、条件、技术评估、财务评估、社会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评估的结果形成评估报告。而后评价除了要对上述内容进行再评价之外,还要对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2.5、评价的依据不同。前评估主要依据历史资料和经验数据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政策、规定等文件,预测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的效益;而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后评价的依据是新产品研发过程以及产品投入市场之后的实际发生情况的实际值,如新产品研发所消耗的费用、投入市场之后产生的经济效益、销售额等等。

  2.6、评价的目的不同。前评估的目的在于保证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确定该项目是否可以立项,而后评价则是在新产品研发甚至投入市场之后,评价产品研发的决策、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阶段的工作,其目的改进决策和加强管理,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

  3、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新产品研发项目结束以后,产品在市场中滚动了一段时间,该项目的目标是否达到立项时的预测,成本高还是低,利润大还是小,用户多还是少,一般已经水落石出。这时候对项目进行决策评价、技术评价、效益评价等各项专项评价,可及时检验立项决策的准确率,统计出项目的收益率,预测下一步的市场占有率,检查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这对于加强项目管理、促进新产品的研发是大有裨益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项目论证及评估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新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决策评价

  一般项目能够立项,都说明预计的市场前景良好。当产品投入市场之后到底如何,这时可以拿出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了。如果一个新产目进行过程中的时间进度、费用支出、人员配置、资源利用进行全面控制,以求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拿出最好的产品。管理评价就要从项目是提前完成、按时完成、延期完成、还是严重延期完成来评价管理的力度;从费用是节余、按预算执行、超支、还是严重超支来评价项目的费用管理。其它如质量管理、文档管理、流程管理等皆可一一评价。

  4、新产品研发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出了很多项目后评价方法,对于企业的投资项目的后评价要求来说,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去构建一个新的评价方法,而是在许多现成的方法之中找出一个适合项目本身特性的方法,或者做适当的改进后推广品投入市场之后卖不出去,说明当初对市场分析存在偏差,决策存在失误。应用。后评价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通过决策评价,可以及时总结出经验教训,以便及时调整方向;哪些项目必须不断加强,哪些项目必须立即下马,哪些项目必须马上补救。

  3.2、技术评价

  项目已经演化为产品进入市场,就要及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评价。评价其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这时不是与设计指标核对,而是要与用户要求比,与自己同类产品比,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以期达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做好这一评价,有利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产品的改进改型,推出更适合市场的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社会、经济、环境等当面的综合效果。

  除了上述主要方法之外,目前在后评价中采用的其他方法还有数据收集法、统计预测法、风险型决策分析法、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试验仿真法等。

  5、结束语

  企业新产品研发中应特别注重抓好研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和后评价两个阶段的管理,做好这两个阶段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把握住核心内容。中小企业的项目经理应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这对于企业新产品研发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定期对项目进行后评价,这样可以及时对决策进行检验、对技术创新战略适当微调、改进管理,通过不断评价、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从而保证达到预定的目标,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

  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后评价既要遵循一般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又应该根据新产品研发自身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使新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赢得竞争。

篇九: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浅谈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及其...首次分享者:Shmily-F已被分享25次

  评论(0)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删除

  转文

  一、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概念众所周知,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它是对拟建项目的轮廓性设想。

  主要是从客观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看其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建设项目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总体上看,项目建议书是属于定性性质的。

  二、项目建议书的作用

  项目建议书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项目建议书是国家挑选项目的依据,国家对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的比选和初步确定是通过审批项目建议书来进行的。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过程实际就是国家对新提议的众多项目进行比较筛选,综合平衡的过程。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项目才能列入国家长远计划。

  2.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

  3.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方可对外开展工作。

  因此编制项目建议书既要全面论述,更要突出重点,一般侧重于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能性,获利的可能性这三方面,结论要明确客观。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切忌繁杂。

  三、可行性研究主要概念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汁匕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充分研究建设条件,提出建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进行经济分析评估,提出建设的合理性。它既是项目工作的起点,也是以后一

  系列工作的基础,其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作为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作为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5.作为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6.作为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五、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区别

  1.研究任务不同。项目建议书是初步选择项目,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主要考察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则需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或者否定该项目并提出充分理由,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基础资料依据不同。项目建议书是依据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以及产业政策,拟建项目的有关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布局状况,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可行性研究除把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作为研究依据外,还需把文件详细的设计资料和其他数据资料作编制依据。

  3.内容繁简和深度不同。两个阶段的基本内容大体相似,但项目建议书不可能也不要求做得很细致,内容比较粗略简单,属于定性性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充实补充,使其更完善,具有更多的定量论证。

  4.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不同。项目建议书的投资估算一般根据国内外类似已建工程进行测算或对比推算,误差准许控制在上20%,可行性研究必须对项目所需的各项费用进行比较详尽精确的计点,误差要求不应超过+10%。

  六、项目评估的简要概念

  建设项目咨询评估是通过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从客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在不同的建设方案中筛选并提出更优化的方案或措施,供主管部门决策、使项目投资效果最好,或者用最少的投资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项目评估的作用

  通过项目评估,促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投资管理的加强和投资效益的提高。项目的作用概括为以下的几方面:

  1.优化建设方案,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

  2.实事求是的校核投资,落实资金筹措办法和渠道。

  3.促进项目决策科学化、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

  4.有利于客观经济调控,落实经济发展规划。

  5.有助于统一认识,协调行动,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

  八、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区别

  1.立足点不同。可行性研究一般是站在用资角度考虑问题,项目评估一般是站在银行、国家投资角度考虑问题。

  2.侧重点不同。可行性研究侧重于项目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项目评估则着重于对可行性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审查和评估。

  3.作用不同。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更确切的说它是为项目评估提供依据和资料。项目评估不仅是为项目决策服务,而且是银行参与决策和决定贷款与否的依据,同时,两者相互不能替代。

  4.单位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有资格的设计或咨询机构来编制,项目评估则由项目隶属的政府部门(计委、经委等)、项目主管部门、贷款银行等有权机构,或由上述部门委托有资格的专门评估机构来做。

  九、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在联系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要求都是一致的,同时,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没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不会有项目的评估,不经项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也就不能最后成立。

  十、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十一、后评价的作用

  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通过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

  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后评价是增强投资活动工作者责任心的重要手段。后评价主要是为投资决策服务的,即通过后评价建议的反馈,完善和调整相关方针。

  政策和管理程序,提高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和改善投资效益的目的,总之,后评价要从投资开发项目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再运用到未来的开发实践中去。

  十二、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估的主要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前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及可行。后评价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后,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和运营,并通过预测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新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决策和管理服务。所以后评价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后评价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前评估的重要判别标准是投资者要求获得的效益率或基准收益率,而后评价的评价标准侧重点是前评估的结论,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这就是后评价与前评估的主要区别。

推荐访问:实施情况后评估的必要性 必要性 评估 情况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