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10篇

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10篇

时间:2022-11-13 12:2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10篇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开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10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10篇

篇一: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开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中式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根底,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根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那么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别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那么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欣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

  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华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

  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那么显得缺乏。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

  .

  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

  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4.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中国园林四大特点:

  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含蕴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

  ?

  ?

  发布时间:2009-07-0909:02:45点击数: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假设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想比拟,它所具有的个性是鲜明的。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本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蕴涵。或者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主要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其具体主要表达在: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而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表达在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等。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表达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开展,玩赏艺术的开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开展和普及。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欣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欣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欣赏水中芙蕖睡莲,或欣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那么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管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

  (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假设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那么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表达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清楚,上下错落,疏朗有致。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拟灵活,富有变化。通过对、照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拟而言。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苏州拙政园中园局部,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供帝王园居时使用。它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幽雅气氛,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平面布置也比拟灵活。但是,仍不失其豪华气势。

  五、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管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

  书画,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而且笔情墨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石粉活泼的时期。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开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与名剑,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无助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开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

篇二: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江南地区,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还包括上海、无锡、常熟、南京等城市。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等.3、其他园林

  除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外,园林类型还有寺庙园林等。寺庙园林一般多坐落于名山大川之间,将诗情画意融入园中,追求天然林泉风景之美。东晋时慧远率众僧避乱江南,在庐山建了东林寺,融佛寺、庙观于有限的空间中,有意识的再现了自然山美景。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三、园林造景艺术分析

  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从而达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通常是采用对景、抑景、框景、借景及漏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的。、1、对景

  对景是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苏州古典园林中通常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晚翠”望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外的倒影楼等景物,都是这类手法.2、抑景

  抑景是指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令游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能使园林显得更有艺术魅力.在拙政园人们一进门,迎面就是一座错落而自然的黄石假山挡住视线和去路,但它不能阻挡尘嚣,而且能藏住园内清净美景不让外露。

  3、框景

  框景是指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等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拙政园中

  “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如果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4、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如拙政园将离它3.5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是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5、漏景

  漏景是指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常常设以漏窗,可以通过“漏窗”欣赏园外或园内的美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在拙政园里也可以到处看到漏窗的影子。

  四、园林基本建筑风格与形式分析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古典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轩、榭、舫、亭、廊、桥等。

  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者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的山水环境。这样的创作又必须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否则就不免流域矫揉造作,犹如买

  椟还珠徒具抽象的去壳而失却风景式园林的灵魂了。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眼神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

  (三)诗画的情趣

  “按艺术门类来分析,中国的诗词、书画艺术同园林艺术都讲究抒情表意,其中古典园林相比诗词、书画更为综合,表达语汇更加丰富。”古典园林是中国木建筑结构美、工艺美的完美结合,相比其他艺术门类,其意境内涵的表达更直观,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更为大众所共享。园林中的湖光山色、岩岫变化、飞瀑引涧、郁树掩映、廊桥飞渡、停台楼阁虽尽人力兴造,无不浑然天成,从诗画中寻求造园的文化渊源和造景基准,再将园景入诗入画,使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达到统一.园林景观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通融时间艺术的诗与空间艺术的画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总体到局部都包这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意蕴的蕴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含蓄和意境两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立意独到,别有匠心,是古往今来文人探寻自由生活、渴望寄情山水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质朴自然、恬淡无拘生活的渴望.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巧妙地通过

  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拙政园在围墙外就可以看到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但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园林中的建筑,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拙政园的听雨轩,为典型的“夜雨芭蕉”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种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六、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是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即是人们对龙的崇拜而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雄壮、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他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样式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

  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来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对比分析

  (一)园林功能对比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都是人工营造出来的山水环境,在功能上都是游乐、休息的场所,但是因主人生活内容的差别和对园林要求的不同,在功能上也有差异。私家园林多附属于住宅,所以在园林中必然包括有主人居住、待客、读书、游乐等功能。而在皇家园林,除了有这些功能以外,往往还有供帝王祭祖、拜佛的寺庙部分.(二)建筑风格对比

  皇家园林在构造、建筑布局、植物配置和路的铺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在建筑布局中,皇家园林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安排了一些体量巨大的建筑与组合,在布局中多采用中轴对称及主次分明的多轴线关系强调依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念。如以主轴线控制全景的颐和园,和象征“禹贡九州”九岛环绕后湖的造园景象,就凸显了黄泉之尊。皇家园林宏伟气派为主,庄严。有一定的阶级文化在里面。皇家园林是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设计的同时,还注意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通过建筑的外在形象来体现皇家的气派。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式除了早期皇家建筑,大多用灰瓦卷棚顶、斗拱尺度和处延伸度较小,屋顶呈平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团严形体粗壮。所有的而这些形成了皇家园林建筑的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皇家园林中还有园林建筑小品,牌楼、华表、石狮等他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起到了补充.与皇家园林相比较,私家园林无论是园林的整体布局还是构思选材上,都显得内敛了许多,也就不会出现象征“禹贡九洲”的造园景象。私家园林意境主题

  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结。需要的环境无需大,也不需要奢华,只求在喧闹中造就一种隐居气氛。私家园林追求一种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景物无限的扩展和延伸。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有着千变万化的自然组合。建筑布局不要求对称,依山就势,随水而成富有诗情画意.如果说私家园林是一副逼真的山水画,拙政园就是一典例,园内景物环水布置,主次分有聚有散、花早树木相互掩映,一步一景自然情趣浓厚。此外,私家园林在建筑的外观上则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建筑的外墙一般较薄,厅堂内部根据使用的功能不同,用隔扇、屏风等稀有分割,而厅堂顶部的天花都做成各种各样的轩,秀美而富有变化,房屋外部分用褐色黑色与白墙瓦相结合,色彩淡雅宁静给人以空灵、飘逸的感觉,极易与自然的山水相协调.(三)“山”“水”“植物”的运用对比

  “山”“水"被誉为园林的谷歌和血液,筑山理水是园林的基本要素.皇家园林中无论是堆山叠石,还是理水造池,都在刻意的追求一种磅礴的气势.“造湖则浩荡辽阔、碧波万里,叠山则绵延起伏、深厚饱满。皇家园林中多为高大的乔木,而且遍布奇花异卉。作为乔木的苍松翠柏是庄严、宁静、和谐的美。而奇花异卉则是皇家富甲天下的象征。而私家园林在筑山叠石上则多取用真山的山容山资、气势风韵,经过艺术的概括提炼,用简单的石头叠砌,使其在线园林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品位的余地。私家园林中的植物的选取配置就如同其整个园林的风格,显得清新雅致。其园中的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有别于林中的群植或成林布置,一般对于那些象征风雅的植物,如松、竹、梅、莲等情有独钟。即使一些简单的花花草草也能很好的利用和表现。

  八、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综合,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而演进,忠实的记录着中国文化的变迁。无论是个体建筑合适群体建筑,都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产物。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主,一直保存着中国劳动人员原始的、淳朴的精神,是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现实表现.英国学者李约瑟说过,没有其他地域文化表现得如中国人那样热衷于“人不能离开自然”这一伟大的思想原则。无论是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群体的城市、村镇,或

  分散于乡野田园的居民,均是这种思想和价值的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园林建筑中表达的淋漓尽致,无论是讲究气派的皇家园林,还是追求“壶中天地”的私家园林,无不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不仅具有古代中国人的审美特征和自然思想追求,体现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阶级制度等方面也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建筑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存在的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还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保持着一贯完整的建筑体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使非常值得我们继承与真爱的一种文化。在当今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文化传承时,不是简单的复古、倒退,而是已在寻根,在广采博收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激发民族的自信。

篇三: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Lt

  D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

  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到达“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

  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所以能正确体会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对继承和进一步开展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拙政园为例,通过具体对拙政园的造园和造景特色的分析举例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特色,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造园艺术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

  中国园林

  欣赏特色

  拙政园

  【前言】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

  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充分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和特点,1.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筑山来营造山林之美,从而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在园林中常常通过筑山来丰富园中景致,到达合理自然地分割空间和增加景物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的假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林的各个地方,使得整个园林增加了许多自然艺术气息,也使得园林更加和谐和富有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对自然美的向往。在拙政园中更不乏各种假山的错落分布更为园林增加了几分情趣和美感。

  1.2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

  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

  或欣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欣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欣赏水中芙蕖睡莲,或欣赏水中皎洁的

  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那么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

  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在拙政园中水系尤为的多,每个建筑都几乎临水而建,因此对水系和池的处理更尤为的灵活。

  1.3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

  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

  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

  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至今,拙政园仍然保

  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

  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

  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

  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

  〔

  “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

  ;,〕

  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

  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

  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

  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

  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

  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1.4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

  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

  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

  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

  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

  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表达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

  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清楚,上下错落,疏朗有致。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

  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拟灵活,富有变化。通过对、照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

  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

  中轴线格局比拟而言。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

  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

  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

  拙政园中园局部,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

  “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

  兼而有之。

  1.5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书画墨迹在造

  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

  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

  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

  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

  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

  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管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

  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书画,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而且笔情墨

  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

  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

  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段很多,比方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

  微观处理等。

  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欣赏手段。

  2.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

  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方法,才能使

  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在拙政园的入口处就做了抑景处理。

  2.2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

  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

  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2.3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

  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2.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欣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欣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欣赏点欣赏乙欣赏点,从乙欣赏点欣赏甲欣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

  对景。

  2.5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拙政园更不乏框景的例子。

  2.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

  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

  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2.7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

  大,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

  拙政园中,从东园走过中园洞门,人在倚虹亭边刚立定,导游就会向你介绍该园借来园外之景的神来之笔。此时,游人沿古典建筑、花草树木让出的视线走廊,掠过荷池、曲桥,就能看到不远处一座玲珑宝塔的大半个身段。这璀璨之塔,倒映池中,步履即近,令人神往。

  其实,这是园外1.5公里处报恩寺内的北寺塔。此座三国时建起的佛塔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有着500余年园龄的拙政园,当年造园借用此景,不仅巧补了私家园林不能造塔之缺,还让人在西望中觉得园景更加幽深起来。

  3小结

  拙政园的空间营造中,运用了对景、隔景、障景、框景、空间渗透、虚实相生等多种造

  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拓展无限的时空观念,犹如一幅绵延不断的山水画,感性的气氛与

  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始终弥漫在“宛自天开〞的山山水水之中。

  除此之外,拙政园中还通过人与空间的交流,营造了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与谁同坐轩

  里,人与清风、明月对酒;留听阁内,人与残荷互语。园林空间的关键便在于将人与各种景

  物联系起来,尽管这些景物不尽相同,却都同样与人的感受发生关系,从而进一步让人对该

  场所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由此看来,拙政园的空间构成不仅注重了小桥流水的物质空间,还注重了人与空间交流

  的精神空间,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结构才能够真正打

  动人。因此,尽管现代城市公园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与中国古典园林相比,已经发生了变

  化,但是指导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空间营造手法和特点仍然对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借鉴、参考、指导价值。

篇四: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作为中国一段时期传统建筑的典范,苏州园林传承了诸多朝代,经历了无数沧桑非但不曾衰落,反而在时光与岁月的打磨下变得越发光彩。

  古人认为“华美”让人浮躁多欲,“淡美”则让人清心寡欲,由此造园者最终选择了黑、白、灰为园林的基本色调,以体现高洁素朴的审美观念。所以苏州园林均以白墙灰瓦、青灰的湖石、青砖掩映在翠绿的花木丛中,形成了江南园林清新雅逸的风格(图1)。两景之间有多条道路通行,或是蜿蜒的小道,或是水路乘船。每一条路都能够让人领略到园林的那种不同的空间转换。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景,都沉淀着一层厚厚的历史图1沧桑。

  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1

  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借景的手法是古园林设计师很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造景手法将若干个不同的视点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这种变换还因具有连续性而更加富有情趣。借景分为两种,一种是远借,另外一种是邻借。就远借来说,比如:从拙政园中部入口“

  倚虹亨”循西遥望北寺塔似乎就座落在园内,和亭榭轩阁、回廊曲桥、林木融为一体,增加了园内景物层次,扩大了视觉空间,使拙政园更显得深邃。沿着幽径,向“

  远香堂”

  走去,这里湖山相映,廊轩翼波,厅堂面水对图2山,满池荷香飘逸扑鼻,池岸垂柳随风拂水,环顾四望,如赏长幅画卷。这时,随着园内地势的变化和南轩屋角阻挡,北寺塔稍稍退隐消失了,似有意回避以免喧宾夺主。出“

  倚玉轩”

  踏上凌波曲桥,向“

  荷风四面亭”

  走去,翅首一望,北寺塔又亲切地展现在眼前(图2),但穿过“

  柳荫路曲廊”

  至西部入口“

  别有洞天门”

  时,北寺塔又躲开了视线,偌大的北寺塔,经造园者精心安排,变得机灵活泼,意趣盎然,正所谓“远借一座山,补为一方景”。

  邻借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熟悉,园林之中墙体之上形状各异的漏窗,可以看到一幅幅“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透而未透,时隐时现。再如:透过沧浪亭复廊的漏窗,可见园外一湾流水徘徊于石2

  桥之畔,通过漏窗沟通了园内山景和园外水色,弥补了园内缺水的不足,使沧浪亭“未入园内先成趣”,达到了有山有水的完美境界(图3)。拙政园西部园墙假山上有亭翼然,亭名“宜两”,居高临下,东可邻借中部宛然画中的园景,西可俯借倒影楼映入水中的倒影,邻借俯借兼而有之,一揽图3中、西两部景物,“绿杨宜作两家春”

  的立意跃然眼前。而留园西部土阜上和天平山麓下一片古枫,每逢狄天,红叶如霞,景色可餐,都是苏州园林中应时而借的实例。

  其实,苏州园林中的景致并非浑然一体而是明确地分为若干部分,这些部分也不等量齐观,而是有主有次。借助一些造景手法,把园中若干个不同的视点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种变换还因具有连续性而更图4加富有情趣。如廊在园中的使用,不仅可以用来连接建筑物并使空间具有蜿蜒3

  曲折和高低错落的变化,而且还可以巧妙地用来分隔空间并使周围景物相互联系。同时也有利用空间的关联和层次变化加强园景的进深感;通过借用室外空间把景物引入室内让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等(图4)。转换视点是一种情景的过渡,又可以增加环境的意趣。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空间划分认为是一种空间的延伸。园林中的景观并没有明确的限界,是空透自然,转曲灵活而虚实结合的,只是用一些主体的建筑或者是主要的景观作为这一方景色的一个焦点,而其他的景观则是用来做这一方景的陪衬,这就是因借而来扩大了的空间。

  总体说来,苏州园林的建筑无论是从空间的转换层面还是景观的布置设计方面都给人带来一种极其舒畅的艺术享受。品位苏州园林就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立体的画,抑或是品读一首无声的诗。古代的园林设计大师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形形色色的花木,四时不断,创造出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山石的堆叠似有意似无意,自然而然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长廊。这种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与古人所信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息息相关。置身园林就仿佛置身自然,当周围的豪华建筑鳞次栉比,争相竞艳时,苏州园林却是仿佛隐身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道法自然,夫唯不争而谓之争”,如隐士之于五川,似帝王之于山河。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众多建筑师的心,傲立于这世界的建筑顶峰。

  参考文献:《读大观园设景中透出的苏州园林造园理念》

  《江南四大名园造园艺术赏析》

  《浅析苏州园林造景手法与文人审美观》

  《苏州园林的空间意识和空间美感》

篇五: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中国园林广博精湛,在世界园

  林史上自成一家。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

  界为最后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

  历史悠长,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色鲜亮,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

  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多半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观点初次出此刻明

  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

  以幽静为胜??光景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必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

  然山川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川地貌,联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

  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旅行、居住、赏析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体素,即山川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久稳

  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要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清廉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经过波折的溪涧最后

  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裕活力,象征着繁荣昌盛。花草树

  木是自然式的,讲究境界,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适应地形、朝向等自然天气条件

  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存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

  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别在自然因素之中,与自然的光景交

  织在一同。园中的主要建筑常常和主山池相对,自然风景最集中的地方常常有点

  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开空间和组织旅行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种类

  (一)按全部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歇息享福的园林,先人讲“普天之下难道王土”,在统

  治阶级看来,国家的河山都是属于皇家全部的,所以其特色是规模弘大,真山真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水许多,园中建筑色彩华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有名皇家园林有:北京

  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2、私人园林

  私人园林多集中在江南地区,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还包含上海、无

  锡、常熟、南京等城市。私人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豪大贾等

  休闲的园林,其特色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娇小玲珑,表现其淡

  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人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

  亭、网狮园等。

  3、其余园林

  除了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外,园林种类还有寺庙园林等。寺庙园林一般多坐

  落于名山大川之间,将诗情画意融入园中,追求天然林泉风景之美。东晋时慧远

  率众僧避乱江南,在庐山建了东林寺,融佛寺、庙观于有限的空间中,存心识的

  再现了自然山美景。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地点分类

  1、北方种类

  北方园林,因地区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

  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限制,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艳丽

  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此中尤

  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种类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区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许多,所

  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巧。其特色为明朗艳丽、淡雅朴素、波折幽静。南方园林的

  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此中尤以苏州为代

  表。

  3、岭南种类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显然的特色是拥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阔。现存岭南种类园林有广东

  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三、园林造景艺术剖析

  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异的理想境地,从而达到自然、淡泊、安静、委婉的艺术成效,构景手段好多,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往常是采纳对景、抑景、框景、借景及漏景等办理方式来实现的。、1、对景

  对景是在重要的赏析点存心识地组织光景,形成各种对景,苏州古典园林中

  往常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行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地方看到的远景最

  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有。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经过

  圆洞门“晚翠”看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

  外的倒影楼等光景,都是这种手法。

  2、抑景

  抑景是指中国传统艺术向来讲究委婉,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就看

  到最好的风景,最好的风景常常藏在后边,令游人“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

  又一村”,采纳抑景的方法,能使园林显得更有艺术魅力。在拙政园人们一进门,迎面就是一座参差而自然的黄石假山挡住视野和去路,但它不可以阻拦尘嚣,并且

  能藏住园内清净美景不让外露。

  3、框景

  框景是指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等抱合成的景框,常常把远处的山川美

  景或人文景观包含此中。拙政园中“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

  墙,一边宽阔、一边关闭的激烈反差,恰到好处地衬托了安静的氛围。假如走到

  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能够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

  罩,透过这个圆光罩能够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如同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

  画。

  4、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光景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

  内容,除了运用多样一致、迂回波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经常运用借景的手

  法,收无穷于有限之中。如拙政园将离它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雄伟的

  北寺塔矗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是壮观,这就是有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

  塔”景观。

  5、漏景

  漏景是指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经常设以漏窗,能够经过“漏窗”赏识园外或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内的美景,若有若无,委婉精致,在拙政园里也能够各处看到漏窗的影子。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四、园林基本建筑风格与形式剖析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知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赏析风景的梦想。

  中国古典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

  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轩、榭、舫、亭、廊、桥等。

  廊的特色狭长而畅达,曲折而空透,用来连接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

  且“观”的建筑,别的廊柱还拥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有的建筑物,主要供人歇息观景,兼做景点,亭子的形式

  变化多端,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有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

  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地点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厅堂是私人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髓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厅

  的特色:造型高大、空间宽阔、装饰精巧、摆设华丽,一般前后或周围都开设门

  窗,能够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筑,藉以成景,榭都是娇小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

  内装饰简短精致,近可观鱼或点评花木,远可极目瞭望,是旅行线中最正确的景点。

  阁是私人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歇息喝茶,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

  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能够周围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因为舫不可以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令人更

  靠近于水,身临此中,令人有涟漪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歇息、游赏、饮宴

  的场所。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色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

  风景的基本因素,自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因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

  利用或许简单的模拟这些构景因素的原始状态,而是存心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髓归纳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个特色在人工山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主

  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归纳、精髓、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的山川环境。这样的创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作又一定符合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不然就难免流域装腔作势,如同买

  椟还珠徒具抽象的去壳而失却风景式园林的灵魂了。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前者按古

  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眼神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

  其余造园三因素之间常常处于相对分别的状态,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峙起来,要

  么建筑控制全部,要么退避三舍。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不论多寡,也不论

  其性质、功能怎样,都力争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

  风景画面之中。突出相互协调、相互增补的踊跃的一面,限制相互对峙相互排挤

  的悲观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变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整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

  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地—天人和谐的境地。

  (三)诗画的情味

  “按艺术门类来剖析,中国的诗词、书画艺术同园林艺术都讲究抒怀表意,此中古典园林对比诗词、书画更为综合,表达语汇更为丰富。”古典园林是中国

  木建筑结构美、工艺美的完满联合,对比其余艺术门类,其境界内涵的表达更直

  观,更具参加性和互动性,更为大众所共享。园林中的湖光山色、岩岫变化、飞

  瀑引涧、郁树掩映、廊桥飞渡、停台楼阁虽尽人力兴造,无不浑然天成,从诗画

  中追求造园的文化渊源和造景基准,再将园景入诗入画,使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

  达到一致。园林景观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会赏析,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足掌握这一特征,运用各

  个艺术门类之间的举一反三,通融时间艺术的诗与空间艺术的画于园林艺术,使

  得园林整体到局部都包这浓烈的诗、画情味,这就是往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意蕴的蕴涵

  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主要表此刻委婉和境界双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立意

  独到,别有匠心,是从古到今文人探访自由生活、盼望寄情山川的一种神往,也

  是对证朴自然、淡泊无拘生活的盼望。

  1、表现委婉

  委婉成效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在园林中重申波折多变,含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蓄莫测。这种委婉能够从双方面去理解:其一,其境界是委婉的;其二,从园林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常常不是直截了当,而是波折多姿,委婉莫测。奇妙地经过

  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照来获得委婉的成效。拙政园在围墙外就能够

  看到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但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令人惹起

  暇想,并惹起认识园林风景的兴趣。

  2、重申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境界“二字,多以山川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

  应以自然山川为主体,这些自然山川虽是人作,可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

  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一定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园林中的建筑,与山川自然交融在一同,力争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交融。拙政园的听雨轩,为

  典型的“夜雨芭蕉”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不论

  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一样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种情味

  的雨声,境地绝妙,别有神韵。

  六、图腾崇敬和封建礼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表现

  中国古典建筑与仙人崇敬和封建礼教有亲密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

  现。汉代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以为仙人喜欢住在高处。另

  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是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即是

  人们对龙的崇敬而创建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初步的象

  征,炎黄后代崇敬的图腾,龙所拥有的那种威严雄伟、百折不回和势不可当、无

  所恐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

  构成部分。

  时到现在天,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现,此刻的龙文

  化(装饰)不只是是为了“避邪”,并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凝集了民族的魂

  之所在。吻兽摆列有着严格的规定,依据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目的不一样,最多

  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唯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

  上的重要地位。在其余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线,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款式齐备。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所以,吻兽是中

  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独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独有的,所以也是划分私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洁的组织规律,就是每一处住所、宫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围绕成一个

  个庭院而构成的。一般来说,多半庭院都是前后串通起来,经过前院抵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许应和外界隔断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常常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

  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纳平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部署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子部署在它左右双侧的横轴线上,北

  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表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

  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亲密有关的。

  七、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的对照剖析

  (一)园林功能对照

  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都是人工创建出来的山川环境,在功能上都是游玩、休

  息的场所,可是因主人生活内容的差异和对园林要求的不一样,在功能上也有差异。

  私人园林多隶属于住所,所以在园林中必定包含有主人居住、待客、念书、游玩

  等功能。而在皇家园林,除了有这些功能之外,常常还有供帝王祭祖、拜佛的寺

  庙部分。

  (二)建筑风格对照

  皇家园林在结构、建筑布局、植物配置和路的铺设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

  特别在建筑布局中,皇家园林出于整体弘大气概的考虑,安排了一些体量巨大的

  建筑与组合,在布局中多采纳中轴对称及主次分明的多轴线关系重申依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念。如以主轴线控制全景的颐和园,和象征“禹贡九州”九岛

  围绕后湖的造园情景,就突显了黄泉之尊。皇家园林雄伟魄力为主,威严。有一

  定的阶级文化在里面。皇家园林是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设计的同时,还注意建筑

  形象的造景作用,经过建筑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皇家的魄力。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

  式除了初期皇家建筑,大多用灰瓦卷棚顶、斗拱尺度和处延长度较小,屋顶呈平

  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团严形体粗壮。全部的而这些形成了皇家园林建

  筑的隆重沉着的形象特色。皇家园林中还有园林建筑小品,牌楼、华表、石狮等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他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起到了增补。

  与皇家园林对比较,私人园林不论是园林的整体布局仍是构想选材上,都显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得内敛了很多,也就不会出现象征“禹贡九洲”的造园情景。私人园林境界主题

  是表现文人、士医生怡情自然山川,超脱世俗功名的情结。需要的环境无需大,也不需要豪华,只求在喧杂中造就一种隐居氛围。私人园林追求一种野趣和朴素

  的自然美,在有限的空间里将光景无穷的扩展和延长。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有着变化多端的自然组合。建筑布局不要求对称,依山就势,随水而成富裕诗情

  画意。假如说私人园林是一副传神的山川画,拙政园就是一典例,园内光景环水

  部署,主次分有聚有散、花早树木相互掩映,一步一景自然情味浓重。别的,私

  家园林在建筑的外观上则讲究线条的波折、流利、轻快,建筑的外墙一般较薄,厅堂内部依据使用的功能不一样,用隔扇、屏风等罕有切割,而厅堂顶部的天花都

  做成各种各种的轩,秀美而富裕变化,房子外面分用褐色黑色与白墙瓦相联合,色彩淡雅安静给人以空灵、俊逸的感觉,极易与自然的山川相协调。

  (三)“山”“水”“植物”的运用对照

  “山”“水”被誉为园林的谷歌和血液,筑山理水是园林的基本因素。皇家

  园林中不论是堆山叠石,仍是理水造池,都在故意的追求一种澎湃的气概。“造

  湖则浩大辽阔、碧波万里,叠山则连绵起伏、深沉饱满。皇家园林中多为高大的

  乔木,并且遍及奇花异卉。作为乔木的苍松翠柏是威严、安静、和睦的美。而奇

  花异卉则是皇家富甲天下的象征。而私人园林在筑山叠石上则多取用真山的山容

  山资、气概风姿,经过艺术的归纳提炼,用简单的石头叠砌,使其在线园林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品位的余地。私人园林中的植物的选用配置就好像其整个园

  林的风格,显得清爽精致。其园中的植物以单体赏识为主。有别于林中的群植或

  成林部署,一般关于那些象征文雅的植物,如松、竹、梅、莲等情有独钟。即便

  一些简单的花花草草也能很好的利用和表现。

  八、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综合,它真切地反应了中国人过去的生

  活方式、审雅观点和价值观点,同时,跟着中国文化的演从而演进,忠实的记录

  着中国文化的变迁。不论是个体建筑适合集体建筑,都是中华民族不一样历史期间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产物。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主,向来保存着中

  1/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国劳感人员原始的、朴实的精神,是天人合一、万物和睦的现实表现。英国学者

  李约瑟说过,没有其余地区文化表现得如中国人那样热中于“人不可以走开自然”2/17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这一伟大的思想原则。不论是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集体的城市、村镇,或

  分别于乡野田园的居民,均是这种思想和价值的表现。“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

  园林建筑中表达的酣畅淋漓,不论是讲究魄力的皇家园林,仍是追求“壶中天地”

  的私人园林,无不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不单拥有古代中国人的审美特色和自然思想追求,表现

  图腾崇敬和封建礼教、阶级制度等方面也不单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

  然的心理描绘,更重要的仍是文化发展的必定产物,即经过建筑艺术对人的生活

  环境的调理,来掌握人自己存在的特色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还拥有连绵不停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论在结构

  上,仍是形式风格上,一直是承上启下,一脉相承、保持着一向完好的建筑系统。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使特别值得我们继承与真爱的一种文化。在此刻继承

  和发展中国园林文化传承时,不是简单的复古、倒退,而是已在寻根,在广采博

  收的基础大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弘扬光大,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

  力,激发民族的自信。

  1/17

篇六: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中式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

  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

  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

  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

  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4.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中国园林四大特点:

  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含蕴

  ?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发布时间:2009-07-0909:02:45点击数:

  ?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想比较,它所具有的个性是鲜明的。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本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蕴涵。或者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主要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其具体主要体现在: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而在艺术特色上主要体现在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等。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

  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

  面的要求。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有变化。通过对、呼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苏州拙政园中园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供帝王园居时使用。它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幽雅气氛,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但是,仍不失其豪华气势。

  五、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书画,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而且笔情墨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石粉活跃的时期。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与名剑,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无助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篇七: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听老师讲完中国古代建筑后,我对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非常感兴趣,联系到自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发现她们之间有很多的互通之处,整理一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课间放的“苏州园林“的视频,再到网上搜寻了一些资料,整合出这篇文章,作为对课程的些许收获。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独特哲学思想上的一门艺术性很高的建筑门类,有着丰富的艺术特色。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两千年来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要研究它,还得主要从自然美的发现和田园生活的意境两方面入手,而田园生活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士主要是通过追求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的场所环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从拙政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这一观点。园林中假山都是真实的山体的抽象化、典型化。李渔在《一家言》中强调垒石叠山必须要以园林的艺术情调为基准,体现文人的清隽清韵。园林中各种水体也是自然界中河、湖、海、池、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根据园内地势和水源的具体情况,或大或小,或曲或直,或静或动,用山石点缀岸、矶,堆岛筑桥,以营造出一种岸曲水洞,似分还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园中植物的基调主要以白、蓝或墨绿色等冷色调为主,园中还多用常绿之植物,如四季常青的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彩正适合表达清朗明净、闲适的心境和飘渺的意境。栽植树木往往以三株五株群植或从植,看似随意却是经心的与山石、水体、建筑相配合,古朴而葱郁,用淡雅素洁的色彩来体现“虚无恬淡,乃合天德”的道家美学的最高境界。“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宗旨。其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

  拙政园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建在湖中的小岛上,是主厅远香堂隔水的主要对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天,这里林木苍翠,幽篁丛生,亭额题款“山花野岛之间”,联对:“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烘托出幽深、宁静的气氛。早春时节,银装素裹,雪映寒梅,一片纯洁世界。

  ;..

  ".

  三、浓郁的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某种真景,反映真境,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等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意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较多的与文人联系在一起。文人追求的清新、雅致的精神境界,在赋诗作画中所提炼出的较高的艺术修养,运用到园林中创造出

  诗画!般的情趣。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兰雪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以及沧浪亭进门处的湖石山林、拙政园远香堂南的黄石山体、都是完全是画理画意的体现。

  四、深邃高雅的意境

  1.用诗词典故表达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拙政园的小沧浪,其景观意境取自于《孟子·

  离娄》:“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用沧浪之水洗涤冠缨和身体的污垢,比喻超脱尘世、志趣高洁。苏州沧浪亭的始建者苏舜钦“除名为民”后,自水竹林木之中,从风光月影之间,感悟到人生的真趣,终于有“仕宦溺人为至深”这样的感叹。他以“沧浪”之名昭于众人,借以抒发对官场的厌弃,表现自己的清高和觉悟之后的畅快。古代不少名园的主人都有类似的境界。不难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把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遁世归隐一类的意境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2.用比拟、联想来表达意境

  中国园林景观的诗情画意,一在园林自身,一在赏园者的心中。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审美的一种心理特点。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园林中的山水泉石以及植物等都被赋予人的品格,也是对园林意种表达。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和“远香堂”的题名,也是寓意深远。“留听”与“远香”,一主听觉一主嗅觉,与此两处观荷的用途并无直接联系。“留听”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诗集)“远香”则出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句。这两个题名既点出了两处景点的风景特色,又将视觉、听觉、嗅觉沟通在一起,含蓄地表达了园主洁身自爱、不媚权贵的清高气质,情景意融于一体。在这里诗句己不是普通的咏景抒情的文字,而成为园林艺术意境的创造手段。

  3用时空意识来表达意境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拙政园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

篇八: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

  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

  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所以能正确体会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对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拙政园为例,通过具体对拙政园的造园和造景特色的分析举例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特色,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造园艺术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

  中国园林

  欣赏特色

  拙政园

  【前言】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

  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充分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和特点,1.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筑山来营造山林之美,从而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在园林中常常通过筑山来丰富园中景致,达到合理自然地分割空间和增加景物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的假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林的各个地方,使得整个园林增加了许多自然艺术气息,也使得园林更加和谐和富有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对自然美的向往。在拙政园中更不乏各种假山的错落分布更为园林增加了几分情趣和美感。

  1.2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

  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

  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

  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

  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在拙政园中水系尤为的多,每个建筑都几乎临水而建,因此对水系和池的处理更尤为的灵活。

  1.3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

  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

  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

  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至今,拙政园仍然保

  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

  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

  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

  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

  (“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

  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

  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

  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

  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

  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

  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1.4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

  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

  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

  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

  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

  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

  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

  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有变化。通过对、呼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

  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

  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

  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

  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

  拙政园中园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

  “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

  兼而有之。

  1.5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书画墨迹在造

  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

  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匾

  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

  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

  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

  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

  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书画,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而且笔情墨

  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

  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

  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

  微观处理等。

  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2.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

  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

  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在拙政园的入口处就做了抑景处理。

  2.2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

  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

  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2.3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

  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2.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

  对景。

  2.5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拙政园更不乏框景的例子。

  2.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

  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

  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2.7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

  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

  拙政园中,从东园走过中园洞门,人在倚虹亭边刚立定,导游就会向你介绍该园借来园外之景的神来之笔。此时,游人沿古典建筑、花草树木让出的视线走廊,掠过荷池、曲桥,就能看到不远处一座玲珑宝塔的大半个身段。这璀璨之塔,倒映池中,步履即近,令人神往。

  其实,这是园外1.5公里处报恩寺内的北寺塔。此座三国时建起的佛塔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有着500余年园龄的拙政园,当年造园借用此景,不仅巧补了私家园林不能造塔之缺,还让人在西望中觉得园景更加幽深起来。

  3小结

  拙政园的空间营造中,运用了对景、隔景、障景、框景、空间渗透、虚实相生等多种造

  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拓展无限的时空观念,犹如一幅绵延不断的山水画,感性的气氛与

  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始终弥漫在“宛自天开”的山山水水之中。

  除此之外,拙政园中还通过人与空间的交流,营造了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与谁同坐轩

  里,人与清风、明月对酒;留听阁内,人与残荷互语。园林空间的关键便在于将人与各种景

  物联系起来,尽管这些景物不尽相同,却都同样与人的感受发生关系,从而进一步让人对该

  场所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由此看来,拙政园的空间构成不仅注重了小桥流水的物质空间,还注重了人与空间交流

  的精神空间,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结构才能够真正打

  动人。因此,尽管现代城市公园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与中国古典园林相比,已经发生了变

  化,但是指导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空间营造手法和特点仍然对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借鉴、参考、指导价值。

篇九: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存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关于自然美的深刻的明白得力和鉴赏力。建造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依照必然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进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形成进展

  建筑特色

  意境

  一.中国园林的形成与进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园林建造应始于商周,当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最初的“囿”,确实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址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汉代在秦朝的基础上把初期的囿,进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置朝政。那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顶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朝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那时社会稳固、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

  “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那时的佳作。

  优秀的建筑在园林中本身确实是一景。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和谐方面有着很高的成绩,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体会。前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和谐,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计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园林中的桥,能够联系风光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

  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整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占全园面积的比例、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紧密相关。

  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线路的组成部份。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光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硕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登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致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那么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幸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

  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腕。亭具有丰硕转变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和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

  中国园林的建造追求的是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割空间,融于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山环水抱,曲折蜿蜒,顺应自但是参过失落,力求与自然融合。中国造园主若是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的方面。中国园林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医生阶级冷淡政治寄情于山水,并从湖光山色中蕴涵的自然美中抒发情感。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仿照自然,而是在深切领会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明明是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假设天开,浑如天居”的局面。这种制造是顺应自然并加倍深刻的表现自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讲究假山沼泽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沼泽那么“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一样“着眼在画意”。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色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此刻游览者的眼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能够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取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继承和进展

  在历史文化交流的时期中,我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功效对世界造园艺术创作产生了专门大阻碍。自唐、宋始,我国的造园技术就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在18世纪,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由英国闻名造园家威廉·康伯介绍到英国。我国园林艺术那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手法,在欧洲广为传播。中国现代风光园林的进展,必需依托于本土风光园林师的艰苦尽力。中国风光园林师必需关注风光园林的本土化研究,踊跃探讨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点的风光园林作品。风光园林师的作用就像园丁一样,要充分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要精心选育适合这片“水土”的种子,并加以精耕细作、细心呵护,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

  张浪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细说中国园林》

  余志超

  光明出版社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十: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

  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

  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

  “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

  景物可因借随机

  ”

  。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

  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

  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

  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

  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

  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

  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江南地区,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还包括上海、无锡、常熟、南京等城市。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等。

  3、其他园林

  除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外,园林类型还有寺庙园林等。

  寺庙园林一般多坐落于名山大川之间,将诗情画意融入园中,追求天然林泉风景之美。

  东晋时慧远率众僧避乱江南,在庐山建了东林寺,融佛寺、庙观于有限的空间中,有意识的

  再现了自然山美景。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三、园林造景艺术分析

  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从而达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

  ;.通常是采用对景、抑景、框景、借景及漏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的。

  1、对景

  、对景是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苏州古典园林中通常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

  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晚翠”

  望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外的倒影楼等景物,都是这类手法。

  2、抑景

  抑景是指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令游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能使园林显得更有艺术魅力。

  在拙政园人们一进门,迎面就是一座错落而自然的黄石假山挡住视线和去路,能藏住园内清净美景不让外露。

  3、框景

  框景是指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等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拙政园中

  “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如果走到

  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

  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

  4、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如拙政园将离它

  3.5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是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

  5、漏景

  漏景是指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常常设以漏窗,可以通过“漏窗”欣赏园外或园内的美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在拙政园里也可以到处看到漏窗的影子。

  但它不能阻挡尘嚣,而且

  ;..

  ;.四、园林基本建筑风格与形式分析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古典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

  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轩、榭、舫、亭、廊、桥等。

  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

  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

  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

  的场所。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

  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者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

  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的山水环境。这样的创

  ;..

  ;.作又必须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

  否则就不免流域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去壳而失却风景式园林的灵魂了。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眼神而控制园林全局;

  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

  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

  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

  (三)诗画的情趣

  “按艺术门类来分析,中国的诗词、书画艺术同园林艺术都讲究抒情表意,其中古典园林相比诗词、书画更为综合,表达语汇更加丰富。

  ”古典园林是中国

  木建筑结构美、工艺美的完美结合,相比其他艺术门类,其意境内涵的表达更直观,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更为大众所共享。园林中的湖光山色、岩岫变化、飞

  瀑引涧、郁树掩映、廊桥飞渡、停台楼阁虽尽人力兴造,无不浑然天成,从诗画

  中寻求造园的文化渊源和造景基准,再将园景入诗入画,使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

  达到统一。园林景观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通融时间艺术的诗与空间艺术的画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总体到局部都包这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意蕴的蕴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含蓄和意境两方面。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立意独到,别有匠心,是古往今来文人探寻自由生活、渴望寄情山水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质朴自然、恬淡无拘生活的渴望。

  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

  ;..

  ;.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巧妙地通过

  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

  拙政园在围墙外就可以看到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但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

  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

  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园林中的建筑,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

  拙政园的听雨轩,为典型的“夜雨芭蕉”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无

  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种情

  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六、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

  现。汉代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

  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是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

  吻兽即是

  人们对龙的崇拜而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

  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雄壮、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

  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

  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

  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

  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他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

  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

  (太和殿)才样式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

  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每一处住宅、宫

  ;.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

  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来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

  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

  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这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对比分析

  (一)园林功能对比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都是人工营造出来的山水环境,在功能上都是游乐、休息的场所,但是因主人生活内容的差别和对园林要求的不同,在功能上也有差异。私家园林多附属于住宅,所以在园林中必然包括有主人居住、待客、读书、游乐

  等功能。而在皇家园林,除了有这些功能以外,往往还有供帝王祭祖、拜佛的寺庙部分。

  (二)建筑风格对比

  皇家园林在构造、建筑布局、植物配置和路的铺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尤其在建筑布局中,皇家园林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安排了一些体量巨大的建筑与组合,在布局中多采用中轴对称及主次分明的多轴线关系强调依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念。如以主轴线控制全景的颐和园,和象征“禹贡九州”九岛

  环绕后湖的造园景象,就凸显了黄泉之尊。皇家园林宏伟气派为主,庄严。有一

  定的阶级文化在里面。

  皇家园林是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设计的同时,还注意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通过建筑的外在形象来体现皇家的气派。

  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式除了早期皇家建筑,大多用灰瓦卷棚顶、斗拱尺度和处延伸度较小,屋顶呈平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团严形体粗壮。

  所有的而这些形成了皇家园林建筑的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皇家园林中还有园林建筑小品,牌楼、华表、石狮等

  他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起到了补充。

  与皇家园林相比较,私家园林无论是园林的整体布局还是构思选材上,都显

  ;..

  ;.得内敛了许多,也就不会出现象征“禹贡九洲”的造园景象。私家园林意境主题

  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结。需要的环境无需大,也不需要奢华,只求在喧闹中造就一种隐居气氛。

  私家园林追求一种野趣和朴实

  的自然美,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景物无限的扩展和延伸。

  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有着千变万化的自然组合。

  建筑布局不要求对称,依山就势,随水而成富有诗情画意。如果说私家园林是一副逼真的山水画,拙政园就是一典例,园内景物环水布置,主次分有聚有散、花早树木相互掩映,一步一景自然情趣浓厚。此外,私

  家园林在建筑的外观上则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建筑的外墙一般较薄,厅堂内部根据使用的功能不同,用隔扇、屏风等稀有分割,而厅堂顶部的天花都做成各种各样的轩,秀美而富有变化,房屋外部分用褐色黑色与白墙瓦相结合,色彩淡雅宁静给人以空灵、飘逸的感觉,极易与自然的山水相协调。

  (三)“山”“水”“植物”的运用对比

  “山”“水”被誉为园林的谷歌和血液,筑山理水是园林的基本要素。皇家

  园林中无论是堆山叠石,还是理水造池,都在刻意的追求一种磅礴的气势。

  “造

  湖则浩荡辽阔、碧波万里,叠山则绵延起伏、深厚饱满。皇家园林中多为高大的乔木,而且遍布奇花异卉。作为乔木的苍松翠柏是庄严、宁静、和谐的美。而奇花异卉则是皇家富甲天下的象征。

  而私家园林在筑山叠石上则多取用真山的山容

  山资、气势风韵,经过艺术的概括提炼,用简单的石头叠砌,使其在线园林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品位的余地。

  私家园林中的植物的选取配置就如同其整个园林的风格,显得清新雅致。

  其园中的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

  有别于林中的群植或成林布置,一般对于那些象征风雅的植物,如松、竹、梅、莲等情有独钟。即使

  一些简单的花花草草也能很好的利用和表现。

  八、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综合,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而演进,忠实的记录

  着中国文化的变迁。

  无论是个体建筑合适群体建筑,都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产物。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主,一直保存着中

  国劳动人员原始的、淳朴的精神,是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现实表现。英国学者

  李约瑟说过,没有其他地域文化表现得如中国人那样热衷于“人不能离开自然”

  ;..

  ;.这一伟大的思想原则。无论是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群体的城市、村镇,或

  分散于乡野田园的居民,均是这种思想和价值的体现。

  “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

  园林建筑中表达的淋漓尽致,无论是讲究气派的皇家园林,还是追求“壶中天地”的私家园林,无不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不仅具有古代中国人的审美特征和自然思想追求,体现

  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阶级制度等方面也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建筑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存在的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还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论在结构

  上,还是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保持着一贯完整的建筑体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使非常值得我们继承与真爱的一种文化。

  在当今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文化传承时,不是简单的复古、倒退,而是已在寻根,在广采博

  收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激发民族的自信。

  ;..

推荐访问:如何鉴赏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与艺术 园林建筑 中国 鉴赏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