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2篇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2篇

时间:2022-11-13 09: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2篇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读书笔记  【第1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实践论》是毛泽东著作中非常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一部。它是一篇讨论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2篇,供大家参考。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2篇

篇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读书笔记

  【第1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实践论》是毛泽东著作中非常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一部。它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所以,不管是开展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应该是由点到面,再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然后结合理论,用实践来积累自己的经验认识,用自己的直接实践经验再结合别人的经验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事物和开展工作。

  实践论中还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1

  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这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想要取得革命胜利“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毛泽东同志是通过对当时中国革命环境分析,通过对敌我力量对比,对中国革命形势得出正确的认识,并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以这个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就是《实践论》中所讨论的知与行关系在革命时期的实践。

  而在《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一文中,毛泽东用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论述了认识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在文中指出:“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但是“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2

  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里,毛泽东同志强调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指出通过认识运动,不但要了解客观实践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要用这种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要用认识来能动的作用于实践。回顾中共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对这个理论的最好的实践。

  总而言之,《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践论的观点,我们需要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第2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当我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之后,心中充满着无比敬佩这是本教人于行动的著作。

  看完毛泽东的《实践论》,知道《实践论》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其次,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吃一鉴,长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我自然的就想起了我在村里任职七个月来的一些体会,这7个月的任职时间虽然不长,对我的启发却是很大的。在农村工作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等到工作开始,我们突然手无足措,不知道改把哪些知识与工作实际联系起来,该按怎样的步骤进行??甚至觉得自己的学的东西都没有用处了。农村工作不是一成不变,老百姓的诉求时刻在发生变化,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深入基层第一线了解村民的想法,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结合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应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制定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知道了平时一定要牢牢巩固文化知识,并在平时多跑基层深化与村民的联系。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4

  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组成了真理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所总结出来的干点,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

  【第3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它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6

  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7

  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第4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对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正如我们经常说我们可以凭借经验办事。的确如此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处理事物的经验我们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有时执着的一味的相信经验,而不会去变通的话,可能会把我们带入歧途,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甚者还可能犯错误。所以要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

  《实践论》也对教条主义也进行了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不要把教条的东西神圣化,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教条的束缚,走创新的道路,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这样才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和促进事物的自我完善。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8

  到了理论上的认识。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实践论》中深刻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具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只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发展中国和壮大中国。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理论武器,不断的认识和探索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实践中发展事物和认识事物。

  《实践论》中指出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9

  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都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前进。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5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7月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蕴意深刻,内涵丰富,对于纠正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进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给处于水深火热的抗日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实践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提高自己对于人生、世界的认识,依然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文中,作者用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论述了认识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物,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是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推理的阶段。至此,认识运动还没有完结,毛泽东同志在文中指出: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10

  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从认识事物,到形成正确的思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将这种想法投身于实践中,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文章中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作者曾说道,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还有就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就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就好像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这就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刻思考。

  文中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就说明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从经过我们缜密推理和判断的抽象思维中,我们往往能获得更11

  加可靠的答案。

  文中说到,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正如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有个成语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文章的最后也写到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是的,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我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其中的现象,从而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当这种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时,就可以用它反过来去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产生巨大的实际能动作用。由此,我们找到了一条提高自己的很好的途径。

  而从全文来看,从党和国家的高度出发,第一,《实践论》中关于主观、理论和实践、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要用认识来能动的作用于实践,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12

  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进程中先后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正确的认识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二,《实践论》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第三,《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

  不仅如此,《实践论》对于我们自己本身,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我们以后要走入社会,走入企业和公司,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要保持严谨的心态,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同时,我们在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必须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比如,在绘图设计产品时如果没有按照标准尺度和规范随随便便,下一步的加工就无法进行,再多的心血也是白费。而在大学生活中,我觉得我们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才是根本。没有认识过程的进步和积累,实践就永远是虚无缥缈的。只有正确对待实践与认识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才是观看事实的真相和本源。虽然实践第一,但是不能忘记,理性认识的获得,还应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收集、提炼和推理的基础上。这时,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诺大的大学宝库里找到自己想要的,获13

  得自己想学的,同时也要总结自己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如此,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以后在大学毕业后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

  总之,《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并最终走向成功。

  14

篇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⑵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即那么)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期,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

  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

  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

  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

  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

  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

  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

  勇气也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

  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

  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

  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

  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

  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

  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即日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侯。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

  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

  目的。然而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

  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

  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

  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

  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word版

  整理

篇三: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主要内容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篇四: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毛泽东《实践论》阐释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旧唯物反映论是直观、消极反映论

  《实践性》一开头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1)旧唯物主义,包括法国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2)、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不能揭示出认识对实践的真正关系

  他们虽然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由于他们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仅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永远是处于被动位置,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坚持的反映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在这种反映论看

  来,反映与被反映是直接发生的,不需要任何中介。客观世界只是认识对象而不是改造对象,因此认识就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费尔巴哈尽管也提出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由于他了解的人是不具有社会属性的自然人,生物学意义的人,所以他讲的实践也只是个人生物性消费活动,而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实践,同样也不能揭示出认识对实践的真正关系。

  2、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认为:

  (1)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单有其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而这种社会属性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得以证实的。

  (2)人的本质是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外部世界不仅是感觉的来源,并且是人行动的对象,被人改造的对象。人的这种本质特点决定的认识的本质

  决不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消极反映,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过程,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实践过程,也是认识过程。实践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相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把实践的观点全面引入哲学,使哲学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首先是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认识论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强调全部理论不仅都来自实践而且还必须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性和在此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根本、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和实践是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和实践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认识是主体

  反映客体的观念性活动,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二者相互作用上,即实践产生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但从全部认识过程来看,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自始至终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这首先是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世界客观事物是无限复杂的,不可能同时全部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只有那些由于实践的需要,同实践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进而我们也才能有对这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换句话说,没有实践的需要,就不会有认识的发生。认识是由实践需要引起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中介,只有在实践中——变革客观对象的

  活动中,客观对象才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实现外部刺激力向内部意识的转化,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感觉、概念、判断、思想意识。正如《实践论》所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3)、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理由还在于只有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同时还要看到,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还在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

  作为认识来源的实践,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有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科学研究、阶级斗争等一切社会实际生活。人类正是通过这些生活实践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了解自然、社会运动变化规律。

  这里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人们接受学习间接知识的重要性。就人类整体、人类认识整体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人类不可能在实践之外寻找出另外的知识泉源,同样也不可能找出那一种知识不是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的。但就具体一个人的知识来源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来自个人的亲身实践,相当部分知识(或大部分知识)是接受的书本知识或他人的实践经验。

  强调实践是认识来源而轻视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是错误的;相反,只看到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放弃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的思想,那就离开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要注意,一个人对间接知识接受程度,理解和巩固程度,往往又是受实践决定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实践。这是因为:(1)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的飞跃过程是在实践推动下完成的。

  (2)人的认识中存在的错误、片面性、肤浅性、非充分性等都是靠实践来纠正、补充、丰富和深化的。

  (3)随着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为人的认识开拓出新领域、提出新任务,推动认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4)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手段和可能,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知识总量迅速发展的原因就是连续三次技术革命的有力支持。“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论》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存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认识自身是不能解决的。因为实践与理论比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可以直接作用于认识对象,把思想变成现实。只有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目的,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否则认识就是错误的。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途径、手段和客观尺度。

  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实践证明的辅助手段和补充。逻辑证明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实践决

  定的,并为实践证明服务的。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实践论》进一步阐明了这个道理。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解释世界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既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既然是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那么认识一旦产生就必然为实践服务。否则,认识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三)、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认为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列宁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实践论》具体分析了认识发展的过程。

  ①

  1、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首先是感性认识,即感官对认识对象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的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就其反映的内容来说,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生动、直观、具体、形象。但由于感性认识的直观性,达不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共性的把握。

  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感觉和印象的东西越来越多,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人们的脑子里就会产生认识过程的飞跃。首先是形成概念,然后形成判断、推理,这就是理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它所反映的内容已不再是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理性认

  识阶段的特点主要是表现出其抽象性和深刻性。正如《实践论》所强调的,这是“认识的真正任务”。

  (2)、第一次飞跃的实质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变客观的东西为主观的东西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是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飞跃。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理性认识,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把握,感性认识也就失去了它的认识论意义。另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在哲学史的“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于他们看不到两个不同认识阶段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裂了人类认识的统一过程。

  (4)、第一次飞跃的实现条件

  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一重要的飞跃,但并不是说任何一种感性认识都能实现这个飞跃,由感性到理性是认识的质的变化,它的实现是条件的。首先感性材料必须确实可靠,并且十分丰富;其次必须对确实、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但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还必须由认识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正如《实践论》所强调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性认识,还须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

  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

  (1)、为什么要实现第二次飞跃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根据已形成的认识指导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使人的行为表现出自觉性、目的性和主动性。

  ②、认识的作用,只有在用于实践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指导革命实践,不与实践结合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③、认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之所以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是认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认识回到实践去之前,认识正确与否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正确的认识得到证实,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不完全的认识得到补充使得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主客观的进一步统一。

  (2)、第二次飞跃的实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个过程是变主观的东西为

  客观的东西的过程,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第二次飞跃和第一次飞跃一样,同样是认识过程的质的变化,这一变化同样也是有条件的。一是理论必须正确;二是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理论转变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等;三是用理论动员和武装起广大群众,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有利武器,使精神力量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3、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论》在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之后,又从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由对立到统一的实际实现过程和人类认识活动整体角度概括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我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里首先说明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曲线性,即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在经过多次失败或反复调整中实现的;其次说明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客观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另外,这个总过程和总规律还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前进性。这种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是封闭的圆圈,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过程。

  4、从相对真理逐步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在真理上的表现就是相对真理逐步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认识过程,就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下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实践论》在这方面的分析可以理解为以下几

  个方面:

  (1)是肯定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

  (2)是肯定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同样与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都是特定条件下的人,对特定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特定反映。所以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他们看不到认识的这种相对性,否认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括马列主义在内,任何一种科学的认识都是迈向绝对真理的一步,但不是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

  识真理的道路。

  (3)提出了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思想。即“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性质,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升华过程。整个人的认识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比较确切、比较完全的知识。

  (四)、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

  《实践论》在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文字不多,但涉及的思想却十分丰富:

  1、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在当今

  社会,无产阶级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2、明确提出所谓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及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一切反动势力。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3、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为了有效的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而必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实现的。《实践论》从认识与实践关系入手,落脚到主观世界的改造,从而达到了肃清“左”倾教条主义危害和影响,从根本上用马列主义武装全党,提高

  干部队伍素质之目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优化主体素质,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仍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迫切任务。

  (五)、结论

  《实践论》最后以深邃的语言对全书作了总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下。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五: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关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尽管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往常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

  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明白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关于自然界方面,关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特别长的历史时期内,大伙儿关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关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关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如此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假如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如此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截了当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关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⑵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如何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

  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时期,就是感受和印象的时期。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受,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社会实践的接着,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受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因此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差不多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受,不然而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时期。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完全的、诚恳的和真实的”如此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假如他们关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即那么)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如此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期,在人们关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

  重要的时期,也就是理性认识的时期。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受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因此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掌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往常期,是没有一个人如此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时期的特性,在低级时期,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时期,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时期,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时期。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受它。感受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

  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不管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

  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

  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时期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因此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尽管能够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假如要直截了当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您要有知识,您就得参加

  变革现实的实践。您要明白梨子的滋味,您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您要明白原子的组成同性质,您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您要明白革命的理论和方法,您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截了当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截了当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截了当经验的东西,假如在古人外人直截了当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因此,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截了当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截了当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不管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截了当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否认了这个感受,否认了直截了当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因此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关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关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估计的、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事实上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时期,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

  这时,他们依然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然而到了他们实践的第

  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如此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关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如此。第一时期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时期,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时期才进到理性的认识时期,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

  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假如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关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时期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时期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特别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

  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明白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掌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假如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掌握、为什么没有掌握呢?因为他关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

  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

  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掌握,情愿去做这项工作。假如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如何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

  勇气也就能够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情况的全体(情况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情况的本质(情况的性质及此一情况和其他情况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如此的人是没有

  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情况,属于感受的时期。第二步,是综合感受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期。只有感受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依照如此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

  来、这个地方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差不多说过的,这个地方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假如以为理性认识能够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

  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受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因此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

  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受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

  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受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时期有待于发展到理性时期--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假如以为认识能够停顿在低级的感性时期,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明白感受材料

  当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个地方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考虑作用,将丰富的感受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依照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

  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如此,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假如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明白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尽管各有片面的真理(关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关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关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关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关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假如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明白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关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假如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接着。理论的

  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因此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因此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即日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侯。辩证唯物论之因此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不管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说到这个地方,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不?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时期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假如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马上预想的思

  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

  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关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

  目的。然而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特别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然而不管如何,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关于在某一发展时期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是完成了。

  然而关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

  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差不多说到的,而且

  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差不多从某一发展时期向另一发展时期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特别急速的,假如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

  然停止在旧时期。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如此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时期,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以后有现实估计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

  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关于在各个一定发展时期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

  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依照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关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

  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关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差不多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依照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

  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差不多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

  都正在或将要通过如此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时期,然后

  才能进入自觉的时期。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六: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矛盾论和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JennywascompiledinJanuary2021

  矛盾论和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矛盾论》的主要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

  1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2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3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4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5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

  1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这是两个认识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以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2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3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连接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是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其变化。

  4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一)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1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再次,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最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

  生产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即物质的生产活动。

  “无论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还是在各种阶级社会中,人们都要以各种不同形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种生产活动,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1生产斗争指的是物质的生产活动;

  2阶级斗争指阶级社会中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3科学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同于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的特点。

  物质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认识的基本来源,也是产生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两种实践形式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因为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的飞跃过程是在实践推动下完成的。

  其次,人的认识中存在的错误、片面性、肤浅性、不充分性等都是靠实践来纠正、补充、丰富和深化的。

  再次,随着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人的认识开拓出新领域,提出新任务,推动认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最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手段和可能,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于社会的认识,也都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方面,事物的片面,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一方面,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认识开始于经验,这是认识的唯物论。

  另一方面,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a)

  所谓客观性,就是说获取的感性材料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通俗地说就是靠得住的。

  b)

  所谓全面性,就是说获取的感性材料是全面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果只看重感性经验而否定理性认识,将导致经验主义;只看重理性认识而否定感性认识,就会导致唯理主义。

  3.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重要的一半。”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从感性认识得到的理性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实质上还是一种假说。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

  一是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

  二是明确提出所谓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三是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

篇七: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⑵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即那么)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期,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

  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

  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

  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

  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

  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

  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

  勇气也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

  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

  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

  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

  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

  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

  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即日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侯。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

  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

  目的。然而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

  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

  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

  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

  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word版

  整理

篇八: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7月写作并发表的。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结束,开始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为了揭露这种现象,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通观全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充满了文学气息。

  《实践论》的中心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实践论》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指出实践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点。

  第二,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是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全面具体阐明了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即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为理论认识,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飞跃为实践。

  第四,指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深刻地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第五,明确了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又包括改造主观世界。

  《实践论》的中心思想是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着重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知行统一观,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实践的“左”、“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毛**在《实践论》也说道:“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

  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自吃一吃。”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实践好比一块试金石,用来检验我们的理论是否合理,它的提出有很重要的现实主义。通过对毛**的《实践论》的进一步学习,对我们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人生轨迹。

  实践要注意方法,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实践要注意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写作的时期背景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7月写作并发表的。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结束,开始了抗日战争时期。从当时的共产党内的思想状况看,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经验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教条主义倾向。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到处生搬硬套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为了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从思想上、理论上分析批判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肃清其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更好地参加领导抗日战争,毛泽东同志写作了《实践论》。

  二、《实践论》的中心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实践论》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指出实践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点。

  第二,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是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全面具体阐明了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即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为理论认识,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飞跃为实践。

  第四,指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深刻地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第五,明确了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又包括改造主观世界。

  《实践论》的中心思想是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着重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知行统一观,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实践的“左”、“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论》发表后,在当时大大地提高了全党的政治理论水平,为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实践论》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三、读《实践论》给我们的启示

  在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实践论》仍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论》中关于主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历史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年来,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

  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就是在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在充分认识到资源对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再到生态文明,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又一次升华。这是我国环保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宣示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强烈政治意志。

  第二,《实践论》关于认识运动总规律的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认识新事物,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对骄傲自满和故步自封。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创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坚持从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努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保护环境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找到更加紧密的结合点。

  第三,《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凡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那就是正确的,必须坚持下去。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和环保“十一五”规划,将环境保护的政策延伸到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拓展到对外贸易,在建立全方位污染防控体系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统筹兼顾消费、投资、出口三个方面的环境保护,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研究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系统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努力促进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型。

  第四,《实践论》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环境保护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中央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环境污染危害群众健康,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

  对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认真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环境安全事故防范,维护环境安全。

  总之,《实践论》是永放光芒的伟大著作,它永远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永远是照耀我们事业前进的光辉理论灯塔。

  实践的这概念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很多时候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都可能是在实践。实践的观点在哲学中是属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学阶段我们都有过简单的接触,对这概念有个初步的了解。

  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历史不断向前推移,实践的地位和意义也变得更加的举足轻重。

  毛**在《实践论》也说道:“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自吃一吃。”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实践好比一块试金石,用来检验我们的理论是否合理,它的提出有很重要的现实主义。通过对毛**的《实践论》的进一步学习,对我们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人生轨迹。

  《实践论》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丰富,更进一步对我们当代哲学观的阐释,它可以更好让我们不踏入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以及本本主义的唯心主义漩涡。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无法摆脱唯心主义,因为他们本身没有实践分析,只注重精神上的分析。从古希腊的“诡辩学派”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都只是体现精神哲学的虚妄性,本身这些哲人们,有的观点就是对自身的否定,不存在真实性。实践恰好可以解决这些疑惑,可以论证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以及托马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是否能够真正存在。

  实践是一种理想的世界观,它的存在可以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可塑造一种理性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实践就是一种理性,知性的上升就必须实践,才能达到知性与感性的真正结合。真实的存在,不可避免也有幻象的存在,而这两者经常产生一种斗争性,互相形成以否定性,这时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为它不偏袒任何一方,有利于公平性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检验出正确与虚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毛**曾经做出这样的论断过。

  伟大的现秦思想家荀子就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而到了清代,中国的近代的启蒙思想家魏源也说道:“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这些都是对实践的重要性再好不过的阐述了。“黄老学说”中提出的“小国寡民”到伟大诗人陶渊明写出的“世外桃源”都无不一一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对毛**《实践论》的学习,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大学生,以及学者眼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我感到自行惭愧。理论上的知识学到了不少,而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是不知所以然。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刚刚进大学的时候都有很大的抱负,制定了一系列这样那样的学习计划,开始自吹自擂起来。可是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败下阵来,很多事就像温水煮青蛙,没有主动性。制定计划必定是一种前瞻的需要,但是付诸实践那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理论和现实得不到真正的结合。

  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祖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这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谓实践出真知,祖国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献言献策,而这些建议应该从祖国的实际出发,用实际来检验这些建议是否正确。实践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发比拟的,只有实践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够探索适合祖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伟大诗人陆游的诗句这样说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实践才能真正更好地实现这些理论知识的价值。实践还可以激发的潜意识,丰富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使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加有的意义,增加我们的知识的广延。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灵魂性原则,学习它可以了解世界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好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篇九: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

  践

  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

  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辨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辨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

  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

  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

  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

  “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

  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

  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

  念和论理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

  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

  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

  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

  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十: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

  提出的背景

  毛泽东

  1937年

  7月在延安写的

  《实践论》则

  “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上对马

  克思主

  义的实践

  观所作

  的最

  系统

  、深入

  的

  阐

  述”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理论

  的新

  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

  基础,科学总结了毛泽东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的相结合。《实践论》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发展,加强了中国共产党

  的思想教育。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

  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

  发的共产党人就和主观

  主义,特别

  是教条

  主义

  展开

  了长期

  的斗争

  。到

  1937年

  2月,全国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已初步形成。不过,虽然

  中国共产

  党党

  内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了批判,但是这一时期并未来

  得及从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清算。而

  《实践论》

  就

  “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

  义,特别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

  的。毛泽东写了

  《实践论》开始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

  和批判主观主义,阐述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实践论》

  的主要

  内容

  《实践论》

  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能动的革命

  的反

  映论

  的重要著作

  。它在认识论

  上,既反对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机械

  唯物主义的错误

  。贯穿全书的基本

  思想是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统一,这种统一又是以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为基础

  的辩证

  的统一,通过这

  种统

  一不断解决

  主观

  和客观

  的矛盾

  。用毛泽东

  同志

  自己的话来

  说,就叫做

  主观

  和客观

  、认识

  和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实践论》以唯物主义为前提,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

  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的局

  限性,批判

  了教条主义在认识来源

  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

  向。

  《实践论》从我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地论述了实

  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系统

  的论述了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是认

  识

  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

  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

  想。(二)《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矛

  盾运动的考

  察,全

  面阐述

  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

  理性认识

  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个

  飞跃。2.《实践论》

  从认识

  和实践

  的矛盾运动过程,论述了实践作为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的意义。毛泽东指

  出,从

  理性认识到

  实践这一

  飞跃,一

  方面是改造世界

  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的过程,是

  整个认识

  过程的继续。3.《实践论》

  论述了一个正确

  的认识,由于

  主观方

  和客观

  的原因,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了认识的无

  限性。(三)《实践论》揭露了

  “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要求做到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

  、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

  识论和辩证

  法,进

  一步从思想

  理论

  上清算

  了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主要

  目的正是

  为了克服党

  内严

  重的主观

  主义,特别是王明的

  “左倾”

  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

  《实践论》

  的现实意义

  1978年

  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的文章,开始

  了中国社会上关于真理标准

  的大讨论。这场讨论

  冲破

  了个

  人崇拜和

  “两个

  凡是

  ”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实践论》’中的实践观在受到了长期

  的教

  条式的理解后,终

  于又以它的本真面

  目回到了人间,又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坚持

  《实践论》

  所体现的实

  践精神,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

  、知和行

  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特别是现在,党和

  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我

  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要求,提

  出了建设以人

  为本

  的和谐社会。由于它是首次提

  出,没有

  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坚持

  《实践论》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按

  照

  《实践论》

  的要求,才能从建

  设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实践

  中总

  结、检

  验

  、发展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才能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

  的指导

  下更

  好

  地进行当前

  的和谐社会建设

  。因此必须真正在实践

  中坚持

  《实践论》

  中的实践观,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

  《实践

  论》,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

  “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有

  关情况和工作

  的调查研究,“加

  强对维护社会

  稳定工作

  的调查

  研究,深

  入认识和分

  析公

  共

  安全

  、社

  会

  治安

  等方

  面情

  况

  的

  发展

  变

  化和

  发展

  趋

  势’’。第二,必须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做到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我

  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

  设

  的理论来指导构建

  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坚持

  了

  《实践论》,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更有成效。

  第三,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谐社会是否符合最

  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

  国力,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

  能证

  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真理性。

  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

  的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起步阶段,人们想要掌握它发展规律

  的,把

  握其历史变迁的本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坚持在实践中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成了目前工作中的重

  中之重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解决当前

  全球化进程

  中的新

  问题,并

  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

  中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探索出

  建构和谐社会

  的有效途径。《实践论》、《矛盾论》的

  历史地位、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

  一、“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

  《实践论》和《矛盾论》都是以扫清党内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

  哲学总结,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实践论》的主题是认识与

  实践的统一,《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两个统一”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特

  别是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实践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我

  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

  机会主义;我们也反对“左”倾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

  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实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

  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一句话,“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

  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m鳓《矛盾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

  误的形而上学实质,指出,他们不懂得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拒绝

  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是为人们所不能捉摸

  的纯粹抽象的公式:他们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用一

  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

  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

  坏。因此,“两论”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充分的

  哲学论证,对否认这种“结合”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深刻的哲学批判,对如何实现这种“结

  合”在方法论上给予系统总结。它们的问世,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形成,从而为实现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二、“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

  标志。

  《实践论》作为一篇认识论的著作,不是简单复述认识论的一般原理,而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抓住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认识问题上

  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集中阐明了认识与实践之具体历

  史统一的科学原理.引导我们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取得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在中国革命

  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检验我们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

  三、“两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要重视学习哲学,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的“两论”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

  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最初二十年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中国

  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

  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

  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中国革命经

  验的哲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

  (一)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认识论基础

  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关

  系问题,一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二是共性和个性的

  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科学地回答了第一个问

  题。首先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

  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实

  践第一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实质上蕴含着马克思主义

  必须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即既然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那么,中国共产党人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根据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

  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其实,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

  源于实践,它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沃土中。

  它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反

  映了实践的呼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

  产党人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发展真理

  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要哲学根据。

  《实践论》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认识

  和实践的关系。从静态角度,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1。“

  从动态角度,毛泽东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

  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

  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

  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u_i296。297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就是认识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

  因此,毛泽东关于认识和实践之辩证关系原理的这些精辟

  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认识论方面作了哲学论证,提供了哲学根据。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过程始终都存

  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每一事物及其过程的

  矛盾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毛泽东看来,每一

  个事物的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包含了矛盾

  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性

  又受矛盾普遍性制约。他还特别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

  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

  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1913”毛泽东的

  这一重要思想,不但是对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的阐述,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根据。因为,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这是把握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原理而谈“中国化”,势必背离马克思主义而走向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要了解中国的特性,分析中国

  与别国不同的特点,这是把握矛盾特殊性的体现。毛泽东

  指出,人们认识事物必须注意它们的共同点、共性,“但

  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

  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J”8后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更加鲜明地向全党发出注重“中国的特性”的号

  召,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

  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

  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

  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

  问题。”-z芦”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化”的根本依据是

  “中国的特性”,亦即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论》详尽阐述

  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辩证法基础。我们只有善于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

  性相统一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此,澳大

  利亚学者尼克·奈特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在毛泽

  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

  规律同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只有将马克

  思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

  个完整的体系,并创造出一种真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背离作为历史和社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

  原理。”?

  二、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

  “两论”从哲学高度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

  条主义,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

  错误

  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根本对立,它是一种

  用孤立、静止、片面、无矛盾的观点去看世界的宇宙观和

  方法论。主观主义正是这种观点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体

  现。“两论”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在观察、处理问题上

  的形而上学错误。

  (二)坚持能动反映论.揭示主观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首先,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的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

  源,在于认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即在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违背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路线。他

  们或者是将理论、认识看成是脱离了实践的绝对的东西,或者是将经验、感觉夸大为不需要理论的绝对的东西,都

  使理论成为脱离实践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洞抽

  象的公式和教条。正如毛泽东所说:主观主义不管表现为

  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是“左”倾冒进还是右倾保守,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的”。

  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无论其内容还是

  形式都必须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理

  论形态。“两论”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

  括了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理论,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获得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因而创新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成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

  学形成的主要标志。

  主要学术探讨

  试论《实践论》对当代知识青年的几点启示

  一、学习《实践论》是当代知识青年对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再认识

  二、学习《实践论》提高当代知识青年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学习《实践论》为当代知识青年就业、择业

  指明航向

  四、学习《实践论》使当代知识青年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浅谈《实践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意义

  摘

  要

  《实践论》发表距今已有

  77年的历史。77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充分论

  证了《实践论》的正确性。本文以《实践论》中的三个基本观点,来阐明它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

  意义。今天,重温《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不仅对于贯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篇十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对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正如我们经常说我们可以凭借经验办事。的确如此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处理事物的经验我们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有时执着的一味的相信经验,而不会去变通的话,可能会把我们带入歧途,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甚者还可能犯错误。所以要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

  《实践论》也对教条主义也进行了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不要把教条的东西神圣化,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教条的束缚,走创新的道路,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这样才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和促进事物的自我完善。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上的认识。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

  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实践论》中深刻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具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只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发展中国和壮大中国。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理论武器,不断的认识和探索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实践中发展事物和认识事物。

  《实践论》中指出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的经典力学

  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都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前进。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坚持了认识论上的唯物论。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发展和推移。对事物的认识必然经历一个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点看就坚持了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3)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的特征。

  (4)人是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过程,论述了感*认识和理*认识的辩*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认识上升到理*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

  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篇十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矛盾论和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矛盾论》的主要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

  1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2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3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4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5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

  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

  1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这是两个认识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以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2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3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连接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是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其变化。

  4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一)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1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再次,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最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

  生产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即物质的生产活动。

  “无论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还是在各种阶级社会中,人们都要以各种不同形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种生产活动,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

  1生产斗争指的是物质的生产活动;2阶级斗争指阶级社会中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3科学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同于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的特点。物质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认识的基本来源,也是产生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两种实践形式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因为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的飞跃过程是在实践推动下完成的。

  其次,人的认识中存在的错误、片面性、肤浅性、不充分性等都是靠实践来纠正、补充、丰富和深化的。

  再次,随着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人的认识开拓出新领域,提出新任务,推动认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最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手段和可能,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于社会的认识,也都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方面,事物的片面,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一方面,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认识开始于经验,这是认识的唯物论.

  另一方面,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

  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a)

  所谓客观性,就是说获取的感性材料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通俗地说就是靠得住的。

  b)

  所谓全面性,就是说获取的感性材料是全面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果只看重感性经验而否定理性认识,将导致经验主义;只看重理性认识而否定感性认识,就会导致唯理主义.

  3.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重要的一半。

  ”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从感性认识得到的理性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实质上还是一种假说.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三)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

  一是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

  二是明确提出所谓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

推荐访问: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 主要内容 观点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