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景物描写作文【五篇】

景物描写作文【五篇】

时间:2023-07-13 12:5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点染了一幅空间萧瑟凄凉的图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物描写作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景物描写作文【五篇】

景物描写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一、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点染了一幅空间萧瑟凄凉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一个染字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在为了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创造了悲凉忧郁的意境,烘托了莺莺不忍离别的悲戚的心境。

二、 展示自然美景,烘托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本身可以让我们领略其自然美景,风土人情。人物周围的环境,也可以展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精神面貌。例如孙犁《荷花淀》开头对月下小院的描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景物描写渲染了如诗如画的意境。营造了清新宁静的氛围,绘出了荷花淀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丽的地方色彩。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水生嫂的美丽外表,纯洁心灵就在这澄清明丽的意境中烘托出来。又加上小院“干净的很”“ 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写出了她的勤快利落。弥漫着荷花特有的清香的小院,展现了荷花淀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纯洁的精神风貌。

三、 景物描写揭示作品主题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这么美丽的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这柔美洁白的水乡,凝聚了白洋淀人民无数辛勤劳动,又怎能容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践踏呢?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

正因为对家乡山河的热爱,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才毅然决然地送郎上战场,而她们自己也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茁壮成长起来,勇敢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纯和美境的铺垫,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四、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鲁迅《祝福》开头详细的写了鲁镇祝福时的情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鲁镇保守沉闷的氛围,“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暗示了封建神权牢牢统治着中国城乡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小说《药》开头的景物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
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沉寂、凄清,带有几分恐怖,渲染了夏瑜就义时冷峭、肃杀、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清末这一极其黑暗的时代特征。

五、 推动情节发展

景物描写与情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可以照应题目或首尾呼应,它有时直接推动情节的展开,为后铺垫

有时暗示情节的转变,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展开的重要因素。

《荷花淀》中的一群女子探夫不遇归来时遭遇日本鬼子,慌忙中,她们躲进荷花淀时,有这样一段描写“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一描写,暗示了下文的情节――一场水上伏击战,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为后了铺垫。

景物描写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由字到画,巧妙布局

写景文重要的是谋篇布局,按照顺序描写景物,便于读者发挥想象,融入文中的景物环境中。但中规中矩的描法,未免显得死板,缺乏艺术气息,吸引力不足。因此,在写景作文中,可适当借鉴绘画艺术中的构图技巧,从不同侧面来展现同一自然景物,提升作文的真实感。

(一)画面切换。整篇文章从布局来看,主线分明,以济南冬日的“温晴”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紧扣“山”、“水”两大主题绘制不同的画面,以展现不同侧面的济南冬景。如摇篮山景、雪后初晴、空灵水景三幅画面的切换,从布局上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先写山景,再写水景,秩序井然,层次分明,为读者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构图。一方面遵循了景物描写的空间转换规律,另一方面作者在描绘每幅画面时又融入了山水画的构图技巧,将宏大的背景与写实的近景相结合,如用“摇篮”来描绘济南的地理环境,写雪景细化到“山尖全白了”,写水景又写出了天水相接的美丽,使文章呈现出脉络清晰之感。

(二)详略得当。在整个自然景物中,不是每个景物每时每刻都需要用文字展现出来的,而是选取最能表现景物特色的景色和时间来描写。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以大观小”的取景方法,这是山水画中常见的构图方法。如用“摇篮”比喻冬日的济南,激发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却没有直接描写济南四周的景色和地理环境,不仅形象具体,且使文章鲜活。

(三)色彩对比。在写景作文中,学生容易将重点放在景物上,往往忽略色彩的对比描绘。然而,写景作文缺乏了色彩,如同画面缺少了颜色,很难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力。作者以北方冬天的阴郁与济南冬日的艳阳高照相对比,在色彩上一暗一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不禁想象出两幅画面来:一幅灰雾惨淡,一幅和风煦日。这种“以色补形”的烘托技巧,在写景作文中较为常见,可突出整体画面的层次感。

在写景作文中,学生既运用的是文字,又免不了对景物的描写。因此表面上是抒写文字,实则是通过文字来展现内心的景色。在描写中可大胆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赋予景物以生命力,使作文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二、由心到景,虚实结合

写景作文需要心中有景,才能行诸笔端。相反,心中无景,为了描写而描写,景物也会显得呆板而毫无生机。在景物描写中,借用山水画的绘画风格也是颇为常见的手法,在作文中可谓行之有效,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融入体验。要使读者感受到景物之美,首先要感动自己。《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运用亲身感受来写,通过唤起读者个人情感经历的方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文章开篇作者交代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从北平到伦敦,再到济南,呈现出了文章的真实感,使读者确信作者笔下的“济南冬景”的切身感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写景作文中,完全可借鉴这种描法,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从开篇就奠定全文求“真”求“实”的基调,用“印象”和“感受”来吸引读者,调动情绪,以产生情感共鸣。

(二)虚实结合。在写景作文中,对景物描写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比如本文中作者描写“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对真实景物的描摹如同绘画中的素描,是绘制一张画的基础。但仅写到此处还远远不够,未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因此务虚的写法也要运用。如本文中描写“温晴”阳光下的济南,作者用“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拟人手法,不仅使原有景物更加具体传神,还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再如“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赋予山以人性化特征,使景物立刻鲜活起来。可见,虚写是对实写的艺术加工,赋予景物以生命力。

在景物作文的写作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将个人情感赋予现实的景物,再以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在心中构想整个景物、景色,在现实景物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进而运用虚化的手法结合个人情感,用抽象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从写作效果来看,使固态的景物变得动态活跃,为景物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后,使文字更具有生命力。

景物描写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物描写;
技法;
立体;
多角度

景物描写就是对自然环境中的景色、风土、物体、设施等各种事物所作的形象描绘。精彩出色的景物描写,不仅能使读者游览自然美景,而且在艺术上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指导学生学会景物描写的技法,就成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写作技法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呢?在景物描写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六种写作技法的训练,较快地提升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

技法一:渗透感情,紧扣主旨

【技法分析】景物描写不是仅仅把客观景物精细地刻画出来就算完成写作任务的,我们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明确对景物的描写是

围绕一定的主旨而写的。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不值一提,甚至可能在某些人眼里显得有些愚笨,但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后面的写作条理才会变得清晰。如果这个问题都没有弄清,整篇文章在阅读时就会觉得不知所云。同时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舒畅愉快的时候看月色就是那么的皎洁明亮,而当情绪沮丧低落的时

候看月色就是那么的凄冷灰暗。其实,月色本身是不会发生变化

的,变化的是我们的心情。所以,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会将主观感受融入其中,通过笔下景物特征的呈现来表现此时此刻的心境。因此,我们在描摹景物时要注意这种主观情感的渗透,通过这些情感渗透来揭示文章的主旨。

【经典例文】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孙犁的《芦花荡》)

分析:“敌人”“炮楼”,点明了社会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句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渲染了斗争环境的艰苦,表现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技法二:调动感官,立体描绘

【技法分析】任何景物的描写不能只是平面描写,而应该是立体的刻画。人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各种事物的,所以,在写景过程中我们必须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等对景物进行立体的描摹,突出其可感性,以便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借助作者的立体描写来还原写景的现场,以此真切地感受作品描绘景物的神韵。

【经典例文】整个天空一片蔚蓝。天上只有一朵云彩,似乎是在飘动,又似乎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暖和……空气里仿佛弥漫着鲜牛奶似的味道!云雀在鸣啭,大脖子鸽群咕咕叫着,燕子无声地飞翔,马儿打着响鼻、嚼着草,狗儿没有吠叫,温驯地摇尾站着。空气里蒸腾着一种烟味,还有草香,并且混杂着一点儿松焦油和皮革的气味。大麻已经长得很茂盛,散发出它那浓郁的、好闻的气味。(《乡村》屠格涅夫)

分析:这里屠格涅夫对俄罗斯广袤的草原的六月景物的描写,就将多种感官器官参与到景物描写中。“整个天空一片蔚蓝”是视觉描写,“空气里仿佛弥漫着鲜牛奶似的味道”是味觉描写,“马儿

打着响鼻、嚼着草,狗儿没有吠叫”是听觉描写,“空气里蒸腾着一种烟味,还有草香,并且混杂着一点儿松焦油和皮革的气味”是嗅觉描写。人们在阅读本段时脑海里自然会立体地涌现出俄罗斯大草原粗犷、单纯、原始、生机勃勃的场景。

技法三:变换角度,写出层次

【技法分析】对景物的描写应该是多角度的,让人感受到景物的全景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时间的变化和动静的不同上去描写,以此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景物特点。在时间上,我们可以从一天时间段的不同上来描写景物(清晨、正午、傍晚、深夜);
也可以从一年四季的不同来描写景物;
从气候不同方面来表现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在空间上,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等方面来描写景物;
也可以从不同的地域(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方面来表现景物的不同特征。在动静上,我们可以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通过写景角度的变换,让我们笔下的景物显得更立体、更丰满。

【经典例文】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都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鲁迅《雪》)

分析:重点写雪花落下后的具体形态特点,描绘点由上而下,井然有序,接着写晴天之后雪在风中飞扬的情状,描绘细致,层次分明。可见,描写景物时还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角度,写出层次。

技法四:善用修辞,丰富意蕴

【技法分析】客观事物本身是固定的,如果只是直接对它进行描摹,那有可能就显得干瘪而了无生趣。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是离不开对比、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写景时要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对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创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使读者获得艺术和美的享受。

【经典例文】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澌!――队伍解散,随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茅盾《黄昏》)

分析:本处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浪的自然运动拟化成队列有规律的行进,将跳跃着的小波浪比作“闪着金光”的大眼睛,并用排比的手法描写了黄昏时一排排波浪勇猛地冲向海塘。这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黄昏时的海浪进行分外传神的描摹。

技法五:精选词汇,传神摹写

【技法分析】我们知道描写必须具体,可以选用一些像“优美”“寂静”等形容词,也可以使用“非常”“十分”等副词,但如果仅仅用这些词语描摹景物,效果是很有限的。因为这些词语并不具体,你在写景时用得再多,阅读者也无法得到实感。所以我们在写景时不如精选一些词语,进行具体的描摹,更能表现出景物的特征,使人恍如亲见。

【经典例文】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鲁迅《故乡》)

分析:“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
一个“抖”字,何等凄惨。本出写出旧中国在军阀割据的战乱、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村的破败与萧条。

技法六:展开想象,拓展意境

【技法分析】在写作活动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想象,可以提高选材构思能力,使表达内容更丰富,思路更开阔,形象更生动。想象(联想)能够将作者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事物形象化、艺术化地表达出来。有时候,作者的感情特别强烈,只靠一般的描写不足于传达;
或者所写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加以描写,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表象集中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能强烈地感染人。文章插上想象(联想)的羽翼,就会在艺术天空中自由翱翔。

【经典例文】“铮……”忽闻优雅的古琴声。侧眼看去,青竹为栏,幔帘轻垂,古雅香炉袅袅、沁静之香。一张青竹琴案,一张古琴。琴声淙淙,如高山中穿流而出的小溪,清澈见底,水波清亮,溪底的鹅卵石在闪闪发光,仿佛每一个石子都有它小小的快乐、小小的忧伤。喜欢这般琴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仿佛一切尘嚣都已逝去,只有这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在这优美的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无声息,又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让人身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2010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生活在清雅的世界里》)

分析:本段对琴声的描写颇值效仿。琴声,无色无味无形,难以描摹。作者通过想象小溪在高山穿流时的情形,避虚入实,化抽象为具体,结合自己的感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立体、真实、形象的清雅世界。

【技法演练】作业布置:“我家的”(景、物)为描写对象,灵活运用以上所讲的写景方法,写一段500字左右的短文。

总之,中学生在景物描写时,如果能细心观察,讲究技巧,巧妙运用以上六种方法,就能把景物描写得生动传神,为突出文章中心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杰.论景物描写的三个层次[J].科教导刊,2011(04).

[2]叶圣陶,夏尊.叶圣陶教你学作文[M].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2.

景物描写的作文范文第4篇

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少学生会在阅读理解上失分过多。如何做阅读理解题?如何尽量拿到高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1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利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2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3描写

一、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如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二、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三、场景描写

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景物描写的作文范文第5篇

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经常会用适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身情感,以达到烘托氛、渲染环境等目的。因此,要想使记叙文中的景物生动形象、相映成趣,就需处理好动景与静景之间的关系,做到动静结合。

只有动景与静景相互映衬,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使记叙文中的景物变得生动灵活,在文中才能起到更好的表达作用。

【技法指津】

1.景物描写以动为主,传递人物的情感态度。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不可缺少,特别是在刻画主人公心理活动时,除运用直接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描法以外,作者往往会借助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和刻画,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为此,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往往以动态景物为主,以期与人物产生共鸣。如《最后一课》中“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木边宛转地唱歌;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几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就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心理状态。

2.景物描写突出静态,渲染周边的环境氛围。

在记叙文写作中,如果说动态的景物描写能够传达人物心理活动的话,那么静态的景物描写就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在记叙文的景物描写中,有时为了渲染环境、烘托氛围,或收到以静衬动的效果,往往着重塑造静态景物。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到了晚上仍然被困在岩石上,对当时环境的描写虽是“在一片寂静中”简短的一句话,却烘托出一种紧张且令人恐惧的氛围。

3.动静结合描写景物,凸显文章的主题思想。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如翠山、花草、树木等,总是静止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而聚散的云彩、流动的溪水、风雨中飘零的花朵等却总是处于不停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这些景物进行描写时,既要注意其静止的一面,又要留心其动态的一面。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可以更好地为人物提供一个好的活动环境,从而在动静的相互映衬中凸显出人物形象。所以,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的景物描写才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如在莫怀戚的《散步》中对周围的景物这样写道:“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景物描写中既有对大地的颜色、树上的嫩芽这些静态景物的描写,也有对起着水泡的冬水的动态刻画,这种动静结合的描法便突出了“生命”这一主题。

【牛刀小试】

在朝阳中成长

李海苇

黑暗很可怕,但若想获得光明与尊严,我们就必须穿越它。

——题记

我躺在病床上,紧紧地握着拳头,忍受着阵阵钻心的疼痛。

白但并不干净的墙,污迹斑斑的暗灰色被单,头顶那盏刺眼的吊灯和明晃晃的点滴瓶,都让我感到疲乏无力。这是第几次了?我眨眨眼,泪水沿着干涩的眼角慢慢地流过。

忽然,那方冷冰冰的肌肤感觉到了少许温热,我努力地转过头,才看到她和他早已红肿了的双眼。只见她小心地为我拭泪,我心想:刚才折腾了那么久,她也一定累了吧?那浓重的眼袋和略显迟缓的动作让我的心蓦地紧缩了一下。

“爸爸妈妈,我不治了,咱们回家吧!不好就不好了,我受够了!”我小声说。“胡说什么呢,傻丫头!”爸爸一声大喝,这时,走廊的灯亮了起来,他皱了皱眉头站起身。“我去叫护士,该换药了。” 妈妈抓住我的手,不知是谁在颤动,头上方的点滴瓶微微晃动着。“好好睡一觉,等到明天太阳升起来,你就能下床走动了。”她的声音很温柔,我听话地闭上眼睛,病房门被爸爸关上,于是,医院里的嘈杂声渐渐淡去。

意识慢慢复苏,我睁开眼,一扇巨大的被擦得如明镜般透亮的玻璃映入我的眼帘。我本能地直起身子,一双手及时地扶住我。“醒了?刚想叫你呢。”她将床摇起来,将我身后松软的枕头立好。“我怎么到走廊里来了?”“让你看看风景。”他们相视一笑,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我的心不禁颤动。

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浸染着天边的朝霞。层层彩云化成泼墨的流光,嵌入发白的半边天际,泻下一缕缕金色的光,像是玄青色的远山燃起了火。漫天的红沿着大地纵横的沟壑漫延开来,整条走廊如同浸在陈年金色药酒里一般。

长时间的沉默,只因折服和沉醉。

“其实,这样的景色每天都有。”良久,爸爸柔声地说道。

看着已冲出云层的朝阳,我的身体仿佛瞬间充满了力量,昨日的精神不振似乎被驱散开来。

看着眉间满是笑意的爸爸,我感觉到自己似乎又成熟了不少。

点评: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一次生病经历,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在这篇记叙文中,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倒数第五段,既有动态的描写,如喷薄的红日、泻下的金光等;
也有静态的刻画,如对朝霞的描绘等。特别是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了气氛,还较好地凸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误区警示】

1.景物描写不够典型。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烘托氛围,更好地塑造人物活动的环境,从而起到衬托和渲染的作用。可某些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就不够典型,究其原因,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不会恰当地运用动词,从而使景物难以收到动态化的效果。

2.景物描法单一。

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或描绘一个人时,必然会涉及对景物进行描写和刻画。同学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手法单一,如单纯地对景物进行静态的描写或动态的描写,致使景物不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氛围、表达心情、塑造人物的作用。

【延伸训练】

推荐访问:作文 景物 描写 景物描写作文【五篇】 景物描写的作文(精选5篇) 描写景物的优秀作文6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