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中职政治教学论文【五篇】

2023年中职政治教学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11 10: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和积累,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素材。纵观医德所倡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中职政治教学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五篇】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医学院;
思想政治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53-02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和积累,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素材。纵观医德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以及社会普遍反映的医德问题,大多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例如:“推己及人”、“医非仁爱不可托”等,这些医德的理念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应该将其精髓引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高职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担负起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内在统一的。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为教育的目的。例如其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内容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在高职学院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缺失及其原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失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的高校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们都非常的时髦,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的文化和节日非常了解,并被卷入“海外热”的浪潮中。最热衷于韩剧、美国大片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名人、名著等了解甚少,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文化层次的差异,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知识十分薄弱。

(二)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1.高职医学院校教育的弊端。高职医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医卫类学院,主要是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医务人员,医学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学院都会比较偏向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教育,而对于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一般都处于比较边缘化的状况,更不用说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导致培养出来医务人员并不具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都比较差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重要症结所在,也是现在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正确地传授观念。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正确地进行知识的传授,除了重视本课程的传授之外,对其他门类的课程也不应该持有偏见。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高校任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外,需要全体的教师们共同地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正确观念的传授。

3.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非常的明确,这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就成为一个比较单一的培养方向。但很多的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比较青睐复合型人才,他们更注重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4.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说都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上存在一些差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要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得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提高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一直传承下去的。如果作为一个国人,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连自己的国家传统文化都不了解,是可笑和可悲的。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教育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
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
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
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5]邬大光.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N].南方日报,2005-02-02.

[6]朱小蔓.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N].南方日报,2005-02-02.

[7]熊惠平.“穷人经济学”与全纳教育: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话语[J].教育发展研究,2006,(4).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45-0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W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尽早知道及掌握企业文化内涵以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将从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对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构建融入企业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加快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是基于企业需求和企业先进文化基础上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今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05方案”的规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主要在大一年级开设,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
形势与政策主要在大二年级开设。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要求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方面需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要整合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在内容上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应该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等一线专家共同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教学内容,吸收产业文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比如可以通过开设优秀企业文化选读、企业文化与人的道德和修养、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等选修课程,加强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让他们认识到在校期间不仅要增强职业技能,也要注重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以便他们今后更好、更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

二、整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引入企业文化元素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教学内容并无与高职院校教学相结合,缺乏针对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坚持开拓创新,形式和方法。”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的内容,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尊重教材、保证课程大纲不变的前提下,需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切实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把企业文化的安全、卫生、效率、质量、竞争、创新、服务、诚信等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去,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工作纪律的好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增加就业、创新创业教育等新内容。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职院校必须以培养合格职业人为目标,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渗透融入各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中分析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尽早确定今后就业的目标,为他们将来顺利实现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还要利用企业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此外,还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意识教育功能,融入企业的创新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让学生做好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提高创业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自身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更加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亲和力。

三是结合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工作环境的特点,在内容上从高职学生参与的实际工作的需求出发,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加深高职学生对社会和工作环境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岗位认识,使他们能够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做到知行统一,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

三、结合企业文化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形式进行,生动直观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生动和形象,有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以讲授、示范为主,缺乏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融入企业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视频教学法、角色扮演和团队游戏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强大魅力。教师要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实例,让高职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念,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以及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生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企业调研,要注意搜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实例,可以通过录制他们在岗位的实际工作情景等,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给予讲评和让学生讨论,有效地增强他们对职业的感性认识。

二是采取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如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职业情境,让学生扮演某个工作角色,或者布置某项工作任务让学生单独或者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等。

三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随着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媒介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的主要信息交流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念乃至行为规范。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微博、微信的传播速度快、参与面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以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优秀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从而让高职学生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与内涵,从内心深处接受优秀企业文化。

四、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渗透企业文化教育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帮助高职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企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高职院校要将企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流程以及考核方式,对高职学生参与实践进行量化管理,使企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逐步规范化。

二是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通过建立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地安排高职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访问及顶岗实习,使高职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体验工作流程,增强高职学生对企业团队合作以及制度化管理等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按照企业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三是创新实践内容和形式。通过融入企业文化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首先,通过“探究式”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企业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企业生产、管理、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各种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开展调研,在完成调研后,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者调研报告,通过座谈、演讲、辩论或者沙龙等形式在课堂进行交流和分享。其次,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如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企业文化相关讲座;
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竞赛、“校园模拟招聘”、校园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向高职学生传递当前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使高职学生能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并使其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得以提高,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的能力,从而缩短学生与社会工作的距离。

五、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企业文化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要结合高教教育的特点,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熟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所要达到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和职业标准等要求。但目前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企业文化方面知识积累比较少,深入企业、行业继续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少,对企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素质结构了解不多,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以及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依托校企合作单位,形成有计划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分期分批组织教师下企业考察、参观、学习和挂职等,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及人才需求标准,了解和熟悉企业工作过程,厂规厂纪等,加强对企业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和纪律观念的理解。此外,还要通过走访实习生、毕业生等,了解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不同行业对毕业生在职业中的各种要求,并在日常教学中把先进的企业文化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晓谦.管理学基础教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学通.高职院校文化使命: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9)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课题“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桂教高教[2014]15号);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行业、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桂职院[2014]175号)的阶段性成果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
职业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从内容及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看,职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和相融性。随着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改革的深化,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着力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洽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和教育部的“05方案”设置的,即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整合、拓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实践中可尝试构建以‘,05方案”为主体,以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两翼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05方案”为主体,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三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可整合、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如《概论》课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学生能感悟和触摸到的内容,这样既可避免理论宣讲的枯燥性,又可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高职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基础》课教学中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跟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可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为两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不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施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一可开展“职业导向性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目标;
大二,可进行“职业融人性教育”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社会分析自我,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实施、修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将之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三,町实施“职业拓展性教育”,针对毕业生群体的需求,在做好常规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学生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心理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预防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指导,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心理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以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协为主阵地,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形成中心、院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为支撑的日常工作体系……还可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使之日常化、全员化、全程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二、服务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边合作”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一)健全实践保障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遇到诸如实践课时、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组建一支包括党委、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的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每年应根据学生数拨付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教务处要以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标准来组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明确把实践教学课时写进教学计划,有统一的大纲,有规定的内容和学分,有完整的课表安排,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实践教学提供长期实施的制度保障。

从实践内容上讲,可尝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相结合。利用实践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科学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观改革开放的典范,如华西村等,让学生切身感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
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着其特殊性,为此应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来创新考核内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考核要在根本上有助于学生知行素质的提高,其结果可从三个方面来评判: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是否提高;
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是否增强;
在处理社会人生问题上的思想境界有无升华。这三个结果,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很难达到。因此应创新考核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记忆性、模仿性向探索性、创新性学习转变,增加主观性命题的比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形式和方法上讲,可采取开卷、小论文、调查报告、口试等途径,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行统一”、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

当前,如何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人文素养、品德涵养与技术能力兼优的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适应用人单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既是当前高职教育整体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中,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实现二者对接融合,是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研究和探索。

1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情况

1.1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情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15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建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明显的目标,从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1]《行动计划》的出台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就是构建适应行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次品教育”,而是向着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转变。可见,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呈现出了责任更重、规模更大、机制更活、体系更全、地位更高的新特征。

1.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

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更要注重培养对象的品行与素养,做到德才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言而喻。

2企业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融性

2.1企业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血脉,是灵魂,是精神家园。“文化”一词较早见于战国末期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人文化”成天下,使天下人都能学习并遵守文明礼仪,也就是以“文”来“化”人。引申来讲,文化生来具有“化人”的重要作用。文化犹如一条穿珠之线,把单个的无序的个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的群体,进而形成一个社会,使身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种,“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2]。“它包括了企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呈现出如下独有的特征。1)人本性。企业文化强调人的思想与道德素养,外在体现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一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2)集体性。企业文化集中强调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和团队利益。它是企业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体现,是员工普遍接受并愿意为之努力的精神源泉。作为一种集体性的价值观,它所要求的是全员一致的团队情绪与行动。3)融合性。企业文化具有融合性,表现为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与协调性。企业文化往往是对时代精神的折射与反映,它必然与外部的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其中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非常明确的是,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2.2企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的表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我们都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与行业企业文化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集体的、向上的、强大的力量,使全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作为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尤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行业、各企业的未来一线技术人员,高职学生迫切需要了解行业企业文化,发扬和传承行业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放眼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要重视将行业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融入他们的思想。让这些优秀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实现二者的融合。从校企合作办学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教育部通过组建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难题,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出口问题,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同时,国家在高职教育方面出台的新政策也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办教育是学校的事”这一传统观念逐渐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办学理念,即办职业教育不仅仅与学校相关,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进一步指出,企业办学不是简单的企业出资办学,还需要企业真正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必须最终达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订单式”教学模式,还是“顶岗实习”教育方式,都要求高职学生尽早了解企业作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伦理准则,掌握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等。这些,既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应有内容,更是高职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发挥的表现之一。

3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3.1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价值观念能驱动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与荣誉感,鞭策和激励员工创造性地工作。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提出了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提出了一个行业对社会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内容都是理论的高度概括,如果单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话,必然显得枯燥抽象,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成效难以提高。但如果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收集大量行业企业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的经典案例,与教材内容相整合,并将企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企业文化渗入其中,实现教材体系的转变,其结果要好得多。以建筑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为例,“绪论”部分中的成长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点,可以通过国内外优秀建筑企业家事迹的介绍,以行业企业优秀人物的榜样实例,引导刚进校的建筑专业新生了解建筑行业,接触建筑行业,培养其明确的职业目标;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务实的职业态度、正确的职业荣辱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又如,第一章及第五章,同样可以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青藏铁路、杭州钱江四桥等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等著名建设工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获奖建筑物的非凡及原因所在。通过优秀建筑企业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优秀企业的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技术创新等。法律部分的课堂教学,则可以通过建筑行业中的正反面经典法律案件案例,从企业生产安全、诚信经营等方面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总之,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体的理想与企业的目标,“个人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3.2在社会实践教学中突出企业文化的内容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理解和深化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在逐步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教学、以社团活动为依托的校园实践教学和以社会实践为主体的校外实践教学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基础上,突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尤其是与行业企业文化相融的社会实践教学。以水利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为例,由于安全、时间、经费、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日常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可以与学生的外出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相结合。如通过与专业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参观水利工程、水利博物馆、水电企业等,了解水利发展史、水利企业规章制度等。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各种限制条件,实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在专业老师与思想政治老师的共同教学下,将水利精神、水利文化更有效地融入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则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学生进行水利行业领域内的各项调查,让学生在调研中了解水利现状,理解国家、地方政府的水利政策,提高水利人的责任感、迫切感。总之,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突出行业企业文化的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协同发展创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4结束语

推荐访问:中职 教学论文 政治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五篇】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精选5篇) 中职政治论文题目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