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五篇】(全文)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7-01 10:0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五篇】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
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
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
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优质谷物、经济林和优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优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
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
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
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
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
二是推广优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优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
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解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两者间结合的可行性,并以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探讨了三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

一、相关概念解析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
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
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

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就开始起步了,这20多年来,通过抓沼气建设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通过科学探索找到了沼气与养殖、种植的内在联系,最终建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以“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5月,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召开,3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专家到恭城参观,称赞恭城县生态农业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恭城县把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又被有关部门连续列为“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等。当地从生活到生产,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副业都达到了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应该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观赏性、学习性、参与性,让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这类农业资源占优势的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农业这一根基;
并且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未来的生态农业,使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游览区内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科学普及示范园,应该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让游客了解足够系统的农业生产进步的知识,使游客与当地农业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2.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的“观光+体验”模式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如果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机中享受回归自然的。

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与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
农家访问,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3.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民族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超级秘书网

四、结语

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丁汉风:德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2.6(总278):35~42

[2]刘彦随吴传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20(1):63~68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CeballosLascurain.Thefutureof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1:13~14

[5]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988年,国家从经济地理角度界定黄河三角洲包括山东省滨州市和东营市的全部地域,即位于北纬37°56‘58“~38°15‘51“,东径117°51‘40“~118°24‘29“之内,总面积17623km2,其中滨州市9570km2,东营市8053km2。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560mm,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

一、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山东北部,其特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该区一方面表现为环境脆弱的总的生态特点,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了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自然趋势。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农业的定位点就是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保护和改善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阻止土地盐碱程度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力争达到使土地盐碱化程度能够减轻的目的;
提高抗灾能力,资源实现可再生增值,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农林牧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大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依靠高科技的高效农业增长点,使农业产出率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建成生产高效、生态协调的现代农业体系,使农业成为三角洲的优势产业。

二、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主攻方向

保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合理调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重点实施“种子工程”和“节水农业”新技术;
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建立黄河三角洲林业生态保护区,重点建设平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和环城防护林三大体系。加强经济林建设比重,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提高森林覆盖率;
优化畜牧业的产业结构,重点实施畜禽良种、牧草良种工程,推动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巩固和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综合开发利用畜牧业养殖场,建立和完善国家、区、乡镇的疫情监测网,确立畜禽生产的标准模式。同时,加大对畜禽场废水和污物的处理;
以咸、淡水养殖基地为依托,以工厂化经营为支柱,点面结合,拓宽生产养殖面积,加大水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产值。利用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建立特色水产养殖场,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经营利润。同时,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技术研究工作。

三、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1.枣粮间作模式(山东省无棣县、沾化县)

(1)概况黄河三角洲地区枣树种植历史悠久,所产小枣早已闻名遐迩,享誉国内外,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沾化县,有“中国冬枣之乡”的美称。由于枣树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经过实践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了以多种效益并举为最初出发点的枣粮间作生态农业模式。枣粮间作,即在粮田之间套种枣林。一般是在成片的粮田中,每隔一定的距离种一排枣树。很明显,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属于林粮间作一类。枣粮间作,其意义就在于它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般来讲,单位面积的枣树所得到的收益远大于单位面积粮食收益,这也是许多农民积极主动实施枣粮间作模式的内在动因。同时,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风沙较大,大面积的种植粮食,易受风袭,实行枣粮间作,枣树有一定的防风屏障作用,这对粮田来讲也是有益之举。

(3)分析评价一是由于林粮间作必须在宜农宜林的土地上进行,而这些田块早先一般都是从事种植业的生产,所以,枣粮间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改良土地盐碱化和提高林草覆盖率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但枣树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二是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很难保证大多数年份的风调雨顺,同时,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宜农宜林的,因此,枣粮间作生态农业模式在该地区的推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决不能盲目照搬2.“上农下渔”模式

(1)概况。“上农下渔”是当地农民所起的一种形象的名称,简单的说,就是将农田分为“上”(台田)和“下”(鱼塘)两个部分,在台田上种植粮食作物,在低洼地挖塘养鱼。基本做法是:在黄河沿岸和其它有引黄条件的低洼盐碱地带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实行水土分层治理,并在塘内养鱼,这样既能改造盐碱洼地,又能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上农下渔”模式采用的大多是“四四二”布局,即鱼塘占四分,台田占四分,道路沟渠占二分。鱼塘规格一般为长98m,宽82m,深2.8m,台田的主要规格限制在高度,一般都要达到2m,如果台田高度不够,超不过盐分随土壤毛细管上升的阈值,将会达不到改盐的目的。

(2)分析评价一是修筑台田,改造土地盐碱化的关键,在于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和淡水压盐。一般说来,在条形台田上连续种植三年水稻后,土壤的盐分就能洗去很多。“上农下渔”模式从根本上改造了土地经营中的主要障碍因素——含盐量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二是鱼塘的存在,使局部的空气湿度也有所增加,这十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有益于台田作物生长。一方面,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保证的淡水供应,这样即使在有限的枯水条件下,农作物仍能照常生长。另一方面,鱼塘的存在,无异于一个小型的水库,有利于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因此,“上农下渔”生态农业模式,能够合理有效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的盐碱地,达到治理与开发的协调推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三是“上农下渔”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也只是刚刚起步,并不完善,还有一定的缺陷:①台田的塌方问题。由于台田完全由挖塘土方堆砌而成,并无任何支撑保护措施,在雨季或农作物灌溉用水过剩时,极易造成台田的塌方。②经济上的问题。首先表现为目前台田上的经济作物种植较少,种植的还只是一些低成本、浅根作物;
其次池塘养鱼缺乏名优品种;
③推广实施该模式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如无政府的支持,单靠农户的投入,经费难以得到保证。

3.草业—牧业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

(1)概况。国外常把草业作为一个产业,而我国草业尚未提到应有的地位,我们习惯把草业附属于畜牧业。以草养畜固然重要,但草与农林副渔业的联系也不容忽视。如农业方面,豆科草类有根瘤菌可固氮,绿肥可肥田,草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返盐,保持水土;
林业方面,草是营林的先锋植物;
在渔业方面,草则是鱼的重要饵料;
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可利用草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的相关产品。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广阔连片的草地,故发展草业——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前景可观。

(2)分析评价。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草业——牧业”生态农业模式,一是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抑制土壤盐渍化;
二是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顺应了“大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应予以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煜:不同地域环境下的生态农业模式探讨[J].学术论坛,2000,5:42~43

[2]范小克:草业应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J].宏观经济研究,2001,9:10~11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发展观念,以传统农业的精华作为发展基础,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作为支撑,走多层次利用资源、综合发展的路径,为农民提供一套新的生产要素,以替代常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才能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区域发展的政策与技术支持改进农业投资政策,增加农业生产领域的投资,建立直接面向农民的投资机制和绿色通道,鼓励引导农民转型发展。

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扩大补贴范围,把生态补贴扩大到农业生产领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两个“反哺”落到实处,建立“反哺”基金用于生态补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特别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特产业的同时要生产出自己能吃的粮食,为农民提供适合山区生长的小麦、水稻新品种,鼓励农民增加小麦、水稻的种植面积。

建立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增设区域生态研究机构,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改进技术服务方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及时培训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新技术、新的生产要素,制定生态农业生产标准,解决生态产品认证问题。加紧研发有机肥生产技术,将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人粪尿、食用菌生产废弃残渣、植物秸秆等利用生物发酵等技术,综合无害化处理,为农民提供有机肥源。

2.怎样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发展观念。发展首先要尊重现实条件,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总是空想,不要忘记农民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不是工作人员要做什么,而是帮助农民做什么,养牛还是养猪,用牛耕种还是用机械耕种,那是农民自己的选择,外部只是鼓励和引导,提供咨询和支持。

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生态上的低输入、自我维持的小规模经营,所以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农户在种好地的同时饲养畜禽,种养结合,综合发展,作物秸秆用来喂牛,粮食加工的糠皮用来喂猪、喂鸡,畜禽粪便用来肥田,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循环。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一、温泉县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1.S(优势)分析。(1)温泉县区现有农牧业各类资源大部分属于原生态状态,这是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大优势所在。(2)温泉县区地处低温带区域,由于独特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种植的农作物大多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创利价值,尤其是马铃薯的品质在全疆名列前茅,具有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纵深发展的潜质。(3)温泉县区以查干屯格乡甜菜协会为典范的农民产业协会是今后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运作模式。据了解该协会在组织农民统一种植、推广科技种植、帮助贫困弱势农民、互助互惠互利、协调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协会的职能和功效。(4)温泉县区大多数农民已经初步跳出了“以粮为纲”的传统种植习惯,开展了多品种多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就为在今后发展新型高效产品方面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

2.W(劣势)分析。(1)温泉县区地域偏僻,交通条件较差,运输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创利价值。(2)温泉县区的低温气候条件制约了林果业的多角度发展,使温泉县区的大农业(农、林、牧、渔)缺少了一块利益增长点,这是温泉县区先天的一大缺憾。(3)温泉县区的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没有能够拉动一方经济的增长极(龙头企业),也没有能够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集群。(4)分散、零乱的小农经济是制约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最大障碍。(5)温泉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仍然存在。(6)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还相对滞后。

3.O(机遇)分析。(1)党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为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2)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温泉县区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农作物资源率先进入生物能源的初级加工领域,构建从农业种植工业加工畜牧业养殖有机肥还田的优质循环产业链,从中获得超值的巨额利润。(3)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精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食品、化妆、制药等多个产业领域,我国以及全球的精淀粉供不应求,温泉县区应较好地利用本地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尽快形成以马铃薯生产精淀粉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项目。(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国策,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中央为了落实这一战略国策,迄今已出台了20余项优惠扶持政策。温泉县区应及时抓住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4.T(威胁)分析。(1)从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与温泉县区相邻的博乐市、精河县以及兵团87团、88团是温泉县区的直接竞争对手。温泉县区如果不能积极创新发展战略,就无法在竞争中占领先机。(2)从产品结构角度分析,温泉县区原生态农业种植产品在新疆并不是独有优势。因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产品大都属于原生态产品,而新疆贫困地区众多,如果不能尽快地发掘这一后发优势,使之顺利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就仍然摆脱不了贫穷落后局面。(3)温泉县区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大的阻力不是资金和其他的自然条件,而是农民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和种植方式。

二、温泉县区生态农业战略选择

1.产业领域选择。在大农业产业领域中,可大致分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及其他养殖业等四个分支领域。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温泉县区林果业不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温泉县区域内有疆内知各度较高的赛里木湖,近年来兴起的冷水养殖业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赢利能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目前还不具备规模化养殖的条件,而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方面才有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但温泉县区的畜牧业由于受草场和饲料的限制,目前已出现“天花板”效应,如不解决饲草这一“瓶颈”问题,也难以实现继续做大的目标,而要解决饲草问题,只有走牧区放养和农区饲养相结合之路。因此,农业种植业应成为温泉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2.产业项目选择。温泉县区目前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油料、甜菜、马铃薯、西瓜、亚麻等。其中,马铃薯与玉米的综合效应指数较高。马铃薯虽然有乐观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温泉县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有1000余亩,要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一是种植面积难以上去,二是品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马铃薯只能作为备选的种植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再伺机发展。温泉县区的玉米种植目前虽已达到规模化种植的水平,但其价值创造率和利用率却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大量的玉米除少量用于淀粉加工外,绝大部分都与玉米秸杆一起做了养殖业的饲料,利润转换率和变现率极低。

3.种植产品创新选择。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应当成为温泉县区农产品种植的创新选择。设施农业目前在南北疆都有大面积种植的成功典范。实践表明:只要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大棚种植的亩产值可达5000~20000元之巨。

4.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创新选择。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因素取决于饲草的足够供应。目前温泉县区已出现草场超载过牧的局面,畜牧业受到饲草瓶颈的制约而难以发展。生物质能源替代矿物质能源的新兴产业项目——甜高粱生物能源工程的问世给温泉县区带来了新的商机。甜高粱生物能源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美国研制成熟的甜高粱种籽种植后,可亩产收获含糖量达23%以上的甜高粱秸杆7~10吨,将其粉碎后进行罐贮3~4天,发酵产出10~12%的食用酒精,该酒精提纯后可与石油产生同等功效,即能作燃油,又能作为乙烯、乙醚、甲醛、聚氯乙烯、聚丙烯等20余种化工原料。而提取酒精后的剩余物是饲养牲畜的全价上佳饲料。这就意味着,一亩甜高粱秸杆可以饲养2头牛或10只羊。假设温泉县区种植甜高粱面积达到10万亩,这就从理论上使温泉县区的牲畜存栏数可陡增20万头牛或100万只羊。这将使温泉县区的畜牧业发生质的飞跃。

三、温泉县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策略

“生态”一词的原义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生共息的和谐环境状态。现泛指一切符合自然规律、良性循环发展的事物和环境。生态农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一般统称为绿色产品系列。大力发展生态农产品是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1.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发展策略。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项目有数十种之多,要使之形成优质循环的产业链,应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该系统的产业项目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以玉米籽为原料的初级、中级、高级深加工项目。二是以玉米秸杆为原料的饲料用和建材用加工项目。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关键要素是招商,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成功地在温泉县区落地,才能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延伸化。

2.甜高粱生物工程培育发展策略。甜高粱生物工程是极具市场发展空间和赢利空间、产业延展性较强的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一旦在温泉县区落地并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将会使温泉县区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3.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策略。根据温泉县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实际需要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温泉县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应切实围绕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建设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贸工农、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条,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并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畜牧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畜牧业产业化配套体系建设,包括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绿色牛羊肉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饲草料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

4.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策略。(1)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建设”。利用“全国科普日”、“牧区科普宣传月”、“三下乡”对农牧民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惠民政策,积极实施富民强县项目;
大力实施畜牧科技项目,包括积极推广“细羊毛羊衣技术”、积极实施牲畜育肥和獭兔养殖。加大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将县、乡、村的网络统一整合,使60%以上的村(队)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化的成果。加大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使农牧民经济合作最大化,发挥其效能和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加大对温泉县区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护和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和鼓励中小型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利用,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转化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和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引导、支撑和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温泉县区沙棘产业化发展策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具有种植枸杞和沙棘的良好条件,精河县在种植枸杞方面早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据资料显示,沙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比枸杞高出两倍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沙棘种植业和加工业,应是温泉县区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努力方向。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荒滩、荒地开发政策,在防风治沙、水利建设过程中,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路边、河边以及其他可利用的空闲地带,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沙棘林,本着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在3~5年内使温泉县区的沙棘种植面积达到产业化的规模。沙棘的耐旱能力较强,稍加浇水便可成活。因此温泉县区在今后应作出系统的种植计划,实施持久的防风固沙工程,并结合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使温泉县区的沙棘种植常规划、规模化。在种植沙棘的过程中,应遵循以点带面的原则,各乡、各村都应建立自己的示范园,使农民充分掌握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沙棘的繁育技术并不复杂,只要将沙棘插到墒情好的土壤中便可成活。因此各乡都应建立自己的苗圃基地,采用插枝培育法培育大批成活率高的棘苗,以利于大面积种植。当沙棘的种植达到规模化之后,应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以确保沙棘果的收成大幅增长。

推荐访问:生态 农业 发展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五篇】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精选5篇) 农业生态建设论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