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五篇】(完整)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24 13:2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现代舞,古典芭蕾,风格流派在19世纪末的欧洲,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面对着种种巨变,那个时代的人们何以自居?怀特兄弟,爱迪生,居里夫人,马可尼等这一大批的科学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五篇】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舞,古典芭蕾,风格流派

在19世纪末的欧洲,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面对着种种巨变,那个时代的人们何以自居?怀特兄弟,爱迪生,居里夫人,马可尼等这一大批的科学家以机器生产代替了上帝造物;
达尔文以类人猿的面孔无情的取代了造物主义的完美形象;
而弗洛伊德又把人最隐秘的内心一层层剥开。科学时代的到来给人们一次次撞击,人们从迷信和无知中被惊醒,开始追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信仰危机带来了叛逆的萌芽,而现代舞则在叛逆之中找到了自我。艺术家们不得不让步于新奇的思想和更为狂暴的形式,以便紧跟时代的步伐,现代舞在此时诞生了。

一、现代舞的起源及其舞蹈特点

(一)起源。现代舞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美,它是一种与芭蕾有巨大差异的舞蹈系别。现代舞以反对古典芭蕾的旧思想为美学观点,主张舞蹈作品贴近生活,不要单一的追求形式和技巧,模仿他人乏味的动作。而是要以贴近自然的生活,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表达出我们内心的真实感情,着重突出舞蹈艺术要体现现实生活和表达个性,由此发展出了诸多流派。现代舞创立者是美国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邓肯反对古典芭蕾的训练方式,她觉得这种训练方法会把人变成畸形的物体。她欣赏人们自然的纯朴和纯真,主张“肢体动作要表达出内心的感情,动作不仅仅是动作,而是舞者真实感情的流露”,真挚地、自然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二)现代舞的风格流派

1、现代舞创立时期及表现主义流派。在19世纪末期,现代舞是由反对古典芭蕾而创立的,它的思想主要强调以人体的解放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贴近现实生活和自然生活,表现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在其创作作品中,探索直爽的情感表现,其艺术特征有很强的自身性。现代舞在创立时期伊莎多拉·邓肯、圣—丹尼斯等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往往把这一时期归纳为表现主义流派。

2、现代舞发展时期的技巧流派舞蹈。在现代舞发展时期的舞蹈作品中,主张舞蹈形式要让步于功能,舞蹈作品要表现当代人的价值和意义。在舞蹈作品中,把感情的抒发作为整个舞蹈的出发点。在实验中,鼓励个性鲜明的风格特点,使舞蹈作品的技术和舞蹈动作突出个个性,但又不失整体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有如下几个:心力表现派、韩福瑞技巧、放松技巧、何顿技巧。

3、现代舞发展时期的新先锋派舞蹈。“新先锋”就是当代舞蹈家们开辟出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在现代主义社会这个大背景下,现代舞艺术也开始逐渐的变化。在新先锋派舞蹈作品中要求现代舞的舞蹈动作进一步解放,以自我为中心,能够表现自我的价值,认为现代舞的主要艺术形式是自我和封闭。莫斯·坎宁汉是新先锋派舞蹈的代表人物,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主要舞蹈风格也是新先锋派舞蹈。

4、舞蹈剧场时期的后现代派舞蹈。后现代派舞蹈起源于欧洲的剧场艺术形式,主张舞蹈再度返回戏剧和表现主义的传统,不能只以追求技术为前提,提出来我们为什么要去舞蹈,舞蹈是为了什么。现代舞在这个时候开始吸收人文主义精神。现代芭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了。

二、现代舞的现状及地位意义

(一)现代舞的发展趋势。现代舞发展出许多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有的认为舞蹈不应该只是刻意的模仿,而是要有自己的主题,舞蹈作品要和自然相统一,舞蹈动作的要有连贯性;
有的则是提出打破传统理念,让舞蹈者自然的表现;
有的主张现代舞的舞蹈结构如实体现现代社会的精神形态。在20世纪中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不再相互排斥,开始理性地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优点,来充实自身。古典芭蕾开始学习现代舞多样的呼吸和训练方式,同时也在借鉴现代舞在自然感情表达发面的有点。现代舞也开始借鉴古典芭蕾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从古典芭蕾中借鉴了许多形式美的要素。

(二)现代舞在舞蹈体系中的意义及地位。现代舞的诞生,是舞蹈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舞的诞生为舞蹈体系注入了新的元素,它的出现,给舞蹈赋予了新的涵义,顺应了时展的脚步,它在舞蹈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舞蹈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舞追随心灵召唤自然、单纯、自由,并带着内在和谐和独特的个性,这对舞蹈的前程是一种怎样的照亮。

现代舞对艺术原创性的肯定,提高了舞蹈作为严肃艺术的定位,使舞蹈艺术不仅迈入人类的精神深度,并不断向人类的精神广度延展。现代舞使舞蹈重返本源:它使舞蹈从一种僵化,呆滞的东西,变成运动、光明和快乐,使人的精神得以解放,回归自然。现代舞张扬了舞蹈独创性本质,它揭示了人的本能与自我,在遵循这种本能的欲望时而创造舞蹈艺术的动态形象,带着鲜明的个性。舞蹈者的肢体不再只是机械模仿的工具,不再把空泛的美作为舞蹈的终极目标。因此,舞蹈艺术的独创性本质大大地得以伸张。

三、总结。

现代舞的诞生是历史与文化结合的统一,它是舞蹈体系中的新鲜血液,在舞蹈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舞是以推陈出新、严格探索为目标,因此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它,用包容的眼光去欣赏它,在欣赏现代舞的时候要有独特思维和自我判断能力,把握住作品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作品背景。所以,把握住创作者的情感和创作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欣赏和理解现代舞。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比较强的舞蹈,它打破了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和方法,体现出人对自然真实美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刘青戈.西方现代舞史纲 [M].海音乐出版社,2004.

[2]伊莎多拉·邓肯.邓肯自传 [M].海文艺出版社,1981.

[3]沃尔特·特里.美国的舞蹈 [M].联出版社,1989.

[4]多丽丝·韩芙莉.舞蹈创作艺术 [M].国舞蹈出版社,1990.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范文第2篇

古典芭蕾是一种虚拟程式性浓厚的艺术,它要求规范化,动作姿态也有一定的程式和规格,演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基本训练才能掌握它,然后在表演中自由地运用来塑造人物形象。

作为欣赏者,观众也应大体了解这些知识,才能看出一些“门道”来。

概括说来,古典芭蕾的主要审美特征(或者说技术规范)有以下几条:

一是外开性。

无论动作或是舞姿,除去编导根据需要提出特殊要求外,一律要保护“外开”,即从两胯到脚尖整条腿往外打开,与双肩成平行线。这是保持平衡、扩大腿的活动范围所必不可少的技术要求。而为了达到“外开”,除了少数天生外开的人以外,绝大多数芭蕾演员都要通过长年累月的艰苦练习,才能把髋骨关节练成理想的外开。

二是稳定性。

无论是站脚尖、站半脚尖或者全脚掌着地,古典芭蕾的一切舞蹈动作都要求正确找到重心并保持重心,着地的一腿(支撑腿)不偏倚到大姆脚趾的一侧上去,而是由整个脚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上身永不偏离垂直于支撑腿的垂直轴线。为了这一点,演员们要自觉地训练收紧背部腰肌,时时感觉到作为枢轴的脊椎的作用。

三是平衡对称性。

古典芭蕾体现出古典主义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平衡对称,绝大多数动作姿态都是左右、上下、前后构成对称的形式美,给人造成和谐、庄重、安详的感觉。即使在快板舞段中也避免见棱见角、破坏平衡的动作。从结构形式来说,古典芭蕾也有不少约定俗成的东西,最为常见的是双人舞。

古典芭蕾双人舞一般分成“出场”、慢板男女合舞、女变奏、男变奏、结尾几个段落,着重技术的展示和情感的抒发,而较少承担情节任务。因而,这些双人舞往往单独在晚会上表演,或者作为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衡量一个舞蹈家技巧水平的试金石。

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他们观看这些芭蕾舞时,主要欣赏舞蹈的形式美,并不大关心它们的情节内容。

现代舞是当今欧美各国流行广泛的一种舞蹈。它在诞生之初,曾经是古典芭蕾的对立面。

现代舞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曾将古典芭蕾称为“违反自然的很丑的”“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她号召“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现自然”,认为这就是舞蹈美学的根本规律。她把古典芭蕾斥为“虚伪的舞蹈”,而她心目中的真正的舞蹈是重视最美的人体,舞蹈家应该“按照一种内在的旋律舞动”,这种“出于自然的而不是出于模仿的舞蹈家……所表现的是来自他自身的东西,是高于一切自在之物的更大的东西。”

于是,她从大自然汲取创作灵感,向海浪、树林、声波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同时吸取古代和前人的艺术营养,最终创作出能够充分表现内心激情的舞蹈作品。

我们不难看出邓肯的美学思想在当时具有的进步意义。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雀之灵》;
《天鹅湖》;
艺术比较;
差异性

0 引言

世界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了其特征的多样化。东方有中国和印度以及埃及等舞蹈模式;
西方有英国,俄国以及美国等舞蹈模式。正是由于它们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才使得世界舞蹈呈现出绚丽多彩,万花齐放的丰富景象。这里以中国孔雀舞《雀之灵》和俄国芭蕾舞《天鹅湖》为例,通过对两者的赏析和比较来论述东西方舞蹈艺术的不同。

1 东方看手,西方看脚

东方舞蹈是“坐”文化,它对于“手舞”的关注多于“足蹈”,以上身肢体语言表现为主。而西方舞蹈是以“立”文化为特色,以下身肢体语言表现为主。《雀之灵》和《天鹅湖》在东西方舞蹈艺术比较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前者比较注重上肢变化,面部表情丰富多样,手指姿态变化莫测,腿部大多是立地蹲伏。后者则是把腿脚的功夫作为表演的重点,以“开、绷、直、立、轻、稳、准、美”为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手臂仅向旁平举而已。《雀之灵》的灵感来源于傣族舞蹈,它脱胎于傣族传统的孔雀舞,是对传统舞蹈的演变和创新。以模仿孔雀的一点一滴的动作为故事内容,在动作编排上,开场运用拇指与食指指尖的细微捏合,中指和无名指以及小拇指自然地翘起,直观形象的塑造了孔雀头部的舞蹈造型。舞者通过其手腕、手指与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展现出节节伸展的舞姿,让观众在这种震撼而又安静的光影之中无声无息地被感染,与舞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与《雀之灵》有所不同,《天鹅湖》取材于德国中世纪民间爱情传说,王子齐格弗里与被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奥杰塔的爱情故事,并通过芭蕾舞的形式呈现出来。当帷幕拉开,以男女主人公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跳跃来解释内心的世界,婷婷袅袅的脚尖旋转把人们带入到那梦幻般的故事剧情中,主人公奥杰塔的扮演者以细腻、轻盈的舞姿、完备的技巧体现了编导者的意图,在第三幕黑天鹅变奏中以特有的芭蕾舞技巧一口气做了三十六个单腿转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喝彩。芭蕾也以它独特的脚尖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 内在情趣表现的差异性

一个指尖上的艺术,一个脚尖上的艺术,而且从内在的艺术情趣上还反映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东方舞蹈讲究内在情趣的饱满性,讲求形神的统一,追求“神似”的艺术境界。特别是《雀之灵》中杨丽萍表现“身韵”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更是以舞者主观意趣为主要追求目标,运用“意象”的创作手法,她那灵活的双臂,柔中有刚,刚中带柔,静中有动,运动赋予静止之上的表演仿佛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尊活雕塑。而西方舞蹈更讲究人体动作的形式美和情趣的故事化,特别是芭蕾舞体现出对解剖学、几何学等的运用,这些学科在中世纪兴起,使得西方芭蕾舞形成了特有的科学风格,他们先后制定了芭蕾舞动作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性准则,舞台上和训练中追求的是接近自然真实完美的视觉效果,感染力极强。如《天鹅湖》中就不乏出现,小弹腿、单腿蹲、交叉、迎风展翅舞姿、鹤立式舞姿等芭蕾舞的基本动作,舞蹈演员正是通过运用这一系列标准化的舞蹈动作从而展现内心的情趣。通过《雀之灵》和《天鹅湖》的比较可以看出,西方舞蹈艺术重形式,注重再现和追求更多自然的真实,而中国舞蹈强调的是舞蹈家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更多的追求主观意趣之美,强调的是“意境”。

3 东西方舞蹈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雀之灵》和《天鹅湖》一个是感性的艺术,一个是理性的艺术。两只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主题内容的舞蹈都从不同层面上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东方舞蹈更偏向民族和传统,带着含蓄与内敛之气,蕴含着深厚的韵味和风度。从《雀之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首先,孔雀被傣族人民视为一种吉祥之鸟,并赋予其吉祥和幸福等多种美好象征,因此孔雀舞也是傣族的代表性舞蹈。其次,《雀之灵》的编舞、表演者杨丽萍,她从小生活在云南,在不断的观察、思考与研究下,在传统民族舞蹈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性地尝试,以“孔雀”为基本形象,通过人体的手指、手腕、手臂、肩、胸、胯、腿等部位的不同动作及变化,以形求神,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孔雀觅食、展翅、跳跃、戏水等种种形态。这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舞蹈形式正是对傣族传统孔雀舞的继承与发展。与之不同,西方舞蹈由于其文化的外放与扩张,更崇尚自由和外放,反映在芭蕾上主要是动作和肢体的绷直与延伸,跳跃的动作很多,给人一种拔身向上的自由感,而芭蕾中礼仪、站立、敬礼及画十字也反映了西方对宗教的信仰。这些文化特点在《天鹅湖》中也有所体现。帷幕拉开,舞蹈演员们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内聚上提,放射性的用力方式,轻灵飘忽的动势体态,各种旋转、跳跃,创造性地变幻出天鹅象征性的动作。第二幕,一只全身洁白的美丽天鹅奥杰塔踮着脚尖迈着优雅细碎的步子徐徐跃入欣赏者们的眼帘。使人感受到表演者对自由,对爱情的追逐。在第四幕中,男女主人公忠贞的爱情终于战胜魔法,奥杰塔重新获得自由,奥杰塔挥拍双臂,一跃而起,大胆的用肢体语言来宣誓他们爱情的喜悦。表演结束,舞蹈演员们则站立敬礼,体现出舞蹈演员们对礼仪的注重。文化差异性使舞者们骨子里流淌着对舞蹈表现形式不一样的风情,但它们都展现不同的舞蹈形式美,通过对两种舞蹈不同的表现形式的比较,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中西方舞蹈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中西方舞蹈文化的艺术精神。

4 结语

通过对《雀之灵》和《天鹅湖》在舞蹈经典动作,内在表现情趣、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的比较。首先,可以看出《雀之灵》则以上肢手指姿态变化为主,下身则多采用半蹲式。芭蕾舞《天鹅湖》与《雀之灵》相反,舞蹈的动作形式以芭蕾舞标准化为主,多以下肢的运动来呈现舞蹈的美。其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东方舞蹈更偏向民族和传统内敛而生动,《雀之灵》则是我国傣族传统民族舞蹈的最好体现,而西方舞蹈则崇拜宗教礼和文化自由、外放。芭蕾舞《天鹅湖》更好的诠释了这一特点。东方舞蹈讲究形神的统一,不求绝对的真实,《雀之灵》为人们营造出了一种“境”,一种超然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而《天鹅湖》则更讲究人体动作的形式美和情绪的故事化。这两种舞蹈存在很多的差异性,但是都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天鹅湖》作为芭蕾舞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舞蹈艺术皇冠之珠”。同样的《雀之灵》也是傣族孔雀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至今为止,《雀之灵》在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史上所奠定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亦将永远作为我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精品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蓝凡.芭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刘晓真.中国世界舞蹈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仙女》 《仙女们》 浪漫主义 现代芭蕾

《仙女》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它反对封建制度,强调个人的情感因素,追求自由奔放,崇拜自然,返璞归真,显示与现实社会的不协调是其重要特点。迅速蔓延到欧洲的浪漫主义潮流,不可避免地渗进被古典传统势力长期统治着的芭蕾王国中。不少舞剧创作家的精力立刻就从表现古代神话人物缪斯等的身上,转移到了描绘仙女亡灵、女妖等诸如此类的超自然精灵的形象一边。而《仙女》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成了浪漫芭蕾形式取得决定性成功的启示作品。

《仙女》的出现掀开了浪漫主义芭蕾的新篇章,更成为代表和体现19世纪欧洲文艺的标志性作品。剧中仙女的出现让苏格兰小伙子詹姆斯活在了梦境与现实之间,造就了心中幻想的“浪漫世界”,从这两者间的冲突强烈表现了未知者不可抗拒的诱惑,揭露了人的光明和阴暗的两面性。剧中对虚幻世界的无限遐想及对现实残酷世界的逃避,是浪漫主义思潮的特点,也是19世纪人们所追求的,而《仙女》正是这种思潮的产物,成为了19世纪舞剧史上最为绚烂的一章。时代在变迁,但经典之作却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去演绎或以全新的手法去诠释它、延续它。《仙女们》的出现正是如此,它表达20世纪初的舞者和欣赏者对曾经的“妩媚的芭蕾世界”的幻想与追忆,并以全新的手法延续人们对浪漫主义情感的延续与幻想......

《仙女们》是20世纪俄国著名芭蕾大师福金创作的无情节芭蕾舞剧,是近代芭蕾发展史上的一部力作。他巧妙运用肖邦的音乐模式,用肢体语言演绎了“梦幻”的场景,舞者身着白色纱裙,舞台布景和灯光均无特殊装饰,仿佛让“仙女们”沐浴在月光之下,以最自然的肢体动作诠释着“梦幻世界的情境”。换言之,《仙女们》以其浪漫主义的形式构成,通过幻想出的瑰丽梦境来映射出真实生活中的情感世界。

在历史的舞台上,《仙女们》的出现不仅代表福金个人编创事业上的成功,更代表20世纪初期传承浪漫主义精神的巅峰之作,就连福金本人也称其为“浪漫主义之梦”。与其说在《仙女们》中福金是将肖邦的优美音乐芭蕾化,不如说《仙女们》是肖邦作品中的浪漫性与福金芭蕾作品中的浪漫性水到渠成地融汇在了一起,从而推出了一部全新形式的舞剧。通过《仙女们》,福金为近代芭蕾舞剧创作开创了新的途径,并且在他的影响和作用之下众多编导竞相模仿和学习,《仙女们》作为无情节芭蕾的开山之作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料。

毫无疑问《仙女》是“情节芭蕾”的典范,其描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缥缈、引人入胜。作品讲述了青年农民詹姆斯在即将结婚时丢下新娘追随仙女而去,但仙女因遭受巫婆的魔法而死去,这时的詹姆斯也因背叛爱情,孤寂地了此一生。

故事把人间生活和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沟通了起来,从而创造了“现实与非现实、人间与非人间”两方面同时并存于一部舞剧中的结构形式。以情节引发整个结构,贯穿主题。与《仙女》不同的是,《仙女们》没有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只是用舞蹈描绘了在森林里水池边一群精灵般的仙女,围绕着沉思的墨香的浪漫是人翩翩起舞的意境。反映了20世纪初进步人士的心态,要冲破牢笼,求得自由。舞蹈紧紧地跟着肖邦音乐的“感情线条”起伏变化,音乐映衬着舞蹈,舞蹈阐述了音乐,两者紧密结合,构成了一出绝妙的“音乐芭蕾”。

在设计群舞队形或独舞的舞台调度方面,福金还得到了美术家别努阿的帮助,一起研究出了不少能充分利用舞台表演空间的方案,传达了造型美的立体画面。受福金的启发,这种纯粹以音乐所提示的情绪为依据,并遵循其旋律、节奏、和声等的变化来设计的无情节“音乐芭蕾”,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风靡了欧美。

虽然这两部舞剧在背景、形式上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但其深处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据英国史家盖斯特考证,塔里奥妮的舞蹈曾经影响过肖邦的音乐,但肖邦写这些音乐全然不是为了舞蹈伴奏,在肖邦逝世半个多世纪后,有“新芭蕾之父”的福金因迷恋这些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的钢琴曲而采用了他的音乐创作了《仙女们》。所以,浪漫主义的气息还是久久环绕在福金的《仙女们》中。

其次,由于在《仙女》舞剧中,“现实与非现实,人间与非人间”两方面同时并存于舞剧中,这就要求更加富有诗意的舞蹈语言,超自然舞蹈处理及更多的以向上的、空灵的舞步来塑造人物、渲染环境。所以,编导寻求了一个新的处理方式,即脚尖动作的运用和服装的改革。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塔里奥妮在脚尖上做出的种种优美的舞姿,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仙女典雅、轻盈和游移不停的外形,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失去了重量的”的芭蕾形象。而这一迷人的技巧也成为了“女舞蹈家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服装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从卡马戈到沙莱再到诺维尔,这些舞蹈家为更好地表现舞蹈而对服装做过大胆的改革,直到1832年青年美术家拉米为塔里奥妮设计了既适合其体形,又能形象地勾画出希尔菲达性格的白色纱裙。从此它便成了浪漫主义芭蕾的典型服装。而在《仙女们》中,福金并没有摒弃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而是沿用了塔里尼奥的典型白纱裙来装扮女演员,并继续沿用塔里尼奥父女创造的脚尖动作来表达“轻盈似飞”的艺术境界,将浪漫主义风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最后,如果说浪漫主义时期的《仙女》标志着芭蕾自此进入了历史的黄金时代,那么创造了20世纪芭蕾舞台上的浪漫主义梦幻的《仙女们》则是“现代芭蕾”的处女作,并对“交响芭蕾”的兴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两个名称相似、时代不同的芭蕾力作都以各自不同的魅力和不可抹磨灭的贡献永载芭蕾史册。

参考文献:

[1]欧建平.西方舞蹈鉴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2]于平.舞蹈形态学[Z].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8.

[3]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
芭蕾训练方法;
训练

1、前言

体育舞蹈作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尽管各高等院校均设立了体育舞蹈专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但是由于体育舞蹈在国内发展尚不足40年,所以没有像其他舞蹈艺术一样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缺乏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的体育舞蹈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芭蕾舞历经上百年历史发展历程,其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并且体育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芭蕾舞,所以可以将芭蕾舞训练方法引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体育舞蹈在未来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

2、体育舞蹈与芭蕾舞的关系分析

专业芭蕾舞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身体形态、个人气质以及舞蹈魅力等,均是给观众带来美好感受的关键要素,就芭蕾舞来说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是塑造选手魅力的主要因素,就体育舞蹈来说其在形成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艺术的要素,所以两者在表演和训练等方面存在一些十分紧密的关系。体育舞蹈于芭蕾舞在训练与表演过程中,对学生的重心与平衡等基本能力训练中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很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开始将芭蕾舞训练方法应用其中,以便于实现对学生肢体动作上的训练,一些高校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体育舞蹈训练方法。再者,体育舞蹈教学与芭蕾舞训练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舞蹈表现能力以及舞蹈感染力等方面的培养,由于体育舞蹈发展中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训练方法体系,所以需要使用芭蕾舞、古典舞等训练方法来实现对上述要素的训练,这足以说明芭蕾舞训练与体育舞蹈教学有着十分紧密联系。最后,芭蕾舞选手的身体技能训练方法体系要遵循“开、绷、直、立”的基本原则,在身体技能训练要求上与体育舞蹈竞技动作要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运用芭蕾舞训练方法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舞蹈的基本技能与动作技巧训练效果,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总体水平和效果。

3、芭蕾舞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元素,并且芭蕾舞选手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训练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甚至一些标准动作要求上也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解决体育舞蹈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这一问题的弊端,笔者认为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确保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

3.1、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世界著名的拉丁舞冠军东尼本指出基本动作是影响选手比赛成绩的关键要素,这句话不仅十分适用于芭蕾舞选手的培养中,同时也适用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培养中,基本动作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很多体育舞蹈运动员虽然在竞技过程中会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一些相对简单的舞步在竞技过程中经常会出错,这说明由于体育舞蹈教学中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所以导致在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功培养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基本功不扎实是很多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解决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该基本功训练体系在应用中可以实现对运动员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的训练,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基本功,这样可以彻底解决运动员在表演中普遍存在的简单舞步错误问题,对进一步提高运动在体育舞蹈竞技与表演中的动作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避免观众因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而影响其观赏效果。

3.2、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作为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其在竞技和表演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技巧、技术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就芭蕾舞来说由于其在表演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所以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便可以有效培养选手的高难度技巧,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选手在芭蕾舞表演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体育舞蹈与芭蕾舞在选手培养上都十分重视对其身体韧性的培养,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便可以实现对选手体态和动作上的培养,进而使选手通过训练具备良好的身体韧性,所以就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来说完全适用于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技巧的培养,有助于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在最大长度上符合艺术美、状态美等方面的要求。为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可以将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应用其中,以便于实现对体育舞蹈运动员速度、力量以及身体柔韧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技术,确保运动员在竞技和表演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3、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艺术诞生之初便与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将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运动员的乐感也被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优秀的芭蕾舞选手来说也要具备优秀的乐感,并且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才能在表演中作出更加优美的动作。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的初级阶段是培养乐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都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舞蹈训练中难以有效掌控正确的动作,难以确保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协调性,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舞蹈竞技和表演中的成绩。为此,将芭蕾舞十分健全、完善的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弥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更好的实现对学生正再初级培养阶段的乐感培养,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不断借鉴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的经验,结合体育舞蹈自身特色来形成更为科学、完善的乐感培养体系,这对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4、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形体训练会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形体训练一直被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对体育舞蹈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就芭蕾舞来说十分重视选手舞姿的优雅、流畅,其形体训练体系在选手训练中也可以达成这一目的,为此,将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解决体育舞蹈运动员形体训练不足这一问题。芭蕾舞形体训练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体育舞蹈竞技对学生的年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要求来选择培训方法,确保整个形体训练内容都能紧紧围绕体育舞蹈教学,以便于达到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结语

体育舞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的元素,这对于芭蕾舞训练体系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提供了很大可能性,同时很多高等院校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有效性,为此,建议各高等院校要讲芭蕾舞训练体系作为基础来构建出专门的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琴.论芭蕾技巧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推荐访问:芭蕾舞 鉴赏 舞蹈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五篇】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精选5篇) 舞蹈鉴赏论文2000芭蕾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