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2023年统计工作交流材料【五篇】

2023年统计工作交流材料【五篇】

时间:2023-07-05 14:05:03 党建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潜能,而且有利于建立一支廉洁高效、富有活力的工作团队。在平时工作考核中,由于一些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具体,造成考核结果的不公平,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统计工作交流材料【五篇】,供大家参考。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五篇】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潜能,而且有利于建立一支廉洁高效、富有活力的工作团队。在平时工作考核中,由于一些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具体,造成考核结果的不公平,影响个人潜能发挥和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我们统计局年初制定了《**县统计局"比奉献、创一流"活动方案》,对本单位的考核办法作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完善考核机制,为人尽其才提供制度保证

以考核的结果对干部晋优评先,是考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完善机制,形成网络至关重要。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化考核的重要性。年初,**县统计局下发专门的考核文件,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考核工作,召开考核专题会议,讲清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并提出具体要求,为考核工作营造氛围。二是明确目标,细化职责,强化考核的科学性。年初,根据现行岗位职责,对每个人分别拟定出年度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在年初核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时,采取个人申报、集中演讲、全员互评、领导审核的方法进行;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核定后的每个人的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进行张榜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和点评。三是全员参与,上下结合,强化考核的群众性。每次考核时,采用同一种考文秘杂烩网核表格,首先进行全员互评,第二进行中层干部对一般人员评分,第三进行分管领导对分管人员评分,最后进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全员的评分。分层次评分,统一进行汇总。通过参与评分的次数与体现评分的权重。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合理。

充实考核内容,为晋优评先提供科学依据

在以往的考核中存在着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重近期表现,轻全面考察,形成"雾里看花",造成考核结果不够理性、深入、客观。为此,我们在今年的整体考核中,对考核的内容作了大幅调整,一是突出全面性。在活动内容和考核指标上,既包含了公务员考核的德、能、勤、绩、廉五个要素,又归纳了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等领导机关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同时,还兼顾了上级部门的一些重点考核指标。二是强调针对性。重点突出业务考核,活动方案在对每位同志的业绩考核方面,一改以往凭印象打分的做法,按照三定方案和现行岗位职责,对每个人分别拟定出年度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对每个人的每项工作,分别设定记分标准,充分体现不同岗位的职责和特点,做到考核工作重点突出,兼顾全面。三是注重科学性。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的核定力求细化和量化。按照百分制计分,其中,工作业绩、精神状况、开拓创新、协调协作、廉政勤政等项目按照各自的权重,占有相当的分值。同时,对上述每个考核项目又分别设置了具体考核内容。在此基础上,把调研信息、各级考核评比和违规违纪设定为加和减分项。调研信息、各级评比成绩优异的可以按规定加分;
违反县局规定的,按规定进行扣分;
出现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县人事部门规定的一票否决行为的,在本局考核中同样予以一票否决。四是坚持公平性、既有群众意见,又有领导审核意见。考核坚持分段考核、远近结合和分级考核、加权平均的原则,每季度进行小评,年终进行总评;
实施考评时,全员参与互评,适当加重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以及主要领导的记分权重。既能体现出群众的意愿,又能突出业务主管的综合意见。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ficial recipient way of logistics company and its drawbacks, this paper builds a set a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management, which reduces the human resources, improve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operating costs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and has become one indispensable softwar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关键词:
材料管理;
工作原理;
身份验证;
优势分析

Key words:
materials management;
working principle;
authentication;
advantag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027-02

0 引言

材料管理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管理环节,物流公司通过对过去人工领用方式的分析,建立了由计算机管理的材料管理系统,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人力资源,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减少了出错率。本文详细介绍了材料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运行过程中解决的问题,使之成为适应企业管理的必要软件。

1 旧的运行模式及存在问题

1.1 材料备件申报领用工作流程

1.1.1 编制物资需求计划

班组根据生产、维修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库存,向车间材料员申报计划,车间材料员再结合自己的库存,向厂矿计划员报需求计划,厂矿计划员将各车间以及部室的物资需求进行平衡,结合库存,再向公司负有采购职能的处室申报计划,公司主管处室接到厂矿的计划后,再进行汇总,结合公司的库存,(按要求应该结合各厂矿单位的积压库存,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很难实际做到),处室的计划部门或岗位编制完后,再将计划下达到负有采购职权的部门或岗位交与招标采购。

1.1.2 填报物资收发存月、季、年度报表

最主要的数据就是库存报表,这是材料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以便于合理利用库存。

1.1.3 出具领料单

这是材料员的不得不做的非常枯燥的工作,每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

1.2 运行模式的弊端

流程冗长复杂,计划在漫长的信息交换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传递和理解,到货速度很慢。同时,计划的编制主观预测多,科学计算少业内人士面对大量的在用材料备件和库存,到底该申报什么?该报多少?很难有精准的计算依据,只靠经验,甚至是拍脑门,导致的结果是计划报多了造成积压,报少了、漏报了不得不匆忙申报紧急计划,紧急计划意味着采购成本的加大。

从全公司的高度看,库存不合理,报表不准确,重复库存和积压比较严重,材料的周转率低;
各车间、厂矿上报的库存报表不准确。准确地讲,那些报表(包括ERP系统)只是库存报表制作当日的真实库存,而不能显示报表产生后每天随时变动的库存数量。

材料选型困难,效率低下。由于是通过网络和电话传递信息,采购人员又不是材料备件的使用人员,对所采购的物资不可能有特别准确的了解,这就需要频繁地和使用人员了解交换信息,或索要材料备件样品,或亲自到设备一线去看在装的材料备件设备,比如电器等。这样做既加大了工作量,样品还涉及到出门票的开具等诸多不方便因素,有些时候所提供的样品经过多次周转还容易造成丢失,从长远来看,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2 材料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

《材料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原理与实质,是找出材料备件管理要素间最基本的关系,用抽象的模式将其概括(运算),实现信息交换。其步骤是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即把员工的经验计算机化,修改业务流程,进行计算机编程;
然后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管理要素的所有关系,尤其是复杂的数字关系交与计算机计算,实现信息交换和导出,让计算机当员工的“秘书”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或杜绝工作失误。

《材料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通过《材料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与《材料备件信息数据库》的配套使用可解决选型难、手工工作多易出错以及传递物料信息效率低下的问题;
通过“库存定额”、“危险库存定额”、“积压库存定额”的设置与运算,可解决漏报计划影响生产和库存积压占用、浪费资金问题。

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材料需求计划, 可解决编制计划缺乏科学依据,申报不准,多报、少报、晚报、漏报影响生产或产生积压报废的问题;
通过计算机原始计划和实际到货的运算而自动出具的领料单据,可解决材料员手工填写领料单据效率低下的问题。

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实施效果

①代替人工完成收发存报表、编制物资需求计划、出具领料单,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失误。

②对低于安全库存的物资和超过规定库存期限的积压物资及时报警,或迅速补充库存以保障生产;
或及时对积压库存进行横向调料,盘活资金。

③系统中所有使用者都可以方便地查阅到每一种材料的技术数据甚至外型图片,免去了频繁提供样品和到设备安装现场看实物、抄数据之苦。实际上,该系统还有如下衍生的功能:

1)减少物资消耗,系统中没有的物资不得领用。系统中没有的物资,而生产又需要的,需说明用途和相关领导专门审批后方可申报,并及时在系统中登记。

2)为配置合理的库存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积压报废。不合理的库存常使企业气喘吁吁。一方面是急需的材料因为资金等原因不能及时到位;
而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背负着巨大的不合理库存而步履艰难。更另人心疼的是这些积压材料够一定年限就要按原值的百分比处理,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的制度一直没能确立,材料备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就是从技术和制度上避免这一现象的再次发生。

3)确保采购计划的准确性。系统建立的物资数据库,可从技术层面杜绝漏报、错报和错误理解规格型号而造成错误采购。并且还利于各单位横向间的技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4)为公司采购部门招标采购时鉴别、对比提供科学的依据。利用该系统的统计功能,将一种物资的平均寿命系数定为一个整数,以此鉴别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物资的质量,科学而准确。可以避免选择供货厂家时的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

5)促进和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这套系统可以计算统计出每一台设备中的每一种材料备件的消耗,根据物资平均寿命的大小以及更换的频率,分析确定与之同一台设备的其它物资的质量好坏,以及整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为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提供新的依据,使物资和设备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下有机结合。

6)所有物资做到来去有踪。系统实施后,所有物资来去都有明确的数量记载,替换下来的物资可以统一造册、管理、加工、修理、二次利用甚至由公司销售。屏弃低质量加频繁更换的做法,走高质量的循环利用的发展道路。

4 结论

材料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投入,实现了企业材料备件管理自动化,为企业降低了运行成本,成为企业自动化系统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刘相民.突破[M],2013.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关税核算;
ERP;
原材料;
信息系统;
到货通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36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075- 03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信息系统,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所接受并实施落地,其中采购管理是ERP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基本生产的重要前提,国内外ERP厂商经过长期的开发实践,各种与采购相关的业务功能需求都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并在不同的企业中部署实施,但对于构成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进口物资关税清单复杂众多,税率经常变化,导致进口物资关税在合同签订时金额无法确定,不能准确体现在ERP系统的采购订单及其他作业表单上,各ERP厂商在标准系统功能中尚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及生产领用成本核算工作难度,急需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使进口关税在ERP系统采购业务数据流转过程中准确及时体现。

1 财务制度对进口关税的核算要求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进口关税构成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企业在计算出应缴纳进口关税时,应借记“商品采购”(商品流通企业)、“材料采购”(工业企业)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科目,企业交纳进口关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对于进口业务一般由外贸企业委托单位承办。外贸企业对其的进口业务并不负担盈亏,只是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因此进口业务发生的进口关税,先由外贸企业代缴,然后向委托单位收取。委托单位实际向外贸企业支付进口关税时借记“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根据以上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实际收货入库进口原材料时,则需要把所缴纳的关税总额分摊到每项进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去,从而保证每项进口原材料的库存存货价值包含了进口关税,这样在将来生产领用原材料时,所含关税也能准确地分摊到当期的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中去,对于存在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的企业中,进口关税在原材料存货价值中的占比较大。由于原材料进口业务发生比较频繁,大量的进口业务单据在企业内部流转,而作为记录原材料存货价值变化的财务部门往往处于业务单流转的最末端,这样就可能存在业务单据流转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及时间上的延迟,为财务人员把关税正确记入到明细原材料存货价值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为后期正确核算原材料生产领用成本提出挑战。

2 采购过程在典型ERP中的应用体现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现代企业均已部署实施ERP信息系统。ERP 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的功能有采购管理、销售与市场、分销、客户服务、财务管理、生产制造、库存管理、设备维护、人力资源、报表BI、后勤作业执行等。其中采购管理是ERP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基本生产的重要前提,国内外ERP厂商经过长期的开发实践,各种与采购相关的业务功能需求都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并在不同的企业中部署实施,ERP系统设计思路大多按图1的业务流程及数据表单流转过程进行设计。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基于采购过程的关税核算,因此图中只描述了大体的采购过程步骤,与采购相关的货源分配、定额管理、采购质检及监造等过程没有体现。

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ERP厂商的设计思路均是通过基于采购订单的收货入库,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均在采购订单上进行记录,包括材料价格、增值税、包装、挑选及装运等采购成本,虽然部分ERP系统也考虑了交货成本的概念,但前提是要在采购订单中进行按物项明细登记,而在采购合同签订时,由于关税税率及相关关税政策变化等因素,导致进口关税并不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生成,需要在进口物资到海关核查才能最终确定正确的海关关税,因而登记在采购订单的交货成本也只是一个估计数,采购入库时,实际缴纳的关税并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到原材料存货成本。由于存在以上的问题,部分ERP厂商也设计了基于采购订单的事后借记及计划外交货成本等功能进行关税处理,但这些功能操作均处于采购业务的末端,由财务人员进行统一处理并且操作十分复杂,由于时效性、准确性及财务集成过帐等方面的原因,这些系统功能均不能与实际进口关税核算业务进行有效融合,因此在进口关税占比原材料存货成本较大的企业,如何通过ERP系统实现准确关税核算是一件急需解决的功能需求及业务难题。

3 增加到货通知环节记录进口关税明细

ERP系统作为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工具,企业部署实施ERP的初衷和出发点是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高度统一和有效集成,关注业务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前后端业务数据链条的紧密结合及流转畅通,注重人员岗位与系统操作权限匹配及工作职责界面的清晰切分。基于以上ERP系统促进管理提升的实施要求,考虑到实际进口原材料清关作业一般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进行经办,且采购部门在进口原材料到货前一般要通知仓储部门作好相关的收货准备,因此在“采购订单”与“采购入库”中间增加一个“到货通知”环节,如图2所示。

因仓储部门在接收采购原材料前,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原材料入库的准备工作及工作计划,如果原材料到货前没有及时通知仓储部门,则会给仓储部门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因此通过在ERP系统中到货通知环节,由采购人员负责录入到货通知,通过邮件或其他及时通讯手段,提醒仓储部门采购原材料到货时间及接收时的注意事项。

因进口原材料关税需要在原材料清关之后才能明确每笔采购订单的应纳关税额,而此时ERP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已完成制作及相关的审批工作,对应进口原材料的关税无法再体现到对应的采购订单上,而进口关税属于构成进口原材料存货成本的内容之一,关税金额应体现在对应进口原材料的存货的成本中。作为办理进口原材料清关作业的采购人员,是接触进口关税总额及具体明细原材料缴纳额的第一人,掌握的数据最原始、最真实且最准确,因此由采购人员在录入到货通知的同时登记进口关税的缴纳数据符合业务发生实际及业务流程。

关税登记环节置于入库之前,也可以有效预防有些物资在入库还没来得及登记关税就领用出库,避免这部分物资的关税无处分摊的情况,实现海关关税准确记录入存货成本。

4 管控采购收货作业实现精准核算

因需要考虑ERP系统需要同时支持国内采购及国外采购业务,或者零关税情形,虽然在到货通知中对进口原材料关税作了明细登记,但这还不足以保证原材料入库成本及将来领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按照ERP系统“账实相符”的要求,采购成本一般是在原材料入库环节登记财务账本,同时更新库存账本,因此需要避免进口原材料在无关税登记的情形下收货入库,图3是针对此种业务需求做的增强改造示意图。

采购人员在签订外贸合同时,一般了解进口原材料是否需要缴纳关税,因此在制作ERP系统采购订单时,需要在采购订单标识是否需要关税处理,以便后续系统在处理收货入库作业时判断对应采购订单的到货通知上是否进行了关税登记,如果需要关税处理的采购订单未进行关税处理,则系统拒绝收货入库,从而避免了进口原材料无关税过账,也避免了将来无关税成本的原材料生产领用。对于自营及进口业务,ERP系统通过采购订单上供应商主数据不同自动更新 “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发生数及余额。

在企业中,每个订单物项数量非常多,每个物项的关税税率不同,在登记税率时操作也十分繁琐,也可以在系统实现时,按采购订单总关税在订单行中按权重进行分摊,将关税按批记入物资成本,以提高管理效率。

5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ERP系统关于采购业务处理过程的增强改造,使进口关税在采购数据流转链条中得以真实及时体现,通过采购收货作业控制无关税过账,保证记入原材料存货成本的准确性,也避免了生产领用时关税的存货价值不能及时地体现到当期的生产成本当中,符合ERP系统账实相符及数据高度集成的设计理念,同时满足企业对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精准核算的管控需求。

虽然本文只是阐述了进口关税在ERP系统中的改造处理,其实对于运输、挑选、装卸及保险等需要归属于原村料采购成本的费用项目,也可以通过本文叙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因为这些费用项目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有时也不能给出明确的费用金额,从而不能真实体现到ERP系统的采购订单上,从而无法实现采购成本及生产领用成本的精准核算。因此对于满足核算除原材料购买价款之外,构成原材料采购成本且合同签订时不能确定具体金额的费用项目,本文所述原材料进口关税核算的处理方法可以借鉴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20千伏配电网;
材料管理

1 20千伏配电网项目年度现状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是全国唯一全境实施20千伏电压序列优化工作试点单位,年均配网项目达到40个,新建及改造线路20条、线路长度240公里、公变800个、专变350户。牵涉到工程材料管理的工作量较大,出现了需求材料上报数量不准确、增补次数较多、审核不严密、审批不严格等不利局面,为工程顺利实施带来了较大压力。

2 20千伏配电网工程材料管理实施策略

2.1 建立工程材料多方审核供应模式

在工程材料管理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资集约化前的工程由施工单位包工包料的供应模式。第二阶段是物资集约化后以设计为主的材料供应模式,也正是实施20千伏电压序列优化工作的起步阶段,材料需求上报错误率较高,在后期工程实施中增加了大量的材料管理精力,工程管理难度加大,此阶段大致经历了两年时间;
第三阶段是推行的多方审核的供应模式,如下图中第三阶段模式,主要为增加了方框内的工作环节,参照大网方式管配网,增加了设计交底前施工复测工作和材料审核环节,确保了工程管理人员向项目过程管控方面投入更多的管理精力。

多方审核的方式是由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材料的种类、数量,经提高了材料的准确性,经施工项目部、运行单位现场查勘复测,确认材料种类、数量及增补情况,在设计交底会议上,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设计单位、运行单位多方签字确认。

2.2 规范工程材料需求上报及领用流程

根据材料管理无序性,对工程材料需求上报及领用从流程和时间上进行了统一规范,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要求做好材料的需求上报、材料的领用、材料领用后的跟踪、以及领料后的领料单的收集及管理工作,提高工程材料管理规范化水平。

2.3 严格领料单的审核与审批

在材料的审核与审批上加强管控力度,主要从领料单的编号和签字上作为工作切入点,

项目主管人员收到领料单后,对领料单进行审核,确认与上报材料无误后,对领料单进行编号,并签字确认,再移交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要求施工项目部领料结束后及时将领料单上交业主项目部,为工程结报前的材料核对的主要支撑性资料,做到材料管理的有效闭环。

2.4 注重材料领用的跟踪闭环

随着物资集约化的不断深入,对工程材料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仅仅关注材料管理的头与尾是远远无法满足目前的管理现状,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更加深入的重点关注过程跟踪,尤其是材料领用后的跟踪闭环情况。

物流服务中心明确供货时间后,施工项目部严格按约定时间进行领料,物流服务中心、施工项目部不得随意变更领料时间,如确需变更供货时间,由原因存在方,发起变更供货时间联系单,经三方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变更。施工项目部领料结束后,业主项目部落实对未供齐材料进行跟踪,物流服务中心再次明确未供齐材料供货时间,施工项目部按时进行领料,一次循环,做到有效闭环。

2.5 规范落实工程材料回收

为加快适应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程材料规范化管理,在梳理并制定了工程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的处置和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按照工程的推进时间节点做好工程的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的常态化回收工作,并按流程要求办理相关的手续,作为工程项目归档资料的重要内容之一。

2.6 核对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的核对工作是配电网建设精益化管理的具体体现,也是规避廉政风险重要举措。工程材料的核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废旧物资回收,依据设计单位出图时的理论废旧物资回收清单,与实际废旧物资回收清单进行比对。二是结余物资退库,依据设计单位、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多方审核的工程材料清单,如有工程设计变更,材料有增补,则相应增加,与ERP管理系统出库数据、结余物资退库数据进行比对,要求各类数据有效对应。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
供应链管理;
采购;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Measures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ang Ligang Chi Hongjuan

(school of traffic, Ludong universit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procurement of materials is very important link. This paper uses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e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management that exists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it gives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curem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Integrated procurement costs to consider; Procurement of goods from the right to change the management of vend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It gives the reference value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urement ;Measures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发展呈现连续增长势头,但是其优势主要在于凭借低成本进行市场开拓,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企业的每个产品的设计过程都存在着大量的变化因素,直接影响到物料的计划采购、生产准备和加工制造。制造企业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供应链群,与其关系密切的原材料和配套零部件供应商数目较多,那么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水平?本文从制造企业的特点出发,总结制造企业在供应链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期望能对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提供借鉴价值。

一、制造企业的基本特点

制造企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典型的大型或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它不仅种类多、批量小、工程量大、生产周期长,而且具有技术含量高、资金占用大、劳动强度大、财务活动复杂等特点。

1.制造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型工业。制造企业难以先试制产品或模型来确定制造成本、制造方法和性能,一般只能根据订单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设计、采购、建造。

2.占用流动资金大,交货期有严格的时间限定。通常情况下,从签订合同到交货短则几天,长则几年,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原材料供应市场、汇率、气象等诸多不可测因素的影响。

3.有些制造项目结构复杂,专业众多。企业中不同的制造项目,其生产组织过程不同,编制生产计划只有在完成产品工艺设计后才能进行。企业运作过程中各部门间协作工作量大,技术、生产、物资质量等各种功能不同的部门以不同的时空坐标交织在一起,制定计划不易,监督计划的实施更难[1]。

4.设计周期长,信息量大,产品结构较复杂,采用流水线设备生产或其他方式生产。大型制造设备几乎要按客户的需求单独设计。为了保证交货期,企业在设计尚未全部结束之前,已开始制造,发现问题,再修改设计。

5.原材料、设备等采购成本要占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配套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缺少统一的物资、物流管理系统,无法将正确的零部件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导致对物资采购、仓储配送的时间、位置及数量难以有效地控制。

6.手工作业比重较大,自动化程度低。特别是信息采集手段落后,收集生产数据管理困难。由于信息共享度低,且多为手工输入,反馈速度慢,难以分类汇总及迅速检索[2]。

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难点

供应链管理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供应链存在以下难点:

1.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困难。在传统管理上,供应链中的企业是各自为政的,管理是以职能部门为基础也存在协调关系不可能从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传统管理包括职能功能业务界定不清、业务流程未完善或不规范、部门间的情绪化倾向等。企业内部职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各功能部门接口的外部各关联企业,在运作上失去了整体的协调性。

2.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管理的困难。由制造企业为核心构成的供应链,其上游及下游企业较多,传统的企业管理其立足点是单一企业,管理上是以封闭、分散和追求有排他性,一是企业追求自我利益为特征。表现在信息的管理只注重信息的输入而忽略信息输出,常常将本应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共享的信息当作企业宝贵的信息资源加以保密,造成信息流人为的流失;
二是企业在信息流的运作上,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将需求的信息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逐级放大造成供应链上的信息流失度高,供应链上的库存远大于实际需用,以防备突发的市场需求或生产中断,总成本居高不下。

3.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原则实现的困难,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天经地义的,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中不可动摇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在利益上是讨价还价的,议价的结果要看双方的,若核心企业的实力强于供应商,则核心企业要求尽可能低的供应价格,供应商又期望获得更有利的售价,反之亦然。在供应链中损失大的企业因为丧失自我强壮的机会使其能力削弱,从而导致供应链竞争力的削弱,通过交易使一方过度获利而另一方过度损失,并不能使供应链整体带来更大的竞争力。

三、制造企业供应链采购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企业之间会形成一条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的工业生产“链”,相邻节点之间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一次连接起来,便形成了所谓的供应链[3]。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外部供应链系统。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在企业内部,从原材料购入至交货全过程包括订单处理、订单出货、生产计划、材料需求计划等各种信息的传输和互通。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与船舶建造企业进行物料供应和信息交流的所有相关企业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合约、准时供料、客户关系管理等各种信息的传输和交互[4]。由于原材料以及配套设备的采购费用在总成本中比例很高,因此原料采购是一个战略性的环节。实践证明,要在销售环节取得一个百分点的利润率很难,但在采购环节要成就利润的空间则相对容易,所以在供应链中将采购与生产建造的各个“链节”高效连接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原料采购部门与设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间进行大量的信息传输和互通,形成高效合理的采购供应链系统。但是,往往会有一些问题造成供应链无法有效运行。

1.原材料到位不及时。原料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时,对于每一个对象产品,在签订采购合同后,就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对此采购项目负责,在采购部门和原料供应商之间进行协调,一旦原材料的采购不能及时到位,势必会影响船舶的建造周期,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2.原材料到位过早。有时候采购部门在制造之前已经进行相关原材料的购买,从而保证生产时有备无患,殊不知这同样使库存管理成本和金融成本提高[5]。

3.原材料准备时间没有考虑。即原材料虽然到位时间合适,但是材料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使用,如果在采购供应链系统中没有考虑原材料所需的预处理时间,也会影响整体进度。

四、供应链采购管理的策略

制造过程与各种配套设备、原材料的采购密切相关,需要供应链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各个生产任务执行部门的生产任务状态和原料需求信息,并将反馈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采购部门,以便协调各个生产任务的进度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计划,使之形成完善合理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对于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有着显著作用,是实现现代制造模式的重要环节。

1.完善信息网络,建立采购信息数据库。由于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须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畅。将各部门的信息输入到统一的采购信息数据库,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可以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对计划的变更等一些不确定性情况做出最快的反应,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发挥最大的作用。由于信息交换的重要性,如果供应链中信息不畅通,企业必须加大库存来应付一些不确定性情况。良好的信息接口和信息平台是供应链运行的基本条件,如果供应链中实现各成员信息共享,就可以降低供应链中的库存,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2.重视采购成本的综合考虑。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是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是采购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如果一味追求价格最低的,而不去顾及质量、服务、地域、物流条件等,结果使最后的采购成本并没有降低。所以许多制造企业从单纯的价格战略已上升到成本战略。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为订单而采购。用户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或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以订单为中心的采购供应链管理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成各项采购任务,使原材料采购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保护客户利益,力争零缺陷供应商。采购方应及时把质量、服务、交货期的信息传给供方,使供方严格按要求提品与服务。供方参与到生产过程,了解所供商品的使用情况并提出调整意见。与原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所提品的特性、价格以及服务水平等,对于企业的运行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供应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给企业提供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或以同样的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根据以上分析,为了保证原材料采购的及时性、有效性,应该针对具体某一企业的现状和影响考核供应链管理的阻力,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企业内部的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建立合理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率,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庆丰,马晓平,朱骏.建造管理系统设计的探讨[C].上海:华东船院. 1999.15-48.

[2]孙玲芳,许金波,孔令海,葛世伦.造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J]. 造船技术,2007,3:9-15.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25-156.

推荐访问:统计工作 材料 交流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五篇】 统计工作交流材料(精选5篇) 统计工作交流会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