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总结 >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五篇】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五篇】

时间:2023-07-11 15:20:06 工作总结 来源:网友投稿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从其工作量、搬迁时间、质量要求来看,搬迁1000万人口,可以说是“史诗般”的壮举,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党中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搬迁工作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五篇】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从其工作量、搬迁时间、质量要求来看,搬迁1000万人口,可以说是“史诗般”的壮举,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扶贫办、人民银行、银监会、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照“管住两头、放开中间”的要求,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任务下达、资金筹措、制度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当作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重中之重”加以推进,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截止到今年9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项目开工率达到了98%,实现了良好开局。

凡事预则立。经国务院同意,9月20日,《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规划》主要明确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了搬迁对象。《规划》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搬迁对象,搬迁区域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石山、高寒地区、国家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以及地方病和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从全国的范围来看,上述地区共涉及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约1400个县,搬迁人口为981万人。此外,各地还结合实际,计划安排600多万的同步搬迁人口,两项搬迁人口合计将达到1600万人以上。

二是明确了安置方式。《规划》按照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分别明确了两种安置方式的人口规模。其中,集中安置人口大致占搬迁人口总规模的76.4%,分散安置人口大致占23.6%。为有助于搬迁群众日后脱贫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安置区应在靠近城镇集镇、大型中心村、工业聚集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交通便利区等区域进行优化比选、择优安排。

三是明确了主要建设任务。住房建设方面,《规划》强调,建档立卡搬迁户住房建设面积要严格执行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确保建档立卡搬迁对象不因建房而举债,不因建房而影响脱贫。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计划建设安置区道路约11万公里、饮水管网约14万公里、供配电网约12万公里、学校及幼儿园约1600万平方米、卫生室约570万平方米、其他村级服务设施约2500万平方米等。

四是明确了资金筹措渠道。《规划》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约8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5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约1000亿元,低成本长期贷款约3400亿元,建档立卡搬迁人口自筹资金不超过300亿元。此外,涉及同步搬迁人口的住房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统筹和搬迁户自筹予以解决。同时强调,省级政府要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省级投融资主体还贷。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浪底 移民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1 小浪底移民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同时被批准部分使用世界银行的软贷款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小浪底工程移民包括施工区和库区约20万人,涉及河南、山西两省14个县(市、区)。

为了缓解工程移民建设投资不足的矛盾,1993年,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利用部分世界银行软贷款,用于国家承担的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设施建设。

与其同时,世界银行对项目的放贷,又有其一套独立的完整而复杂的程序,以保证贷款对项目和效益发挥重要作用,来促进借款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其它项目一样,小浪底移民项目的贷款周期也(要)经过6个阶段:项目的选定,项目的准备,项目的评估,项目谈判,项目执行与监督,项目的总结评价。

小浪底移民项目是从1988年7月由世界银行专家古纳先生与世行北京办事处主任戈林考察黄河、查勘小浪底坝址开始的。从1989年选定小浪底项目使用世行贷款到1992年10月世界银行进行预评估,经历了4年的准备时间,1993年5月世行通过了对小浪底水利枢纽项目的正式评估。1993年6月决定小浪底移民作为独立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后,1993年10月世界银行又对小浪底移民项目进行专项评估。到1994年2月进行项目谈判,世界银行前后共组团14次对小浪底工程和移民进行考察和评估,提出世行对项目准备和评估的要求。1994年2月的项目谈判,明确小浪底移民项目贷款适用《国际开发协会开发信贷协定的通则》,并对项目说明、采购和咨询专家服务、执行方案、小浪底移民项目安置标准、专用帐户等作为附件载入1994年6月财政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世界银行签订的《小浪底移民项目开发信贷协定》(以下简称《信贷协定》)。《信贷协定》明确了开发协会向借款人提供一笔相当于7990万个特别提款权(等值约11000万美元)的各币种信贷,信贷期限为35年,其中宽限期为10年,偿还期从2004年10月1日开始,到2029年4月1日结束,每财年还款两次。2014年4月1日本期及此前各期还贷应为该本金的1.25%,此后每期还贷为该本金的2.5%。贷款的承诺费和手续费年率分别为0.5%和0.75%。这样,小浪底移民项目就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以移民项目独立取得世界银行专项贷款的项目而确定下来。

2 世界银行对小浪底移民项目的要求

2.1 世界银行在《小浪底移民项目开发信贷协定》中对小浪底移民实施的专项条款要求

(1)按协会可接受的方式实施移民规划;

(2)除非移民安置规划实施与小浪底水利枢纽项目的建设计划保持同步,否则围堰不得合拢。为此,如果大坝的建设进度与移民计划的建设进度快4个月以上,借款人应修改移民和建设计划,并使协会满意;

(3)保证移民规划中后期移民安置拟用详细措施安排在送达协会并经协会批准之前,库水位不超过265m高程。

2.2 世界银行对由于工程建设造成的非自愿移民通则要求

世界银行从80年代初期开始注意到由于工程建设造成的非自愿移民,许多没有明确安置目标、良好的方法和足够的财力来搬迁处理问题,结果对搬迁者、搬迁目的地的群众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世界银行在80年代陆续对银行职员发出内部通告和政策按语,集中反映在迈克尔M.塞尼所著的《开发项目中的非自愿搬迁(世界银行资助项目政策指南)》,及陆续发表的世界银行业务手册,如实施导则4.20土著人民、实施导则4.30非自愿移民、实施导则10.70项目监测评价,对工程移民提出了具体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

(1)世界银行对导致非自愿搬迁的开发项目对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重大意义起主导作用充分肯定,也要对引起国家长远利益和受到直接影响的人们利益之间的冲突引起重视,要求采取坚决的措施来保护搬迁者的生命、财产、文化和人权,特别是做好移民中的脆弱群体的安置工作,以减少对该地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移民的搬迁安置要有详细的规划,世行强调移民工作要有公众参与,使作出的规划、计划在经济、技术、社会和组织上切实可行。在强调政府的责任的同时,要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3)移民安置方案在经济上和社会上要可行,对农业移民应优先实行以土地为基础的安置策略,在不能使他们获得合适的土地时,应提供就业机会或自寻就业机会的非土地安置策略。

(4)把移民安置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做好移民安置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5)世界银行要求对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行专门监督,如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理监测,聘请国际咨询专家进行咨询服务。

(6)世界银行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把培训工作贯穿于移民搬迁安置的全过程。

(7)建立健全移民组织机构,以保证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

3 小浪底移民项目执行情况

根据国家的移民政策精神,按照世界银行的要求,在项目管理上与国际接轨,逐步把移民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轨道,小浪底移民在项目管理、勘测规划设计、监理、监测、移民安置实施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

(1)在勘测规划设计方面,坚决按国家“原标准、原规模、原功能”的原则进行,杜绝移民的“三边”工程建设。从实物指标调查到移民安置点的选址,勘测规划设计单位和地方政府以及移民进行充分协商,注意设计部门技术把关同移民群众参与的重要性,做出操作性很强的移民规划,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移民实施以及后期移民的快速致富。

(2)根据移民工作是一门复杂的社会性工作的特点,运用社会学方法,注意作好社会调整工作,使移民与安置区的群众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上能够尽快地融洽相处,为移民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生存环境。

(3)坚持国家的大农业安置方针,按照世行的要求,为移民划拨足够的土地,使移民以土地为依托;
加大对移民的培训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尽快达到移民安置的目标。

(4)按照世行的要求,业主单位设立了专职环境机构,各级移民部门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在移民村建设的同时,加强移民村环境保护建设。如推广双瓮厕所的建设,在每户移民家中建设垃圾池,在移民村集中建设大的垃圾场,搞好生活区的环境卫生;
对饮用水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跟踪监测,对不合格的加氯进行处理,同时对移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健康体检,监控大面积的流行病的发生并积极防止地方病,以保证移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按照世行要求,对大型专业项目,完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招投标建设。

(6)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小浪底移民搬迁安置过程和移民搬迁前后的生活水平进行监理和监测评估;
并聘请知名的国际咨询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咨询,提出评审意见和改进建议。

(7)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移民机构。小浪底移民在实行“水利部领导,业主管理,两省包干负责、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为加强项目的管理,按照世行的要求成立了小浪底移民局,代表水利部行使小浪底移民安置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小浪底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4 小浪底移民项目实施效果

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河南省、山西省、世界银行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小浪底移民工作已走过10个年头,至目前已完成搬迁安置18万多人,移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4.1 小浪底移民安置各阶段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枢纽工程发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

(1)1994年完成施工区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为枢纽工程的正式开工建设按时交付了施工场地。

(2)1997年按规划完成库区一期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为大坝按时截流赢得了时间。

(3)1999年按计划完成215m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为小浪底水库蓄水发电创造了条件。

(4)2000年按计划完成235m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形成了较大的调蓄库容,使引黄济津供水得以实现,并创造了在大旱之年黄河下游不断流的奇迹,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5)2001年完成265m以下的移民任务,标志着库区二期移民搬迁安置已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4.2 小浪底移民安置工作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绩,为小浪底移民安居乐业和发家致富提供了无限的良机

(1)移民的生活水平都比搬迁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住房是宽敞明亮的预制砖房,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出门就有柏油马路,相当一部分移民家里装了电话,村村设有小学校和医疗诊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移民在搬迁前不能相比的,甚至是想都不敢想的,而现在确实是梦想成真了,部分移民还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2)移民的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移民在搬迁后分到了足够的土地,通过培训,移民土地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明显上升,再加上移民利用搬迁后优越的地理位置大搞第三产业,据小浪底移民项目的监测单位——华北水利水电移民监理事务所的监测报告显示,目前绝大部分已搬迁移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回升,并达到或超过以前的水平。

4.3 利用世行软贷款,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小浪底枢纽发电还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与国际商业性贷款相比,按照《信贷协定》的规定,使用开发协会的软贷款有两大突出优点。一是软贷只需缴纳承诺费和手续费,且费率很低;
二是贷款还款周期长,期间有10年的宽限期,且大比例的还款是在后期。按《信贷协定》中明确的0.5%的年费率就即时尚未提取的信贷本金计提承诺费和0.75%的年利率就已提取而未偿还的信贷本金进行35年的贷款期计算,与同等条件下国际商业贷款年利率约5%相比,可为国家节省建设资金约1.6亿美元,并可以多赢得至少15~20年的还款期限,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非常有利。

小浪底移民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及社会的一致认可。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奇先生说:“小浪底移民项目是世行同中国合作的典范,为其它国家利用世行贷款建设大型水利设施和妥善处理移民问题开创了一条路子”。世行项目官员古纳先生多次赞扬小浪底移民,他在1997年元月23日给小浪底移民局的来函中写道:“关于移民项目,总的来说,世界银行对移民工程的进度和总的实施情况感到高兴。移民工程的质量优良,而且移民生产安置也令人满意……”。

5 认识和体会

(1)世行的介入,不仅仅是提供了项目建设资金上的资助,同时对移民安置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世行导则中关于移民安置的目标、方法和程序都有严格科学的要求,按照这些要求,遵照中国开发性移民方针政策的精神,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项目的实际,对作好移民工作,使项目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非常有利的。它有助于促使将移民安置项目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从而真正实现移民安置的目标。

(2)世行对移民工作的要求,不论从技术还是社会发展进步来说都是全面的和先进的。因此,对世行检查团和世行咨询专家提出的建议,我们都慎重地对待并加以研究,在实施中一定要尽可能和较快地落实,对因不符合我国国情或受项目实际局限的问题而暂时无法改进的也要向他们解释清楚,变动为主动力,把世行检查团和咨询专家组当成我们的智囊团,以利更好地作好移民工作,造福子孙后代。

(3)认真履行我们在《开发信贷协定》中对世界银行的承诺,既是对移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又贯彻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方针,吸取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因此,小浪底移民成绩的取得既是上级的正确领导的结果,又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6 小浪底移民项目利用世行贷款过程中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1)中国移民政策条件下的安置目标低于世界银行的要求。非自愿移民是由于大坝建设而衍生出来的移民。根据国家的移民政策,非自愿移的搬迁安置目标是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
而按照世行4.30导则的要求,非自愿移民的安置目标是改善或至少恢复至以前的生活水平。作者认为世行对移民的安置目标的设定更科学合理一些,同时也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一致。

(2)规划和安置的手段与方法各有不同。中国政府对移民的搬迁和安置侧重于政府行为为主,兼顾移民的意愿;
世行恰恰相反,它建议在移民的搬迁安置过程中政府只要起到帮助和引导作用即可,而更多地是需要考虑移民的意愿。

(3)对非自愿移民的补偿原则和标准不同。虽说与以前单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补助有所转变,但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对移的补助补偿原则和标准仍是处在较低水平线上,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体的产物。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补偿补助费最高标准为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均亩产值的30倍,考虑到水库移民淹没的土地数量基数比较大及国家财力有限等因素,《土地法》又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标准仅适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该条例对水库移民的征地补偿补助费标准最高为20倍,明显低于其它行业。而世行对非自愿移民的补偿原则和标准是通过补尝能够使他们获得损失前的全部重置费用。除对移民进行以现金形式的直接补偿外,世行同时也强调间接补偿的重要性,并力争通过补偿的手段使非自愿移民转变为自愿移民,使他们尽早地适应新生活。

针对以上几点,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政府对移民政策的制定一定会更趋科学、完善、合理,使非自愿移民真正能从项目建设中受益,实现改善原有生活水平的目标。

(4)世界银行4.30导则建议“集体搬迁并尽量缩短原住地与新住地之间的距离,这可减少破坏性并加速移民的适应性”。就小浪底移民实践而言,从长远来看,一部分后靠和大片集中安置的移民由于受土地数量少、质量差、水源匮乏以及生产运行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潜力将会受到较大限制,不利于搬迁后移民生产和生活的恢复。作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要据实际情况加以对待,因地制宜,安置好移民。

(5)世界银行4.30导则强调环境保护工作与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同等重要性。作者认为世界银行的出发点是好的,若与项目所在国家的国情和移民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操作执行就会更好。例如在小浪底移民环境管理过程中,世界银行咨询专家曾提出对深层井水在饮用前进行加氯处理的建议,经建设单位委托环境部门对水质监测表明,绝大多数的深层井水完全能达到饮用要求,况且移民世代饮用井水,对加氯水的特有气味不适应,不愿饮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作者认为尊重移民的选择还是明智的,而且不仅仅是节省了投资的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作者认为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世界银行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行政管理尊重他们的意见的同时,对于不宜操作或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或不切实际的情况,我们应积极地同他们进行协商,共同改进工作,为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努力。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世界银行 移民政策 中国 水库移民

世界银行为其支助的建设项目制订的业务政策——非自愿移民系单独条款,编号OP4.12(以下简称“4.12条款”)与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移民条例》)和《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总体框架基本相同,少量条款有差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引进了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的《移民条例》和《设计规范》经过充分酝酿,正在修订,可望在近期颁布实施。新的《移民条例》和《设计规范》将更接近世界金融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制订的政策和准则。本文就现行的《移民条例》和《设计规范》与“4.12条款”进行对比分析。

一、政策目标

“4.12条款”对非自愿移民的政策目标归纳为:①探讨一切可行的项目设计方案,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自愿移民;
②如果移民不可避免,移民活动应作为可持续发展方案来构思和执行。应提供充分的资金,使移民能够分享项目的效益。应与移民进行认真的协商,使他们有机会参与移民安置方案的规划和实施;
③应帮助移民努力提高生计和生活水平,至少使其真正恢复到搬迁前或项目开始前的较高水平。

我国《设计规范》总则第1.0.3条至1.0.5条明确规定,①节约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水电工程的建设,应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这一实际情况,尽量考虑少淹没土地,少迁移人口;
②移民安置规划是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的核心,应遵循“没有移民安置规划的,不得审批工程设计文件、办理征地手续,不得施工”的要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并与枢纽建筑物设计文件同时报主管部门审批;
③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坚持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自力更生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妥善安置移民的生产、生活,逐步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生活水平。修订后的《移民条例》和《设计规范》对此规定的更具体、更明确。

政策目标从总体上讲,“4.12条款”与我国《移民条例》、《设计规范》是一致的,但我国的移民政策与“4.12条款”在移民后期扶持上有所区别。我国移民政策规定,为了使移民抗风险能力更强,生活进一步提高。规定从发电收入中提取后期扶持基金,提取比例因不同省份或不同水库而有所差异。例如,湖南省规定,从1998年开始,每发一度电提取2分钱的后期扶持基金。其他省每度电提取5厘钱,发电收入少的水库人均按250~400元的标准提取后期扶持基金,提取的时间,从发电之日开始共提取十年。

二、项目涉及的影响

治理水患和开发水电,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非自愿移民。“4.12条款”对于因工程建设强制性地征用土地,导致非自愿移民搬迁或丧失住所,失去资产或获取资产的渠道,丧失收入来源或谋生手段等影响作了详细的说明。笔者归纳为两点:①赖以生活的房屋及财产;
②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对此,在我国《设计规范》中指的是淹没影响及永久占地的处理范围和实物指标。

我国《设计规范》对淹没影响及永久占地的处理范围和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处理范围,包括淹没区及因水库蓄水而引起的浸没、坍岸、滑坡和其他受其影响的地区。处理标准,根据淹没对象的重要性、水库调节性能及运用方式,在安全、经济和考虑其原有防洪标准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在洪水设计标准范围内选择。

对于淹没影响及永久占地内的实物指标如何确定,我国《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调查前规划设计单位必须编写调查大纲,经审批后再进行实物调查,调查结果要经过受影响的个人和当地村组签字认可,最终形成《实物指标调查报告》,此报告是进行移民安置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三、要求采取的措施

“4.12条款”规定,由于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非自愿移民时,①必须要编制一份移民安置规划或移民安置政策框架,包括明确移民的权利、按全部重置价,获得迅速有效的补偿,以抵消由项目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在搬迁期间获得帮助。在搬迁后的过渡期内获得帮助、提供就业培训帮助;
②编制一份世界银行认可的程序框架,说明移民参与过程,包括制订并实施项目的具体组成部分、确定符合移民资格的标准、明确相应措施,帮助移民努力改善其生活,或者至少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按实际价值计算),同时要确保移民搬迁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与移民有关的潜在冲突;
③特别关注移民中弱势群体的需要,尤其是那些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没有土地的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土著人群、少数民族,或是可能不会受到国家土地补偿法规保护的人;
④对于依附于土地的土著人群,制定移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和生活习俗;
⑤对移民的补偿要在搬迁前予以到位;
⑥对于以土地为生的移民,条件允许,应当优先考虑依靠土地安置的策略等。

世界银行对上述的要求,对应于我国的移民政策,就是要做好移民安置规划。我国《移民条例》非常重视对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工作。第十条明确指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阶段,会同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安置地的自然、经济等条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与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文件同时报主管部门审批。没有移民安置规划的,不得审批工程设计文件、办理征地手续,不得施工”。我国《设计规范》对于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一般规定、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城镇迁建规划、专业项目复建规划、水域开发利用规划、补偿投资计划等等。

关于对移民需要采取的措施(或者叫移民安置规划),“4.12条款”和我国《移民条例》和《设计规范》都做了详细说明,从内容和条款上绝大部分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我国《设计规范》第10.0.3条第二款规定“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按照调查的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和质量标准,扣除可利用的旧料后的重建价格计算”。这与“4.12条款”对于由于项目实施而带来的直接财产损失要“按全部重置价,获得迅速有效的补偿”不一致,简言之,就是移民房屋补偿是否考虑“利旧”的问题。

笔者认为,“4.12条款”“按全部重置价,获得迅速有效的补偿”对于移民利益考虑得更加详细,应当遵循。所幸的是,我国正在修订的《设计规范》和《移民条例》已经取消“利旧”,移民财产补偿按重置价计算,与“4.12条款”完全一致。

关于搬迁前应当首先获得补偿问题,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但是,移民不提前搬迁,工程就无法进行,所以事实上,项目实施时是这样做的。

对于移民搬迁后恢复期间给予帮助问题,我国现在修改的《设计规范》已经考虑了这一事实,实际上,近几年实施的水电项目,如江垭水利项目已经开始对移民搬迁后的恢复期给予前期生活补助。

对农村移民实行以土为地为主的安置方式,是我国在总结过去多年移民安置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的方法,应当坚持和推广。

对于少数民族,我国《设计规范》第5.2.3条指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安置,应当照顾其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修改后的《设计规范》还增加了“应考虑移民中不同群体的意愿和需求”。这些足以说明我国对少数民族移民的关心和关注。

四、非自愿移民有权获得补偿的资格

“4.12条款”指出:①一旦确定项目有必要进行非自愿移民,政府必须进行人口普查,确认将受到项目影响的人员、决定哪些人员有资格接收帮助,并防止无此资格的人员涌入。政府还需按照世界银行的要求制订一项程序,以便确定移民获取补偿和其他帮助的资格标准。该程序还包括向受影响群众和社区、地方当局,在适当情况下,向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意义协商的条款,并规定申诉机制。②补偿资格标准要严格控制和掌握,对于具有补偿权利益的人不能遗漏,对于没有补偿资格的人不能纳入补偿对象。

我国《设计规范》对于实物指标调查的要求非常严格,笔者已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予说明,在此重复和强调的是,调查结果经受影响的个人和当地村组签字认可后,还要将调查结论张榜公布,一是使受项目影响的移民都知道自己的情况,二是为了达到相互监督,确保与事实相符。至于移民申诉权,《移民条例》未做明确规定,但是,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也规定了公民(含移民)的合法权益和权利,这些法律、法规同样适用于非自愿移民。同时修改的《设计规范》在“农村移民安置”栏目中明确,“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拟定移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措施,提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措施”。

五、移民安置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测

关于移民安置规划的制定,“4.12条款”在许多子条款中都提到了,并要求得非常详细和严格。“4.12条款”要求,借款方负责根据世界银行业务政策编制、实施并监测相应的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政策框架或程序框架。移民安置文件表明实现本政策目标的战略,并涉及拟议的移民安置的所有方面。是否保证并有能力圆满完成移民安置工作;
移民安置规划包括若干方案的制定和充分地选择;
在编制移民项目文件时,应征得社会学家、技术人员、法律专业人士、相关的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协助;
同时,在项目一开始就要让移民参与其活动,并在项目设计中考虑他们的意见;
移民投资和其他项目活动经费一并进入项目总成本;
与世界银行业务政策相符的移民安置方案包括整个项目的设计文件,经世界银行确认后将通过公共信息中心予以公开。关于此条,笔者在第三款已经做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直辖伊始,重庆国企全面亏损,上千家国企欠下数百亿元银行债务。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重庆国资总额从1700亿元增至1.46万亿元,全国排位由第19位升至第4位;
利润总额从5.7亿元增至400亿元……重庆国企实现完美蝶变。

“天原的发展就像是一段正弦曲线,经历了低谷,又获得重生,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黄亚明感慨万千——作为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公用工程分厂党支部书记、厂长,他与天原经历了一次涅 之旅。

“4·16”之殇

2004年4月16日凌晨,一声闷响从江北区猫儿石方向传来。

时任天原化工厂水电气供应车间主任黄亚明猛然惊醒。

“不会是工厂出事了吧?”声音的方向让黄亚明心里一紧。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应验了黄亚明的预感。

“氯气爆炸,紧急集合!”

黄亚明随即赶到工厂。现场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爆炸造成九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我们的员工……”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向领导汇报情况,黄亚明听到了自己熟悉的名字。

“昨天还一起工作的同事,今天就突然没了。”黄亚明听到耳里,疼在心里。

本世纪初,由于技术老化、经营不善、资金断链等原因,重庆国企在改革大潮中几乎整体“沦陷”。拥有70多年历史的天原也是其中之一。进入新世纪以后,天原的市场日渐萎缩,快速流动的资金链越发脆弱,企业债务也出现了不正常增长……

而“4·16”事故的发生,对天原更是雪上加霜。

“天原厂全线停产……”领导宣布停产的那一刻,黄亚明闭上眼睛,发出一声叹息。

他的心也随着工厂停产而跌入低谷。

“救命稻草”

“工厂会破产吗?”

“4·16”事故发生后,一直到2005年初,这个问题像一团乌云,笼罩在黄亚明心头。

人心惶惶之时,一个选择机会出现在天原人面前——市政府制定了《重庆主城区化工企业“退二进三”专题规划》,天原赫然在列。

“是搬迁,还是破产?”

这成了黄亚明和同事们最热衷的话题:不搬,困境中的工厂已经无力扭亏,留守原地就只能坐等破产;
搬,企业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说不定还能带来一线生机。

可是,天原却无力支付搬迁成本。

“我们厂是老化工企业,设备陈旧,一搬就报废。要搬迁,工厂就必须更换设备。”黄亚明分析道,“像我们水电气供应车间,都是人工操作的老设备,肯定得换新设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时,和天原一样的重庆国企有上千家。它们欠下数百亿元银行债务无力偿还,同时也没有能力与银行协商减债。

此时,在这些国有企业面前,出现了一根“救命稻草”。

2004年4月底,经国务院批准,重庆推出了国企改革进程中的一大创新举措——以渝富公司为平台,以打折的方式从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打包收购债务和股权,再以略高卖价由企业回购进行消债。

很快,黄亚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渝富将为天原垫付搬迁启动资金。在启动搬迁后,天原将把猫儿石的480亩土地卖给渝富公司,偿还垫付资金。

通过变更土地用途,这块土地可以卖到八亿元;
通过以折扣价回购不良资产,这笔钱不但可以帮天原走出债务泥潭,还可以为搬迁和购买新设备提供四亿多元本钱。

很快,随着渝富和天原厂的合作不断深入,工厂的设备得到全面更新。

黄亚明的水电气车间也得以更新设备。“全换了,现在我用的是全新的信息化供电设备!”站在新设备面前,黄亚明异常兴奋。

工厂开始重生之旅,黄亚明的激情也逐渐复苏。

脱胎换骨

2004年11月,涪陵区白涛镇陈家坝,一群人顶着寒风,爬坡上坎。

这天,化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玲带队来此考察新厂址,黄亚明也在其中。

调查、取样、炸山、平地、跑规划院……密集的搬迁工作随即开始。

2005年3月,天原化工厂一期搬迁启动,打前阵的正是黄亚明的车间。

“大家务必看好设备,注意安全!”搬迁过程中,黄亚明一次次提醒员工。

守护着心爱的设备,搬迁人员小心翼翼地装车、护运、卸载……黄亚明更是天天跟设备睡在一起。

2007年9月,水电气车间搬迁顺利完成。

当黄亚明按下电器设备启动按钮时,崭新的水电气设备全面运转起来。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有员工一边鼓掌,一边抹去眼角的泪花。

很快,工厂各部相继搬迁到位。

2007年12月,在停产1300多天后,天原搬迁一期工程完成,在涪陵区白涛工业园区重新运转起来。

站在花园式新厂面前,黄亚明感慨万千。

“一期搬迁工程结束后,我们厂的年产量达到八万吨,比原来翻了一番,排污量却比原来少了一半。”2012年4月的一天,天原公共工程分厂,已经担任分厂厂长的黄亚明向一群参观者介绍道。

“到二期工程结束,我们厂的年产量将达到18万吨。”提及工厂未来,黄亚明难掩兴奋之情。

更大的兴奋还在后面。

2011年底,天原化工厂职工大会。

“我们已经与长寿盐矿达成合作协议,将修建一个运盐管道解决我们原材料运输问题……届时,我们每年将节约近一亿元的物流成本,生产规模也会翻几番!”

**台上,天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国大声宣布。

**台下,黄亚明和900多名同事掌声雷动。

2012年初春的一个周末,在已变成城市综合体的天原旧址,黄亚明牵着妻子的手散步其中。他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被毒气“撵走”的鸟儿回来了,路边的草地上,曾经被熏黄的小草,已然一派葱绿。

而在黄亚明和其他天原员工心中,同样是春意盎然。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中国历史是一部人和水的斗争史”。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中国人从未停止过与水患的抗争。在山东,有许多坐落于黄河滩区的村子,泰安东平县耿山口村就是其中一个。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遭遇大小洪水40余次。滔滔黄河水,在滋养沿黄百姓的同时,也让贫困落后像泥沙一样沉淀在滩区。2015年,耿山口村被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试点。经过600多年的岁月变迁,耿山口村终于“跨越了”黄河大堤。

黑格尔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黄河,这条横贯东西、跌宕起伏、绵延5000多公里的黄色飘带,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然而,黄河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表情,或静流如歌,或汹涌狂暴。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们结束了迁徙不定的渔猎时代,开始了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从那时起,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摆在了人类的面前:治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人和水的斗争史”。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中国人从未停止过与水患的抗争。

在山东,有许多坐落于黄河滩区的村子,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就是其中一个。从明代开始,耿氏家族就世代生活在这里。到了耿进平这一代,已经是第18世。

所谓黄河滩区,是指黄河大堤与河道之间的区域,洪水来袭时,这个区域的功能是泻洪。与世界上许多文明大河一样,滔滔黄河水,在滋养沿黄百姓的同时,也把贫困落后像泥沙一样沉淀在滩区。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遭遇大小洪水40余次。因为频繁被淹,不断重复着“洪灾―重建―再洪灾”的悲情轮回。就在这样的轮回里,耿山口村与黄河相伴了600多年。耿山口村783户村民,2300多人,由于洪水不定期泛滥,集体、群众不敢投资,产业匮乏,基础设施差,贫穷一度是这个村庄难以摆脱的命运。

对于耿山口村人来说,洪水从不是电视上的新闻抑或人们口中的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灾难。村子西侧就是黄河,人人对黄河水患都心有余悸。“水说来就来,四五米高的浪头翻卷着往前冲,墙倒屋塌,当时人都吓傻了。”村民耿忠坦对1982年的洪水记忆犹新,全村多数房屋被冲倒泡塌,淹死的牲畜都漂在水面上。

水患不仅冲走财物,也让村民面临生命威胁。“有不少村民丧命,我哥哥就在那场洪水中遇难。”村民耿忠坦说,哥哥耿忠龙当时正在地里收地瓜,来不及躲避被洪水卷走。

“洪水过后,沉积的泥沙跑水漏肥,俗称‘白糖土’,非汛期时,大风一刮,尘土飞扬,同时,为避水患,房子一家比一家高。”村支部书记耿进平介绍,群众盖房要先垫一个高高的房台,房台是四周石头垒砌,中间夯土填实, 为安全起见,往往是竭尽所能地垫高、再垫高,盖房成本是滩外的两倍还多。成本高,冲塌再盖,一辈子往往要建好几次房子,怎能不贫困落后。

2009年,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水患减轻,但耿山口人不敢掉以轻心,一到汛期,每个人的心都绷得紧紧的。搬离滩区,另谋发展,成为耿山口人最大的愿望。作为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这也是耿进平多年来一直想办的大事。

如今,耿进平的夙愿终于成真。还有数月,耿山口村的村民们就要做一件世代祖辈从未做过的大事:搬迁!

3月14日下午,刚吃过午饭的战继梅和吴秀菊在村头靠黄河的沿岸种下了两棵小树苗。在她们看来,住进了楼房,不用再担心每年秋收后的汛期,但对这片给予她们大半辈子记忆的土地,依然“故土难离”。尽管新社区就在旧村4公里以外的地方。

吴秀菊今年七十多岁了,自己嫁到耿山口村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她的娘家在河南同处于黄河滩区的一个村庄,嫁过来之前,媒人向她保证“这家人有钱,别看房顶是稻草盖的,钱都在银行存着”。后来,她嫁了过来,不定时来袭的水患成为全家人最大的苦难。

“有一次,洪水冲进了屋子,涨到胸口这个位置。我抱着铺盖卷不撒手,眼看着黄河水把泥沙和水蛇一齐冲进屋内。要不是村干部赶过来拉走了我,我还不走呢。”对“自己这间老屋子”有着难以诉说的深厚感情的吴秀菊,虽然从心里对旧村还有难舍的情结,“但是,为了后代能幸福生活,彻底离开滩区,让他们不再遭受水患的u击。我打心眼里高兴。”战继梅同样渴望早日搬进新家。“前几天,村里刮大风,风沙大的人睁不开眼睛。我现在是巴不得赶快搬。”对于能够搬进新社区,战继梅说,全靠村支部书记耿进平。

耿进平今年67岁,作为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他推动了耿山口村作为银山镇第一批黄河滩区村庄迁移试点项目,改变了这个村子的命运。

黄河在东平县境内全长32公里,滩区大部分位于黄河东岸,涉及4个乡镇,共计66个行政村,6.82万人,总面积92平方公里。耿山口村60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黄河沿岸。由于长期受到黄河水威胁,耿山口村历史上多次成灾。耿山口村分为两个自然村,其中紧临黄河沿岸的丁庄受水患的威胁最大。去过丁庄的人一定会明白,村民的房子紧挨着黄河,水位一上涨,河边的庄户立马受到牵连。

1958年,耿山口村发过一次大水,那时候的耿进平不过六七岁。他的印象中,大水肆虐,席卷着张皇失措的人们。到达耿山口村那一刻,视野所及,是无尽的萧条和慌乱:奔腾的黄河水;
残砖断瓦堆积的民宅废墟;
惊慌恐惧的村民……此后,“基本上五年能发个两次、三次大水”。对洪水的恐惧记忆从那时便一直盘踞在耿进平心里。

1969年,耿进平从部队复员,在镇上上班。1980年,村上改选支部班子,耿进平被推选为支部副书记。6年后,被升为支部书记,干到现在,已经31年了。

上世纪80年代,村里一穷二白,“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怕家里来客人”。黄河滩区村庄的特点之一就是贫穷,因为处于黄河滩区,国家政策限制发展企业。再加上水患肆虐,村民们一辈子干得最多的事儿就是――盖房。“冲垮了再盖,盖了又被冲垮”。这也形成了滩区村庄民宅建筑特有的形态:为了防止漫水,民宅的地基被村民们层层垫高。在1982年之前,耿山口村基本上隔一年就发一次大水,村里能积四五米的水。水下去了,第二年地里种麦子都种不上。一个人一辈子能盖六七次房。

每年到了汛期,村里面人心惶惶。“每年秋收以前,汛期时,村民们都轮班看守,当时黄河边儿有村里的一条防洪线,三米宽,两三米高。大家就是联合看守,有时候防得住,有时候防不住,大家伙儿拿着手灯,时刻不敢放松警惕。”

1982年,耿进平开始带领大家建厂。村里有一座光秃秃的青石山,是优质的建筑材料,而鲁西南和豫东一带平畴沃野,市场需要极大。靠山吃山、发展建材产业是可行的出路。

开石子厂、石灰厂,哪一个都不是小钱。“钱从哪里来”成为耿进平带领群众创业的第一道难题。从**难题开始,该村走上了股份合作的发展道路。双星石灰厂是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2位股东七拼八凑了22万元,能自己动手的不请外人,凭着一股拼劲,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回本、并赢利8万元。

双星石灰厂的成功发展,打开思想的闸门。仅3年时间,以股份制形式建起7家石灰厂、3家石子厂。同时,带动运输、餐饮、维修、加油等相关产业,村内工副业项目达到40多个。到了1993年,耿进平就已经发展了十几个石灰厂,解决了村里2000多个劳动力。

带领村庄富起来的耿进平,开始盘算着将村民搬离黄河滩区。

2000年,银山镇为了安置黄河滩区村庄的群众,在黄河大堤外盖了一片新房子,要求地势比较洼的村庄群体先搬出来。当时的村民们条件有限,再加上种地不方便,不愿意离开旧村。所以房子剩下了220多套,银山镇背上了经济包袱,“当时镇上的党委书记知道耿山口村条件比较好,一直找我,希望我能把房子接过来,为镇上解决这一经济缺口。”耿进平的家跟镇政府对大门,当时镇上党委书记动辄就跑到他家里去,说来说去就是为这个事儿。

耿进平被说服了,自己也有了新一步的打算。“带领一部分村民们先搬过去,再建厂,能够让一部分群众脱离黄河滩区,又能解决一部分劳动力。”为了让群众们享受到福利政策,他甚至给每一位搬迁的妇女开出每月补贴1600元的待遇。有的群众思想工作难做,他就开着车一家一家的找,做不通再通过亲戚朋友去劝说。最后,依然剩下九家就是不搬。让耿进平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村里的老人甚至给我跪下了,她说‘我生在耿山口,长在耿山口,死也想死在耿山口’”。

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心一意带领村民们奔好日子的耿进平没有想到,不愿搬迁的村民甚至告了他的状。告到了县里,市里,省里。搬迁时,有人打着“人在老屋在,誓死不搬迁”的标语反对,一番苦口婆心,最终只有100多户村民搬到新村。他开始反思,“我图啥,把群众都得罪了。为了建厂,把村子给冲散了,耿山口村人接受不了,在情理中。”

分析原因,不愿意搬迁的村民们主要是因为故土难离、新村容纳不了全部村民、耕作距离远等。从这时候起,耿进平就有了个想法。“要富大家一起富,要搬大家一起搬,耿山口村不能散。”整村搬迁到黄河滩区以外的安全之地成为了耿进平最大的愿望。

整村搬迁,建新社区,土地是一个最大的难题。为了找土地,耿进平想尽了办法。一开始想到了与外村置换土地的办法,马山头村在滩外有一片土地。耿进平开出了“一亩地换一亩地,额外一亩地补偿六千元,用于置换滩区内的田地包产”这样的条件,对方没同意,将补偿条件加到了一亩补偿一万。这一来,耿山口村无力负担,等过了几年,村里条件达到了再去跟人家谈,“人家已经涨到了一亩地补偿三万”。

除此之外,每届新的镇党委来的时候,耿进平总是不断地提起“要建新社区,解决土地问题”的要求。然而,哪一届的镇党委都没有办到。

2015年,为确保黄河滩区群众安全,山东省开展迁建试点,对滩区群众给予重点扶持。

这个指标,一个给了菏泽市郓城县,另一个就给了东平县。

东平县的指标,第一次给了旧县,第二次给了斑鸠店,“但前两次都没有搞成功”。耿进平看到机会来了,找书记说,“耿山口村建不了社区,我临死闭不上眼。你必须把试点给我,只要给我解决土地问题,其他的事儿不用你管,群众的工作我去做。”

而最终,省政府在东平县启动实施山东黄河居民迁建试点工程。

指标下来后,耿进平高兴地几夜没合眼。“从1987年开车到现在,我开车没出过事故,去县委签试点协议的那一天,一出门,就把村上的车刮蹭了。”谈起这事,耿金平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15年7月,耿山口村被纳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2015年10月31日上午,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启动仪式在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新社区举行。新村安置点确定在银山镇政府驻地、220国道以东。安置点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群众可享受镇驻地的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安置点距离原村不到4公里,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自此,耿山口村告别了黄河滩区的旧时代。

事实上,令耿进平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看到指标的同时,有一个更大的喜讯在等着他。

2015年2月,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省移民局、山东黄河河务局等十个部门派员组成的省派整体脱贫“第一书记”工作队开始进驻东平县。

进驻东平县不久,耿山口村的S河滩区迁建项目便启动了――“第一书记”工作队联系协调省、市、县对口部门帮助解决社区建设和实施搬迁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东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东平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

作为“成方连片党建扶贫整体脱贫东平第一书记工作队”的一员,省发改委徐洪深知这个项目对于耿山口村以及东平县的重要性。“东平是全国第二、山东第一居民搬迁大县。从1958年开始,国家兴建东平湖水库,总共搬迁居民24.5万人,其中,无地居民搬迁近5万人。东平整体脱贫避险解困项目就是解决这5万多人的脱贫致富问题和黄河滩区居民搬迁问题。”徐洪说。

在耿山口村居民搬迁迁建项目上,与徐洪工作接触最为密切的还有一个人――孙允建。作为东平县发改局副局长,从前期调查、到做群众工作、再到跑手续、盯项目,哪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孙允建告诉记者,在这些流程中,办手续是“最艰难的”。从确定了耿山口村的指标之后,孙允建就开始了村里、县里、省里三头跑的日子,项目所需要的所有手续都要按要求办理。最难的当属办土地手续,过程很曲折、复杂,光省里的国土厅,孙允建就跑了许多次。“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因为手续牵扯到三四个科室,都需要签字。所以要不断进行沟通、协调,等待的时间比较长。”

而最困难的不止于此。作为2015年国务院重点督导的项目之一,国家要求12月31日前必须完成当年投资计划的90%以上,而划给耿山口村的钱11月18日才到账。许多手续都没有跑完,方案计划也都没有细化,很难短时间内达到国家要求的90%以上的投资进度。

徐洪的手机里至今保留着省发改委宋伟处长给他发的一条短信“黄河滩区居民搬迁迁建项目是国家172项重大项目之一,国家重点调度。请务必重点督导,尽快协调发改局推进,要有工作方案、进度安排、有困难早向县领导汇报,争取支持解决问题。”

这时候,东平县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第一书记工作队”的协助下坚持按程序把项目所需的手续依次落实,为新社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不可否认的是,耿山口村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耿进***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徐洪说。而耿山口村的人,更是把迁村的功劳都归于耿进平身上。

耿进平是当地的致富能人,他带领全村发展企业73家,固定资产达到9.6亿元。“我经历过极度贫穷的生活――吃不上饭,没暖衣穿。我看不得别人受穷。”村民邵士芳夫妇身患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耿进平每年提供1.2万元生活费。村民郭瑞云患眼疾,看不起病,他送去10000元医疗费……

“教育发展基金每年6万,奖励‘好媳妇’每年2万,资助镇敬老院每年5万……”村委副支部书记耿进周粗略统计,耿进平各种捐款已在1000万元以上,而他自己并不提及这些。

对于耿山口村的发展路径,耿进平深有体会。“我村搬迁主要是做好了四点:一是解放脑袋,尊重群众意愿,让人与思想一起上楼;
二是富裕口袋,多渠道筹集资金,让群众少掏钱甚至不掏钱也能住楼;
三是两区共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挣脱土地的束缚,**耕作半径远的难题;
四是完善配套,同步建设养老中心、医疗中心、学校、幼儿园等,让老少爷们一步跨进城市生活。”

在村支书耿进平的记事本上,列了六条“社区建设成功的标志”,其中第四条是“做到平安、和谐、文明搬迁,保证困难群众住得上房、住得起房”,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耿山口村的新社区,整村搬迁,上级资金八千万,还有四千多万的缺口需要村里自己想办法。为减轻群众负担,耿进平个人捐赠1000万元,这也是他几十年来最大数额的一次性捐赠。

耿山口村签订《搬迁协议书》那天,刚过了凌晨12点,就有村民在村委门口排队。到了早上,已经排了二三百人的两排长队。全村783户一天内全部签完,进展超过耿进平的预料。

在耿进周看来,“与其说村班子深得群众信任,其实更是村民们对耿进平的认可”。

为打造精品工程,社区按抗8级地震设计,选聘了10名村民和监理单位组成监督小组,24小时巡检,所有建材,从进场到实验室检测,全部在监督下完成。“有耿书记和村民代表监督施工,群众一百个放心,往下数好几代都不用再操心盖房了。”村民张君泗说。

张君泗就是2000年耿山口村第一批搬迁的村民之一,也是当时抗拒搬迁最“坚决”的九户人家之一。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在第二次搬迁中,他主动跑到村委,非要捐赠一万元“吃过一次亏了,这一次还能再吃亏吗?”

“虽然第一次搬迁不彻底,但给第二次搬迁提供了经验,”耿进平说,“究其主要原因,是a业单一,支撑力不够,大部分群众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上班下班,实现以工资性收入为主。”

早在2007年,建材市场低迷,村内山石资源面临枯竭,耿山口人未雨绸缪,开始“二次创业”,也为再次搬迁做准备。耿山口村在外地区新建山石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劳动力密集的产业。“近几年来,我们在镇工业园区先后创办了欧雷航空运动器材、温佳建材、长宏制衣、健承生物制品等企业,加上银河浮桥、银都宾馆、土地合作社等,能吸纳1500人就业。”耿进周说。

由于超前谋划,新社区和工业园区相距仅有1公里,园区、社区“两区共建”模式已经成型。10多里外的老村庄搬迁后,将复垦出800多亩土地,与原有土地一道发展高效农业。

耿山口村之后,东平县黄河滩区的迁移开始扩大铺陈开来。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启动了二期试点工程。

2016年5月2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二期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东平县银山镇马山头村、南刘村、北刘村成为第二批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二期试点工程的村庄。

马山头村的村支部书记战东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政策补助加上旧房置换,一个正常的三口之家住上一套新房几乎不用拿钱。“第二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效仿了耿山口村,搬迁到新社区之后,复垦的土地有计划将与耿山口村一起搞一个大的产业。”从此,马山头村将彻底摆脱了“进村路不好走,连自行车都不能骑,吃水不方便”的种种不便。

而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对于北刘村和南刘村来说,有着更深厚的意义。这个项目不仅将南、北刘村的居民迁移出黄河滩区,更是将分离了55年之久的村子重新合体。

南、北刘村本是一个村落。北刘村的村支部书记刘振刚介绍:1962年,黄河发大水,滩区居民为了躲水患全都挪到了黄河大堤内。一年后,搬回旧址的村子被分为南刘村和北刘村,许多家族被硬生生分开,从此,南刘村和北刘村便相隔了四公里的距离。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把分开已久的村民们又合并到了一起。工程正在有序地进行中,3月20日开标,预计180天完成主体封顶。

今年5月份,耿山口村第一批搬迁的村民将住进崭新明亮又安全的新楼房,7月底将实现全员搬迁完毕。“我最大的一块心事了了”,耿进平说。

搬迁临近尾声,也意味着徐洪参加的“第一书记”工作队任期将满,在省考核组进行核查验收后,他们行将回归省城。“接下来的下一步,要继续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群众顺利搬迁入住。同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抓好配套产业的培育,要实现‘搬得出、住得稳、能就业、可致富’的目标。”省发改委农经处宋伟处长如是说。

推荐访问:搬迁 工作总结 银行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五篇】 银行搬迁工作总结(精选5篇) 银行搬迁工作方案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