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计划 >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7-08 18:40:22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促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五篇】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与之相对应,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出资者面临的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且是一种静态风险。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交由经营者决策和执行,出资者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来实现。因此,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所以,出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另外,出资者财务风险也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所谓制度性财务风险是指由制度引发、受制度影响的风险。由于出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参与程度低,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手段来实现。

出资者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1)资本投资风险。出资者对外投资形成了出资者与经营者的资本关系,这种资本关系也是财务关系——投资与接受投资的关系。出资者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等变化引起对外投资收益出现不确定性变动的风险,即资本投资风险。(2)资本减值风险。出资者投入资本后就要求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从广义上看,资本保全价值包括原始资本价值和无风险收益,资本增值价值包括资本有形增值和资本无形增值等。从狭义上看,如果一个会计期间,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则出资者遭受了资本减值。因此,资本减值风险是出资者所投入资本同被投资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而导致起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3)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出资者为寻求更大的资本回报、避免资本风险,需要调整资本结构,包括把资本从被投资企业转移出去,或者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吸收其他资本。这些资本转移活动就是资本经营活动。在资本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偏离,由此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资本经营财务风险。

二、出资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一)构建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防范财务风险。财务监督是出资人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企业要通过进行清产核资、推行《企业会计制度》等基础性工作,逐步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报告、财务预决算管理、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中介机构财务审计监督、已核销不良资产管理、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

首先,以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为总揽,提高财务决算编审质量,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财务决算是企业年度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出资人财务监督的核心工作之一。企业决算管理不仅要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也要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与结果确认、绩效评价、业绩考核、收入分配、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评价等各项监管工作提供评判依据。提高财务决算编审质量,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要以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为重点,通过年度财务决算管理,披露和揭示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非会计信息。同时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办法》(国务院国资委第4号),认真编制国有资产统计报表,通过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掌握国有资产分布和营运状况、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和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其次,以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为主旋律,重点关注和评价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舞弊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务院赋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通过对被出资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借以评价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的状况,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用企业负责人提供重要依据,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手段。为适应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需要,加强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监督,客观评价其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出台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7号)、《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国资发评价[2006]6号)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出资人所关注的已经不应局限于常规财务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应该以管资产、管决策、管重要财务事项和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为审计的主要内容。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审计的主旋律,其中评价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把企业经营者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以及舞弊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和中办、国办的《两个暂行规定》及国务院国资委7号令的要求,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等各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尤其注意组织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权限划分,及审计机关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经济责任审计事权管辖划分,规范下达项目审计计划。

再次,以推行全面财务预算为龙头,实施出资人财务预算核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是为了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实现而采取的一种财务控制方法和监督活动,是控制企业成本费用开支、监督企业利润分配的有效手段,是确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和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重要工作基础。从出资人财务管理看,财务决算是事后监督,财务预算才能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约束的作用。从国资监管角度看,事前控制、事中约束远比事后监督更重要、更直接。为此,国资监管机构要完善财务预算报表体系,细化财务预算目标,规范编制内容和要求,并与月度财务快报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企业财务预算核准制度,逐步研究建立财务预算审核、分析、批复和监控工作规范,及时跟踪风险监测和有效控制企业经营成果、成本费用、重大资本支出及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等的完成情况,推动企业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第四,健全重大财务事项报备、核准及审批制度,规范企业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对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监督管理,是出资人财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要对企业财务决算范围、聘请财务审计中介机构、重大资产损失等事项实行备案管理;
二是要对企业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事项进行备案管理;
三是切实关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防止企业随意调节业务收入及利润;
四是进一步规范委托理财、期货等高风险投资,实行备案管理;
五是要规范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凡消化以前年度挂账、潜亏以及跨期收益转回等特定会计核算行为要核准审批;
六是发生企业对外担保、大额资产抵押、质押等重大财务事项,实行备案管理;
七是企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后,对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事项进行监管;
八是规范企业重大财务事项协调和监督,帮助和服务企业协调重大财税政策,协助债务重组、资产重整,处理债权债务等,逐步建立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九是以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为起点,建立健全企业资产损失责任界定及追究制度。

(二)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发展目标,突出主业,缩短投资管理链条,防范财务风险。从整体看,国有企业管理层次过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致使一些企业机构臃肿,监督管理失控,决策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增加,影响竞争力的提高,甚至成为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清理整合所属企业,减少企业管理层次,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出资人职责层层到位的重要措施。一是要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推动企业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集中优势资源和优良资产,做强做大主业,消除或避免不必要的内部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管、提高决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规避财务风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的,构建适合本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要求、职能定位明确、运作高效的内部组织结构。三是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确保整合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其中涉及企业资本金变动、资产处置或归属调整、债权债务转移等的问题,要依法征得有关利益方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避免逃废债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实行对企业负责人年度及任期经营业绩考核,防止内部人控制。现代企业,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经营者有可能存在“隐藏行动道德风险”和“隐藏信息道德风险”的问题,出资人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
而经营者“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过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及报告方式,希望由此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并获得期望报酬。因此决定了在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出资人和经营者的利益及矛盾,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出资人和经营者共处的均衡点和平衡点。“约束+激励”是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现现代企业双元控制主体“协调”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办法。出资人应规范建立并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应建立以资本增值为核心,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本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者的业绩,明确奖惩标准与经营业绩挂钩,以激励经营者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解决国有企业问题需要深入触动微观机制的本质即企业的控制问题。产权及其组织结构并不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文化和控制机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和创造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出资人的职责就是帮助和指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一,财务会计部门是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防线。财务业务的每一项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会计人员应在会计核算中保证这种反映的真实、准确和完整。财会部门不仅要能把业务存在的大量问题尽力查找出来,而且要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发现问题,研究对策,预测风险,并提供信息。

第二,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再监督及风险防范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内部审计的“再监督”应是最后一道防线。为了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国有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成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能督导企业审计职能有效运行,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为董事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的,代表董事会监督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和公司各项活动的合规性,是一种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任务就是要以先进有效的内部控制检评方法,有计划和有重点地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再监督,并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设性意见,促进内部控制改进和完善。

第三,大力提倡和营造一种“控制文化”。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先进企业文化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不控则败,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控制文化。一方面要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一种控制文化,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理解自己在内部控制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 经济 和社会的 发展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这就需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有效可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使社会保险基金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促进社会稳定,带来更大的收益。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其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保险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社会性,是社会的“安全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因此,社保基金的监管就成为了重要的环节,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7年,为了改变基金管理的混乱状况,国务院决定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8年,国务院在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时,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计划经过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内部控制、 法律 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各部门配合共同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据国家审计署的对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 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审计的3项保险基金2006年收入3128.46亿元、支出2203.14亿元,分别占全国当年基金收支总额的50.7%、46.5%。截至2006年底,3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18亿元。审计结果表明,3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良好,但部分资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地方未能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审计共发现违规资金71亿元,包括扩大3项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用于弥补“补充医保基金”及借给企业等;
用于委托 金融 机构贷款、对外投资;
用于购建办公房及弥补行政经费等。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但是,牵动大量人力、付出高昂行政成本组织了这些检查和审计,可一些严重违规和犯罪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国际比较研究

(一)典型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简介

1、美国。美国实施的是审慎性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在美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参保是强制的。最主要的社会保险项目是老年、遗属和伤残保险,同时有雇员补偿、失业保险、暂时伤残保险、铁路雇员退休计划等。美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向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适当的经济保障。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美国政府强调“事前监管”以杜绝资金被挪用的危险。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的各个账户开设在财政部内并由财政部专项管理,征缴的款项相应存入各个基金。

2、德国。德国堪称高度发达的福利型国家,它的社会保障系统基本以保险形式体现,几乎涵盖了所有德国公民。德国社会保险共有5大分支: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事故保险、失业保险、护理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的3大支柱。德国包括医疗、意外伤害和养老在内的各类社会保险机构实行法律上的独立自我管理,并且由保险金的缴纳者,即投保人和雇主共同参与决策。养老保险是德国最大的社会保障系统。德国养老金不用于投资,而是由专门德国养老金保险机构来管理,全民参与监督。

3、智利。智利模式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制,将个人工资的10%存入个人账户并进行积累,交由私营机构进行投资管理,最终个人账户中积累的储蓄及增值收益作为个人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保险费完全由个人承担,雇主不承担缴费义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即完全由个人缴费,实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由私人机构进行管理,参保职工根据自己的原则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法定的资本积累账户。智利模式中政府实行间接式的监管,通过法律法规对公司进入和退出市场、投资项目和所占比例等方面进行监控,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4、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的国家,他没有任何社会福利意义上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其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账户为基础,强制储蓄,集中管理,养老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央公积金由政府的中央公积金局直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管制。雇员和雇主每月按雇员工资一定的比例缴费。国家通过中央公积金局依法对基金实施管理,中央公积金局既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日常支付,又负责实施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

(二)四国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1、从法制体系上看,各国社会保险模式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例如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险立法的国家,现今已在社会保险的5个方面分别制定了完整的法律和条例。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有关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由联邦政府制定,州政府在不违背联邦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制定本州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条例。

2、从资金筹集方面看,都是多渠道筹资,筹资形式主要有税收和缴费两种。目前世界上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社保基金的来源都是多渠道,有劳动者个人、企业雇主、基金营运增值、社会捐赠、政府预算补贴等等。其中约有60%的国家采取社会保障税的筹资形式。开征社会保障税使资金筹集从形式上更具法律强制性,同时社会保障收支成为政府预算的直接组成部分。

3、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方面,有由政府行政机关运作、事业单位运作和面向市场运作3种不同的方式。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和失业保险税全部记入财政信托基金账户。除失业保险由联邦劳工局管理外,德国的社会保险都是划分不同的职业和行业以及险种分别独立管理的。智利的 经济 改革创造了单一资金来源的、私人管理的退休金制度。政府对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 法律 、法令和退休养老基金管理局,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新加坡的公积金运作,全部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内部设有会员服务部、雇主服务部、人事部、内部审计部等。公积金局由劳工部管辖,内设董事会,为最高管理机构,负责重要的政策制定。比较重大的计划制定,要经劳工部。

三、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的选择

(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政府的作用

政府参与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主要是基金筹集的监管,基金营运的监管和基金给付的监管。由于社会保险金市场上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就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安全营运、基金保值增值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因此,政府积极作用的发挥,就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府应当承担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和监管模式,避免决策上的失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口众多,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还很窄,经济发达程度还不够高,国民的参保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使得政府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而又不会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次,政府应当要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应当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运用各种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基金社会的正常 发展 提供稳定机制。

再次,政府应当制定各种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架构,严格规范社会保险的建立、运行和监管。

最后,政府应当尽可能的为社会保险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和制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便于社会保险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构架

社会保险基金整个监督体系可分为基金日常管理监督子系统、基金营运监督子系统和基金监督法制体系3个部分。基金管理监督系统社会保险基金日常管理是经常的、大量的,是社会保险制度整体运作的基本链条,是社保基金监督体系中最基本、最宽广的组成部分。基金营运监督系统基金营运的目的是要保障基金的效益性,通过实现效益性而达到保值、增值之目的。对基金营运进行监督就是为确保这一目的实现而采取的手段。基金监督的法制体系基金监督的法制体系是基金管理监督与营运监督得以顺利实行的法律保证,是基金监督体系的法律基础。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系统、基金营运监督系统、基金监督法制体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这3个系统侧重点不同,基金管理监督系统侧重于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其目的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和按时足额支付。基金营运监督系统侧重于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各环节进行监督,依照低风险原则、适度高回报原则、流动性原则、最优投资组合原则,审慎投资营运,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通过实现效益回报而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基金监督法制体系为前2者得以落实的依据,是其操作的法律准绳。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的选择

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社会保险的目标模式应该逐步走向全民保障,其服务形式应走社会化服务的道路,在管理上追求体制的高效、合理、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因此就要做到不能政出多门;
保障类别和水准合理,费用支出在国家、单位、个人的承受能力以内;
尽可能降低行政机构、经济波动和少数人的个人行为对社会保险体系正常运行的影响;
社会保险体制不仅不能拉经济发展的后腿,不能影响国家 政治 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要通过积累和资金的有效管理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一直分不开,不仅使有限的基金积累无法获得很好的收益和投资回报,而且由于缺乏制约和监督,管理不善的问题经常发生。因此,应该将监督和经营分开,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有效的手段,全面提高投资效益。

但是,仅仅将行政管理与基金经营机构分开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能够真正地被有效使用,必须建立更有效的基金运营和监督制度。

首先,必须有严格的法律体系依据。管理机构不但要依法行政,其自身也要依法接受监督。还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将分散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统一到一个专门的机构作为政府机构依法行使各种管理只能、监督及指导职能,并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保障及保险进行协调。

其次,管理机构不参与各种形式基金的经营活动,为了使得监管体系本身具有更强的制约机制,还应该考虑建立和发展其他的监督机构。

最后,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监管重点应该集中于 金融 和财务方面。为了防止营私舞弊的行为,应该将财务公开化,并且进行绩效评估和严格的处罚制度。

总之,要坚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就要加强基础管理和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挥霍浪费。使社会保险基金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广大人民收益,更好地保证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更好更快的发展。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二)铁路运输企业领导缺少风险防范意识

虽然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已经成立独立集团公司,并采取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但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十分深远,在其经营管理中仍秉承着重投资与安全的理念,忽视投资回报与效益,“老国企”大锅饭的观念仍未彻底改变,最终导致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未能将风险防范意识彻底引入企业管理中,对企业内外部潜在的经营风险未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例如,个别地区铁路运输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过程中,未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及合同违约责任等事项进行明确与了解,盲目追求合同的顺利签订而增加运输收入,导致应收运费无法收回。再如,个别运输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盲目地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一旦被担保人无法偿还,将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三)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复杂性增加随着铁路运输形式多样性及投资领域的多元化,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服务场所也从国内扩展至国际联运,并且将闲置资金投向房地产、仓储物流等领域,加之铁路运输收费方式的特殊性及下属各地子公司办公场所的分散性,均给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一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投资失败及财务人员侵占资产事件频发,极大地增加了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严重地威胁铁路运输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防范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一)建立健全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铁路运输企业应对经营业务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财务风险控制,并通过建立管理制度方式督促各地铁路分公司及部门遵照执行。一是经济业务事前控制方面。建立投资审批机制,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前,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经公司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方可执行。不但应对投资项目预期收益进行估算,还应充分考虑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以确保铁路运输企业避免盲目投资而面临的潜在风险。二是经济业务事中控制方面。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及降低企业员工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次,定期对企业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及现金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在偿还债务、资产盈利与可变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财务风险。三是经济业务事后控制方面。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年底通过将成本预算与执行情况、经济目标实现情况及财务风险比率等方面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及员工进行奖励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考核及时发现铁路运输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

(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一是思想政治方面。强化财务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向财务人员进行财经违纪行为警示教育,以保证财务人员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二是专业技能方面。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税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内控制度及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培训,在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保证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积极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出谋划策。

(三)加大铁路运输企业审计监督力度一是外部审计方面。审计、财政等监察部门应定期对铁路集团公司内控、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置,以警示企业员工认真执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及财经法规。二是内部审计方面。铁路集团总公司应在内部成立审计机构,并督促各地分公司也应按照总公司要求成立内审机构。企业领导应提高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人、才、物方面给予内审机构开展工作必要的支持。内审机构应定期对本企业内控制度设计与执行情况、财务核算规范性及资产变现与盈利能力等进行审计,并及时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企业领导进行反映,并督促企业各部门及时按照审计结果进行整改。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Keywords】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81-02

1 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命脉,更是上市企业关注的焦点。纵观现在的局势,各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经营者应积极引导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2 上市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分析

2.1上市企业呈现内部管理混乱

据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是很多企业上市之初存在的共性问题。多数都是由于企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上市企业经营者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没有充分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制定的计划目标偏高,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运营压力,致使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让企业面临财务风险,使企业运营岌岌可危。所以,企业经营者结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经营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2.2 资金的运营结构存在很大问题

当前很多上市公司,在公司上市之前,资金管理较为混乱,这也导致公司在上市之后的资金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的总体负债率较高,这样就会给上市公司造成较大的威胁,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加之市场需求的优先性,以及债券选择的优先性,使得很多上市公司不得已进行了一种风险较大的资本结构的建设,这种高风险会给企业无形中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增加企业后期破产的风险。第二,企业内部负债结构出现明显的不合理。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在资金的周转中,存在一定的周转风险。第三,企业的资产结构出现不合理的问题,会极大得减弱企业后期的运行动力,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在无形中增加,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风险。

2.3 高度重视资本性支出的资金管理

资本性支出不同于一般的成本支出,具有资金需求大、收益年限长等特点。资本性支出在上市公司成本中占比较大,直接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资本性支出的资金管理进行着重关注。在资本性支出的预算方面,上市公司要加强投资预算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投资的基本程序,充分做好项目的勘察、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内部结算中心数据,并对投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在项目审计监督方面,要加大审计项目投资的审计力度;
同时加强会计核算的检查,严格控制项目成本[1]。

2.4 监督职能的缺乏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财务的监督职能是它们面临财务风险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把控不好,对财务报表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此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未充分地做到位,没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机制的把控,这也是造成企业财务数据失真的一大重要原因。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是很明确,若有若无,恍恍惚惚,对于很多重要的财务活动,往往都是领导一刀切,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并未真正有效的发挥出来,出现了监督效力明显弱化的现象,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

3 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缺陷的应对策略

3.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健全的管理制度胜过很多培训效果。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防止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影响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现阶段,很多上市企业为了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设立了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专业风险评估人员组成,该部门属于一个独立的部门。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是根据董事会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出具评估报告,供董事会决策使用。

3.2 加强上市企业资本的管理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有一个良好的资金链条,防止其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现金流风险的问题,上市企业需要格外注意对资金的管理,做好严格的控制管理工作,这些控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企业的预算管理、日常管理以及对风险的有效管控等。对于资金的预算管理,应该在管理中为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详细的预算计划,保证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有相应的明确的了解。同时,要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加以严格地控制,防止不符合规范的资金活动的出现,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的存在。上市企业运用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结合其实际的发展状况,明确筹资目的,确定筹资方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的出现,提高筹资效率。另外,特别要强调的是,上市企业在制定筹资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例如资本结构和销售收入等,应该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对比,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结论。筹资决策虽然最后是由企业管理者决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提供专业化的财务数据,帮助管理者分析财务报表,并提出筹资意见和建议。

3.3 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地规避企业的后期运行风险。为保证降低风险,企业应不断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监督体系,从而保证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企业对于自己的成本,要进行完整的日常记录;
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果,要有效并准确地做好相应的基础性记录。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对企业应有的责任,对于企业财务活动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及时地加以把控,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以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为核心,以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隐患治理、信用管理为重点,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深化平安交通建设,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全面实现我市由“交通大市”向“交通强市”转变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部门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切实推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落实;
督促责任单位依法依规对潜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进行整改和查处,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督查对象

执法监督检查对象为: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各行业监管部门;
各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在建工程项目。

四、主要内容

(一)对企业或生产经营单位的执法监督检查内容

1、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及市局或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的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情况;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建立情况;

4、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5、人员持证情况、设备证照;

6、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建立情况,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应急处置的演练情况,春运、汛期等重点时段和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7、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各种措施落实情况;

8、安全经费的保障管理情况;

9、对运营车辆的管理情况(有动态监控的检查动态监控的值班值守情况,对违法车辆的处理情况);

10、配合相关部门对车站内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管理情况;

11、客运站场及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参照相关规定进行。

(二)各行业监管部门的督查内容

1、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县局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情况;

2、“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情况;

3、年度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计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4、打非治违及专项整治情况;

5、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百日行动开展情况;

6、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及“打非治违”开展情况;

7、重点时段应急值守情况;

8、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开展应急演练情况;

9、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计划及完成情况;

10、推动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情况。

五、计划安排

监督检查紧紧围绕我县交通运输重大工作部署和安全生产形势展开,尤其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项目和重大节假日、重要会议及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或专项督查。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一)1—2月份,春运安全综合督查和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督查客运企业、汽车客运站、在建工程项目、渡口渡船等场所和经营单位的春运组织保障、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现场管理等情况,以及行业管理部门春运组织协调和安全监管落实情况。(县运管所、县地方局、县公路局、县海事局具体组织开展)。

(二)3月份,春季重点工程建设安全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技术资格和持证上岗情况,工程项目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机械设备检修等情况。(县地方局、县公路局负责组织开展)。

(三)3月份,“水运安全月”专项督查。(海事局负责组织)。

(四)4—5月份,“清明节”、“劳动节”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局牵头,各单位分工负责)。

(五)6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和汛期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局牵头,各单位分工负责)。

(六)7—9月份,交通运输行业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局牵头,各单位分工负责)。

(七)9—10月份,全县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运管所负责组织)

(八)9—10月份,“中秋”、“国庆”重大节假日及重大活动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局牵头,各单位分工负责)。

(九)11月—2021年1月份,冬季安全专项督查。针对冬季大风大雾、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重点督查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和下级行业管理部门冬季安全工作措施、应急工作方案制定落实等情况。(局牵头,各单位分工负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和制度,切实做到工作有安排、会议有部署、行动有步骤。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强化领导,细化目标,明责问责,加强督查,真正使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地生根。

(二)规范执法,强化安全监管

各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县局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和部署,突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
运管部门要突出道路货运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
要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计划(无行政处罚权限的单位要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各部门要密切分工配合,做到年度内对所属企业安全检查全覆盖;
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采取“四不两直”、“专家会诊”、“双随机”等多种方式对重点监控企业开展检查;
要严格按照县局制定的执法文书格式(《县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附件1),规范执法行为,开展执法检查,隐患整改必须实现闭环。对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局安办将定期通报,情节严重的将上报县安委会,对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或请县安办挂牌督办。

(三)不走过场,确保工作成效

各单位要把安全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督导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上,要以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为督查客体,深入一线现场发现安全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对安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督促立即整改到位,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跟踪督办到位,对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或挂牌督办。每次督查活动结束后,都要进行认真总结分析,通报情况。

(四)标本兼治,完善长效机制

推荐访问:督导 工作计划 运营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五篇】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精选5篇) 保险运营督导岗位职责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