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计划 >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五篇】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23-06-23 16:30:07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本文通过对新疆民政系统七家精神病专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调查,用数据与事实指出了这些专科医院中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初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今后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五篇】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本文通过对新疆民政系统七家精神病专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调查,用数据与事实指出了这些专科医院中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初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今后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对提高民政系统专科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政医院;
档案管理;
调查分析;
对策

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料收集处理与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育、预防、保健以及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它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料,不仅对研究和借鉴医院管理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对研究医院的学术和技术的进步和经验,对病人的健康态势与转归,对涉及医疗问题的结论与处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医院制订工作计划和领导决策的可靠依据。

笔者对新疆民政系统的七家公立专科精神病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作了初步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1 方法与统计结果

1.1 方法:采取调查与电话采访的方法,并参照有关统计资料与数据,以自制统计表格汇总列出。

1.2 7家民政专科医院的档案管理情况统计,见表1.

2 讨论:

从以上统计表及专项调查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2.1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资料收集多头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政专科医院的档案管理意识普遍不强,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在信息资料的收集保管方面多头管理。多头势必造成管理混乱,信息资料的保管和处理不统一也必然导致档案管理的不规范。

2.2 专职人员少,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长期存在的严重缺编,导致不是主要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奇缺,7家专科医院只有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12人,且无1人是档案专业毕业的。在上一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只有3家专科医院设档案岗位4人。在此种状态下,档案专职人员的素质和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3 投入少,硬件缺,不能满足档案保管的基本要求

全疆民政系统7家专科医院除专门档案室及资料室,只有1家有专用病案室及专用保管设备(密集架等),其余医院均为综合档案室,且面积均未超过30。由于资金问题,这一困难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2.4 档案利用率低,信息反馈少。

由于管理水平不够,管理技术滞后,极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之在档案管理上的重藏轻用思想,致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资源的利用也相应很少,档案本身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不到发挥,从另一方面无形中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3 对提高民政专科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3.1 学习、宣传、落实《档案法》,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

认真学习《档案法》,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各级管理者扩大,职工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改变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和受冷遇的境况,切实把档案管理工作提到一个必要的水平。

3.2 领导重视,加强管理,确立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总体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的理念。

在医疗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对于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部分,对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全面的通盘考虑,而不应厚此薄彼甚至缺失。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制订医疗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时,应将档案管理工作同步纳入,确定目标要与时俱进,力求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总体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3.3 加大投入,增加软硬件设施建设

根据民政系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在现有的大量“欠账”的状况下,要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改善档案保管场地狭小,设备设施短缺,特别是人员编制少的状况,尽快使档案管理工作这一“短板”健全起来。

3.4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在当前档案管理领域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的情况下,不能以此为由而放松管理。各医院应根据《档案法》的原则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切实制订出档案管理的制度或规章,并重点抓落实。在实行目标管理的单位,应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管理目标,其具体工作应量化后进入考核条款,以促进档案工作与其它工作同计划、同考核、同奖罚。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我国优抚医院大多成立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代背景下,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有几百所,遍布各个省市,其运营宗旨是为在乡荣复军人、带病回乡和伤残军人进治疗和疗养。可以说优抚医院是党和国家重视在乡荣复军人、带病回乡和伤残军人、对其给予体贴和关怀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所以国家和负责全额拨款支持其运行。长期以来,受到其服务对象和管理体制特征等原因的限制,我国的优抚医院呈现出明显的半封闭特征,这种管理特征导致其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在软硬件设施上也和医疗事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形势相去甚远。具体来讲,优抚医院档案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档案挖掘程度不深。对优抚医院来说,档案管理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医院在全面建设的过程中,显然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意识,普遍存在重视医疗但是轻视档案的管理思想,将档案管理视为医院运营的辅助性工作,将档案管理简化为档案的整理、收藏和保管,最终导致了档案开发程度不足、档案利用率较低的局面。

第二,档案管理机构缺失,管理流程不规范。首先,很多优抚医院都没有针对档案管理工作成立独立的管理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挂靠在其他行政科室之中,相关工作人员将档案保管在拥挤的库房和简陋的设备之中,档案管理工作条件也仅仅限于收受管层面。其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收集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优抚医院档案管理综合部门一般只负责人事档案文书档案、音像档案、科技资料档案的保存,并不负责会计档案、医疗影像档案和病历档案的保存,这些档案大多存于所属科室之中,导致管理局面多头而又无序,医院又没有针对档案管理提出完善和统一的管理要求,这导致了各个优抚医院之间的档案管理水平良莠不?R、高低不一,管理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之处。

第三,档案管理规划性,难以和医院发展实现同步。现代优抚医院管理需要在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资源的组织和协调,所以医院会根据时展需求调整自身的发展需求、年度计划和工作目标、技术创新方向和人才培养要点,并通过保障措施和有计划的实施步骤来实现战略目标和医疗计划,但是对档案管理工作,医院的计划性和规划性显然大打折扣,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和创新的步伐极其缓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和医院发展相协调。

二、加强优抚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第一,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优抚医院的创办宗旨和服务理念在于全心全意为荣复军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在救人治病的基础上还承担着深厚的政治使命,所以档案信息一方面能够记载优抚医院这一特殊服务性质的单位组织的真实情况和发展历史;
另一方面能够研究其特殊服务对象(荣复军人)群体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使得后续的安抚和帮扶工作能够落到实处。所以优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改善自身医疗质量和优抚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有优抚工作不断向前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新时期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维持社会稳定等政治任务得以完成的主要力量,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优抚医院的档案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地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转变思想观念着手,在优抚医院内部进行大力宣传,争取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提升档案管理在新时期的服务效能,使得医院上下树立档案促发展的重要理念,将档案管理工作从封闭、被动的模式转变为开放、主动的模式,使得档案工作能够在医院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院档案;

管理;

信息化;

历史发展;

阶段;

特点

[中图分类号] 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75- 03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具有记录社会历史的功能[1]。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医院档案的历史发展,了解其构成、特点及功能,将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医院档案管理的历史发展

医院档案伴随医院发展的历史进程,由最初单一的文书档案,发展到具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综合档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1.1 部门文书材料立卷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这一时期,是医院各职能部门文书立卷时期,文书部门在工作中形成各种文件材料,经工作人员的简单鉴别,将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分类、整理并分门别类地保存下来,即是部门文书立卷。这一时期档案材料的保存利用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开始规范地保存病历档案。

195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档案是“国家的历史财富”的科学观念。各医院积极贯彻执行《决定》精神,推行和完善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制度,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和清理机关积存档案。

1.2 机关档案室管理档案阶段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大、中型医院开始建立机关档案室,将各职能部门主要是文书处理部门保存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管理有了“家”——机关档案室。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统一保管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到了80年代初,增加了科技档案。机关档案室隶属于行政办公室领导,在业务上受上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的领导、监督和检查。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实行全宗管理;
二是开始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如编撰《全宗介绍》、《大事记》、《组织沿革》等;
三是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重视,软硬件投入加大;
四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得到落实;
五是档案库房管理得到加强。

1.3 综合档案室管理档案阶段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这一时期,各大中型医院相继建立了综合档案室,对医院各门类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部分档案分室保存,档案管理实现了“家族式”管理。198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对综合档案室的领导,统一组织协调,制定了档案管理的职责、制度和办法;
二是实行档案集中管理,编制统一的分类大纲;
三是开展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工作,档案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
四是档案的利用及编研工作得到重视。

1.4 信息化管理档案阶段

第四阶段为信息化管理档案阶段,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的显著特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的信息共享,提高档案的收集率和利用价值。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及医疗活动中的应用,医院进入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也随之进入信息化时代,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集成、有序分类和数字化开发应用,对档案的鉴定分类、编目、排序、检索、 归档、保存等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最终实现“无纸化”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大致包括4个方面:一是数据资料信息化;
二是工作流程信息化;
三是档案检索利用信息化;
四是培养档案信息化人才。

2 医院档案的构成及功能

医院档案根据其功能与作用可分为以下10个种类。

2.1 病历档案

病历档案简称病案,又称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疾病诊断治疗过程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它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是经医务工作人员及医疗信息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诊疗记录,是临床科学诊断治疗、教学、研究的基础资料。病历档案在医院档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2.2 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是医院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那一部分档案。包括命令、指示、决定、布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信函、简报、会议记录、计划和总结等。医院文书档案可以反映出上级机关及医院在此阶段对工作中某一特定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解决方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它是查考、争辩、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据。

2.3 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是指医院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当归档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于医院科研档案保存的资料大多是原本、原稿,它真实地记录、储存各项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计划任务书,技术总结报告、合同书、课题项目评审意见书、评审报告、实验记录、经费使用等有关科研活动的全过程,是医院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4 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记载了医院员工学习培训、工作调动、职务任免、考察培训、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科学研究等内容,是医院每位职工个人经历的真实记载,是其社会历史面貌的体现。全面、系统、准确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料能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5 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每一台医疗设备从购置论证、采购、运行、维修维护直至报废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材料,主要包括设备购进档案和设备维修档案,是设备维护、更新的重要依据。

2.6 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医院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原始材料。真实、完整的会计档案是参与、反映、监督医院运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持、保证和促进作用。同时,完整、真实的会计档案也是维护当事人及医院正当权益的凭证,是潜在法律意义的有效证据。

2.7 基建档案

基建档案是医院在基础建设的各项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包括投资计划、预算、决算、设计、建设、维护等内容的各类文字、图表资料[2]。它真实地反映了医院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建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检修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医院的规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历史发展依据,是医院扩建、维护、改造的重要依据。

2.8 声像档案

声像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以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医院不用历史发展时期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等,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见证人”,是医院宝贵的文化财富。

2.9 专题档案

专题档案是由医院在某一特定时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精心策划开展的专题活动中的文字、图片、声像等材料形成的,如抗击“非典”专题、创“三级甲等”医院专题、“三好一满意”活动专题、院庆专题等。开展各类专题活动,借助媒体的作用,对打造医院品牌文化,传播医院的品牌内涵有良好效应。

2.10 实物档案

实物档案是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实物为载体形成的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各项活动中获得的以物质实体为载体的物品档案。它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对反映医院发展史、荣誉史,展示医院形象、研究医院文化具有很好的凭证作用,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医院档案的主要特点

3.1 建档历史长

我国医院的建立一般为4类情况。一是鸦片战争后,西方***会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竞相派遣传教士入华传道,并兴办了大、中、小不同类型的教会医院[3],在新中国成立后收为国有,被改造为人民医院。二是红十字会举办的红十字医院,1904年中国人建立了红十字组织——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总会和全国各地的分会均设立了红十字医院[4]。三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根据区域设置创办的县、市(地)、省级医院及大型企业医院,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医院网络。四是改革开放后,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建立了部分合资、外资、民营医院等。从医院的设立情况看,绝大多数医院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建立的,距今有数十年的历史;
部分大中城市的大中型医院是由教会医院改造而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档案是随医院的建立而产生的,因此,医院档案管理历史长。

3.2 门类丰富载体多

公立医院是国家创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是与医疗技术、为病人服务密不可分的医疗服务机构。因此,医院的档案类别不仅有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等一般事业单位有的档案,还有大量的病历档案、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等。从载体上分,有纸质档案、胶片档案、玻片档案、音像磁盘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等。医院的档案无论门类还是载体都非常丰富。

3.3 档案数量大

医院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收集、保存了大量的档案。一是按照事业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的要求,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等。二是从医疗活动及医疗服务的要求角度,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病历档案、胶片档案等,县级及以上医院基本上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建院以来的病历档案,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病历档案。如协和医院自1921年建院至今,仅患者的病历档案就保存了300万册。

3.4 档案形成的周期长,关联性强

医院的科研档案、病历档案、胶片档案等,其形成过程较长,病历档案、胶片档案之间的关联性强。如一项科研课题,从立项开始收集资料,建立档案,到课题研究、结题、鉴定、申请评奖,整个过程少则2~3年,多则5~8年,甚至更长,科研档案要待课题完全结束后才能归档立卷,因此档案形成的周期与课题研究周期相关。又如病历档案,患者每一次到医院检查治疗形成一份档案,历次检查治疗的相关档案才是一份能完整反映病人检查治疗及身体变化情况的、有充分利用价值的病历档案,涉及病人诊断治疗的档案之间关联性强。

3.5 收集完整保管好

早在1928年,美国就已成立了病案协会,对当时所有的病案进行汇总、跟踪、分析[3]。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病历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各类档案的收集保管完整。在医院,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诊断、治疗和护理病人医疗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每一所医院从建院开始就注意收集和保管档案资料。如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将收集整理保管好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多么艰苦的年代,他们都始终不渝地做好病案收集保管工作,一直将病案视为该院的“三件宝”之一,在该院能够查阅到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中外名人病案。

3.6 涉及面广利用好

医院档案是在医院管理、医院建设发展、医疗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涉及医院的各项工作,更涉及其广大的服务对象。医院档案为医院建设发展服务,为医学科学服务,为病人群众服务,为员工服务。医院档案为医院编研年鉴、编辑院史等提供了翔实的材料,是医院文化建设基石。在医院的病历中,还有一些记载世界首例、中国首例、医院首例的疑难重症病例及罕见病例的病案,如协和医院的病历中,有国内第一例贲门癌切除术、第一例全肺切除术等,它们具有医学、文化、历史等多重价值,堪称“活着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一所三级医院每年仅病历档案就为病人提供上万次的查阅及复印服务,其全部住院病历提供给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检查、评审,为医务人员提供上万次的病历用于病案分析、疗效分析、经验总结、病史跟踪等。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已进入信息化管理阶段。信息化档案管理阶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利用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档案管理走向信息化、现代化。但各个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是在档案管理格局方面,许多医院还停留在综合档案室管理档案阶段。医院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科研、会计、音像档案等,而人事档案、病历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分属不同业务部门管理,不符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二是在档案立卷、装订、检索等方面,仍然依靠手工操作,不仅程序繁琐,劳动量大,而且案卷质量因人而异,检索速度慢,查准率低。三是在档案保管方面,记载医院发展的档案资料在不断地产生,要全面完整地收集整理并保存好这些资料,需要改善档案库房设施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四是档案服务仍然处于封闭状态,局限于利用者上门查阅档案的被动服务方式,不能主动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群众、服务医教研的作用。

回顾档案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要全面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第一,必须理顺医院档案管理体制并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设立一个独立面向医院整个组织的档案信息管理做到部门。第二,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推进医院档案信息化进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第三,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第四,要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为档案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倩. 解析历史联系学说下的档案定义[J]. 兰台世界:中旬,2011(9).

[2] 林宵,陈晖. 浅议医院综合档案门类与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
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03-0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记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领导决策以及各项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档案的定义和分类

当前,一些医院之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混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医院档案的概念和内容界定不清,分类划分不明确。因此,弄清医院档案的定义,对医院档案进行科学分类,是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步骤。

医院档案,是指医院从事医疗、科研、预防保健、教学、药品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医院档案根据工作要求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一般可分为病历档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设备档案、基建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病历档案是医院医务人员在医院活动中形成的系统记录,是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
人事档案是医院人才选拔、培养以及职务晋级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科技档案是医院科研成果鉴定以及推广应用的可靠保证;
设备档案在大型仪器的引进和维护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加强医院宏观调控,保障医疗技术质量的重要途径;
基建档案是医院在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是医院建设、改建、维修等的真实记录,它既为医院的建设、维修、管理、改扩建服务,又为医院的经济建设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服务,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财务档案包括医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个人保险资料、工资和津贴、奖金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核算资料以及上级部门下发的会计文件、制度、法规及业务操作细则等财务管理资料等,它一方面反映会计工作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完备有序的财务档案管理也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原始、真实的决策性和计划性依据;
声像档案是指医院在医疗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摄录手段形成的、对医院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磁盘、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它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真实面貌,是医院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传统受观念、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医院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轻视档案管理的倾向,以致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医院的工作中心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环境条件,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由于档案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很少直接在医疗这一中心工作上发挥作用,因而一些医院在日常管理和发展建设中,往往会忽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不挣钱还花钱”。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导致一些医院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造成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不足,保管不利,资料存放凌乱,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2.档案利用意识薄弱

尽管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可以为医院取得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档案工作的效益是一种间接效益,因此医院的档案管理长期仍存在重“藏”轻“用”现象。多数医院领导以及医务工作者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足够认识,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导致档案信息档案利用率不高。

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

在医院管理中,各级医院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医院医疗、人事、行政、后勤管理制度,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却较少。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一般也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不齐全。

4.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档案知识欠缺

在医院人才培养中,一般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够,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缺乏创新和活力。

5.医院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投入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办公室自动化的发展,医院的管理手段也不断进步,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已明显跟不上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从目前情况看,运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及网络技术管理管理档案还没有相对成熟、完善,往往会影响到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医院由于医疗用房紧张,档案库房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达不到档案管理九防要求。档案库房面积小,不符合档案保管条件,达不到档案管理办公、阅览、库房三分开要求。防磁、防虫、防高温、防潮、防霉变的设备不完善,档案管理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针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1.转变观念,增强档案意识

要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医院上下就必须转变观念,增强档案意识。特别是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档案管理纳入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措施,明确职责,制定考核目标和发展规划,在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保证档案工作和医院的业务工作同步发展、同步规划。

2.合理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合理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因此,作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工作为服务医疗上的价值,发挥档案效能,通过各种手段多渠道、深层次开发、掌握档案信息,深入医疗一线调研、了解科研、教学、管理等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及时为本单位业务、管理和医院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在档案信息的管理方面,要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做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还要汇编各种专题,充分掌握医疗、教学、科研的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利用档案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可靠保证。为此,医院应该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按照《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完整、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各项任务,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措施。同时,在医院的各种表彰中,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其中,

4.加强培训,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是要制定培养规划,通过继续教育、进修、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
二是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关于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做到领会精神,融入工作;
三是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尽可能为档案管理人员晋升职称、提高学历提供方便和支撑;
四是注意梯队建设,对青年档案管理人员实行传帮带,为其配备业务指导老师。

5.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

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和保护力度,高标准建设档案库房、配备空调、温度和湿度检测设备、灭火器、灭虫防鼠设备以及优质的装具。还要打破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就是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包括组卷的方式和格式、分类规则、档案著录和标引、档案文献编纂规则等”[1]。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在档案保护、管理、处置、保存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库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把微缩、光盘刻录、扫描技术等运用于档案管理;
还要建立办公自动化网络和局域网,及时将有关信息上传,做到信息的共享,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不断提高医院档案工作的办公自动化水平。

总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为此,医院上下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和有力支撑。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
病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7-01

1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档案信息化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由于分工不明,县级医院档案未设定专门工作部门,另外档案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作用和开发程度不够,导致医院领导和职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偏差。至今仍有不少医院,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还较淡薄。“重临床、轻档案”的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去病案重视度不足外,对病案的信息化意识也不足。比如:习惯于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重收集轻整理、重保存轻统计、重使用轻编研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这就需要各大医院在此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对档案工作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益。

1.2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投入不足,硬件技术落后

由于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所以大多数医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硬件条件跟不上,整体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条件缺乏。目前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业务部门不具备配套的加密计算机、专业扫描仪、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档案管理专用机房等。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局域网,缺少大容量服务器,不能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经在医院管理中广泛运用,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手段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还非常有限,基本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不利于医院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因此,这就需要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中,加入信息化的管理,并且投入现代信息化设备,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医院病案的有效管理。

1.3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严重影响档案科学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严重影响着医院病例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其中,一项就是档案的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主要表现为:目前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专业知识,不少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转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么是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专业出身的人极少。在职人员大多数没有在职培训或外出进修的会与条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技能和素质。诸多的信息化知识不足,就导致传统档案管理人员不适应新时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人才因素严重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2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2.1转变观念,提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认识

要想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例档案的管理中,首先要在医院中进行传统观念的转变,进行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认识的提高。首先,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具体地说,一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及其信息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其次,要把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科学规划好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其与医院其他方面和部门的建设整体规划,共同部署,同步推进。

2.2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系统

在病例档案管理中,加入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提高对医院中病案信息管理的效率。首先,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中包括专家系统。此系统在病案管理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就是用专家的知识来提炼分析和总结病案中蕴藏的信息。它不仅能够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利用,而且可以把专家对疾病诊治的优化方案存入计算机内。计算机根据对病人的检查获得的各种数据自动分析比较、识别诊断疾病,选择最佳方法为病人治疗。其次,还包括有病案首页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可用扫描仪输入病案原件,以大容量的光盘进行储存。以原件形式保存,使光盘成为病案原件的可利用的“复制品”。因此,它不仅具备病案首页管理的功能,还可通过输人的首页信息经屏幕显示病案原件。这样就可以为医院节省很多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还包括电子计算机的记录载体的应用。其主要特征是:医生和护士通过电子计算机将病人的诊疗情况记录到作为载体的特殊光卡上,各医技科室问的诊断信息和各医疗机构间的治疗方案可以互通,已经记当在案的资料无法抹掉或篡改。在电子计算机的记录下,可以确保医院中的病例档案在计算机系统中保存良好,需要病人病例档案时,可以及时地对病例档案进行检索、查询等。基于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为医院的病例档案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储备工具与查阅设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3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档案管理 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五篇】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医院档案室工作计划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