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计划 >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6 12:55:04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随着近几年放疗技术和临床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约60%~70%癌症患者在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五篇】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放疗;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161-02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随着近几年放疗技术和临床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约60%~70%癌症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放射治疗。同时,放疗技术从常规放疗逐渐发展到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1-2],可以使治疗的靶区受到更均匀的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更好的保护,进一步提高肿瘤量和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使复发率降低和远处转移减少,减轻患者放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使放射治疗进入到“精确计划、精确定位和精确治疗”的 “精确放疗”新时代,为此,对调强适形放疗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本院开展放疗工作26年,IMRT新技术开展近8年,下面就IMRT的QC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美国Varian公司的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备120叶多叶准直器)、2300C/D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备120叶多叶准直器);
瑞典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
美国Varian公司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
美国CMS公司的Xio治疗计划系统;
美国Picker公司的PQS-单排螺旋CT,日本东芝公司LX-40A医用模拟定位机;
瑞典IBA公司MatriXX 两维电离室矩阵、DOS1标准计量仪、Blue Phantom三维水箱等。

1.2 质量控制方法

放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放疗医师、物理师、治疗师、工程师和护师等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无论哪个环节存在缺陷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整体的放疗水平,同时放疗各环节的设备较多,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也将直接影响放疗最终的精度、剂量和疗效。

1.2.1 建立完整的QC管理体系

1.2.1.1 完善切合实际的临床质控制度 包括放疗医师、物理师、模拟师、工程师、技术员的各项规章制度,机器操作规程与保养要求、治疗机参数的定期检测、治疗期间的质控方法、治疗单的填写要求、常见肿瘤的摆位方法、特殊患者照射的技术要求和验证步骤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1.2.1.2 成立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控制小组 放疗科主任是该项工作的组织者,成员由物理师、放疗医师、工程师、技术员组成,物理师在质控小组中起主导作用,QA负责人坚持每月召开1次质控会议,听取各部门定期质控汇报,并协调和解决各环节质控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QA执行过程中的差错,总结经验,提高本部门的QA工作水平。

1.2.1.3 IMRT精度验证和剂量验证队伍的建立 精确放疗的关键就是根据患者CT扫描信息所制订的放疗计划,通过治疗机准确无误地落实到患者身上,因此,保证每次投照的位置准确和剂量准确是达到精确放疗的基本要求,针对要求建立了IMRT的精度验证和剂量验证队伍,使用Kodak-Ec-film胶片定期进行精度验证,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和纠正,使用MatriXX 两维电离室矩阵对所有IMRT患者在首次治疗前进行剂量验证,验证通过后才能放疗,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乃至修改计划或重新制订计划,保证QC水平。

1.2.2 加强IMRT流程的环节管理

IMRT的流程为患者固定、CT扫描、靶区勾画、治疗计划优化、位置验证、剂量验证、首次投照和日常投照等[6],不管流程有多长,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主线加强环节管理,如模拟师完成患者固定和CT扫描后由模拟组长审核患者是否准确,扫描范围是否恰当等,签字确认后CT图像传入治疗计划系统,物理师看到模拟组长的签字才能建立新患者并通知医师可以勾画靶区,靶区勾画完成后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后才能提交处方剂量,物理师看到上级医师的签字后才能制定计划,计划经优化后必须由物理师组长审核,并得到医师的确认,模拟师看到上级医师和物理师组长签字的计划后才能进行位置验证,验证通过后由模拟组长签字,再进行剂量验证。因此,首次投照时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字、物理师组长签字、精度验证通过签字和剂量验证通过签字的治疗单,放疗技术员两人摆位才能投照,遇到特殊照射的患者,以上人员首次摆位必须都到场才能照射,保证环节管理的水平。

1.2.3 制订单病种肿瘤IMRT的规范

本科设有头颈放疗、胸部放疗、腹部放疗6个医疗组,同时针对同病种不同的患者,制定了本院的单病种IMRT的规范,如乳腺癌IMRT规范、鼻咽癌IMRT规范、肺癌IMRT规范等,有效地实现了靶区定义的统一、处方剂量的规范以及针对个性化的患者进一步增加了医师与物理师优化计划时的默契。

1.2.4 放射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

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精确放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机械QA的检查频数和要求并登记在册[7],如每日治疗患者前必须保证所有连锁电路、机械运动、参数设置、水气系统、真空系统等处于正常状态;
每周定时检查治疗机、模拟定位机以及CT机的激光灯、标尺灯和灯光野的指示;
每月检查治疗机的射野、机架角、小机头、床角等,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1.2.5 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的质量控制

可以这样认为,放射治疗的发展及其疗效,与物理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密不可分,放射物理剂量的测量、计算和验证是保证放疗剂量准确的关键。因此,在精确放疗与剂量有关的各个环节都应坚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有每月1次检查加速器治疗机灯光野与照射野的一致性、束流平坦度和对称性、输出剂量、剂量线性和能量,以及定期校正CT机的CT值、灰度和等中心,同时注意维修后及时复检,每年1次三维水箱扫描,每2年治疗计划及治疗机数据更新1次,加强计划的剂量验证,并保证验证剂量误差必须在临床允许范围内方可执行治疗,保证精确放疗,提高肿瘤放疗疗效。

1.2.6 加强放射治疗员工培训,营造质量控制的氛围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严格训练是搞好质量控制的基础,特别在新技术开展初期尤为重要,定期进行业务学习讲座, 交流工作经验,讨论疑难问题,同时在员工中营造氛围。放疗的最终目的是凸显射线对肿瘤的控制程度,疗效=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放疗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拥有3台进口加速器,3套治疗计划系统,头颈、胸、腹4个病区,核定放疗床位157张,年收治放疗患者2 000余例,放疗野次达到每日800野次。

2.2 体现了精确放疗的精度

近10 000张胶片精度验证的结果,显示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为(1.8±0.6) mm,胸部肿瘤摆位误差为(2.4±0.8) mm,腹部肿瘤的摆位误差为(2.6±0.9) mm,剂量验证的首次通过率为98.0%,二次剂量验证通过率近100%,与国内大型放疗中心数据相近。

2.3 放疗疗效达到国内大型放疗中心同等水平

统计IMRT至今,本科鼻咽癌5年生存率达到69.6%,乳腺癌5年生存率达到88.0%,食管癌5年生存率达到14.6%,可贵的是放疗损伤和副反应有了明显的下降。

3 讨论

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是要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照射最少,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IMRT就是能实现以上目标的新技术,普遍冠以“精确放疗”的代表[3],同时放疗界又普遍认为,为实现精确放疗,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应高度重视。

精确放疗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可谓人员众多、分工不同却又必须紧密合作,设备众多、运行状态和精度不一,却又必须高度精确和运行稳定,技术先进却又必须执行规范。同时从放疗的流程上分析,步骤较多,却又环环相扣,因此,放疗的质量控制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5-7],才能体现放疗的精度、剂量和疗效。

本科在IMRT质量控制活动中,在全面上下功夫,建立了放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流程环节管理、制订单病种肿瘤IMRT的规范以及放疗设备、物理技术等全面质量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诚然,精确放疗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放疗的疗效在患者身上得到体现,使放射治疗挽救更多肿瘤患者,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李高峰,朱庙生,吴钦宏,等. 逆向计划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22(7):190-193.

[2] Jursinic PA,Nelms BE. A2-Ddiode array and analysis software for v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delivery[J]. Med Plays,2003,30(4):870-879.

[3] 于金明,于甬华.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 中国肿瘤,2004, 13(8):473-477.

[4] 戴建荣,胡逸民,张红志.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O04,13(3):229-233.

[5] 邓小武. 放射治疗的物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J]. 中国肿瘤,2008,17(8):661-665.

[6] 王立坤,张崇芳,张铁君. 放射治疗流程再造与优化[J]. 吉林医学,2009, 30(14):1517-1518.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妊娠合并妇科肿瘤;临床处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076

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措施,都十分困难,它涉及母亲和胎儿。治疗方案应该有利于母亲,但又不能伤害胎儿。随着生育年龄推迟,妊娠合并恶性肿瘤会越来越常见 , 严重影响了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了探究妊娠期产妇合并不同妇科肿瘤的处理方法及其妊娠结局, 本次实验对本院妇产科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678例妊娠期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产妇经产检诊断合并妇科肿瘤后应该立即采取相关处理手段, 正确的临床处理能够减少胎儿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妇产科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678例妊娠期产妇, 将其中在妊娠期同时患有妇科肿瘤的2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28.3±6.7)岁。产程37~41周, 平均产程(39.7±1.2)周。将未患有妇科肿瘤的143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年龄21~44岁, 平均年龄(28.2±6.4)岁。产程37~41周, 平均产程(40.9±0.9)周。两组对象的年龄跨度、产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统计两组妊娠期产妇的剖宫产率、妊娠并发症、胎儿并发症、胎儿生存率等情况。以此来明晰妊娠期产妇合并不同妇科肿瘤的处理方法, 及其妊娠结局。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主要肿瘤类型为子宫肌瘤占[63.67%(156/245)]和卵巢癌占[31.02%(76/245)]。

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剖宫产率达到100.00%(245/245),而未合并妇科肿瘤的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3.94%(343/1433)。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7.35%(18/245)、胎儿并发症4.90%(12/245)、胎儿生存率95.92%(235/24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9.07%(130/1433)、胎儿并发症3.77%(54/1433)、胎儿生存率97.35%(1395/1433), 两组胎儿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 我国妇女的生育年龄也在逐渐提高。生育妇女的身体素质下降, 内环境紊乱, 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的产妇数量不断增加[1]。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妇科肿瘤的诊断, 及时发现, 以便制定治疗计划[2, 3]。在不影响妊娠的情况下稳定肿瘤或者通过剖腹手术在妊娠过程中处理所患肿瘤[4]。本次实验, 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主要肿瘤类型为子宫肌瘤占63.67%(156/245)和卵巢癌占31.02%(76/245)。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剖宫产率达到100.00%(245/245),而未合并妇科肿瘤的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3.94%(343/1433)。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7.35%(18/245)、胎儿并发症4.90%(12/245)、胎儿生存率95.92%(235/24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9.07%(130/ 1433)、胎儿并发症3.77%(54/1433)、胎儿生存率97.35%(1395/ 1433), 两组胎儿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妊娠期妇女身体状态较差, 若此时合并妇科肿瘤, 极易造成产妇或者胎儿危象。一旦产妇经产检后应立即采取相关处理手段, 帮助产妇度过高危期, 再进行剖宫产术, 人工协助产妇分娩的同时摘除肿瘤部位。正确的临床处理能够减少胎儿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静, 郑聪霞. 妊娠合并妇科肿瘤207例剖宫产术中切除效果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 2010, 17(11):40.

[2] 陈海林, 张春莲.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12):988-992.

[3] 马聪, 徐礼江, 何逾祥, 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卵巢良性肿瘤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8):638-641.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肿瘤登记

完善的肿瘤监测系统可以掌握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状态,掌握肿瘤时间地理和人群分布,预测肿瘤发展趋势,为科学研究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1]。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肿瘤病人进行的全程随访管理也需要及时的信息反馈,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适应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归口和管理程序的改变,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上海市肿瘤病例报告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系统——社区版”,并于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社区版”以肿瘤报告卡/随访卡的数据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媒介,并综合应用工程管理技术,加快了肿瘤发病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实现发病信息的充分共享,形成二级医院—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络,为各级管理机构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肿瘤预治分析统计数据。本文就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系统——社区版在长宁区的使用情况作一简介。

1 业务流程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系统由医院上报肿瘤报告卡,当区疾控中心收到当地医院填写的报告卡,经过了报告卡交换、病例核实等流程后,对户口属长宁辖区的报告卡进行编码、录入。长宁区共有12家肿瘤报病医院,其中,5家区属医院安装了 “社区版”,对本院上报的本区报告卡自行录入,其余7家医院报告卡由区疾控负责录入。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访视、信息核实、随访信息录入工作。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系统传报流程如图1所示。

2 肿瘤数据库的应用

由于长宁区5家区属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报告/随访资料的录入工作,因此,区疾控中心对资料的质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报告管理功能、随访管理功能模块以往的报道中已有详细介绍[2]。为更好地适应长宁区工作要求,社区版着重开发了质控、查询及实时在线功能,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2.1 质量控制

2.1.1 剔重

由于存在不同医院对同一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卡的重复输入也不可避免。功能可以自动筛查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icd-10等的任一项或者组合项,系统可根据设置条件自动搜索出查询的病例。筛查出的报告卡再经过人为判断确定存在重复,最后将报告日期较晚的标记为重复卡,予以删除。

2.1.2 抽查质控

根据市疾控计划要求,长宁区每月按一定比例对报告卡、随访卡的录入进行抽查质控。系统可以选择抽查报告卡或随访卡及抽查时间范围,并自动列出范围内可以抽查的报告卡、随访卡数,我们可根据需要选择报告卡/随访卡需重点抽查的项目或所有项目,并选中某张卡进行二次录入,保存时系统将对二次录入的资料与原始资料进行比对,提示不同的比较结果,并将结果显示在已抽查列表中。当到达一定比例时,抽查结束,系统会自动生成此次抽查结果,并通过短信平台向医院、社区发送抽查结果,便于其及时改进。

2.2 组合查询

组合查询提供固定的组合查询及自由查询功能:固定的组合查询可以把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组合查询的条件列出,可以很方便地打印出死卡(无此人、无此地)、户口空挂(户口所在地已核实,但实际居住地未核实病人)名单,与死亡数据库核对,可复活一批死卡;
无法随访的户口空挂患者如果死亡,也可及时得到信息。自由查询功能可选择多种条件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自己定义的查询条件如编号、姓名、icd编码、户口地址、诊断日期、录入日期、手术医院、卡氏评分等等进行数据查询。

执行查询后,系统可生成符合条件的病例列表 ,并以excel格式输出。利用此项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到符合条件的病例。此外,对于查询结果可以进行分析,选择需要分组的项,或者需要进行数值分析的列进行分析,结果可以保存或打印。

2.3 在线功能

为更好地发挥系统功能,满足在线和网络中断等不同情况下的使用,“社区版”根据需求于2005年进行二次开发, 实现医院、社区报告卡/随访卡实时录入,无需进行上传。但当网络中断时可先录入至本地,待网络状况恢复后再做上传操作。大大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增加区疾控对报告卡信息的修改功能,可以在线直接更新中心数据库信息,使肿瘤报告卡的修改更为方便简单。

3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系统社区版的优势

长宁区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工作经过2 年的实际应用也证明了其体现出的优势:①二级报病医院参与报告卡录入工作,使报告环节连贯起来,在输入过程中发现信息有误,可直接在院内进行核实,提高工作效率。②社区版将随访卡录入功能下放到社区,使社区肿瘤病人随访信息得以及时反馈,进一步提高肿瘤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③完善的二级质控功能,实现区疾控对医院、社区录入的资料进行客观的评价、质控。④在线、网络中断两种输入情况并存,方便使用。

4 展 望

随着长宁区卫生信息网络规划的全面实施,大部分二级及以上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已初步建成。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实现信息交换提供可能。利用医院his系统直接采集肿瘤病人的信息资料,不仅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减少中间环节及错误信息,提高病例报告质量,还可有效杜绝漏报。更重要的是肿瘤登记员也可以从大量的填报、输入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工作效率。

建立在完善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基础上的肿瘤信息和随访资料,对于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规划乃至公共政策、法律法规,都至关重要。系统的功能不仅局限在资料的调查和收集上,而且是一个十分良好的社区肿瘤病人服务平台[3]。

【参考文献】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在本站及本站人员携带B超显像仪到村(居)进行B超检查的育龄妇女共6172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6岁。

1.2检查仪器

使用DP-2200型便携式B型超声显像仪,3.5MHz,腹部探头;
CSBM-808DTH型便携式B型超声显像仪,3.5MHz,腹部探头。

1.3检查方法

嘱受检者常规充盈膀胱,仰卧位对下腹部(子宫、附件、盆腔等)作不同切面,多方位扫查。重点检查子宫、盆腔及附件的情况。检查内容包括:观察子宫位置、大小、形态有无异常,宫腔内有无节育器、节育器位置是否正常、有无妊娠、是否有带器妊娠、盆腔有无积液、双侧附件有无包块、囊肿等情况。

1.4诊断标准

按照《计划生育超声诊断学》中的规定为诊断标准。①位置正常:节育环(IUD)位于靠近子宫底部宫腔内,节育器上缘距宫底表面浆膜层约17~20mm;
②位置下移:IUD下缘到宫颈内口距离<10mm或其上缘距宫底表面浆膜层距离>20mm;
③嵌顿:IUD偏离宫腔中心部位、嵌入肌层,节育器某一部分凸向子宫壁或节育器强回声平面与宫腔平面不平行,节育器到子宫浆膜层的距离不对称。④妊娠(或带器妊娠):宫内见妊娠囊为妊娠,宫腔内同时见节育器强回声和妊娠囊者为带器妊娠。

2结果

2.1检查结果

B超检查共6172例,正常放置宫内节育器5345例,共计检出异常情况827例,其中:宫内节育器移位或脱落200例(移位69例、脱落131例)占总异常情况的24.18%、意外妊娠23例(带器妊娠5例,无措施意外妊娠18例)占总异常情况的2.78%、附件囊肿123例(14.87%)、子宫肌瘤265例(32.04%)、子宫腺肌症2例(0.24%)、子宫肥大症108例(13.06%)、盆腔积液106例(12.82%)。参检例员按年龄分布,20~30岁参检例数1808例,检查异常例数134例,异常率7.41%;
31~40岁参检例数2434例,检查异常例数411例,异常率16.89%;
41~49岁参检例数1930例,检查异常例数282例,异常率14.61%。

2.2异常情况处理

200例宫内节育器移位或脱落者有31例在本站取出节育器,选择其他宫内节育器并另行放置,有113例到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选择放置新型宫内节育器,有56例经上级技术服务部门鉴定不适宜放置宫内节育器而采用其他避孕措施;
5例带器妊娠和18例意外妊娠者介绍到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别进行了节育器取出加人工流产术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术;
123例附件囊肿及265例子宫肌瘤患者建议到上级医院复查,本站建档进行跟踪随访,18例直径>5cm的附件囊肿患者和33例子宫肌瘤患者已行手术治疗,术后跟踪良好;
62例附件囊肿经复查囊肿消失,其余人员经跟踪复查变化不大,继续跟踪复查;
2例子宫腺肌症建议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1例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后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效果较好;
108例子宫肥大和106例盆腔积液者给予消炎及对症等常规治疗,83例盆腔积液经复查积液消失,其余人员定期跟踪复查。

3讨论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83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围术期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专业人员合作以控制质量和经费的模式。使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照顾。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1-2]。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85例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膀胱肿瘤患者168人,男116人,女52人。年龄28—79岁,平均53.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85人,对照组83人。术前均行膀胱镜检为浅表性膀胱肿瘤,大小为1.5—3.5cm。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 在充分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结合疾病特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3]。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评估、处置检查、营养排泄、活动、护理及健康教育为纵轴制定出护理日程计划表,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护理。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患者入院当日开始严格按照路径表开展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护士根据路径表认真履行职责,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及身体各项指标调整,从而确保手术如期进行。术后按照护理路径表安排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自理能力锻炼,做好每阶段健康教育。护士长按时检查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确保实施质量。

1.3效果评价 分别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五个方面评价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我科自制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 见表1。

转贴于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χ-±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小结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治疗范围广、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还可以保留良好的膀胱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我科自2010年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该手术患者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更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实验显示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参 考 文 献

[1] 韩杰.护理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8-9.

[2] 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新模式.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推荐访问:肿瘤科 工作计划 日常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五篇】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3年肿瘤科科室工作计划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