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计划 > 2023年社会调研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

2023年社会调研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2 21:10:04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把*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和“经济中心、山水名城、文化之都”的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社会调研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五篇】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编制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把*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和“经济中心、山水名城、文化之都”的目标,在“十五”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思路,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编制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一是在保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坚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二是继续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人口、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事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四是在履行好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五是在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互衔接原则。一是做好我市“十一五”规划体系内各规划的衔接。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相互协调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二是做好与市、省及国家各级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及省对我市的要求,同时也使我市的发展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
三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的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可操作性原则。按照国家“先编规划、后审项目”的新要求,在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总体规划的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
突出重点,将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做深做实,将重大项目的安排实施列入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引。

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增加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使规划编制成为一个发扬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大力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在编制程序上,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

三、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5年,规划期为*6年至2010年,同时展望到2020年。

四、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一)编制工作总体安排。

本次规划编制期约为2年半,分3个阶段:

一是从*3年8月到*4年底,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和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区(县级市)规划的编制。在*4年底形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上报市政府。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区(县级市)规划基本思路要求在*4年11月底形成,各规划牵头单位在8月15日前将编制机构及人员名单报市计委。

二是*5年在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形成前,做好有关规划编制的调研工作,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框架以及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草案。该阶段要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做好规划衔接和论证工作。

三是*5年在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形成后,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大审议,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区(县级市)规划编制进度要求与规划纲要保持一致。

(二)规划体系与规划编制分工安排。

包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区(县级市)规划、行业规划及规划编制说明等。

总体规划(1个):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以及对策措施等。由市计委负责,各有关单位配合。

专项规划(14个):

1*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对部分主要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确定“十一五”时期以及到2020年工业大发展的战略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确立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型产业,在分类推进、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构想和对策措施。由市经委负责,市规划局配合,市计委协调。

2*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围绕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提出整合和优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战略思路、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对策措施等。由市规划局、交委负责,市建委配合,市计委协调。

3*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市“十一五”期间以及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和任务,提出重点行业的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由市计委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

4*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市金融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对策措施。由市计委(金融办)负责,各有关单位配合。

5*能源发展规划。围绕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的目标,提出加快我市能源行业的发展思路、重点、空间布局以及重大项目等。由市经委负责,市建委、规划局、市政园林局配合,市计委协调。

6*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科技兴市”战略,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对策措施,制定我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由市科技局、计委负责。

7*城市发展规划。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建设开发规模、重点功能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目标、思路、措施及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要做好城市空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由市计委牵头,市建委、规划局配合。

8*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任务、环境保护目标、园林绿化和生态小区建设规划。由市计委、环保局负责,市建委、规划局、市政园林局、林业局、农业局、环卫局配合。

9*文化发展规划。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制定*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发展战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负责,市计委协调。

10*人口、社会保障和就业规划。制定工作总体思路,提出对策措施等。由市计委负责,市劳动保障局、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人口计生局等配合。

11*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实际,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出“十一五”期间*社会事业整体发展战略和思路,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由市计委负责,市文化局、卫生局、教育局、体育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人事局、人口计生局、旅游局、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12*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针对*市建成区以外的广大地区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农村城市化、中心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由市农业局负责,市建委、规划局、劳动保障局配合,市计委协调。

13*信息化发展规划。以构建*国际信息港和建设国际区域性信息中心为主要目标,制定提高全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规划。由市信息中心、计委负责。

14*“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安排及实施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分析政府可支配财力的增长情况以及国土资源情况,统筹安排“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布局、建设内容、投资估算、资金来源、用地计划及实施方案等。同时,区分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对于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要明确资金安排计划及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对引入社会资金的项目,也要初步明确项目的组织形式、招商计划以及政府需给予的配套措施。由市计委牵头,市财政局、建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等配合。

区域规划(2个):

1*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市计委协调。

2*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南沙指挥部负责,市计委协调。

区及县级市规划(12个):

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全市10个区、2个县级市各自负责编制本区、县级市“十一五”规划,由市计委负责总体协调。

行业规划:

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各行业主管部门可在市计委的统一协调下自行编制本行业“十一五”规划。

(三)前期课题研究分工安排。

我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26个,分由市有关部门承担的课题、公开招标的课题和直接委托的课题3类。

1由市有关部门承担的课题。

(1)*“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与预测。研究“十五”计划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总结“十五”计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以及政府经济社会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该课题由市计委牵头,市社科院负责。

(2)主要城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十一五”发展思路对比分析。研究国内主要城市“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分析比较这些城市提出的“十一五”发展思路、对策和重大举措,以及对*“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影响及启示等。该课题由市计委牵头,市统计局负责,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市政府研究室等单位配合。

(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思路和对策。分析泛珠三角、全国及东南亚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现状,对比*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近年来国家、省、市领导对于*发展方向的意见及政府决策,进一步明确*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提出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目标、思路、重点以及对策措施。该课题由市社科院负责。

(4)*“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及指标预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提出“十一五”主要规划指标预期或预测。同时,分析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并提出与“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衔接方案。该课题由市计委负责,市统计局、社科院、信息中心等配合。

(5)*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与建设研究。围绕加强我市空港、海港、铁路、市政路、高速公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各类运输系统的优化和整合,研究提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思路、空间布局和对策措施。该课题由市规划局负责,市交委、计委参与。

(6)*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针对目前涉及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对我市政府机构、职能设置及整体运作效率进行研究,并提出改革思路。该课题由市政府研究室负责,市编委办、计委参与。

2公开招标的课题。

(1)新时期*内外部发展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

(2)*新时期总体发展思路研究。

(3)提升*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4)*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研究。

(5)*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保障分析。

(6)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7)*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进程中的城市管理问题研究。

(8)*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3直接委托的课题。

(1)*与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研究。

(2)“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与改革研究。

(3)“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分析。

(4)“十一五”期间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

(5)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的战略对策研究。

(6)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研究。

(7)*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8)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对策研究。

(9)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0)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教育强市战略研究。

(11)*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研究。

(12)“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的对策研究。

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

(一)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

调查研究是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必要前提。要通过调查研究抓住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问题,摸清实际情况,为编制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我市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深入研究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更开放的视野、从更高的角度来***发展中的难题。

(二)规范编制程序,科学民主决策。

编制规划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实施规划不仅要靠政府组织协调,更要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要妥善处理保密与提高透明度的关系,为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开辟畅通的渠道。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在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公开征询意见,专项规划也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要进一步健全规划咨询制度,扩大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

(三)突出规划重点,搞好衔接协调。

一要找准方向,明确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是以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指导性、纲领性的规划,是编制其他规划的依据;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具体领域发展,并决定具体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
区域规划是特定区域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特点制定的局部规划。

二要把握要点,体现各类规划的不同编制要求。总体规划要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政策性,同时要增强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
专项规划要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发展目标要尽可能量化,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切实可行。各区和县级市规划是最贴近人民、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规划,要更多地阐述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规划。

三要密切配合,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衔接的重点是部分领域的发展目标、政策目标与手段、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等。要重点加强与国家及省有关规划的协调和充分衔接,争取将我市重要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项目列入上级规划中。我市各类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由市计委负责,重大问题应报市政府审定。各规划草案在报请批准前,必须送市计委及相关单位进行衔接,各专项规划必须由市计委组织论证。各规划草案在报请批准时,应一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和规划论证报告。规划编制说明除应对有关内容进行说明外,还应说明履行编制程序的情况,并对征求意见和衔接情况做出专门说明,对未采纳的重要意见应当说明理由。

(四)提高规划战略性,增强可操作性。

在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战略眼光思路的同时,要增加操作性的内容,探索建立规划内容向实施任务转化的机制,着重要抓好4个环节:一是时序安排要合理。在目标制定、任务提出上要兼顾近期、中期、远期,排出各个时期相对具体的建设重点。二是项目梳理要细致。

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项目建设超前研究、超前掌握、超前储备,纳入“十一五”规划。三是空间调控要有效。在总量调控、产业调控的同时要强化空间调控的内容,使各项措施、布局和建设项目在空间上得以落实。四是配套措施要可行。措施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配套性,具体、可行,真正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化;
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最初,生态化与规划设计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生态化是一种“人工自然化”的过程,即人类将自身当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则和生命规律,运用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方法,注重生态保护,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痕迹;
使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极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1 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围绕城市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展开的,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理论的综合与应用,单一学科和理论无法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中面对的复杂问题。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

1.1 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1]。系统原理具备如下特性:整体性、动态性、自组织、优化性、协同性、层次性。

1.2 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理归纳起来便是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保护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美学原理等。

1.3 工程技术原理

这里所说的工程技术原理专指生态工程原理,它包括自然调控原理、人工调控原理、自然与人工调控原理等。

2 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建构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空间环境构成包括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系统三个部分。

2.1 自然系统构成要素

规划区中自然系统是规划区内地形、气候和生态要素根据自然法则形成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构成规划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要素包括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文和土壤等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2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及组合、交通系统、环境设施及小品等。

2.3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成环境和开敞空间等。

3 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采用系统方法加以实现,根据国内外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经历调查研究、分析策划、规划设计、实施保障的四个途径。

3.1 调查研究

生态化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做好前期考察与研究的准备工作,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因此调查研究是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研究包括基础资料调研、资源环境评价等。

生态化规划设计基础资料调研的内容,包括规划区域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管理条件等。调研应着重于调研规划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状况,经济与人口发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会状况。

生态化规划设计对资源环境的评价是为了对场地进行科学的认知,从而在最大限度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物质资源、空间格局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合整合与利用。

3.2 分析策划

分析策划是指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形成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提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构想,它包括综合分析和项目策划。

3.3 规划设计

生态化规划设计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融汇多学科、多维度交织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方法,以定性分析引导客观全面的系统综合与评价,在理性预测系统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决策系统的架构与发展。具体包括:系统科学规划、有机组织规划、多学科的交融、整体协同管理等。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中,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即从系统观点出发,着重考虑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真实性、动态性等特点,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条件,提出能够创造这些条件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加以实现。

在生态化规划中,一方面,研究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规划对策;
另一方面,对于规划区域中人工系统,采取有效措施模拟自然系统运行规律,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化的组织策略,使人工系统的运行遵循生态规律。

3.4 评价保障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这一过程中,还需制定保障规划设计顺利实现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即论证评价和保障措施。

论证评价包括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等。在生态化规划设计成果编制评审过程中,应组织规划设计相关的景观、园林、生态、湿地、生物、城市规划、环境等方面的专家针对进行规划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工作,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建议,并加以修改完善,以保障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要广泛征求公众及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引领公众参与,以保证规划设计过程的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保障措施则包括建立高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人才培养;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法规规章体系;
拓宽多方投资渠道,开展多元经营方式;
增强生态宣传力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等。

结束语

生态化规划设计为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明确的路径。当前我国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蓬勃发展,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的理论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为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为全面、科学地探讨合理的生态规划设计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骆天庆,王敏,戴代新.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11,105,118-120.

[2]王家骥.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时序上的差别。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复,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后,进行包括必要的方案设计比选和其他专业的论证。方案设计的研究:是在没有前期计划的状态下,根据项目投资人的考量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路网布局、项目路径,就提前开展对项目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研究的范围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规划选址意见书所确定的勘设红线范围内进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研究的局限性。方案设计研究:是可以突破规划控制线,全面地、系统性地进行论证。研究的内容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关注的重点在于项目本身的工程设计、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方面的内容方案设计研究:除了工程设计以外,关注的是既有边界控制条件能不能满足项目规模大小的要求。如规划控制条件、建设用地条件、沿线既有建设环境等。研究的主要结论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推荐设计方案,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的工作建议,但没有具体的办法与方案。方案设计研究:提出推荐设计方案的同时,对所涉及的规划控制条件、建设用地条件、环境保护方案、社会影响评价做出详细的对比分析后提出解决方案。

二.市政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的目的: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工程设计、工程经济、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后,为项目是否有启动可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的必要性:方案设计研究是旨在优化和完善其他专业控制边界条件的需要;
是集约土地利用的需要;
是确定项目规模和投资控制的需要;
是编制项目建设计划的需要;
是降低社会风险及提高保护环境的需要;
是指导下阶段开展技术前期工作的需要;
也是城市管理和项目实施的需要。

三.市政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重点

单体方案研究。场置研究:根据沿线建构筑物、公用设施、河道、电力、文保用地等的地理地貌状态、规划路网结构及等级、规划建筑用地、地质条件,研究原规划控制范围实施的可行性,进行项目的路径选择和范围初选,推测是否需要区域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有否调整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可行性分析。建设规模的研究。在项目场置研究初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服务水平,功能定位,技术标准进行总体设计方案的比选,确定建设主要内容,提出项目所需要的空间和用地范围。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是否合适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设计方案研究。按照不同建设类别的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参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主体工程方案、配套工程方案、专项设计方案的比选,进行建设方案的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施工工艺的研究。对于技术难度大,施工工艺要求高的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埋深较大的管道及其他深基础处理单项工程,涉铁、涉电、高速公路项目需要进行施工工艺的专项设计研究,同时进行专项设计方案的比选和计算分析,确定推荐专项设计方案。单体方案投资估算。对项目推荐方案进行投资估算书的编制。合理确定建设年限。编制征地拆迁费用估算表、建安费用估算表、其他费用估算表(征地拆迁费用已单列)。进行三表分类编制便于明晰项目投资的构成和资金计划的安排。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单体方案的研究成果,场址条件,结合项目所需要的建设用地范围和建设环境条件,从土地类别、技术指标等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否需要调整的结论。如果需要调整必须提出调整的理由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方式及定量指标。项目的环境影响研究。重点结合系统设计和建设规模,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现状,建筑的敏感性分析、水土保持等环保保护标准的采用,进行施工期间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需要采取的工程设计措施和其他需要的实施保障及管理办法。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重点是研究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及所在地区适应性分析,通过对涉及征地拆迁、既有路网及河道运行、自然灾害、城市营运及管理的初步评估分析后,提出社会风险评价的主要结论。项目管理的研究。对项目实施、建设、运行在政策及管理方面的梳理,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后提出解决办法。经济评价。通过进行多方案的综合研究比选后,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提出推荐方案的综合经济指标和投资估算。

四.结论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圆满完成了既定的会议议程,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2008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措施,选举产生新的一届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是一次圆满的大会,成功的大会。计划预算审查组作为筹备工作小组的成员之一,会前做了充分大量的准备工作,保证了会议期间代表们对计划预算的审议工作顺利进行。会议结束后,我们做了认真的总结。

一、深入调研,为代表审议提供详实情况。财经工委全体人员全部为计划预算组的组成人员,分管领导为财经工委主管主任马英才,这为会前的调研工作提供了方便,我们结合财经工委的日常工作,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就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到发展委和财政局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听取两个部门的工作汇报,重点围绕2007年的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及民生问题解决的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同时对2008年计划和预算草案的编制情况进行了监督,督促有关部门依据法规规定及时提供信息资料,通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计划和财政部门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合理,工作重点突出,举措有力,更加注重培育主导产业、全民创业、环境建设、解决民生和社会稳定等问题。

二、认真初审,为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撰写初审报告。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制订社区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促进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健康促进活动;
及时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并按要求上报区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应有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具体实施办法、活动时间安排、部门人员组织、经费预算。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促进规划可以根据每个社区实际情况分阶段规划:规划的方法如下: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
定期征求居委会及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活动及内容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评估情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季节、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况选择恰当的健康促进课题与活动,并制定出健康促进规划。规划既要科学性,又要注意普及性和实用性,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3)、制定3年、 5年等短期、长期规划,规划内容标准应符合《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应涵盖全面、突出重点、数据真实、条理清晰、既有量化指标也有社会效应,既要体现成果,也要指出不足及改进措施。

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6次以上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开展3次以上宣传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

1、围绕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或合肥市统一确定的活动。

2、季节性、突发性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防病内容。

3、根据社区诊断,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等健康知识传播。

4、结合每年卫生主题宣传日,开展控烟、无偿献血、禁毒、卫生法律法规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开展一次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需要做哪些实际工作呢?

1、首先要研究每项健康教育活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应考察以下内容:

2、制定具体的干预活动计划方案及实施措施,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行为干预活动。

3、组织落实人力、物资,动员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大中小学校、街道居委会支持并积极参与,或合作开展。

4、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应有质量控制措施,及时保留相关文字材料、摄影摄像、传播材料、物资人员、时间安排、经费落实等资料情况。

5、每项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应进行评价与总结。

调查研究:如何开展居民健康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活动?

1、根据上级部署和本社区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基线调查或连续性年度调查,研究设计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调查问卷。问卷应标注调查人、调查地点、调查单位、调查时间。问卷的题目设计内容要浅显易懂、文字清晰醒目。

2、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涉及内容包括:背景资料、调查的目的、调查抽样方法、调查范围地点、调查人数、调查实施方法、质量控制方法、调查人员安排、调查时间安排、调查经费。

3、每年应开展一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人数应在200人份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人数应在100人份以上。

4、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调查注意事项。如调查时避免诱导式提问;
调查时语言要通俗易懂。

5、组织调查员调查,调查结束后及时检查问卷是否有漏填;
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6、开展必要的效果评价,撰写总结。

7、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存档

五、指导培训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应对所辖中心(站)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健康教育知识,每年培训1次,培训的人员、试卷、成绩、培训率等相关资料应保留存档。

2、通过建立基层健康教育网络,对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培训班的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班主题---准备培训班材料和素材---发出培训通知(主题、时间、地点、讲课人、参加单位、人员等)----培训人员签到---培训班总结评价---图片音像资料存档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各工矿、学校、企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协调健康教育项目和调研课题;

4、业务培训参考内容: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健康教育相关学科:如行为医学、自然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

(3)健康教育的计划制订、实施与评价;

(4)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信息;

(5)传染病、多发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防治理论与知识。

六、健康教育讲座

根据《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要开展12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内容主要有生殖健康科普、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老年性慢病防治、预防儿童意外损伤等,每场讲座不少于50人参加 。

讲座的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制定讲座计划---确立讲座主题---准备讲稿和素材---发出讲座通知(主题、时间、地点、讲课人、参加单位、人员等)----人员签到---讲座总结评价---图片音像资料存档

七、重点人群健康促进

2、每年深入辖区托幼机构、小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健康教育2次以上;

3、针对季节性防病重点、突发性应急事件及时向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活动应有方案、通知、人员、过程、总结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4、针对多发病、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及时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开展干预活动;

八、控烟工作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制定控烟制度,中心(站)有禁烟标志,中心(站)诊疗服务场所应禁止吸烟。

2、指导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制定控烟制度,做好辖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社区和公共场所控烟工作以社会动员和大众传播为主;
学校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

3、利用5.31“世界无烟日”,做好控烟宣传工作。

4、配合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无烟学校”、“无烟单位”等项工作活动的开展。

九、宣传专栏、展板制作方法

2、宣传专栏每2月更换一次;
展板制作应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简洁易懂。

3、制作流程:确立每期宣传专栏主题---收集文字、图片等素材----设计样稿---专栏展板制作----文字图片存档

十、传播材料制作与使用方法(宣传画、宣传折页、宣传单、手册、挂历、图片册、录音带、录像片、光盘等)

制作流程: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居民需求调查(目标人群需求),确立传播材料的制作形式。传播材料设计应站在社区居民的角度去考虑,不要站在自己喜欢的形式上。

2、根据需求评估提出设计策略与方案。

3、撰写文字内容材料并收集相关图片素材资料,拟定初稿和小样。

4、一般经常性、应急性的传播材料设计样稿可以组织专家审核,同时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后进行修改。

5、开发大型传播材料,设计样稿应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预试验,同时进行专家论证。

6、修改、审定、定稿后提出数量、质量要求,交付印刷制作。

使用流程:

1、 选择传播使用路线: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护人员;

(2) 街道、居委会干部或工作人员;

(3) 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

2、 传播材料发放:

(1) 明确发放对象(目标人群),制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播材料发放登记表;

(2) 发放登记表应标注发放日期、发放人、发放数量、领取单位、领取人、联系电话、备注;

(3) 通知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前来领取;
通知可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发放日期、发放地点、联系人、联系方式。

(4) 发放登记表存档

十一、健教处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具有健康教育处方12种以上,医生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开具针对性的健教处方。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有不同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模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以联系下载印制。

十二、资料收集与档案管理

1、基本资料:本社区的总人口数和年龄组人口数;
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及风俗习惯;
疾病谱资料、死因谱资料;
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及行为危险因素;
辖区工矿、学校、企业单位卫生服务资料、网络设备等;

2、及时将社区人群疾病谱等人口学资料填报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为各区和全市制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规划提供依据。

1、认真进行听评课活动,配合教导处做好业务检查工作。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反思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认真进行听评课活动,各任课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并能客观地进行评价,收到了良好效果。

2、扎实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切实让教研为教学服务。微型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常识组的每位教师都自行开展专题研究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3、深入落实教研例会,稳步开展“五个一”活动。本学期,教研例会定期召开,不是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而是分组分科集体备课,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组有效地运用平台,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都有收获。同时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稳步开展了“五个一”活动。这一切为老师们提高了良好的教研环境和教研氛围。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调研 社会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五篇】 社会调研工作计划(精选5篇) 社会调研计划怎么写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