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工作计划 >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27 11:40:06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血液是人类体内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医学技术均是针对血液进行,其中血液净化技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血液净化技术不但相关设备庞杂,且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本身存在有较大的风险,所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五篇】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血液是人类体内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医学技术均是针对血液进行,其中血液净化技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血液净化技术不但相关设备庞杂,且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本身存在有较大的风险,所以质量严格控制显得特别重要,其中对于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反渗水处理系统、感染控制系统以及复用系统。本院自2010年始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应用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10年是对血液透析室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当前血液透析室中存在有28台血液透析仪器,血滤机有3台,有血透护士共12名,血透医生3名。对本院2010年――2012年的血液透析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更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并与2009年本院的常规的血液透析室安全性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对比。

1.2质量控制的方法

1.2.1健全相关制度本院对于血液透析室的相关安全制度以《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0年)、《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为参考依据,再与本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内容主要是加强对血液透析室关于卫生的监督力度,与此同时对于专职人员的教育也需要更加重视,对其进行定时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还有操作水准,树立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意识。根据本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还有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定期进行考核监督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改正。

1.2.2加大血液透析室环境质量管理力度具体操作如下:①对血液透析室的区域有合理的划分。血透室里面一般存在有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等,在每个不同的区域里面加入显眼的文字或者图片,以方便人们的识别,防止因为人流还有物流等交叉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
②加强消毒工作。血液透析室里面每天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血透室的地面如果被血液污染,使用含有0.1%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处理;
③对血液透析仪器系统的维护力度需要加强。本院使用专人负责以及登记的制度,对血液透析机各项内容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对于故障还有相对应配件进行更换;
④对于水处理系统质量需要加强。本院对透析用水的标准主要是以美国1981年先进医疗设备提出的内容作为标准,通过各个方面对透析水的质量有清楚深入的了解,如果透析液疑被污染的则立即应用对应措施保证透析水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1.2.3对血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具体如下:①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对于个人的防护意识需要有所加强,进出血透室的时候要保证戴好帽子、口罩以及工作服装等,如有必要可以穿上隔离衣服;
②为了避免出现院内患者交叉感染状况,所有透析器以及穿刺针等都使用一次性物品;
③如果皮肤接触到患者血液或者体液等具有污染性的液体之后,使用肥皂或者清水对其进行彻底清洗,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如果污染性液体进入患者眼睛里面则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者流动清水进行冲洗;
如果是因为划伤或者刺伤的需要将污染血液挤出之后使用清水对伤口进行冲洗,之后再应用消毒处理,等到伤口干燥之后进行包扎。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对比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前后的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3讨论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关注的对象之一就是血液透析患者,此类患者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当前而言透析技术很多方面都非常复杂,操作的专业性相对较高,对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其专业要求也很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仪器出现问题会有很严重的影响,仪器出现感染会导致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感染,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对于医院来说,如何控制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本院通过各种措施诸如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血液透析室的环境管理力度以及血源性疾病预防等,来让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得到全面保障,对患者的生命负责。血液透析本身是一个需要复杂操作的多环节过程,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对患者还有医护人员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所以需要对其定期进行采样检查,排查任何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对其及时纠正[2]。

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应用了质量控制管理之后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对于应用相关质量控制措施之前,血液透析室细菌培养合格率更具有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室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概率,极大程度提高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血透室安全管理;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2010年卫生部出台了《血透室管理规范》后,血透室的医疗安全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工程师,我认为要做好血透的安全防范工作,需要技术人员从工程技术角度进行防控,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1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首先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注册的水处理设备,正规品牌的水处理设备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均有严格的程序把关,对不锈钢材料的选材、填料的品质、控制系统的选择均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经过层层把关,极少会出现安全事故。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监管: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后,一般控制系统均设置为自动控制,包括填料罐的控制头等,正常情况下运行不会出问题,但如果供电异常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水处理出现故障时,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有的治疗计划将全部被打乱,因此,加强水处理设备的日常巡视、将故障解决在萌芽状态尤为重要。目前,我根据水处理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总结了几点:

(1)水压观察:一套水处理系统上会有几个不同的压力点装接有压力表,维修人员根据各点的压力可以判断设备发生故障时的问题所在。这些压力表也是我们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一般来说,自来水的水压表可以指示水源压力,这是保证整套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填料前后的水压表可以通过他们的压力差来判断过滤器中滤芯的堵塞情况,压力差偏大时,应该及时更换滤芯。反渗系统的压力表可以指示反渗泵的运行状态,其中系统压力的指示至关重要,压力过高可能造成反渗膜破膜,造成严重的后果。

(2)水处理设备上的电导度和流量监测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一套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记录中应该如实记录,一般来说,电导度和流量短时间不会急剧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根据它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填料及反渗膜是否应该更换。如果短时间内数值变化较大,应该考虑是设备故障,而不是维护性的更换材料。

(3)做好残余氯和水硬度的日常监测工作,残余氯和水硬度至少每周检测一次,残余氯的检测试剂和硬度检测试剂可以通过一些水处理设备厂家购买,自来水中的残余氯含量有时不是固定的,每周对反渗水做完检测,可以在反渗水样品中加入自来水,可以判断一下试剂的有效性和自来水的水质情况。

(4)及时做好滤芯、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材料的更换,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根据各医院水质和血透室的运行情况,制定各种材料的更换计划,一般活性炭每年更换一次,树脂1~2年更换一次,反渗膜一般2~3年更换一次。

(5) 通过定量检测来判断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要求,反渗水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应该每季度一次,水中各种污染元素至少每年检测一次,必要时可以缩短检测周期,加大检测频率。

2 血透机的安全监管

血液透析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机器状态,平时应该注意观察机器正常状态时的电导度、温度、各压力显示的正常值,血泵运转状态等,这样在机器发生异常时能第一时间判断是否是机器故障,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处理,安排患者中断治疗。

血透机每个治疗前的机器自检很重要,一般来说,机器自检通过,可以说机器状态正常,但有些不太明显的故障可能不一定能显示出来,比如压力检测,如果检测时间过长,但最后又正常通过,就可能机器存在漏气,如果不处理,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影响TMP,影响治疗效果。

3 其他感染管理等安全监管

血透室的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感染管理,目前国内几家医院发生严重的问题就是交叉感染,防止交叉感染除了把好一次性耗材不得重复使用的关外,对于可复用透析器的复用过程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复用机不能阳性、阴性混用,或者就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强制阳性不复用,复用机日常使用后要注意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其次,血透用房要注意通风,空气消毒装置要经常检查工作状态,循环风消毒器要定期清洁、保养、更换灯管。

综上所述,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限制,血透室配置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可能性不大,但是必须配有兼职的工程师,这对血透室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作为负责血透室设备的工程师,必须要认识到血透室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从工程技术角度保证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92-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研究表明,感染导致透析患者死亡占第二位[1]。我院从2008年8月开始对血液透析科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并对监控前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共119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4例;
年龄(76.5±15.3)岁。原发病为高血压性肾损害21例,糖尿病性肾病4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二氧化碳中毒性肾损害2例,多囊肾6例,不明原因肾衰竭6例,梗阻性肾病9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资料收集与统计。加强并规范血液透析科工作人员无菌技术操作的监督及环境、工作流程的管理,每月对空气、操作台物体表面、透析液入出口进行采样监测,并加强透析患者的管理,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中的x2检验,计算不同部位的感染例数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2.1 监控前后感染率的比较 2年监控前后感染率见表1。

表1 监控前后感染率(%)

2.2 部位感染分布 血液透析患者各部位感染例数和构成比见表2

表2 2年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分布及构成比(%)

3 讨论

血液透析科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科室,因此要不断加强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科室建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并设小组长由其负责科内感染监控工作,由科室护士长实施监督管理。各项监测要有目标有实施,通过常规监测和随机监测,找出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确定监测目标,制定可行的目标监测计划,不断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和监测制度及考核细则。

要不断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 预防医院感染,首先要求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将医院感染知识宣教当成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易感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要求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血液透析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学习班、专题讲座,提高控制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注重环境管理及监测 透析区环境应达到医院规定的Ⅲ类环境要求。严格执行我院已通过的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标准,血液透析科应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感染患者应分区透析,各区标志明显,医护人员与患者通道分开,透析区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3次,治疗台面和地面每日用1000mg/L健之素消毒液擦拭。每月进行1次环境监测。

加强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和监测 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后,透析工作人员将使用后的穿刺针、血液透析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分类按规定包装处理,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再生医疗器械及物品应先用1000mg/L健之素初步消毒30min后再送洗衣房洗涤消毒。透析机应进行有效的透析机水路消毒,避免在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重复使用[2]。正确封袋、焚烧医疗废物,防止血源性疾病的播散。

注重透析人员和透析室的消毒隔离及监测 对医务人员及卫生员进行有关病房卫生清扫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使用中的消毒液,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对透析病房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细菌监测一次。对接触血、脓液的器械或物品,每月监测残留学HBsAg。对使用中的无菌物品,每季度做一次无菌检验。

进一步规范透析患者的管理 要不断增加透析患者的营养,增强机体抗病力,每日摄入蛋白质1.5g/kg,并补充维生素、钙、镁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杜绝由于血红蛋白低和糖尿病两个高危因素引起的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应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认真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总之,我们通过强化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注重科室环境及血液透析系统的感染控制、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以制度为目标,以监测为依据,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护理负担。

参考文献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65-01

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
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让患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能达到最舒适的状态或降低其不舒适的程度。2011年5月~2012年8月对我院7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有效而有针对性、预见性护理,使患者顺利进行血透,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均为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43例,女29例,平均年龄(48.29±26.71)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每周透析≥2次,透析充分,病情相对稳定,无其他并发疾病。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病情的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两组均以整体护理模式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的优质护理模式,包括改善透析室环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技术,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从生活上、心理上实施优质护理等。并制定了我院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检查标准,检查项目包括血液透析室布局20分,护理质量管理与岗位职责30分,医院感染管理20分,一次性消毒物5分,护士管理25分。

1.2.1改善透析室环境: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面积近300平方米,宽敞明亮,温馨舒适,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流程规范。拥有8床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日本东丽血液透析机。血液净化中心采用先进的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净化,配备中心供氧装置及负压吸引装置、视听装置、呼叫系统等,保证血液净化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1.2.2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技术:以常规血液透析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最新血液净化技术。采用最纯净的透析水、最高效的透析器、最精确的机器给患者最好的血液透析治疗。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让病人得到充分的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认真指导病人如何进行正确的饮食治疗,建立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血管通路护理,使许多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解除后顾之忧,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为此我中心开展了基础护理、特色服务和分层管理。

1.2.2.1基础护理:透析治疗前协助患者更换病服,帮助患者铺床罩;
帮助、指导患者透析前的三短六洁工作;
帮助患者透析治疗中的正确服药;
帮助、协助患者透析治疗中的进食和饮水;
辅助患者透析中的入厕;
开展床边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1.2.2.2特色护理:透析治疗期间实行无陪护制,保证透析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静;
给每个患者发放基础护理包,将爱心捐助活动持久的开展下去;
制作、发放透析内瘘穿刺患者的专用止血绷带;
制作了透析治疗护理安全风险警示牌;
为部分居住较远和生活困难患者提供免费车送服务。

1.2.2.3分层管理:实施了N0、N1、N2、N3、N4分层护理管理,明确了各层护士的岗位职责,让不同层级护士开始主动思考和钻研血液透析的操作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热情,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专业价值的平台。

1.2.3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由专科医生、责任护士、透析护士、护士长和营养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见表1。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评估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路径表放于患者护理病历内,责任护士根据路径表上的内容,反复进行评估一教育一评价,直至完全掌握。护士长每日查房时间按照路径表内容进行抽查,了解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督促责任护士落实和修订计划。出院后由透析护士按照路径表,根据患者透析时间继续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1次/周),并针对个别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指导;
共性问题每月组织1次健康教育课堂集体讲解和指导,另外还通过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及家属咨询,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1.3评价指标: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6个月后调查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问卷内容包括血液透析的目的、意义、相关并发症、干体重的控制、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注意事项、血管通路的维护、饮食指导、含钾食物的摄取及营养搭配、血液透析的认知及心理状态。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情绪稳定、管道通畅情况、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见表2。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和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前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和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后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8例(6.88%)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低于实施前19例(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血液透析病区常规的感染控制方法推广运用。

关键词:追踪方法;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身体在发生炎症反应时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较弱,因此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追踪方法是近年来在医院感染控制评审中广泛使用的新方法,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就医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各专业和各部位之间的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以期能为患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公平,并不断改进医疗质量[2]。笔者就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给予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血液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追踪方法。观察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47例;
年龄为18~79岁,平均年龄(43.85±9.56)岁;
长期置管54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80±0.42)年;
透析时间为2~10年,平均(6.03±0.12)年。对照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
年龄为19~81岁,平均(44.76±9.16)岁;
长期置管56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65±0.78)年;
透析时间为1~10年,平均(6.42±0.47)年。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的患者。(2)全身各处均未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3)自愿参加就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免疫抑制的患者。(2)哺乳或妊娠期患者。(4)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按照三级医院感染控制常规管理办法进行质量评价、知识培训、物品消毒和质量评估。

1.2.2追踪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1.2.2.1成立质量评价小组

由3名科护士长和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组成追踪方法质量评价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接受过追踪防范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培训及学习,并参加省级医院或国家培训获得评审员资格。

1.2.2.2制定医院感染质量评价要点

依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评价要点。(1)手卫生: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和相关知识考核。(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包括物品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监测等。(3)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患者隔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卫生、患者物品管理、医疗用品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相关知识考核等。(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人员包括护士、医生和技师,内容包括法规、法律、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本院流程和相关制度等。(5)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移、处置、交接、职业防护等。

1.2.2.3追踪检查

采用查看现场、查阅资料、考核医院感染知识、访谈人员、追踪患者、系统追踪等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系统追踪和个案追踪结合使用。

(1)个案追踪:选择血液透析时间超过1年;
沟通能力正常;
深静脉置管时间超过1个月;
伴有贫血、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复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2)路线:以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科室为起点,以完成血液透析返回肾病科为终点,流程为:入科接待-评估-血液透析准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结束后处理-与输血科和肾内科等科室进行交接和沟通。

(3)内容:追踪并了解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感受,需求和满足情况。医院感染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
患者的隔离管理情况;
医疗用品、环境、患者用品的消毒情况和监测情况;
水处理设备、透析机的消毒、维护和监测情况;
透析器材的监测和使用情况;
透析粉、透析液、透析用水的检测情况,透析液的配制情况;
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手卫生执行和无菌操作情况;
多重耐药菌管理情况。

(4)方式:由1名医院管理专职人员对患者的病理和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的开展情况,系统性感染风险管理情况。其余4名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对患者进行追踪。方法:由1人按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包括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查看透析现场,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承受的医院风险;
另1名人员考核相关医护人员,查看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查看各计划的落实程度,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追踪过程中2名追踪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存在疑问的环节转入系统追踪。

(5)系统追踪:通过系统追踪追查系统的薄弱点和漏洞,或者选取当前工作的主要流程和主题进行系统追踪。如将深静脉置管作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重点追踪内容,流程为:深静脉评估-建立深静脉置管-维护深静脉导管-判定和处理医院感染-深静脉置管穿刺的资质准入制度-护士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寻找该流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改善的环节和应对措施,如透析水监测、透析液配置监测、管道消毒监测、透析机、医疗废物处置、患者隔离措施等。

1.2.2.4质量评价和反馈

质量评价小组针对各科室、各环节内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结合追踪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通过PPT等形式反馈和给出整改建议。各科室确定整改目标后提出整改措施,拟定整改计划,然后质量评价小组对改进效果进行再次复查。同时,对追踪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反馈,不断提高追踪检查的水平,及时拟定下次追踪的内容和线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临床护理效果。(1)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包括皮肤、呼吸道、泌尿、消化道、血液。(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医院相关制度和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共5个条目,满分100分;
②手卫生:包括手卫生设施用品、手卫生知识考核、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12个条目,满分100分;
③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交接、职业防护,共18个条目,满分100分;
④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知识考核和医疗废物管理,共20个条目,满分100分;
⑤消毒隔离质量:包括消毒隔离、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操作,共7个条目,满分100分。(3)临床护理效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信度为0.963,效度为0.917,包括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每项100分,得分≥90分视为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血液透析对于毒物中毒、各类肾病、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均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但是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从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3]。已有研究[4-5]指出,年龄>60岁、血液透析时间>1年、住院时间>20d、血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60g/L、伴有糖尿疾病等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这是由于高龄、血液透析时间长的患者机体防御屏障较差,免疫系统和应激能力降低,因而感染率较高。且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水平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极易被快速分解,因而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功能下降[6]。同时静脉插管和心力衰竭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因而感染率较高。如何检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7]。本研究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对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追踪法实施后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
实施追踪法后患者的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追踪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是由于追踪方法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且检查过程深入、全面,检查方法灵活,每次追踪方法检查结束后,与医院感染科的医师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分阶段进行改进和落实,经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再次复查后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追踪方法中的评审员均经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将自我检查变成例行工作,能够全面提高医院的安全和质量,并不断改进。这种评审方式能够增强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心,将追踪检查常态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其次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追踪理念,自觉落实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追踪方法通过随机提问,以一个流程作为起点的方式,对医院每一个感染流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追踪,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系统内感染防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系统,优化管理流程,进而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追踪法后8(6.8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实施前19(16.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这提示我们应当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和呼吸道的监控和预防力度,由科室负责人认真解读每一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标准,将每一条标准转化为可行的操作流程,并向科室人员进行细致、认真、扎实和深入的培训,直至科室人员掌握和了解,进而降低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2]刘芳印.追踪方法学在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护理自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增刊):339-340.

[5]丁飞霞.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环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03-2704.

[7]尹俊辉,李晓红,杨俐.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5-1667.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质量 血透室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五篇】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精选5篇) 血透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工作计划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