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2023年彼得与狼教案【五篇】(完整)

2023年彼得与狼教案【五篇】(完整)

时间:2023-07-10 15:55:05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本案例以苏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大鹿》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截取了一小段《龟兔赛跑》中兔子的音乐和《彼得与狼》中狼的形象音乐制作了音乐课件,作为故事创编的辅助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彼得与狼教案【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彼得与狼教案【五篇】

彼得与狼教案范文第1篇

本案例以苏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大鹿》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截取了一小段《龟兔赛跑》中兔子的音乐和《彼得与狼》中狼的形象音乐制作了音乐课件,作为故事创编的辅助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二、学情分析

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则根据其心理、生理特点,尽量为学生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氛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尽情“动”起来,大胆、自信地创编,表现展示。

三、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懂得“团结力量大”、乐于助人的道理。

2.通过听赏《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的片段音乐和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富有情感地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创编故事、表演故事。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在学唱、欣赏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2.难点:正确演唱(后十六分音符)。

六、案例描述

[片断一]巧妙“通关密语”导入,解决节奏难点,引出主题《大鹿》。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音阶上下行,节奏旋律性问好)

师:(打开多媒体呈现主题画面)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乐园,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大鹿和小兔身上的惊险故事。

2.节奏引入

师:他们和你们一样经常做游戏,不过,他们说要学会通关密语,才能让你们听他们的故事。

(二)节奏训练

1.师:泛读节奏一遍。提醒大鹿着急,“来咱们一起做游戏”。

2.教师角色扮演再念节奏,表现角色的特性,加深印象。

师:老师来扮演他们的游戏通关密语,请问小朋友,哪句是小兔、大鹿说的?听清楚,老师扮演。

3.提出要求,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教师给予指点或建议。

[评析]导入充分利用“通关密语”的节奏吸引力,以小朋友的“通关密语”的形式导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分角色演小兔、大鹿和小动物们,学会了与人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平等交往之中,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也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自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片断二]利用简笔画,描述情景结合歌词教学

(三)听赏乐曲,感受体验

师:一天,小兔要去大鹿家玩,他蹦蹦跳跳欢快地在林中穿行。孩子们,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呢?你们心中的小兔是怎样的?你可以表演给小朋友们看看吗?

请学生集体感受并邀请他们表演。

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感受。

师:小兔子演得真像,那狼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说说并表现出来。

师:(接着说故事,营造气氛)突然,大树后跑来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狼,冲向了小兔……故事进行到这,到底下面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你们仔细地听。

欣赏动画视频初次听歌,直接体验和感受。

提问:听到了什么?

生答。

用简笔画画出小朋友说出来的关键词,如:简笔画的“兔,房子,鹿……”代替歌词。引入歌词,师范唱和即兴编演一遍并提出要求:“仔细听,歌里唱了什么故事?”

集体念歌词。

巩固歌词,学生集体看简笔画朗读。

(四)教唱《大鹿》

1.听范唱歌曲,加深记忆歌词。

师:这首歌好听吗?小兔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听听看这歌里有没有更多的答案了。

2.今天我们就来把这首歌学会来给小兔加油,好吗?

3.用很慢的速度单手弹旋律,老师范唱,提出学生哼唱的要求。

[评析]“综合”是本次课改之中大力提倡的,音乐的学习原则不能依靠描述、讲授,必须依靠审美、主体的自身体验,低年级学生记歌词是困难之事,这里以音乐为主线将美术简笔画、儿歌、故事有机融合,既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美国著名音乐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音乐与美术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学中充分利用这条感知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认识、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音乐,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

[片断三]创编的跌宕情节,巧用故事解决难点

师:小兔快跑加油啊!(双手慢弹,演唱一遍歌曲)

出示难点节奏,师:“小朋友跌了一跤,赶快爬起来。”出示难点节奏,念、读,单唱难点。“我们这次稳稳地不能跌倒了,为小兔加油。”

强调、讲解反复记号。

师生接龙唱,“老师也要和你们一起为小兔大鹿加油。”

[评析]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天生爱表演,让他们担任相应的角色,在铺着绿地毯的教室里,寻找青草地的足迹,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综合表现,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对两种不同速度、情绪有进一步的体验和理解,对动物的不同性格和不同的生活也有了整体认识。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全身心融入了这个故事情节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情感受到了陶冶。

[片断四]创设森林舞台,表现歌曲

(五)歌曲故事创演

1.教师讲解故事的结局,请小朋友说出同学之间该怎样帮助,让其发现“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从而让小朋友学会团结,

2.听范唱做律动,老师:我们来边唱边让大鹿和小兔加入我们的队伍当中吧,我们来保护他们。

3.请小朋友给歌曲取名,告诉作曲家取的名字。

4.歌曲表演。

师:这首歌我们不仅要勇敢地唱出来也要演出来。(组织森林情境,让每一个同学参与表演,老师扮演“大灰狼”)再唱一遍并把“大灰狼”轰出教室,让坏人受到惩处,团结起来。

[评析]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即兴式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编活动,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参与、体验是通向学生创作灵感的大门,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全体参与、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来展现音乐美。歌曲难点在学生的创编兴趣之中顺利解决了。这样的教学也适合低段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讨论:

1.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体现了?

2.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结合得多还是少?

3.利用创编解决难点可行吗?

案例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以“小兔逃生去找大鹿”为线索,采用慢―快―快的两段式音乐来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一开始“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户往外瞧。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用了描述铺陈的陈述性的音调。再是“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老狼追来了,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用了着急、紧张的音乐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最后把鹿儿求救、鹿儿救兔的情景反复了一遍,同样把音乐也反复了一遍,增添了紧张而刺激的情绪和成分。

我是以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整堂课融入这个故事情节之中,把音乐与动物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参与、体验、表演、综合、共同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来实现音乐活动,表达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彼得与狼教案范文第2篇

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我们应有意识的关心、亲近幼儿和幼儿取得感情上的沟通,以便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思想情况,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在班级内为每一位幼儿安排相应的事情,给他们主动展示与为大家服务的机会,请大胆的幼儿带领大家做游戏、讲故事等等,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彼此之间的谈话机会增多、谈话的内容扩大,还可以直接将其内容扩展到幼儿日常生活直接使用的语言范围之外。在区域游戏“娃娃家”、“表演区”游戏中,促进幼儿之间的语言的交流与相互进行语言模仿的机会。来激发孩子们的智慧。

1、引导幼儿敢说

熟话说得好:“如果你有一个点子,我有一个点子,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点子,甚至多更多的点子。”可见敢说也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启发,诱导,引起幼儿的强烈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在日常活动中多让孩子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多参加活动,从而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与幼儿交谈时,发现有的幼儿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有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当前教学工作之重,我们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组织各种活动,抓住一切教育契机,耐心观察,积极引导,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最大限度的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

2、引导幼儿敢想

俗话说:“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想比办更为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开始的。牛顿,爱迪生都是从异想天开到发明大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故事《小羊和狼》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尾,它留给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许多幼儿在听完故事后,能展开想象,给故事编一个完整的结尾。有的说:当狼要吃掉小羊时,猎人出现了,打死了大灰狼,救了小羊;
有的说:小羊的朋友们来了,用石头打跑了大灰狼;
还有的说:小羊从地上抓起沙子扬向大灰狼的眼睛,趁机逃跑了……。故事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和家长把握好时机,让幼儿在故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孩子敢想,首先要让孩子说‘不’。如:“有轮子的都是汽车,”孩子肯定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挖土机,压路机也有轮子,但不是汽车。其次,要培养幼儿的求异性思维,如“0”孩子可以想象成音符,太阳。。。。。还要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小乌龟不高兴,怎样让它高兴呢?孩子会想出很多种办法。

3、引导幼儿敢分享,敢问。

当孩子见了美好的事物,他会兴冲冲的告诉老师,这时,我们要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听,哪怕讲家里的事情我们也要认真听完,哪怕他已经讲了好几遍,我们也要鼓励孩子更出色的讲述,让孩子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成功感,使孩子想说、愿意说,带给孩子全身心的愉悦。

经常有孩子这样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这可怎么办?”“老师,这是什么呀?”这些问题正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可以开展“小问号”活动,给孩子发问,向事物提问,向现象提问,提问的内容不只是“怎么办呀?”“是什么呀?”“干什么呀?”而要能问一些深层次,有探讨意义的问题。善问的孩子知识面广,从小养成爱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引导幼儿敢做

任何设计方案,发明构思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思想,理论,方案的正确性。所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着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在教学中,给孩子创造条件,善于引导幼儿观察,给幼儿创造条件,为孩子指明方向,使孩子能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事物。

教师要提供手脑并用的学习材料,要少提限制性的要求,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摆弄操作,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对幼儿的动手结果要给予表扬,从不同的角度去肯定每一个孩子,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增强他们下次进行创造活动的自信心。

彼得与狼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怎样使音乐教学适应新课改要求,落实素质教育,近年来很多音乐教师都在不断地思考、实践和探索。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音乐进行教学,就能使抽象变得直观,呆板变得生动,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更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课堂的价值观。如何使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1. 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好处

1.1 激发兴趣,乐学善学。

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是一切科学活动的起点。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音乐课中集中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常规教学中,每遇欣赏课,教师只是播放乐曲,简单讲解,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模糊意识──音乐欣赏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过后再问乐曲表达什么情感、各种乐器之间怎样相互配合的,都一概不知,没有多大的兴趣。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视线不再单纯地固定在黑底白字的黑板上,让课本知识都动起来,就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即使是板书输入到计算机中配以各种声音、颜色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如在教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时,通过放映多媒体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如身临其境,强烈地感受到乐曲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从心灵深处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也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也有看的,情趣盎然。欣赏过程中,学生完全置身于大合唱的气势之中。这样的课堂学习真是听之心旷神怡,看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能极好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只有理解音乐,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 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进行音乐教育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两者有机结合构成各种水平的创造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是主导成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思维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懂得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而音乐教学中就有不少培养创造意识的机会。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让学生融于情。

1.3 发挥主体,丰富想象。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其结果更会令你惊喜。

1.4 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知识、重技能,轻艺术、轻体验,关注点单一,学生被动地参与,兴趣寡然,很难在短时间里真正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不能在此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理解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在交响通话《彼得与狼》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少先队员彼得在后门外的草地上与他的朋友小鸟玩耍是、时,家里的小鸭子也跟着溜出后门,到池塘中游嬉,并与小鸟争吵,一个说你不会飞,一个说你不会游泳,争个不休。小猫想趁机去捉小鸟,被彼得所阻。老祖父发现了,告诫说如果狼来了,怎么办,并把彼得领回家。这时狼真的来了,把小鸭子吃了,又想吃树上的小鸟和小猫,彼得勇敢的爬上树,由小鸟协同将大灰狼的尾巴拴住吊在树上,最后由猎人、老祖父共同把大灰狼送到动物园的故事,轻松活跃的气氛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彼得与狼的故事中,感受不同乐器演奏描绘刻画人物、动物的性格、动态和故事情节的乐曲,为引入作品的意境作了极好的创设。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绘画、舞蹈、语言、唱奏、表演等方式,一起共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形象的感受,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十分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2. 音乐课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意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下述几个方面是要特别注意的。

2.1 重形式,轻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音乐课都一定要应用信息技术,合理而科学地应用才是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既要注意多媒体素材的积累和整合,也要防止为直观而直观、为教学媒体而媒体的现象,切忌忽视音乐学科的特点,摆“花架子”。

2.2 重形象、轻想象。

由于电脑能将抽象的音乐通过画面、图片等形象化,因此,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画面的精彩性和可看性。这样的视频虽然刺激了学生的视觉能力,却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试想,当“飞舞的野蜂”一旦被视觉化后,音乐的“无形性”也就不复存在了。学生会盯着屏幕回答出几乎相同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随之磨灭了。

2.3 重程序,轻主体。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其前提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教学时,教师只要动动鼠标,不用写也不用多说,完全让课件代替了教师。在这种缺乏师生交流的教学中,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宜制作那种从头放到尾的课件,而应在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师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因为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

彼得与狼教案范文第4篇

良好的教育疏导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受益,优秀教师的人格培养却影响孩子一生。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即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和正确指导学生优秀人格魅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的导向作用激励着每一位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人格的关注,优秀的教师不缺乏这样的观点,但是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抓紧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是我们值得探究的话题。作为年轻教师,我有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建议,跟大家共同学习和研究有关尊重学生人格,改变学生行为的重要话题

初次任教六年级班主任,对于班干部又重新进行了民主选举,使原来的学生干部受到了竞争的挑战。

记得初次任教六年级班主任时,我班学生有位叫李某的同学,五年级时,他曾担任过班长。听上任班主任说,他的管理能力很强,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整天跟在他的身后,进入六年级,他还一直想担任班长。可是,我在班级中,说出了这样的决定:我们要进行民主选举来选拔班干部!全班同学都议论开了,选举开始了,结果班长一职,另一位同学张某获选了。从此以后,他一直对我耿耿于怀,认为这件事是我故意跟他作对,以后,总是对我很冷漠。有一次,我刚刚走近班级,就听到他高声喊道:“狼来啦!”听到他的呼声,我为之一振,但我很快冷静下来。这时,我想,对于有严重行为的孩子更需要尊重。他的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的不当,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误,我认为责任不在孩子!当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扫视了一下教室,径直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了一个大大的“狼”字,同学们都不解的看着我,我微微一笑说:“同学们把王老师称作狼,我愧不敢当,因为狼是我们人类的信仰,也是我最崇拜的动物,狼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因为狼是人类的图腾!”随即,我接着在“狼”字后面,写下了“图腾”两字,又大声说到:“《狼图腾》是一本现在社会上很受人们喜爱的一本书,它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狼的生存的法则以及狼族的一种精神,王老师正在读这本书,我觉得人在很多时候,还不如狼。所以,我很敬重狼,刚才有同学称呼我狼,王老师真是受之有愧啊!当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这时,我偷偷的看了一眼那位同学,只见他低下了头。看到他这样,我微笑着对他说:“李某,今天你们小组的家庭作业,你整理的很整齐,希望你们小组在你的带领下,作业完成的更好!”他的脸一下子红了,连忙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会做好的”。从此以后,我们见面总能听他大声的问我一声:老师好!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是恰当的、成功的。

1、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教师必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情感,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孩子才能从心底喜欢老师,才能意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2、对于要矫正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非常用心地关注他们,特别是关注他的进步和所做出的点点滴滴的努力。不妨多留心,多观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困扰,指导他们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自强自立、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我们必须要多读书,多读一些文学经典,用经典的东西来塑造我们,洗礼我们,提升我们,让学习使你永葆活力,拥有魅力,让学生更喜欢亲近你。

师生的相互尊重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关键环节,也也是法律所指明的正确导向,作为班主任老师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共同研究理论知识,探究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方法,用实际行动切实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导向健康成长,努力塑造学生人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刻体味班主任老师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有能力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新时代道德风尚的领军人物。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循序渐进的,要掌握一位学生的道德水准还需要通过学习的点点滴滴来慢慢发现,时刻提醒学生做到师生相互尊重同样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的教育时刻警醒着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地考开拓视野,不断地摸索人格培养的正确方向,不断地将学生人格的培养带向教育灵魂。

学生的每一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应该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魅力,指导其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倾向,利用正面的疏导和反面的提示,让学生感悟到正确人格导向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积极向上,尊重师长尊重身边人。每一位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有效展现给身边的同学,这样即使光辉的照耀同样也是有效的激励。

彼得与狼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改革;
创新能力;
动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程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规律和运用恰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把教师运用的教学形式与他们学习的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传统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只强调讲和练,导致课堂教学过程单调呆板。因此,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多采用一些实例或教具来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实例中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

一、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的双向互动来完成的,只有通过师生间的互相质疑、解疑等活动,才能达到相互交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潜能。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活动就不会感到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才会越学越爱学。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很少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学生也就不能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要使学生爱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进入欲罢不能的境地。如教授《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写出可以被3整除的数字,这时学生都说不出来,于是,教师说“下面请同学们来说数我来判断。”结果针对学生说出的数马上做出了判断,待同学们笔算验证正确之后都纷纷投来敬佩、好奇的眼神。这种做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一个小小的设计就会让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强调学玩结合,将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到游戏当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特别是低年级,更应当寓教于有趣的活动中,有效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让他们感到,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他们可以在游戏中玩乐,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感悟,在游戏中创新。如在教《认识钟表》时,就把教学内容编成了“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于是在教学中就改编利用这个游戏来进行“整时数”和“约几时”的练习。我先在钟表上拨好时针和分针,然后我问学生“老狼老狼几时啦?”这时学生兴致盎然地回答:老狼老狼9时啦。以此类推,分别把钟表拨到了5时和11时,同学们答得争先恐后,同时我又问道:哪位小朋友能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钟表上的时间的?最后我引导学生自己来玩这个游戏,分别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让学生做小老师进行游戏,如果有回答错的同学,组内其他同学还可以互相帮助。就这样一个学与玩的形式,让学生很轻松地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将数学知识实例化,可以取材于教室、楼房、电影院等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使整节课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三、增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的将教材的内容呈现出来,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新教材编排的知识深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广,且教材中大量的留白使教材结构不再是封闭的,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进行合理的补充与延伸,把教材文本中的静态知识赋予生命,还原其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有趣,接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建构知识意义,形成有用的知识。

第一,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易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并从中感悟联系,发现规律,加深理解数学知识。第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知识、情感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意见,有助于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学习过程,变个体智慧为集体智慧。例如,组织学生到足球场看球赛,进场票价为:大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24元,10人团体票200元。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过沟通,设计出不同的买票方案,经过对比,选择合适的购票方案,这样不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创新意识。

四、为学生创造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

创造丰富的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口用手用脑,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增强课堂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活和生命。没有生活及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生成性的,只有创造丰富的课堂生活,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教师要善于设计各种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美妙意境。这样,学生兴趣浓厚,各种感官都积极运作起来,出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生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裁剪、拼接等方法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当学生完成这些步骤,提出猜想后便会想要确认自己猜想的准确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在一旁指导补充加以验证,最终得出结论。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进来,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中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3,32:70-71

推荐访问:彼得 教案 五篇 彼得与狼教案【五篇】 彼得与狼教案(精选5篇) 《彼得与狼》教案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