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五篇】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五篇】

时间:2023-07-13 14:05:04 工作要点 来源:网友投稿

高职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管理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全面并且完善的理论体系,但虽历经不断发展,由于各高职院校具体情况不同,相对而言各自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管理也是各成一家,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论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工作管理要求【五篇】,供大家参考。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五篇】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
行政人员;
有效激励

高职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管理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全面并且完善的理论体系,但虽历经不断发展,由于各高职院校具体情况不同,相对而言各自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管理也是各成一家,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论总结和系统化。当务之急应该是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系统总结各高职院校激励管理的成果和新动向,形成有效的激励理论,更好地为学校管理服务。

一、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有效激励的背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取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管理方法之一就是有效激励管理,具有吸引人才、开发潜能、激发工作创造性、降低管理成本、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有效的激励可以大大降低人才流失率、能充分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促进其潜能的发挥。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

由于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与创新性,高职院校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管理人员内在的工作热情和自觉性,才能唤起他们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往往根据自身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来决定其工作态度。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特点和需要特征决定行政管理人员要实行有效激励管理

1.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特点

现阶段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主性,行政管理人员喜欢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渴望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而不是来自于上级的行政命令;
二是创新性,行政管理人员更愿意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下,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智慧,有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三是工作复杂性,行政工作过程复杂,往往是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实现;
四是追求成就感,指行政管理人员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的承认与尊重;
五是流动性,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由于他们能为高职院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成为各部门骨干,这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流动的机会。

2.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特征

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较为复杂,不仅追求地位、权利、自我实现等非经济性报酬,也追求高薪等经济性报酬。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物质财富的需要,由于改善生活条件,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仍然是人们的重要需求,伴随着工作复杂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在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付出更多的无形劳动,给学校带来更多的价值,能得到丰厚的薪酬也是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
二是自主工作的需要,由于工作需要更多的创造性,行政管理工作从原有的程序化逐渐走向不断创新。因此他们迫切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一旦给予他们这种自,他们会觉得受到信任和鼓舞;
三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行政管理人员也不例外。

工作中,他们渴望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获得不断成长发展的培训再教育、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是个人成就与社会尊重的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从而实现个人成就与学校需要完美统一。

3.行政管理人员有效激励管理的基本原则

鉴于现阶段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特点及需求特征,对他们的激励是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差异化原则,由于需求不同,相同的激励政策会有不同的激励效果。即使是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激励应因人而异。在制订和实施激励政策时,应多方调查他们的需求,制订差异化的激励政策;
二是持续渐增原则,行政管理要不断出新和持续就必须持续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此,必须设计具有特别吸引力的长远目标,并使他们认识到实现这个目标是非常有可能的,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另外,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份量都要逐步增加,以增加激励效应的持久性;
三是情景适当原则,由于行政管理人员个性的差异,特别是他们对学校的承认、 组织的信任与尊重看得格外重要,因此,奖励和惩罚要特别注重时间、方式和环境要恰当;
四是公平原则,包括机会均等、奖惩的程度一致、激励措施实施的过程公开化和民主化;
五是多样化的原则,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他们的激励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4.制定行政管理人员有效激励管理的措施

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特点,参照激励的基本原则,适时适度地开展激励。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和个性化的手段,充分发挥薪酬奖励的作用,应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的高低也意味着学校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认可程度,福利发放的方式要创新,福利的种类也要多种多样;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重视环境与氛围的建设,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挥,要像对待家庭成员一样,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大胆授权,让他们积极参与管理;
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途径,使学校的发展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得到最佳结合;
重视培训激励的作用,培训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大家更愿意选择参加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践中,培训本身作为激励的一种必要手段,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发挥其特长。

三、现阶段各高职院校有效激励管理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只有在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更高一层次的需求。行政管理中可以根据行政人员需求阶段的不同,以及各种激励方式对不同的行政人员激励效果的不同,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激励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体现激励的有效性。学校应该首先满足行政管理人员的吃住行等基本生理需要,但是不能把经济、物质的刺激当成唯一的激励手段,应该给行政人员设定适当的工资标准,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福利,努力为行政人员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氛围,要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行政人员实际的工作表现来确定其薪水及福利待遇提升的标准,还需要采用旅游、培训和文体活动等方式来舒缓行政人员的工作压力;
安全方面的需要,要让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拥有必要的保障措施,不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工作方面,为行政人员设立安全劳动的保障制度,使得行政人员在组织中更有安全感;
社交方面的需要,对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晚会、节假日联欢会、体育比赛以及一些喜闻乐见的社交活动,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方便行政人员在活动中增进工作和情感方面的交流,使得行政人员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内部的和谐;
从尊重的需要上来看,组织必须尊重每一个行政人员的人格,不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不损害行政人员人格,设立晋升制度让其拥有晋升机会和资格;
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要善于挖掘和发现行政人员的特长和才能,提供参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让行政人员的创新能力有发挥的机遇。

2.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看,从劳动者获得报酬与投入的比例关系出发,侧重探讨报酬分配是否合理、公平及其对成员积极性的影响,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能。这种比较方式有两种:横向比较表现在行政人员会和自己的同事或者和不同部门的同级对象比较。纵向比较表现在行政人员会拿现在和过去比较。当比较的两方不相等时,行政人员就会感到不公平,一旦这种不公平产生,行政人员中就会通过某种方式重建公平感,如增加投入或减少投入,要么努力工作,要么消极怠工;
采取一定的行为,改变别人或者自己的收支状况;
更换比较对象,以获得主观上的公平感;
通过抱怨、申诉等途径改变参照对象的投入或报酬;
离开现有环境,要么调换部门,要么辞职。公平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物质形式分配如工资、奖金等。但在现实行政管理中,精神形式分配如表扬、评优、入党、提干、评定职称、批评、处分等,同样存在着公平问题和比较问题。在行政管理中,管理者应综合考虑这些激励因素,这样才能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平理论的激励作用,克服行政人员因为不公平感带来的消极因素,出台针对行政人员的政策时要兼顾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体公平,正确引导行政人员公平观,让行政人员真正感受到领导的公正无私。

3.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看,将激励因素划分为保健和激励两种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并不能使员工达到非常满意的因素,包括组织管理和政策、工资、工作场所以及人际关系等。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和感情投入,又和工作的内容密不可分。当行政人员所在组织不保健因素缺失时,会引起行政人员的不满,如果只有保健因素时并不能充分调动起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要思考启动激励因素来发挥作用,通过两者的配合来达到既让行政人员满意,又能促使行政人员努力工作的目的。因此,不论是在硬件投入,还是在工作氛围的营造上,都要为行政人员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在涉及员工的“五金”政 策上,要积极为行政人员考虑,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不能让行政人员在工作中产生压抑感,建立对话机制加强与行政人员的交流,同时也给行政人员内部交流和沟通提供机会。

在这些保健因素都能做好的情况下,还需要在激励性因素方面做出考量,如升迁机会、挑战工作机会、业务培训机会等。当行政人员把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组织的发展融在一起时,他就会产生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组织价值的实现当成自身价值的实现。

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行政管理采取何种激励方法是要建立在了解组织中的行政人员最需要的是什么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以上三种激励理论,并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人的心理特征,找到适合行政人员的有效激励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顾 伟,刍议知识型员工特点与激励措施.科技信息,2008。

[2]刘宝珍,论高校管理的激励机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

[3]]胡志岸,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讨.中国建设教育, 2008。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已经稳步发展,但是企业行政管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企业行政管理强调的是企业行政部门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根据制度原则以及法律规范,针对企业加强智能性管理,继而推动企业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

行政管理;创新对策;问题研究

引言

企业行政管理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之一,要求从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挥工作以及控制工作者四个方面入手,协调各方面力量,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继而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为此,针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问题加以分析,探究创新对策极为重要。

1企业行政管理问题

其一,游击作风盛行,管理水平偏低。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采取主管意愿,“游击作风”盛行,企业不完善的规章制度,研究以及决策缺乏科学性,工作程序未能够落到实处,管理作用不强,对行政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二,管理模式落后。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企业,干部作风盛行,机关风气普遍存在,并未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未能够结合行政管理特征,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造成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影响工作质量的同时,限制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三,行政管理体系的缺乏。目前,企业的行政管理强调的是管理总务后勤、管理文书档案以及办公室管理等,经济特色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企业为了盲目迎合国家政策制度,在内部设置相关管理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并未制定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工作失误较大。其四,与实际不符。在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与实际情况并不符,业务了解程度不足,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和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严重不足,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造成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工作未能够达到实际要求。

2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对策

其一,行政管理模式的规范化。针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游击作风”问题,笔者认为应规范行政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体系,保证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细分工作内容,明确所有工作的管理职责以及权力义务。其二,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为了有效处理好行政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应将企业特色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组织好行政管理工作,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入手,明确所有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管理职能,并将其渗透至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益,协调好所有部门的关系。其三,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行政管理体系包括了权力体系、技术体系以及事物体系。其中技术体系指的是针对工作进行协调沟通,加强监督控制,继而起到技术职称的基本作用。权力体系则是要求在行政管理中,加强职业分解,并充分考虑到人事结合以及结构设计等。事物管理体系则包括了文书档案、办公室管理以及会议管理等。其四,加强与实际的联系沟通。在行政管理中,从企业经济效益入手,结合实际组织工作,加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忠诚度以及责任意识,规范管理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其五,加强管理,优化管理体系。企业要想实现稳定运营,需要依靠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主体,加强行政管理,优化管理体系,增强本企业的科学管理意识,引进高端人才,结合实际节约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其六,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只管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服务态度影响着行政管理效率。行政管理部门是企业的服务部门之一,该部门的协调发展对于企业运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笔者认为企业的行政部门应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管理人员应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观念,准确定位,明确工作方式以及管理方案。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树立较强的合作意识,加大与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企业的高效率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工作人员的合作意识,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培训,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以此才能够密切各部门的交流配合,防止管理工作的混乱,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行政管理问题,这就要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改革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制度,创新解决对策,贯彻落实各项规范方案,提高工作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改革管理方案,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继而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芳,曾乐平,李凯.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研究[J].中国商贸,2013,18:43-44.

[2]孟玉花.关于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22:118.

[3]张鸣宇.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9:18-19.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

在高校综合管理活动中,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主要是对高校人力资源进行建设和规划,通过绩效考核调动工作人员参与行政管理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改善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促进综合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针对新时期高校发展过程中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尝试引入全新的绩效管理方法,落实绩效考核工作,切实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维护高校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稳定发展。

一、当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工作进行适当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行政管理人员已经初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绩效考核进行适当应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高校行政人员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极大限制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全面发挥。首先,绩效考核的内容针对性不足。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学校行政工作的需求制定统一的指标和标准,绩效管理内容相对笼统,针对性不足,难以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情况进行集中反映,导致绩效管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效果。其次,绩效考核主体的设置不够合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考核主体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所在部门领导以及同事等,未将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对象纳入考核工作中,开展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反映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全面性和公正性,对考核工作的稳定开展造成阻碍。最后,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完整性。一般情况下,高校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的绩效考核内容涉及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控制工作的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以及绩效反馈工作的实施等,但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过程存在片面性,主要工作重点集中在绩效考核方面,忽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应该遵循的原则

从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能够看出,绩效考核存在一定问题,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新时期在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增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1.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基本的工作性质、主要工作内容等管理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确保分清考核的主次层次,对指标权重进行科学确定,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在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全面增强行政管理考核指标科学性和适用性,对考核指标进行选择的实践探索中注重体系精确,保障指标的逻辑性,尽量选择相对先进的考核方法。要全面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适当分析,确保开展的工作能够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保障绩效考核工作全面贯彻落实。

3.考核程序动静相宜

在对绩效考核程序进行设定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考核的实际效果,应该尽量结合实际考核需求,适当增加阶段性考核实际使用频率,确保开展的考核工作能够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真实情况充分体现出来。为了增强考核工作效果,应该落实制度化考核和计划性考核,确保绩效考核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4.考核体系的激励性原则

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要坚持激励性原则,为了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贯彻落实,适当对考核主体实施有效激励,引入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行政管理人员自觉参与考核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在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争取在新时期创造最佳的行政管理工作绩效,为高校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三、积极改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效果的措施

对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形成明确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绩效考核原则,针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措施,增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高校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绩效考核改善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为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中促进管理效率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要把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在综合考察不同工作特点和行政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一套与行政管理人员实际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相对科学的方法,对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注意将定性与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需求对指标进行细化处理,将职业道德素养、工作绩效、廉政情况等作为一级指标,设定相应的指标权重,按照岗位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分级别指标,逐步构建全方位立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各项考核指标的全面贯彻落实。在改善绩效考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要作用,使绩效考核综合管理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2.完善日常考核机制,增强日常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绩效考核工作与日常常规检查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工作部署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增强常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系统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为了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应该将日常检查结果作为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信息,以常规管理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提高考核科学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检查与控制力度,对绩效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贯彻落实,如果绩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确保能够真正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行政管理人员科学开展各项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做出正确指引。

3.优化绩效考核的组织形式,发挥组织保障作用

在高校绩效管理工作实践中,绩效考核组织形式的确定会对考核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新时期在实际落实绩效考核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对行政人员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将绩效管理与专家考评以及民主测评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相同的标准对所有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个人打分和组织打分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在组织保障的作用下落实主体和客体分离的考核工作机制,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考核效果的全面提升。

4.建设先进性的绩效考核反馈流程,健全反馈体系

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中,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会对考核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应该尝试构建具有先进性的绩效考核反馈体系,确保能够将考核结果反馈到行政管理人员,让行政管理人员结合考核结果正确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的工作情况,结合考核反馈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逐步增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设置先进的绩效考核体系,使行政管理人员和绩效考核组织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和交流的关系,构建良性循环系统,切实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高效行政管理维护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而言,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引入绩效考核措施,结合时展的需求对绩效管理活动进行优化创新,创设有利于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增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如此就能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科学创新,保障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在建设和发展活动中取得更显著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柏忠山.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的运用研究[J].北极光,2015

[2]**仁.探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7

[3]孔令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

[4]兰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的研究及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创新对策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求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本文就新时期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和现状

(一)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行政管理部门是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与其他的业务部门不同,行政管理部门与各部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虽然从表面看,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的各个部门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获得单位的发展,也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行政管理工作对于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1]。具体来说,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帮助事业单位领导更好地处理各项工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事业单位的竞争模式,传统的事业单位处于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发达的今天虽然没有改变事业单位非盈利的性质,但是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地位。为了稳定事业单位的发展,单位领导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处理。行政管理部门的出现则能够帮助单位领导分担这些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单位更好地发展;第二,行政管理部门在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沟通事业单位的上下级部门,传递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信息,同时也负责事业单位内部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因此,行政管理部门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

(二)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未落实到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第二,行政管理工作较为落后。时展的变化是非常快速的,要求事业单位能够根据时展的变化进行工作机制的创新,转变单位的引导思想[2]。但是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来看,这方面工作还存在较多的不足;第三,法制建设还有待完善,以便于进一步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约束和监督;第四,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尤其在创新能力的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

三、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

(一)健全行政管理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于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的流程、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事业单位领导必须要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体系。首先,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进行严格的约束,帮助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并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即,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每位员工进行实际的分析,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特长以及工作兴趣等,然后为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工作,最大化实现人才的优势配置[3]。此外,明确每位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责任和义务,保证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最后,完善行政管理工作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制度化的奖惩。要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要求单位能够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还要求单位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规定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保质保量,并要求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的有效处理。未达到标准或者未按照要求进行工作的工作人员将要接受扣除奖金或者记过等惩罚,而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则有一定的奖励。运用这种方式方法进行行政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推动行政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

(二)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机制

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机制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不少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行政管理工作机制依然使用的是传统的工作机制,与时代接轨严重,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思想和方式具有较强的滞后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有序运行。因此,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机制的创新[4]。行政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需要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行政管理的民主性,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满足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

(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十分重要。当前我国不少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工作不够积极、工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5]。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完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法制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保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性和民主性,帮助事业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当然,为了保证法制建设的效果和作用,要求相关人员在法制建设完善过程中加强对法制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执行方式的重视,切实保证法律的约束力。

(四)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新时期要创新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求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多个方面:第一,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知识素养。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人才,这里所谓的专业就是指专业的知识素养。行政管理工作范围较为广泛,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必要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行政管理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人际交往理论只是等,以便为实际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第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实际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关键。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协调上下级部门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递,因此要与众多部门和人员打交道,没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将会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下降。创新能力则是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与时代接轨、促进单位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更是决定单位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最后,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原则,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要提高人员的素质需要单位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听讲座、交流的机会,让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提高,也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如开展网络学习、进行实地的走访等来革新工作人员的观念,增强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响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单位必须要创新行政管理工作观念和方式。针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工作创新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健全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采取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魏娜,杨跃锋,徐晴.文化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导向--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3(08):90-96.

[2]李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2):99-101.

[3]苗永旭.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207+215.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范文第5篇

(一)核算型会计在工商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核算型会计己无法满足工商行政管理的需求。因此,更多职能的管理型会计应运而生。首先,从会计工作侧重点来说,核算型会计主要是负责工商行政管理的日常业务记录并完成登记,一般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其次,从工作内容来看,核算型会计在提供财务报表时,是根据特定指标来衡量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成果。只能从报表中看工商行政管理的成本变动情况,缺乏详细的资料。最后,核算型会计的工作只是在做财务会计的工作,留于形式使报告式的会计,缺乏管理能力。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要想随时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各部门之间的材料,就核算型会计的能力是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

(二)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意义

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以往单纯的记录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账目,到强化巩固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实现最大的效益。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满足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发展的要求。管理型会计主要是负责工商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给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更好的服务人民。

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有利于对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未来的规划。可以对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进行规划,提供相关的资料,满足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更好的发展,根据财务预测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给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注入新鲜的血液,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更好的发展。

二、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策略

(一)会计应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要想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可以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就要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工商行政管理会计的人员要根据《会计法》以及会计相关的法规,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领导要带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执法,保证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会计人员应该转变工作思想,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工作不单是核算,还需要对单位的财务进行预算、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情况。要改变财务管理观念,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改善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要想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就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让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会计法规以及行业制度的要求工作。会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可以给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供制度支撑,会计人员可以根据财务情况分析影响单位财务状况以及工作成果的原因。此外,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也可以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可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地位,强化会计的职责,进而使会计人员可以行使监督的权利。

(三)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要想让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让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会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适应财务岗位的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在培训时,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给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会计工作人员能够认清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激励会计人员工作。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给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提供更全面的数据资料,提高工商行政管理会计的工作。

三、结论

推荐访问:行政 工作 管理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五篇】 行政工作管理要求(精选5篇) 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