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23年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五篇】(2023年)

2023年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20 12:25:07 工作要点 来源:网友投稿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范文第1篇关键词:企业,工程技术,施工施工技术是进行建筑施工和革新,是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合理而科学地进行施工生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五篇】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工程技术,施工

施工技术是进行建筑施工和革新,是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合理而科学地进行施工生产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施工企业一直把科技创新、科技兴企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更好地发挥先进技术在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管理中支撑作用,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承包时便将先进的技术支撑列为发展战略之一。

首先树立发展意识,以做大做强企业为目标,技术工作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夯实技术基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不断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取得新的进步。

一是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施工企业发展。技术管理部门深入贯彻企业先进技术支撑战略,大力支持推行企业提出来的“三化”管理要求,细化技术工作思路和设想。制定明确的技术工作目标和指标,在各种会议中,不断宣传先进技术支撑战略意义,使实现这一战略的工作思路和设想得以落实。成立专门技术委员会,以专门技术委员会活动为平台,围绕企业施工生产,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成功抵制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更好地完成企业全年经济技术指标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在技术和委员会的努力下,企业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有效,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工程的运作日益规范,锅炉安装改造和起重安装许可证换证均通过了换证评审,为一下步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技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力保证了企业技术工作的稳步开展。多年来施工企业技术工作管理部门强化了技术管理休系的工作力度和各级技术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级管理体系,各级技术管理层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主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握本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稳步并大有成效。技术部门和工程管理处等部门在技术支撑作用下,修订了《科技创新及技术进步评审办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书》等科技文件,对激励企业科技成果评审、规范企业科技成果评审、规范企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和审批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创建一流技术人才队伍并进一步壮大。施工企业应抓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把好用人关,扩充和壮大企业的技术人才队伍,为工程项目提供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各个专业部门都要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攻克技术难关,摸索改进部分焊接工艺,保证焊缝质量,推广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泰克拉钢结构系统,提高了设计工效和材料预算的准确性,为施工解决了技术难关,促进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了施工进度刷新了企业的记录。技术工作管理部门通过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活动、技术研讨会、组织技术观摩与技术交流,以及组织对重大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审核,为培养年轻技术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和活动的平台,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何培养企业技术人才,我们不妨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1)融入企业的文化氛围,转变技术职工的认识定位,树立主人翁意识。企业是一艘大船,员工都是船上的船员,个人想要获得发展,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准确的认识定位是个人认可企业文化、融入企业集体的基石,主人翁意识则是一个人对企业应该有的责任感。有的人总是简单地认为:我们去劳动,企业付给我们工资,仅此而已。如果把自己摆在企业的对立面,没有一点主人翁意识,就容易陷入对企业的被动忠诚。在这样的态度和思想引导下,我们只能成为一个做工作的人,而不可能成为与企业一起做事业的人。

(2)近年来企业人才过于频繁的流动,企业的技术人员,要学会主动工作,加强自我学习。随着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我们的工作量会有所增多。有的人会觉得,工作怎么就越来越多了?是工作越来越多,还是我们的管理方式方法达不到企业管理的要求?是我们完成不了繁重的工作,还是我们在工作前胆怯了?面对工作上的技术难题,不知我们是否会设身处地思考这些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求技术人员先进步,除了做好现有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不妨多思考一下哪些事情我们可以办得更好,有什么新技术和工作方法我们需要改进,多一些准备和思考,积极尝试新技术和方法,锻炼自己,提高警惕自身的综合能力,我相信,前面总有我们施展才华的机遇。铭记: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3)技术人员学会沟通和表达。当我们在施工现场遇到技术难题彷徨、迷茫时,碰壁了,不要一味地等待领导、同事给你指点迷津,因为领导对技术上的事情未必事事察觉,同事也不会时时为你指路、导航。有效的主动沟通和表达,对于技术人员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领导也会为你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让你不知不觉中收获更多的财富。

(4)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管理。即便你在企业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也要切记别把技术管理工作当做“那都是领导的工作”。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们有义务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范文第2篇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得最为熟练,且相关设备实施不断得到完善,常用于置于复杂地形中建筑物的测量。该项技术是利用计算机通过在测定点拍摄多点影响及数据来获取有用的信息。数字成像技术能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垂直位移、基地的水平位移、倾斜以及弯曲程度,从而能很好地确保建筑物在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地面测量仪器(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数字化的测绘、摄影测量等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中也有着较为广泛地应用,本研究将不再进行具体的阐述。

2当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测量单位对资源的配备不够、质量控制不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量技术也层出不穷。尽管现在技术能带给企业很大的效益,但有的建筑企业领导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没有意识到增加技术的重要性。因此,许多施工测量单位不愿意在测量技术上投入过多,不注重先进测量技术的引进与学习,从而导致测量技术资源的配置不足。再加上监理部门权责不清,管理不到位,责任感不强等现象,建筑工程的测量质量得不到很好地控制。有的在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上,只是存在于形式上,根本不能真正对建筑工程测量质量进行有效监控。2.2测量队伍专业素质较低。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测量人才。但是,从我国建筑行业来看,专业技能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测量人才缺乏,通常是由一些其他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来兼任。由于测量队伍专业素质较差,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测量误差,降低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工作。2.3对测量工作人员的先进技术培训力度较小。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充分利用技术人员的技能,但忽视了对技术人员技能的培训与更新。建筑工程测量具有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该项工作就需要加大对测量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给予他们再学习和再认知的机会。但是,部分企业考虑到培训的资金、时间等成本、测量人员的流动等原因,就能少培训就少培训,能不培训就不培训,这大大阻碍了测量工作人员对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发挥不了企业配置的先进技术仪器功能。从长远来看,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效益。

3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问题的建议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范文第3篇

沈鼓的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大型通风机等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科研、石油、化工、冶金、矿山、轻纺和环保工业等各个领域,产品大部分是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自1952年成为风机专业制造企业以来,已生产各种风机13.6万台,有3000多台风机产品销往25个国家和地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沈鼓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先后有60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有9种产品被认定为部级新产品,主导产品被评为国家机械工业名牌产品。1990年被国家确定为“863"’高科技自动化领域CIMS工程重点示范企业;
1994年被确定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
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获得沈阳市科技振兴奖;
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确定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沈阳市首批“双创新”示范企业;
2000年被确定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沈鼓的主要经济指标、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目前均居全国风机行业领先地位。

一、引进与自行开发并举,技术创新结硕果

沈鼓人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忽视了技术创新就不能发展,甚至无法生存。在强烈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支配下,沈鼓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举,坚持引进与自行开发并重,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创新资源,研制出一个又一个树民族工业丰碑的精品名品,实现一个又一个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零的突破,使企业成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离心压缩机国产化基地。

沈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我国较早进行技术引进的企业之一。20多年来,根据市场的需求,沈鼓共引进了6个国家的11项先进风机设计、制造技术。对于引进的技术,沈鼓不是照搬照套,而是通过消化、吸收,吃透其原理,掌握其核心,举一反三,进行不断的开发创新。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沈鼓每年投资上千万元用于技术更新和开发新技术,在压缩机气体动力学、转子动力学、传热学等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关键技术得到了及时更新与发展,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沈鼓在1976年引进意大利新比隆公司MCL、BCL、PCL三个系列离心压缩机设计、制造及检验技术基础上,自行开发了三元叶轮的设计和流场分析程序,代替了引进程序,明显提高了叶轮设计水平;
开发了六个系列近千个基本级,效率平均提高了3-5%;
运用当代领先的理论"LKZX"方程开发了气体的热力参数计算程序,超过了世界同类厂家应用的软件技术。

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沈鼓的产品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已接近国际同类厂家先进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继成功研制大庆石化公司年产48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组后,今年又从上海金山传来捷报――为该公司年产70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一次试车成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成功开发研制出第一台“西气东输”长输管线压缩机;
成功开发研制出国防用特殊介质(硫化氢)压缩机等一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压缩机组。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的技术引进与白行开发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技术创新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完善科研开发体系,发挥技术中心的核心作用

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沈鼓历来十分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完善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的同时,通过重组、优化、创新与发展使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了整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和核心功能的综合型组织。新重组的企业技术中心,涵盖了股份公司、通风公司的设计研发部门、工艺部门全部科研设计工艺人员,还设立大连、西安两个分中心,是一个多层次、跨地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突出了技术中心对企业科研开发的战略调控功能。

为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的核心作用,2001年又在技术中心研发部设立了科技特区,在科技特区管理办法中规定,一类新产品和重大技术难题攻关项目,经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推荐并报技术中心主任批准确定为重大技术创新课题项目,才能进入科技特区,其余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凡进入科技特区的课题组成员,都享受特殊津贴。

除此之外,还设有相对独立的、具有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的北方电脑公司和自控公司,分别进行计算机软件和压缩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更加科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

三、建立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力

新的体制建立了,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好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新体制的作用。企业以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为核心,以分配制度为杠杆,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激活了科技群体,充分发挥了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示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和支撑沈鼓壮大的基石作用。

1、引入竞争机制,为科技人员创造奋发向上的环境

一是实行聘任制。这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重要手段,主要依据科技人员工作绩效,采取双向选择、择优聘任的办法,聘任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艺研究岗位的技术人员,被聘任人员与厂签订《岗位责任承包同书》,明确规定了期间承担完成的科研新产品开发任务。

二是建立非领导职务制。制定了《行政职务等级管理制度》,开展处级、副处级、主任、副主任、主管、科员等评选活动,评选比例高于管理线比例,并与工资、奖金、住房、福利挂钩,一年一评,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教授级高工制。参照国家有关教授高级工程师的任职资格条件,制订《关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聘期内有关待遇问题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建立教授级高工制。被评选上的教授级高工在科研新产品开发上承担重任,在生活中给予优厚待遇(如可人住三室两厅住房),激励他们发挥技术创新和学术发展的带头人作用。

四是从优秀的科技人员中培养、选拔领导干部。积极大胆地从科技人员中选拔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年富力强、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近年新提拔的年轻干部几乎全部来自工程技术人员。

2、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建立学位津贴制。为吸引和稳定大批有才、有识之士共谋企业发展之路,特设学位津贴,学士学位每人每月发津贴200元,硕士学位每人每月发津贴400元,博士学位每人每月发津贴1000元。这项制度的实施,对吸引人才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为企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二是建立技术津贴。打破年龄和资历界限,主要依据贡献大小、成果多少,评选优秀科技人员,对评选出的优秀专家每人每月发津贴800元,优秀专业带头人每人每月发津贴600元,优秀技术骨干每人每月发津贴400元等。全厂共评选优秀专家20人,优秀专业带头人38人,优秀技术骨干66人。这些人作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技术创新项目奖。制订了《技术创新项目奖励管理规定》,对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市场营销、质量攻关和技术改进等承包项目,根据承包合同进行奖励。对进入科技特区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待技术项目完成后,由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鉴定,确定项目等级和奖励标准。其中,新产品一等奖可以得到3―10万元的奖励,技术难题攻关一等奖可以得到1―5万元的奖励,质量攻关一等奖可以得到0.3―1万元的奖励,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按利润总额的0.5―8%提取奖金,主要完成人奖金不低于总数的60―70%,并由总经理亲自颁发嘉奖令、证书及奖金。有效地激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增添了强大动力。

3、利用博士后工作站优势,发挥博士后作用

沈鼓集团公司为充分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发挥好博士后的作用,采取按企业确定的科研攻关课题选拔引进博士后的办法,引进企业急需的高级科技人才,从事风机前沿课题的开发研究,并对进入博土后工作站从事课题研究的博士后,按项目承包合同计算报酬,每月以津贴形式预支4000元。从而,使离心压缩机气动设计技术有重大突破,不但明显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保持了产品技术的先进性、领先性,同时也有效地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制周期。

四、注重人才资源培养开发,培育学习型组织

沈鼓之所以能够较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断地完善对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的同时,非常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学习、知识更新,把科技人员团队创建成学习型组织。在这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型”教育。

1、针对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提高型”教育

推进技术创新,必须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趋势,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新知识、新技术的技术创新骨干和带头人。沈鼓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到国外著名公司培训、学习、考察;
并多次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沈鼓举办新技术、新科学、新知识的讲座;
选派数十名技术人员赴上海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已培养硕士生十余名;
结合技术发展需要每年选送2―3名年青的优秀技术人员,带课题到大学深造。近五年,出国专门从事技术培训达120余人次,经过这些途径培养的科技人员,无论是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上,还是在与外国产品合作生产中都发挥出了关键性作用。

2、针对新知识薄弱的状况,进行“更新型”教育

沈鼓为提高科技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在国内举办新技术、新科学培训班,对各类技术人员进行多种专业技术培训,系统补充专业和理论知识;
鼓励并资助成人自学;
利用与各大院校密切联系及技术合作,结合新产品开发和科研项目等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2001年委托西安交通大学开办了压缩机设计班,培训沈鼓选送的24名设计人员。近五年,我们在国内共培训各类人员1500余人次。通过“更新型”教育,使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很好地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3、针对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复合型”教育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为适应这种要求,沈鼓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培训;
对专业管理人员开展产品技术讲座,培养机电一体化、机械与计算机、管理与计算机等复合型、多学科专业人才,达到工程技术人员懂管理,管理人员懂技术。通过复合型教育,很多人知识结构得到完善,研究视野更加宽阔,工作效率更加快捷,获得成果更为突出。同时,企业的人才结构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五、关心科技人员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较好地满足科技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沈鼓采取了多种措施,从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成就荣誉等不同方面和层次满足科技人员的需求,以达到预期目的。

1、改善住房条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后顾之忧

目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基本上都住进了双室,并有3/4住进了三居室;
新来的大学毕业生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安家费。为员工建立了娱乐室、乒乓球室、音像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使科技人员能安居乐业。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满意的工作条件

为使科技人员专心于创造才能的发挥,沈鼓对科技人员集中的设计部、研发部、制造部的工作环境进行了改造,为每名科技人员配备了先进的电脑,极大地方便了科技人员的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评选推荐相结合,大张旗鼓地表彰科技工作者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范文第4篇

一、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的意义及内容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职称能够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有效地加以反映。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也发现,职称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所以在进行职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同时还需要有正确的政策依据。在煤炭企业之中,职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对于单位内外的关系加以协调,同时协调各种行政事务,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地配置。而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职称管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于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
第二是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的管理;
第三是对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进行管理;
第四是对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进行管理;
第五是对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进行管理;
第六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管理。只有按照这六个方面的管理要求在煤炭企业之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这些人力资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策略

(一)重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

要想在新时期更好地在煤炭企业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要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对于“人才强企”的战略加以落实,从而使得煤炭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定期地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以及初始资格确定工作,从而为这些专业人员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煤炭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同时对于培养、考核、评审、聘任、使用和奖励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定加以细化,从而使得煤炭企业的职称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的科学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而且还能够使得基层单位明确职称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主要程序,同时也为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二)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标准

要想使得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还必须要有效地对于煤炭企业的职称评审标准加以完善,从而为企业树立起正确的评审导向。在进行职称评审的过程中,煤炭企业的评审委员会以及相应的办事机构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来对于评审标准有效地加以制定,并且在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来进行评审,使得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结果更加的科学和真实。煤炭企业还应该充分发挥职称?u审的杠杆作用,使得评审的环境能够得以净化,在企业之中形成良好的评审氛围,从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过程中,评委会必须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严格按照评审的标准以及要求来受理申报材料,并且认真地对于材料进行审核。在评审的过程中,评委会必须要严格实行评审例会制度,相应的阅卷以及答辩都必须要以评审委员会的形式集中进行,而且在评审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对于评审通过率加以控制,从而有效地确保职称评审的公正和公平。只有在煤炭企业之中有效地对于各项职称评审标准加以完善,才能够更好地使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有效地得以开展。

(三)保证评审的公开

煤炭企业在进行职称评审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得评审的透明度得以增强。首先,必须要做到政策公开,煤炭企业必须要对于所有涉及评审工作的政策进行全面的宣讲,确保符合评聘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对于评聘工作的原则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解,从而有效地明确评聘条件。其次,评审成果必须要公开,所有申报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成绩以及成果进行报告和公开,使得其成果审核能够得到有效地监督。最后,答辩必须要公开,在进行答辩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封闭式命题,采取领导、专家、答辩人员三位一体的方式来对于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检验和评价,而且在完成了评审之后还必须要对于评审的结果予以公开。

(四)加强对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煤炭企业之中,为了能够给予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晋升职称的条件,煤炭企业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专业技术人人员的培养。而要加强对于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首先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煤炭企业可以组织培训,也可以鼓励技术人员参与到地方政府培训活动之中,从而为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更多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其次是煤炭企业应该鼓励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当地政府机关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职称考试,通过考试来获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和执业资格。最后就是要注重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使得新入职的员工能够在煤炭企业之中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并且引导其明确自己的职称晋升目标,使得这些新入职的员工能够快速地成长,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进一步加强受聘后的管理和考核

在完成了对于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审之后,还必须要在其受聘之后对其有效地进行考核及管理,这也是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加强受聘后的管理和考核,也能够进一步巩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成果,从而使得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煤炭企业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之后,煤炭企业还应当鼓励其在技术上不断地学习。同时必须要建立起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受聘之后的考核制度,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来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也必须要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两种方式,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只有进一步加强受聘后的管理及考核,才能够使得煤炭企业技术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煤炭企业和煤炭生产。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三培养”工作,我镇专门成立了以镇领导班子为主的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对全镇家重点企业落实人员进行“三培养”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同时向各非公企业党组织下发了《开展“三培养”活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目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要求。

2、注重调查,明确对象。镇挂钩联系领导在各自联系的企业中,对培养对象进行了调查摸底:一是摸清企业业务技术骨干的基本情况,从中遴选出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有培养前途的业务技术骨干,将其作为党员的培养对象;
二是摸清企业党员的基本情况和技术特长,要把目前还不是业务技术骨干的党员作为培养对象,尤其是要把年轻党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三是摸员业务技术骨干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从中挑选出一批年纪轻、思想政治素质好、能引导和带领职工发展企业的优秀分子,将他们逐步培养成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或经营管理人员。全镇共排摸出培养对象人。我们通过逐企逐人的排摸,明确了培养对象,并按照企业党员发展双重推优机制、企业党员队伍素质提升机制、企业干部推荐考察机制的具体要求着手开展“三培养”工作。

三、依托载体、分类培养。企业人才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和丰富人才工作载体是做好企业人才工作的重要保证。我镇企业通过构建以党员为核心的工作载体,在企业党建“三培养”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亚厦控股集团公司党委建立了将党员骨干安置在经营管理的核心岗位,实现重要岗位由党员负责、重点项目由党员把关的激励载体、考核载体和保障载体,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高,申请入党人数由去年的3人猛增到今年的11名。该企业还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每年用于员工研修、进修、培训等的专项资金逾百万元,公司通过组织安排中高级研修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党课及先进事迹教育等分层次专题培训,加强了对内部员工的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和后备培养,近年来,先后有9位生产经营技术骨干走上了集团及下属公司领导岗位,其中6人是党员干部。

二、主要做法

1、思想认识再提高。在落实非公企业“三培养”工作中,要使非公企业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企业党员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
有利于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
有利于调动和激发企业党员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公司领导层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主动地开展工作。

2、党建水平再提高。镇党委要求各企业,结合各自经营管理工作特点,制定好的目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把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
出台好的机制:挖掘人才、用好人才、把党员培养成业务技术骨干;
引入好的载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把党员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或经营管理人员。

3、总结经验再提高。镇党委要求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培养标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要坚持动态管理,对不合适的人选要及时进行调整;
要坚持重点培养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在努力做好重点对象培养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其他党员、职工的教育引导和培训,促使其共同提高;
要坚持总结、完善、提高的总体思路,努力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当前企业实际的"三培养"成功做法,来全面提高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

三、初步成效

前阶段企业“三培养”活动的开展,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比较大的提高,随着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吸收和吸引了一大批的企业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据统计,今年全镇非公企业共有名入党积极份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名业务骨干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企业中层以上骨干中共产党员占%,他们在生产、经营、技改中起着“主心骨”的作用,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下步打算

开展企业党建"三培养"活动,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因企制宜,致力创新,讲求方式方法,注重实际效果。

1、创新方法、务求实效。下一步镇党委要致力于把这项活动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把这项活动与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突出对企业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切实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企业党员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企业党建工作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
把这项活动与加强企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起来,着眼于强素质的要求,开展以理论、技术、经营管理为重点的知识培训,狠抓培训质量,确保每个培养对象都能得到培训,取得预期效果。

推荐访问:技术人员 先进 工作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五篇】 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工作(精选5篇) 企业技术先进性描述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