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篇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篇

时间:2023-07-30 12:35:03 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第2篇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篇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2篇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程开甲是我国的物理学家,核试验科学技术创建者,“两弹一星”元勋。早年,拒绝导师的挽留,不畏艰险,以一颗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之心,投身于建设中国国防的伟大事业当中,直至晚年,任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的前线。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说:“我这辈子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学习程开甲同志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他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学习他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

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3篇

以赤诚之心,换感动你我

昨天,学校里组织我们去看“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我对其中三人的映象十分深刻。

第一个,是好医生吴孟平。对他的感动,源于他作为一个医生要拥有的""医者人心"。他的颂奖词,是;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为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是呀!他都九十岁了,却仍在手术台前忙碌,设生处地为病人着想,全心全力拯救病人的生命。他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虽然这些,仅仅是最基本的医生的守则呀。不过,现在能有几个医生能做到这点呢?对病人冷言冷语,开药能贵则贵,真不知道他们的良心去哪儿了。

我又想起吴孟超的话:“作为医生,没有能力为病人治病,是一种遗憾。”这才是真正的医者啊!

另一位,是张平宜。她是一个台湾人,却抛弃年薪百万的工作,来到海峡另一边深处——大营盘麻风村,只为履行自己的承诺,为这儿的孩子建一所学校。“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她让麻风村的孩子看见了世界对他们的温柔笑容,让他们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是孟佩杰,她只二十岁,同样是“90后”。但是,她却没有同样出生在这个年代的我们对物质的热切追求,对亲情的极度冷淡。“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不知为何,看着她灿烂的笑容,我的胸口总有种压抑之感,觉得这个姐姐太不容易了,心中淡淡的酸涩渐渐膨胀开来,想哭。她的笑容,很美丽,很从容,但也充满了艰辛。看着她,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地触动。

那些无私的人啊,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换来我们良心的谴责,用他们那颗不为回报的赤诚之心,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感动之花。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4篇

从他们身上,有人读出了感动的力量。20_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里,有90后,也有耄耋老人;有卖鸡蛋的大爷,也有两院院士。他们生逢不同的年代,守护着不同的岗位,坚守着不同的初心,却在“奉献”的精神世界中相遇,共同向我们传递着“利他”的价值观。他们拒绝诱惑,甘守清贫,付出了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这种力量,怎不让人泪流满面?

感动中国是一扇窗口。十七年来,上百位年度人物用伟岸的身姿,奠定了精神丰碑最坚实的底座。更多的人则从感动中汲取力量,用精神之光点亮自己前行的路。公交车上让座的年轻人,为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水的热心店长,春晚小品中那个春节不回家,在车站为大家排忧解难的铁路警察……他们也许永远登不上“感动中国”的舞台,却在“行动中国”的大舞台上,用热心,用担当,用奉献,温暖了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一朵朵浪花汇成了时代的巨浪。获奖者终究有限,但精神的奖杯在所有观众手中传递。十三亿中国人,人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烈火,这团烈火越烧越旺,化做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是咱们的靠山,这是咱们永远幸福的保证!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5篇

我的父母每天都很忙,白天工作,晚上还要照顾我,为我操碎了心。

记得有一天,妈妈完成了工作,回家又忙起家务活来,那一天明明是她的生日,可还是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看着妈妈干的腰酸背痛,可还是一个劲儿的干,我心里十分难过。还有爸爸,因为他每天工作的很晚才回来,回家后连饭都没吃就躺在床上睡着了。虽然他十分疲劳,可还是从那床上爬起来,去检查我的作业。错了,他就坐下来仔细给我讲解这道题的思路;对了,他从不表扬我,而是叫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

有一次,我发了高烧,那时正是晚上11点钟,妈妈知道了,又是给我吃药,又是给我量体温,我的体温竟然达到了39℃,可是吃完药过了一会儿,竟然还是39℃,妈妈见我高烧不退,连忙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说:“让你女儿先在医院打几天点滴吧,看一看能不能退烧。”妈妈听完后,就让我在病床上休息了,我就听妈妈的话,休息了。当我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妈妈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原来昨天一夜都是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妈妈见我醒了,:“现在还难受吗?我去给你找医生过来。”我说:“不难受了,我已经可以出院了。”妈妈听了,又给我量了一下体温,体温很正常,我就出院了。

我们要感恩父母一路走来对我们的扶持,学会感恩,不仅使自己感受到快乐,还能让受到我们感恩的人感受到快乐。所以,对自己感恩的人的爱,一定要勇敢的表达出来,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6篇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事,令人震撼。“人”之美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在这十位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两位――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适当培养了我,我把财产还给国家,是我最后的贡献。”这是卢老在他病前说的话。他是一位87岁的老科学家,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但却放弃。自己省吃俭用,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将毕生的储蓄都奉献给了国家,同时也将自己的躯体献了出去。就像他说的那样“一位科学家必须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更是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林多暗香,轻吹送余芳。“君从海岛来,送来兰花草。小草有芬芳,正如君之好。每次念君时,也送世人草。而今君虽去,芬芳到海角。”“兰小草”王钰,一位海岛医生,他匿名捐款十五年。他这样做,只因孩子小时被老人帮助过,他知恩厚报;只因一句捐款诺言,他至死遵循,世代兑现;只因报效国家,他默默无闻;更只因“祝天下善良的人们平安幸福。”

他们两个人,一位是中国科学院老院士――卢永根,以为是默默奉献的海岛医生――王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品质让我触感万分,也让我不禁想到的自己的生活――整天成天除了写作业以外就是沉迷于手机游戏之中,丝毫没有斗志,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

可是当我看完此节目后,看着那些和自己一样的平凡人却活出了不平凡的光彩,就让我自己内心中的羞愧不觉得流露出。我深深的反问自己:这样毫无滋味的生活,我还要继续吗?难道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的碌碌无为吗?不!当然不是,一定不能!

我要重拾斗志!即使不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伟人,像他们那样得到世人的赞美,那我也要努力。没准争争就能赢,拼拼就能成呢!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诠释自己的人生意义,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让我燃起斗志,披荆斩棘吧!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7篇

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含着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感受颇深!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
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好人!在20**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
有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有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有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有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有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年逝世的科学家师昌绪;有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以及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

20**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自天津的“同桌妈妈”陶艳波,她为了让失聪的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16年陪伴成为孩子的耳朵,用行动诠释了“母爱”二字。今年49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令陶艳波感到幸福和宽慰的是,今年6月,杨乃彬就要正式从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毕业,她16年的陪伴有了最好的“答案”。在大学里,杨乃彬和所有正常学子一样,已经通过了60多门科目的考试,每年都能拿两个奖学金,学习非常刻苦,这其中,陶艳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令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打击。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到北京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成为孩子的同桌,帮孩子记笔记。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四,母子二人一起学习。而乃彬也坚强地依靠辨认老师的唇语加看妈妈的笔记学习即将顺利完成学业。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现在,陶艳波最盼望的是孩子能有份好的工作。而乃彬则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参加完颁奖晚会,陶艳波告诉记者,很多家庭因为孩子有残疾而遗弃孩子,她想用行动告诉更多人,只要有一线希望,身为父母就千万别放弃。“就算全天下都瞧不起我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拥抱他、欣赏他。” 是她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母爱无私与伟大!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向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学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这些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传承下去、传播开来,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8篇

这一次,我要感谢的不是和蔼可亲的老师,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更不是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是一个在烈日下为人民执法,在严寒的冬天忠于职守的人!是的,他是警察的叔叔。

记得有一次,雷电交加,雷雨交加的时候,我刚要从作文班走回家。看着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我无奈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雨下得太快了,我措手不及。

"嘿,嘿……"雨点似乎也在嘲笑我:"谁叫你不要有脑子,不要带伞呢?"我心灰意冷,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双手抱着大腿,看着这个无情的世界。这时,一个小黑点向这边移动,越来越近。关门,关门!哦,是警察叔叔。"姑娘!"一开始我右手脏兮兮的站起来,开始感到不安:"我犯了什么法?""你不回家吗?""我,我没有伞。""那,给吧!"他一手把他唯一的伞递给我,我颤抖着接过。"那你怎么办?"他开怀大笑。"我习惯了,所以不怕。"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迎着风雨跑了。我盯着那个身影,忍不住流下清泪。

还有一次,我妈骑车带我去学校,但是老天对我不公平。我自行车的轮胎坏了。我在车旁焦急地踱来踱去,有时拿出手表看时间,有时低头看不能用的轮胎。"怎么办?怎么办?今天是星期一!"这时,警察叔叔开着电动车过来了,马上对妈妈说:"姐姐,让我帮你送孩子上学,回家吧!"但是.我妈还没说完,警察叔叔就把我拉进车里,说:"再见,妈妈!"我朝她笑了笑,妈妈如释重负地笑了。

我谢谢你,警察叔叔!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9篇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XX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0篇

每一年的开学,我们都会收看《感动中国》,这会让我们懂得很多,让我们知道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

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人物就是其美多吉。他是一位开邮车的司机,邮车我们都知道,里面装满了邮件,报纸,可以让山区里的人也知道外面的生活。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汉族的,是的,他是藏族的。

藏族是一个地区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在下雪天,山路特别难走,很容易滑倒。这辆邮车在艰难的行驶着,其美多吉要把全身的精力都投入到开车上,一旦出现危险,就会车毁人亡。再一次运送中,发生了雪崩,一个巨大的雪球与车身擦肩而过,这是多么危险。他们只能在风雪中吃饭,他们已经习惯了。20XX年的一次运送,途中遭到劫匪抢劫,他为了阻止劫匪,身上挨了整整17刀。当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车有人守吗?”他已经这样了,心里想的还是邮车,可见他对邮车这种热爱是多么强烈啊!

说实话,我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热爱邮车,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他就不害怕吗?他就不担心自己的安慰吗?他就不感到害怕吗?我心中涌上来了种种问题,知道影片结束,我的问题还是不明白。或许,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心里有个照应,因为这一车上满载了人们的期望,他不能把所有人的期望都毁灭。

每次观看《感动中国》,心中总有一种澎湃,总有一丝激动,当危险的音乐响起,我们的心也会随着影片紧张,当他们遇到了事情,我们也会热泪盈眶。20XX年致敬:改革先锋。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1篇

20_年_月_日晚8点,《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四川木里火灾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扑火人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浙江省嘉兴市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等人获得“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一座城,感动一个国家,也感动了14亿中国人,他们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实至名归。大半生献给莫高窟的樊锦诗,“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功业凝成糖丸一粒”的顾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劫难,何其伟哉!“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颗心爱国爱港,是美心,更是良心;从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岗位中,则是我辈责任。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2篇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中国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3篇

每年春节过后,中国十大风云人物颁奖典礼都会把我抱在身边,影响无数人的心灵,让我感动了好久,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个想法让我回到了今年的领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笔,小心翼翼地写下他们的名字。感动中国人民的排雷战士杜,与打黑除恶的老战士鲁,勤俭节约,捐赠给家乡八十多岁的老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在农村接了80后老师张玉坤。师范毕业后,张宇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做民办教师,月薪30元,工作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上全是山路,到处都是泥泞的荆棘。他用杆子把学生的课本和文具挑进山里和学校里。看着张宇在电视上滚挑沉重的课本,艰难的走在山路上,我的眼睛湿了。他不仅仅是在挑课本,更是山里孩子的希望!80后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大几岁。最后,我听白为他读了的获奖感言。写的是这样的:窄极惹山镇前途;长凳很宽,能让孩子们的心保持稳定。

是的,多么精彩的获奖感言,张玉国。我会永远记得这个名字。你是河南人的骄傲。你虽然平凡,却是最伟大的。你展现了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每一个中国人,激励我,努力工作,追求我的梦想!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4篇

“艾岩,你离我远一点。”

20__年10月11日,在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区,27岁的杜富国在发现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对战友艾岩这么说。

67式手榴弹,全弹质量600克,主装药38克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9米,破片离炸点80米以外仍有杀伤威力。

“没有他,我可能连命都没了。”

在拆弹时,“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将杜富国炸成重伤,防护服也被撕得粉碎。在这瞬间,杜富国下意识地往离炸弹仅有2米的艾岩一侧倒下,使得战友艾岩只受了面部的一些擦伤。艾岩回忆起这件事时这么说。

杜富国受治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爆炸时离自己最近的战友艾岩的情况。说到艾岩没事时,他才安心。

“我想回去,想和你们一起把这些雷扫完。”

杜富国躺在病床上,请求战友们给他打饭时多打一些肉和蔬菜,为的是尽快把肉长好,和战友们一起继续排雷。

可他不知道,为了他的生命,他不得不将他的两个眼球和两只手统统放弃。

“终于大家都安全了。”

当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趟过那曾经布满地雷炸弹的雷区时,这证明这块土地已经安全。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杜富国很欣慰,很开心。

他始终心系着国家,战友,百姓,即使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你退后,让我来。”这不仅是一个军人对战友的保护,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肩上所扛的责任。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5篇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做了应该做的一点小事,感谢全国人民给我的褒奖。”对于自己入选“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快递小哥汪勇如是说。

疫情来袭,快递员汪勇搭建起了一条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线:一个人做志愿者,主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成立30人的志愿者车队,解决医护人员出行难题;办“志愿者餐厅”,解决医护人员吃饭问题;为医护人员购买各种生活物资,解决医护人员各种需求……疫情期间,汪勇用行动带动起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医护人员的“后勤大管家”。

“始终设身处地的为医护人员着想,如果我是他们,我会需要什么,我可能需要什么。”汪勇说,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就是这样围绕医护人员的需求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搜集物资。

“那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认可和支持,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汪勇说,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都是平凡人,但危险面前,总要有人站出来,勇敢担起责任,做一个“平凡英雄”。

汪勇的义举感动众人,被誉为“生命摆渡人”。国家邮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递员”称号,顺丰公司破例为他“连升三级”,他还入选了20_年“诚信之星”……

疫情结束后,汪勇继续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资源,传递着更多爱心。“能帮助别人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汪勇说,未来,他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将更多精力投向公益事业,帮助更多的人。

展望新的一年,汪勇说,继续踏实工作,也希望能多陪陪家人,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6篇

同学们,假如你手里有一束鲜花,你会送给谁?是给妈妈?还是老师?还是那些抗疫英雄?

如果我手里有一束鲜花,我要把鲜花送给妈妈。因为是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是妈妈教我走路教我说话,是妈妈把我当成宝贝关心我的冷暖,是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焦急的寸步不离的守候在我身边,直到我好了她才放心的离去。

如果我手里有一束鲜花,我要把鲜花送给老师。因为是老师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领到了知识的殿堂。教我知识,教我做人。当我遇到不会的题时是她——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直到我会了为止。老师是唯一一个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时刻关心我的人。

如果我手里有一束鲜花,我要把鲜花送给那些抗议英雄。送给以钟南山爷爷为首的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抗议前线。他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可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了爱的屏障,让我们与病毒隔离,与健康拥抱。他们是20XX当之无愧的英雄。

是妈妈、是老师、是抗议英雄。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妈妈、感恩老师、感恩抗议英雄!感恩所有人!把感恩与报答融合于人生。保持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那样冬天将不会寒冷。黑夜将不会漫长!世界就会像春天一样处处阳光普照、处处鲜花盛开!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7篇

从我家,到学校中,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马路,小马路非常窄,但是,政府又不肯出钱来修,所以,车辆、人过这个马路的时候,都要倒霉。每天,我上学的时候,都必须要过马路。警察叔叔可帮了我不少忙。

那天早上,我从家里出来去上学,走到这个马路边,看到这个马路上尘土飞扬,车子一辆接一辆,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故意这么做似的,根本不在乎我们这些要过马路的小学生,马路的中间,有一个胖胖的警察,还有一个瘦警察和他在一起。他们在车辆中间穿梭,用那带着白色手套的手,指挥着车辆的行使,遇到一些没有驾驶证的司机,他就毫不留情的把他们的车子扣留下来,一点儿都不顾那些司机们的面子,我想喊警察叔叔来帮我们,但是,又怕这无济于事,所以,我想:"喊别人帮忙,还不如自己过马路。"于是,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对着飞奔的车子大声喊"停",但是,车子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跑得更快了。谁知道,我们的叫声让警察听到了,他把两手一挥,左边的车子全部停了下来,然后用让右边的车子停了下来,让我们先走,我们连忙过了马路,对警察叔叔说:"谢谢警察叔叔!"他却忙着又让车子安全行使了。

一天,我趁车辆不多的时候,过了马路,只看到了一个警察在指挥,我奇怪的看了似四周,原来那个警察正在看一个司机的驾驶证:"不行,驾驶证没有怎么能让你开车呢?要把车子扣留!"那个男子戴着一个墨镜,讨好地说:"哎呀,警察同志,你就给我一个面子吧!没有驾驶证,又有什么关系呢?来抽烟!"男子给了警察一包中华烟,警察叔叔拒绝了,那个男子浑身解数,最终车子还是被扣留了下来。

我对那位叔叔表示由衷地感谢,您让那些没有驾驶证的人不能开车,保证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人民群众会感谢您的。我代表我们全体少先队员,感谢您!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8篇

从小到大,我的母亲经常对我说,“要做一个男人,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否则我们就不配做一个男人。”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所以我半懂半懂地点点头。现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

不久前,我正在家里看电视。那时,电影《妈妈再爱我》正在电视上播放。虽然主人公志强家境贫寒,依靠母亲生活,但他很懂事。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总是试着帮妈妈分担家务。我被它的丰富和感人的内容感动了。我觉得我好像打翻了那个五味瓶。一切味道好。与志强相比,我生活在一个蜜罐里,有衣服可以伸手,有饭可以张口。我最羞愧的是我有一个小麻烦和我的父母发脾气。看完电视后,我想从现在开始成为一个感恩的孩子。所以我开始打扫房子。首先我把东西放在客厅里整理好,然后我拿出扫帚扫地,“咳咳咳”!对我来说,要把家里所有的灰尘都搬到我的嘴里和鼻子里是很困难的。扫地之后,我开始拖地。沉重的拖把给我带来许多负担。当我完成后,我去打扫我的妈妈和爸爸的房间。一轮之后,我累坏了。我终于明白了男人打扫房间是多么的困难,而他的母亲一周打扫几次又是多么的困难。

“妈妈,以后我会孝顺你的。”你不必再为我担心了。”在这里我真诚地对您说:“谢谢您,妈妈,您辛苦了!”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滴水之恩,应由泉源报之”这句话。但90年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恩典,也不知道如何感受恩典。6月12日,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感恩节活动。让爱照亮我们的生活。它教会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如何感恩。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乐的时代,周围有父母的爱,同学的帮助,朋友的友谊和老师的教诲……但这一切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19篇

一个小小的岛屿,20年的坚守,对心性的考验,对国家的忠诚,对责任的重视,成就了他——————感动中国20XX年度获奖人物李文波。

李文波,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可是在它之下,却藏着一颗勇敢的心。

从他的言语中,我读出了他对永暑礁的感情,也是他对责任的重视。换了别人,在寂寞的煎熬下,在沉重的工作下,早就想尽办法离开了。可他,本可去更好岗位的李文波,选择了留下,这一点,他和辛弃疾是多么相像,他们都是那么的爱国!

他曾在惊涛骇浪中测量数据,尽管冒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数据更准确。我知道,在他心中,是责任。

他曾在房内阅读气象学直到12点,只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他一定在想,只有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尽点滴的一份力。

扪心自问,如果换了我,我做不到。这比上学可怕,远比上学、考试更加艰难。他能在如此困难的环境里坚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把相对容易的学习做好?

据李文波说,曾经上岛的军犬未过几个月,都疯了。而人,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呢?更何况,还是足足20年!

难以理解,连他自己都说岛上烦闷无聊。可他,又为何对小岛如此眷念?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那是因为,忠诚重于山。

一个人,就是一条国境线。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我想李文波仍会选择这条路。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 第20篇

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察叔叔,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勇敢的,值得我敬佩的人。

那天下午,我乘坐3路车回家。车上人很多,挤来挤去的。一个穿白色上衣、黑色牛仔裤,头发染烫成黄色的年轻人也上了车。我想这个人流里流气、贼眉鼠眼的,肯定不怀好意。

果然,他盯上了一位叔叔。那位叔叔的钱包露了一角。这个坏家伙靠近叔叔的身边,试着把手慢慢地伸向钱包,那位叔叔丝毫没有察觉。我发现那人的手有些颤抖,可能是第一次干这种勾当,做贼心虚吧。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手,干咳了一声。他发现我在看着他,赶紧把手缩了回去,但还是拿眼睛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急忙若无其事地把头转了过来。

后来,我又情不自禁地转过头去,只见那个年轻人已经得手了,正转身要下车。

"嘿,小伙子,上哪儿去?"这时,有人大声地问。循声望去,原来是隔三差五在我们学校门口执勤的警察叔叔。他浓眉大眼,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今天穿着便衣,还真没认出他来。

"下车呗!"小偷显然有点慌张。

"呦,口袋还鼓鼓的嘛!什么东西?"民警叔叔带着微笑说。原来这小偷的行为,早已在这位民警叔叔的监控当中。

"没……没有。"年轻人更紧张了,连说话都结巴了。

"我的钱包不见了!"只见刚才被偷钱包的叔叔叫了起来。

小偷见势不妙,正想溜走。被民警叔叔一把抓住,一手反扣他的双手,一手掏出锃亮的手铐,"咔嚓"一声锁住了。

民警叔叔从他的口袋里掏出钱包,归还了失主。

这位民警叔叔漂亮的擒拿术,真让我佩服。他的光辉形象已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推荐访问:观后感 感动中国 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篇 感动中国人物2023观后感(推荐20篇)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