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共同富裕 > 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13篇)

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13篇)

时间:2022-11-22 19:45:03 共同富裕 来源:网友投稿

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13篇)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论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国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13篇),供大家参考。

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13篇)

篇一: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论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国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对共同富裕的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部分和整体的逐步富裕;是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

  小康社会

  普遍富裕

  差别富裕

  全面富裕

  逐步富裕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围绕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思想有一个更加清晰和科学的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把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因此,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全面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质内涵。

  一、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社会成员的富裕,其要旨在于要实现普遍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占有、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人民获得财富的公平权利;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证人民享有共同致富的权利。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

  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没有差别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邓小平正是基于对共同富裕中所蕴含的差别富裕内涵的揭示,才勾画出先富、共富的战略构想,开辟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二、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

  活的富裕,这种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

  邓小平在谈到小康目标时,用的是“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概念。同样,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也不单是一个物质上富裕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物质生活在内的、体现社会成员各方面生活富裕在内的综合概念。也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人的追求就会向精神生活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全面提高的问题。事实上,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裕以后,精神生活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

  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

  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惰性、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社会的发展日益表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还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共同富裕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

  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邓小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根源于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所以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并且它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与同步富裕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从逐步富裕的方法上来看,它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实行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即:一方面鼓励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加快全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帮助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即充分发挥市

  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再次分配应注重公平,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在处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四、共同富裕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

  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再前进、社会就至此停滞了。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不单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问题,而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的目的全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是指共同富裕本身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并把人类引入共产主义阶段共同富裕的大门。

  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性,也是由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无止境性决定的。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所谓理想,在今天是实现低层次的共同富裕,在明天就是追求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只要人类还在,理想就不会湮灭,对富裕的向往和追求就不会停止。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刻内涵。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实现“五个

  统筹”。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对共同富裕思想有全面、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用它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定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论文在线:s://

篇二: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实现共同富裕是

  试题:

  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本质资料

  答案:ABD【相关阅读】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透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忙最终到达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资料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忙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基本内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社会成员的富裕,其要旨在于要实现普遍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样的决定,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务必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占有、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务必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人民获得财富的公平权利;务必加强宏观调控,保证人民享有共同致富的权利。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用心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带给示范。没有差别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用心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邓小平正是基于对共同富裕中所蕴含的差别富裕内涵的揭示,才勾画出先富、共富的战略构想,开辟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资料。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与现代礼貌是相背离的。高度的物质礼貌和高度的精神礼貌,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资料,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资料。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礼貌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礼貌。”他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礼貌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

  邓小平在谈到小康目标时,用的是“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概念。同样,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也不单是一个物质上富裕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物质生活在内的、体现社会成员各方面生活富裕在内的综合概念。也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必须的逻辑关系的。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务必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人的追求就会向精神生活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资料。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全面提高的问题。事实上,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裕以后,精神生活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务必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构成礼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依托,闲暇时间不仅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惰性、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社会的发展日益证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用心进取的意志。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还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富裕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

  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那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透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忙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邓小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根源于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所以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并且它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与同步富裕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从逐步富裕的方法上来看,它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实行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透过用心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即:一方面鼓励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加快全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帮忙欠发达地区个性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即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透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再次分配应注重公平,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在处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共同富裕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

  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再前进、社会就至此停滞了。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资料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这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这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那里的“最终到达共同富裕”,并不单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问题,而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的目的全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是指共同富裕本身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并把人类引入共产主义阶段共同富裕的大门。

  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性,也是由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无止境性决定的。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在必须好处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所谓理想,在这天是实现低层次的共同富裕,在明天就是追求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只要人类还在,理想就不会湮灭,对富裕的向往和追求就不会停止。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刻内涵。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实现“五个统筹”。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对共同富裕思想有全面、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用它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定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共同富裕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就应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来定义。富就是表示占有财产多,富裕表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多。贫困就是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少。“共同富裕”是人民大众最终到达富裕,但绝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

  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忙后富的,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那些声称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就是绝对平均主义的说法是错误而片面的。

  “平均主义”是平均消费生存资料,或者说是平均拥有生存资料,也就是平均拥有社会财富。但在历史的事例中,洪秀全均尝试过实行平均主义,但是他们所实施的平均主义的原则是同步富裕,其过分的追求了主观的完全同步性。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平均主义”的代名词,“共同富裕”也显然不同于“同步富裕”。

篇三: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解析

  本文介绍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共同富裕”理论的实际影响,提出了新时期面对贫富差距的对策:增强中央的权威;加强法制建设与法制教育。

  标签:

  邓小平;共同富裕;贫富差距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想要创造生产力,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出了新的实现方法,为当时普遍贫穷的新中国指出了发展道路,有效地盘活了中国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深入正确地理解与看待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并用今人智慧解决当下的难题,推动中国更好地发展,是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发展概况

  邓小平最早提出“共同富裕”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地示范力量。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已经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可以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百废待兴。

  随后,邓小平在不同的讲话中逐渐完善了“共同富裕”理论。在1980年的《目前的形式和任务》中,邓小平说道:“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在先富的范围里,由1978年的“一部分工人农民”变为了“一部分人”,将更多的人包括进了先富的范围。而在1983年的讲话中说道:“在谈到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时说: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很显然,“一部分人”的划分更加详细了,在农村与城市都有。先富带后富不只是对于人群,对于地区邓小平同样有自己的看法。在1984年的《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邓小平谈道:“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就又明确了“一部分地方”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不仅交通便利,更能吸收大批华侨资金、港台资金,因此当时选择沿海地区作为首先开放的地区。

  而当沿海地区的确富起来后,“先富”已经实现,“后富”便也提上日程。在1990年,《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中,邓小平强调:“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某些技术转让。”可以看出在“先富”取得成效后,邓小平开始思考怎样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大众了,到底该怎样才能让“先富带后富”。这时共同富裕

篇四: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及其践行价值

  作者:李炳炎

  杨善奇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其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其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2-0020-0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尽管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但随着空想社会主义被改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共同富裕的理想才变为科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了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这个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上述是邓小平讲话、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尽管20世纪的中国人对于富裕和贫穷有深刻的感性体验,但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对待贫富问题长时间陷入理性的迷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还按战争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把国人排列到穷人和富人、好人和坏人的方阵中:穷人者,好人也;富人者,坏人也。于是,人人忌富、怕富,谈“富”色变。“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灾难。?*****?就更不用说了”[1](P115)。由此造成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发展到后来好像越穷越革命、越穷越社会主义,贫穷成了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富裕成了谬误和罪恶的渊薮。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这个根本性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

  邓小平深刻批判了“***”主张的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他指出: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2](P312)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P52-53);“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P265)。他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P14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36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在上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中,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统一起来,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这是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共同富裕的构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干。

  (二)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直接目的。剥削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被消灭。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剥削制度早就被消灭了,但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还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对奴役劳动者行为依法进行有力打击,对收入差距扩大适当加以限制和调整,新中国成立后早已绝迹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有可能死灰复燃,也可能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强,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P111)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他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1](P172)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如果走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绝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穷的前提,只有消除贫穷才能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消灭贫穷。他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P128);“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2](P128)。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但其中有一个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82)邓小平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和“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看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强调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本来就应该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

  邓小平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原因。首先,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116)其次,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来的,贫穷的现实决定我们首先要消灭贫穷。邓小平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10)同时,我们现在搞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1](P265)。另外,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叫共产主义[1](P137),而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他指出,从来就没有贫穷的共产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P52-53)。

  2.发展生产力能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这就意味着: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典型的共同富裕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最完美、最典范的表现形式;第二,既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准备基础;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阶段的目标;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又是共同富裕的完美形态,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P137)。根据以上分析,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原则的高度:“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P172),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加以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方面,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然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四)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对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讲得最多、最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是对共同富裕的一种规律性认识。在这个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切入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1](P155)。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新办法”。

  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第一,共同富裕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才能逐步实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这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由于历史、地理、传统和文化等原因,我国现实生产力存在着多层次、非均衡的特点,物质基础、资金积累、生产条件、劳动资源都不一样。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先发展,条件差的创造条件、逐步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除差别。第三,在我国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第四,就劳动者个体而言,人们的智力、体力和技能不同,所处的环境、地区和就业部门、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一样。总之,由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方式等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

  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拉大了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但终究是我国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开始,是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部分先富说到底只能是手段、途径而非目的,不能总是停留在部分富裕阶段,让部分人富裕而另一部分人贫穷。所以,邓小平随后又及时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P277-278)可见,“两个大局”是对一个大政策的深化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步骤性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是搞两极分化,不会产生两极分化,也不容许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邓小平对先富和两极分化的关系给予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路。他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1](P374)“对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P111)先富帮后富是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先富起来的个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当然,国家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保护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合法利益,不允许随便向他们搞摊派、拉赞助,随便吃大户。

  当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收入分配有可能出现差距过大甚至是两极分化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强调一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和收入差距过大起到巨大作用,“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4](P470)。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和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一)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

  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有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第一,实现共同富裕为人民。邓小平一再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P15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P255)。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就是说,人民应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实现最大的权益。第二,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力量。邓小平反复讲,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P380)第三,一切遵从人民的意愿。邓小平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提出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嘱一定要“聚精会神地做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1](P312)。他说:“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1](P381)

  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的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标准是其深刻蕴含着的本质与核心。我们党进一步强化这种本质与核心,提出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与此是完全相通、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始终贯彻着人民是主体、人民是主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内涵顺理成章的引申和升华。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共产党人竭尽全力奋斗的最高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始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要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准则。这就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由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了党要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二)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认为发展(首先是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他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两大文明都建设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由此可见,邓小平所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党对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认识日益提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全面发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向我们指明,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在物质生活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就更迫切得到相应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向富裕、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协调推进。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注重“三大文明”一起抓,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既强调“富裕”又强调“共同”,其实质是反对和防止两极分化,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富裕美好的生活。但“共同”不是“同步”,更不是“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的最终目标,其实现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具体途径是“先富带后富”和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协调则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强化。

  从上述构想可以看出,拉开收入差距是为了最终消灭差距,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尽管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东西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期,它可能有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不好,社会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的动荡。针对新的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整力度、实现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突出强调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已经决定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一是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决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通过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基础上,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尽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高最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中,统筹与协调的力度在加大,我国经济社会将在更高层次上稳步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一,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邓小平指出:“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但是要强调一点,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2](P196)他认为“大跃进”式的高速度是以牺牲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代价的,不仅没有给经济建设带来真正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他强调一定要注重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发展速度既快、经济效益又好的新路子。其二,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2](P163-164)所以,他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合理利用资源。其三,强调运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1](P279),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多次讲“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1](P183),强调“要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P129),并且“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1](P378)中国的发展方式既要立足国情、立足当前,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高新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合理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较低的消耗求得最好的质量、最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关于两极分化的观点

  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本质的范畴,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针对两极分化指出:“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6](P781-782)资本主义积累“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6](P708)。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现实可以得出结论:两极分化是体现社会本质的阶级范畴,它表明社会出现了一个阶级,他们人数不多却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作为统治生产者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无偿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同时,广大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从而产生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两极,一极是资本家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因此,两极分化与阶级分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

  (二)共同富裕理论是正确处理收入差距扩大的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是正确处理分配矛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认识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是否正常?应不应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必须深入理解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客观认识适度拉开收入差距的必要性。首先,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背景。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扩大是反对平均主义的需要。邓小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2](P152)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结束不久,国民经济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社会上“仇富”和“左”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摧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全国人民处于共同贫困之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枷锁,收入差距拉开对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后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拉开、贫富差距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分配领域的矛盾,但这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不会有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人民的丰衣足食,没有收入差距的适度扩大就不会有城市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适度拉开分配差距是打破平均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措施,收入差距适度拉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已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邓小平既主张适度拉开收入差距以不断刺激劳动效率,又反对分配差距过大以免造成两极分化,且提出先富应当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主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认为应当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合理的限度是什么,目前我国贫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差距是否处于合理范围?思考这些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国际经验数据对比。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基尼系数小于0.2,这个指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收入分配呈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尼系数逐渐变化,1981年~1989年从0.288上升到0.349,1989年以后迅速持续上升,目前达0.53或0.54,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库兹涅茨提出著名的“倒U假说”认为,分配差距的变化通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阿鲁瓦利亚将60个国家区分为低收入国、中下收入国、中上收入国、市场经济工业国四大类,认为中下收入国家基尼系数最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是塞拉利昂、巴西、危地马拉、南非和巴拉圭等,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则远低于这些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1997年为0.408,英国1991年为0.361,法国1995年为0.327。大体印证了上述结论。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要求,也印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客观真理性。我国正处于中下收入水平,基尼系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有升高的可能性。第三,我国的国情。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有重人情、讲平均的传统,比较侧重于公平。同样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本基尼系数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也低于经济水平大体相当的拉美国家。考虑东方文化的背景,我国不可能容纳高收入差距,必须将城乡总体基尼系数控制在0.5以内。

  (三)共同富裕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处理两极分化的理论依据

  防止两极分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收入差距已处于非正常范围之内,而且近年还在持续扩大,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正在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经济分化的功能,极易引起社会分配矛盾加剧和两极分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经历过两极分化的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如果国家调控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反对任凭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收入差距的倾向,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基尼系数的下降不仅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且往往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19世纪欧洲广泛的罢工浪潮和近年来部分拉美国家的动乱都说明了这一点。拉美的事实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家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凭两极分化存在,最终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危及社会经济发展。

  邓小平早就非常关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1992年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7](P1356-1357)1993年进一步强调,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7](P1364)。在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有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严重性、克服的艰巨性、解决的可能性、分配调节政策的合理性等都有涉及,这为我们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提供了指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邓小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而分配方式直接决定着社会成员财富的多少,即社会成员的贫富状况。邓小平认为,除了制定政策时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以外,还必须从社会经济制度上予以保证,而且只有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保障才是最根本的保障。邓小平把这一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的保障的思想。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邓小平首先看到了与贫富差距直接相连的分配制度,认为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的直接起因是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能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邓小平在1985年6月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1](P64)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公有制决定的,邓小平沿着这条思路在1984年10月预言,“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1](P90-91),因为我们“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1](P91)。当他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对保证“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具有决定作用时断言:“在本世纪内最后的十六年,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1](P91)1985年以后,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保障的思想,并先后四次直接把“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是在1985年全国科技大会期间,邓小平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1](P110);“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P111)。第二次是1985年8月28日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P138)这里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虽然没直接说共同富裕,但是从共同富裕的反面来说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他还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P139)显然,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预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第三次是1985年9月23日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第四次是1985年10月23日,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邓小平深知,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就成为泡影,“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1](P149)。显然,这句话是他对二者联系的最集中的表述。在1992年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概括进去,但把公有制主体地位导致的结果即“消除两极分化”概括进去了。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消除两极分化,也才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文杰

篇五: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所谓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归宿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条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现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先富带后富,鼓励一部分的人或地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部分的人或地区富起来。这么一来,也就难免出现一些人利用它,进行剥削行为,也很容易走上两极分化的道路,从而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除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之外还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走向。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未主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不高两极分化。当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再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那么,在中国,要怎样才能小妹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呢?

  首先,想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有些人尚不觉悟的今天,最起码要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未主体,决不能让资本家们做大,做强,否则,用和平手段消灭剥削就是一句空话。

  再者,想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话大力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本质,导正人民的思想,使其不出现剥削他人的错误想法,影响其形成共同富裕的思想,使其不至于独善其身而造成两极分化的出现。鼓励先富者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先付带后富。

  总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能完全脱离其他两个基本点而单独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因为,如果部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并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那么,客观上也就不可能会真正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样,如果不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难以行得通、立得住,它所导致的只能是普遍贫穷。而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篇六: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论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国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对共同富裕的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部分和整体的逐步富裕;是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

  小康社会

  普遍富裕

  差别富裕

  全面富裕

  逐步富裕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围绕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思想有一个更加清晰和科学的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把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因此,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全面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质内涵。

  一、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社会成员的富裕,其要旨在于要实现普遍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占有、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人民获得财富的公平权利;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证人民享有共同致富的权利。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

  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没有差别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邓小平正是基于对共同富裕中所蕴含的差别富裕内涵的揭示,才勾画出先富、共富的战略构想,开辟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二、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

  活的富裕,这种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

  邓小平在谈到小康目标时,用的是“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概念。同样,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也不单是一个物质上富裕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物质生活在内的、体现社会成员各方面生活富裕在内的综合概念。也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人的追求就会向精神生活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全面提高的问题。事实上,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裕以后,精神生活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

  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

  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惰性、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社会的发展日益表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还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共同富裕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

  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邓小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根源于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所以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并且它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与同步富裕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从逐步富裕的方法上来看,它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实行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即:一方面鼓励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加快全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帮助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即充分发挥市

  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再次分配应注重公平,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在处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四、共同富裕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

  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再前进、社会就至此停滞了。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不单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问题,而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的目的全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是指共同富裕本身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并把人类引入共产主义阶段共同富裕的大门。

  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性,也是由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无止境性决定的。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所谓理想,在今天是实现低层次的共同富裕,在明天就是追求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只要人类还在,理想就不会湮灭,对富裕的向往和追求就不会停止。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刻内涵。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实现“五个

  统筹”。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对共同富裕思想有全面、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用它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定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论文在线:s://

篇七: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及其践行价值

  作者:李炳炎

  杨善奇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其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其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2-0020-0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尽管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但随着空想社会主义被改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共同富裕的理想才变为科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了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这个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上述是邓小平讲话、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尽管20世纪的中国人对于富裕和贫穷有深刻的感性体验,但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对待贫富问题长时间陷入理性的迷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还按战争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把国人排列到穷人和富人、好人和坏人的方阵中:穷人者,好人也;富人者,坏人也。于是,人人忌富、怕富,谈“富”色变。“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灾难。?*****?就更不用说了”[1](P115)。由此造成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发展到后来好像越穷越革命、越穷越社会主义,贫穷成了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富裕成了谬误和罪恶的渊薮。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这个根本性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

  邓小平深刻批判了“***”主张的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他指出: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2](P312)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P52-53);“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P265)。他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P14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36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在上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中,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统一起来,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这是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共同富裕的构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干。

  (二)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直接目的。剥削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被消灭。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剥削制度早就被消灭了,但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还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对奴役劳动者行为依法进行有力打击,对收入差距扩大适当加以限制和调整,新中国成立后早已绝迹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有可能死灰复燃,也可能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强,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P111)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他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1](P172)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如果走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绝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穷的前提,只有消除贫穷才能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消灭贫穷。他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P128);“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2](P128)。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但其中有一个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82)邓小平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和“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看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强调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本来就应该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

  邓小平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原因。首先,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116)其次,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来的,贫穷的现实决定我们首先要消灭贫穷。邓小平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10)同时,我们现在搞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1](P265)。另外,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叫共产主义[1](P137),而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他指出,从来就没有贫穷的共产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P52-53)。

  2.发展生产力能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这就意味着: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典型的共同富裕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最完美、最典范的表现形式;第二,既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准备基础;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阶段的目标;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又是共同富裕的完美形态,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P137)。根据以上分析,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原则的高度:“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P172),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加以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方面,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然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四)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对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讲得最多、最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是对共同富裕的一种规律性认识。在这个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切入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1](P155)。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新办法”。

  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第一,共同富裕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才能逐步实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这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由于历史、地理、传统和文化等原因,我国现实生产力存在着多层次、非均衡的特点,物质基础、资金积累、生产条件、劳动资源都不一样。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先发展,条件差的创造条件、逐步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除差别。第三,在我国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第四,就劳动者个体而言,人们的智力、体力和技能不同,所处的环境、地区和就业部门、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一样。总之,由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方式等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

  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拉大了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但终究是我国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开始,是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部分先富说到底只能是手段、途径而非目的,不能总是停留在部分富裕阶段,让部分人富裕而另一部分人贫穷。所以,邓小平随后又及时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P277-278)可见,“两个大局”是对一个大政策的深化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步骤性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是搞两极分化,不会产生两极分化,也不容许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邓小平对先富和两极分化的关系给予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路。他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1](P374)“对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P111)先富帮后富是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先富起来的个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当然,国家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保护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合法利益,不允许随便向他们搞摊派、拉赞助,随便吃大户。

  当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收入分配有可能出现差距过大甚至是两极分化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强调一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和收入差距过大起到巨大作用,“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4](P470)。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和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一)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

  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有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第一,实现共同富裕为人民。邓小平一再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P15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P255)。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就是说,人民应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实现最大的权益。第二,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力量。邓小平反复讲,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P380)第三,一切遵从人民的意愿。邓小平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提出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嘱一定要“聚精会神地做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1](P312)。他说:“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1](P381)

  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的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标准是其深刻蕴含着的本质与核心。我们党进一步强化这种本质与核心,提出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与此是完全相通、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始终贯彻着人民是主体、人民是主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内涵顺理成章的引申和升华。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共产党人竭尽全力奋斗的最高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始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要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准则。这就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由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了党要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二)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认为发展(首先是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他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两大文明都建设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由此可见,邓小平所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党对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认识日益提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全面发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向我们指明,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在物质生活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就更迫切得到相应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向富裕、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协调推进。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注重“三大文明”一起抓,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既强调“富裕”又强调“共同”,其实质是反对和防止两极分化,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富裕美好的生活。但“共同”不是“同步”,更不是“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的最终目标,其实现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具体途径是“先富带后富”和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协调则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强化。

  从上述构想可以看出,拉开收入差距是为了最终消灭差距,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尽管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东西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期,它可能有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不好,社会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的动荡。针对新的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整力度、实现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突出强调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已经决定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一是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决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通过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基础上,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尽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高最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中,统筹与协调的力度在加大,我国经济社会将在更高层次上稳步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一,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邓小平指出:“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但是要强调一点,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2](P196)他认为“大跃进”式的高速度是以牺牲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代价的,不仅没有给经济建设带来真正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他强调一定要注重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发展速度既快、经济效益又好的新路子。其二,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2](P163-164)所以,他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合理利用资源。其三,强调运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1](P279),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多次讲“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1](P183),强调“要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P129),并且“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1](P378)中国的发展方式既要立足国情、立足当前,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高新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合理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较低的消耗求得最好的质量、最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关于两极分化的观点

  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本质的范畴,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针对两极分化指出:“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6](P781-782)资本主义积累“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6](P708)。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现实可以得出结论:两极分化是体现社会本质的阶级范畴,它表明社会出现了一个阶级,他们人数不多却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作为统治生产者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无偿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同时,广大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从而产生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两极,一极是资本家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因此,两极分化与阶级分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

  (二)共同富裕理论是正确处理收入差距扩大的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是正确处理分配矛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认识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是否正常?应不应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必须深入理解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客观认识适度拉开收入差距的必要性。首先,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背景。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扩大是反对平均主义的需要。邓小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2](P152)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结束不久,国民经济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社会上“仇富”和“左”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摧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全国人民处于共同贫困之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枷锁,收入差距拉开对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后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拉开、贫富差距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分配领域的矛盾,但这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不会有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人民的丰衣足食,没有收入差距的适度扩大就不会有城市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适度拉开分配差距是打破平均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措施,收入差距适度拉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已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邓小平既主张适度拉开收入差距以不断刺激劳动效率,又反对分配差距过大以免造成两极分化,且提出先富应当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主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认为应当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合理的限度是什么,目前我国贫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差距是否处于合理范围?思考这些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国际经验数据对比。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基尼系数小于0.2,这个指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收入分配呈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尼系数逐渐变化,1981年~1989年从0.288上升到0.349,1989年以后迅速持续上升,目前达0.53或0.54,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库兹涅茨提出著名的“倒U假说”认为,分配差距的变化通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阿鲁瓦利亚将60个国家区分为低收入国、中下收入国、中上收入国、市场经济工业国四大类,认为中下收入国家基尼系数最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是塞拉利昂、巴西、危地马拉、南非和巴拉圭等,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则远低于这些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1997年为0.408,英国1991年为0.361,法国1995年为0.327。大体印证了上述结论。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要求,也印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客观真理性。我国正处于中下收入水平,基尼系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有升高的可能性。第三,我国的国情。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有重人情、讲平均的传统,比较侧重于公平。同样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本基尼系数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也低于经济水平大体相当的拉美国家。考虑东方文化的背景,我国不可能容纳高收入差距,必须将城乡总体基尼系数控制在0.5以内。

  (三)共同富裕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处理两极分化的理论依据

  防止两极分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收入差距已处于非正常范围之内,而且近年还在持续扩大,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正在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经济分化的功能,极易引起社会分配矛盾加剧和两极分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经历过两极分化的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如果国家调控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反对任凭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收入差距的倾向,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基尼系数的下降不仅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且往往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19世纪欧洲广泛的罢工浪潮和近年来部分拉美国家的动乱都说明了这一点。拉美的事实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家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凭两极分化存在,最终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危及社会经济发展。

  邓小平早就非常关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1992年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7](P1356-1357)1993年进一步强调,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7](P1364)。在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有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严重性、克服的艰巨性、解决的可能性、分配调节政策的合理性等都有涉及,这为我们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提供了指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邓小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而分配方式直接决定着社会成员财富的多少,即社会成员的贫富状况。邓小平认为,除了制定政策时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以外,还必须从社会经济制度上予以保证,而且只有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保障才是最根本的保障。邓小平把这一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的保障的思想。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邓小平首先看到了与贫富差距直接相连的分配制度,认为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的直接起因是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能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邓小平在1985年6月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1](P64)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公有制决定的,邓小平沿着这条思路在1984年10月预言,“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1](P90-91),因为我们“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1](P91)。当他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对保证“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具有决定作用时断言:“在本世纪内最后的十六年,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1](P91)1985年以后,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保障的思想,并先后四次直接把“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是在1985年全国科技大会期间,邓小平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1](P110);“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P111)。第二次是1985年8月28日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P138)这里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虽然没直接说共同富裕,但是从共同富裕的反面来说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他还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P139)显然,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预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第三次是1985年9月23日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第四次是1985年10月23日,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邓小平深知,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就成为泡影,“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1](P149)。显然,这句话是他对二者联系的最集中的表述。在1992年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概括进去,但把公有制主体地位导致的结果即“消除两极分化”概括进去了。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消除两极分化,也才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文杰

篇八: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共同富裕和贫富分化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当前,贫富分化已经成为百姓谈论的热点问题,成为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我国贫富分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分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据2009年统计公报,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城乡收入比率为3.33:1。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差别,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率会进一步扩大到5—6倍。世界银行有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1,这一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

  -1-

  收入最高的上海达到26674.9元,最低的甘肃只有10969.41元,最高的与最低的居民收入之比为2.43:1;2009年达到3.33:1。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达到11440.26元,最低的甘肃只有2723.79元,东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到4.20:1,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主要表现为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的差距,据统计,2008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9229元,农林牧渔业职工工资为12958元,金融业高达61841元,是非垄断行业的4.77倍。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收入差距更大。

  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贫富分化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和历史的因素。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特区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凭借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造成了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事实。近几年,国家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但实施力度远没有当初开发沿海大,而且产生了忽视东部地区的危险。

  -2-

  (二)政策和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即农村主要从事劳动生产率低的第一产业,城市从事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三产业,这种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农民在城市就业受到诸多限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在收入分配方面,采取拉开接入差距的办法,促进生产和效率的提高,却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现象。另外,行业垄断扭曲收入分配,形成不合理的高收入。(三)非法收入的存在。一是税收效果不理想。高收入人群偷税漏税比较严重。二是违规违法经营。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人利用国家政策上的某些漏洞,进行非法经营、走私贩私等牟取利益。三是腐败。权力的市场化加上缺乏监督,导致部分政府官员、国有企业领导凭借手中的组织资源,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出现了灰色富有阶层和黑色富有阶层。(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首先是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的覆盖不够,只有部分人群可以享受社会保险福利。其次,许多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由于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也不给职工提供相应的福利,用劳动的低成本与其他企业竞争,以获得非垄断的超额利润。

  三、贫富分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合理的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贫富分化

  -3-

  则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贫富分化不符合先富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我们都知道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现在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致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并不符合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初衷。(二)贫富分化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贫富分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意味着少数人购买力过剩与多数人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这必然会导致社会总体购买力下降、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和有效需求不足;同时,贫富差距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从而导致生产力效率降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三)贫富分化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则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收入不公平,说明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存在严重缺陷,它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同时,贫富分化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会使一部分人们、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受到很大冲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减小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认

  -4-

  真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做好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疏通失地农民的“出口”。打破城乡、地区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市场分割,让劳动者们在尽量公平的环境下得到公正合理的报酬。(二)促进教育公平和扩大就业。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及低收入人群的教育投入力度,给低收入者提供获得高收入者所需要的相应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使低收入人群具备摆脱贫困、消除贫困必须具备的技能。就业是人们脱贫致富之本,通过扩大就业,增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缩小差距,是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治本之策。(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注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加大再次分配力度,通过立法、税收、金融等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提倡三次分配,积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四)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经济秩序。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对通过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行为予以严厉

  -5-

  打击,防止部分人用非正常的手段投机钻营而致富。强化对掌握权力、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约束,遏制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深化改革,打破行业垄断。一方面,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消除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平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和平均收入,缩小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社会建立一个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对困难群众实行社会救助和救济,努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根本上说,解决贫富分化问题还是要靠加快发展。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一定不能怨天尤人、等待依赖,而应该积极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准差距,奋起直追,通过诚实劳动和创新经营逐步富裕起来。

  -6-

篇九: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浅谈共同富裕和两极分化

  08会展经济

  彭韵

  29号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的好不好,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全体人民能够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科学构想所指明的道路。这一科学构想为我们展现了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阐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特别是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使这一构想更加深刻,更加完整,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共同富裕建筑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早在50年代,我们党就曾提倡过“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但当时认识不深,在实践中未能很好地把握。反而“三大改造”完成后,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又大批“唯生产力论”,把发展生产力降到很低的地位,从而束缚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成了空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又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等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天天富裕起来,现在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实践证明,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二、在分配上敢于承认差别,在发展上鼓励先富。邓小平很早就提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80年代至90年代,有了许多实践以后,他就明确地说:“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一部分地区的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下,人们由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工作效益,经济收入也不一样;有的富得早一点,富裕程度高一点,有的富得迟一点,富裕程度低一点。就地区而言,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那些基础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可能发展得快些,先富起来。分配上合理拉开差距而产生的先富和后富是正当的。不这样就不能克服平均主义,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就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同时达到共同富裕,必须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共同富裕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启动步骤。

  三、在发展格局上,提倡先富帮后富,认真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和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使先富起来的地区更好的发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一部分先富裕的人帮助没有富裕的人,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又一重要步骤。这种帮助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这种帮助正如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优惠的政策、大量的项目和资金的投入,是以大批信息、技术和人才保证的,西部大开发保证了先富的地区和人,对没有富的地区和人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是互惠互利的,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是共同富裕科学构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的互助机制,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体

  现。

  四、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论述发展战略目标时说:“目标确定了,从何着手呢?就是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随着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实现。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第一,建国以来在分配方面受平均主义影响较深,长期形成了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状态,这需要很多工作才能克服。第二,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适当拉开差距,消除不合理的贫富差别,达到共同富裕,要进行很多次的政策调整。比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分配档次调整,实行个人所得税,利息税,社会保障等。第三,我国地广人多,情况复杂,发展不平衡,致富必然是由点到面,由部分到全局,星火燎原式的扩大。只要依靠科学技术,深化改革,经过跨越式发展,富裕的地区和人口就会越来越多,富裕的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尽管共同富裕这个设想十分伟大,但是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正接近拉美水平,尽管两年来,中国致力于优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但这一差距却仍在扩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最高薪的20%的人与最低收入人士的收入相差18倍,以财产统计更相差70倍。为了加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国务院成立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简称“中企研”)。出发点是好的,但此会的宗旨是为了让地区上的名企和名人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其它的似乎视而不见。这样后备力量就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拉近名企名人间的距离,从而贫富两极分化得到进一步扩大。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有权的人有钱,有钱的人有权。

  (一)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

  1)中国贫富差距大与中国的区域差异大和城乡差异大密切相关。例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人口过多等等。

  2)只重效率不重公平。改革之初邓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事实上我们却是"只惟效率,鲜顾公平",这种政策的结果是"赢家通吃"的景象,加剧两极分化.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人为地极大的阻碍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使得一些信用差、品质差、道德差的个人与企业大发横财,而一些信用高、品质好、道德高的个人与企业则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导致了人为地贫富分化。

  (三)、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将效率和公平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硬道理”,但不能像过去为了公平把富人打入地狱,而是将穷人领入天堂。

  其二,调整城乡关系,重点解决“三农问题”

  其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下岗,以缓解贫困。

  其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调节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渠道

  其五,通过税金调整完善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多种调节手段

  其六,推进基础教育

  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与贫富差距成反比例关系,所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由上面几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贫富差距只是过渡性的,是前进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的一些问题,随着我们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一些倾斜,是可以扭转的。

篇十: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现阶段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思考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世界瞩目,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但是,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忽视,其中,百姓最关注的是社会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一,两极分化的理论定义:

  两极分化是一个阶级概念,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它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提出来的论断。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缘故,这个社会的人们向两极发展,以及形成了富有的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另一极是贫穷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阶级,这就是两极分化。因此,两极分化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作为贫富两极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财富占有上极为悬殊的现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就是说,两极分化是阶级分化和对立的产物,是资本与劳动对立的表现形式。

  二,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有能力的差别,再加上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遇到的机遇不同,所以贫富理所当然就不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明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必须澄清,而且,这些原因是我们老百姓无法改变的。一、贪腐、富商勾结、黑白勾结以及法制不严,少数人违法致富。这是主要原因,你可以对照你了解的巨富。二、政策本身的不公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的政策往往是富了少数人,穷了大多数。人民的钱用于社会福利和救济的很少,用于投资的太多,投资的结果,资本家拿走了多数,资本家更富了,物价在猛涨,老百姓更穷了。

  一些观点值得关注:

  一、我宪法写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二、邓

  /4小平理论体系中的论述“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共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上述两点清楚表明,“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相背离的,其结果必然加剧社会的矛盾,挑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在这里,引用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段话“我还要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

  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中国当然无法消除。因为两极分化本是一个社会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现象。目前哪个国家都无法消除它。只是,有些富国和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做得好一点,将扶助穷人或财富的重新分配做得好一点,于是我们就发现有些国家,如美国,就有很多的所谓中产阶级的出现。其实,中产阶级的出现,并不表示美国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现象,因为美国的富翁与穷人比起来,差距可能比中国还要大。但是美国穷人的生活质量比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比起来可能还要强点。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美国两极分化现象不是很历害。

  中国要做的,不是想办法消除两极分化,而是应该想办法进行财富的重新分配。不要怕让老百姓多得了点钱。老百姓手上有了钱,中国的内需才能旺盛,中国的经济才会有更强的拉动力呀。所以,中国的官员们应该想办法制定政策,让中国的老百姓的工资水平,收入水平提高才行。这样会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从而人们不会再注意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了。

  三,我国现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自中学我们就了解到,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私有经济成分,目的在于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行为不规范等原因,客观上也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且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比如,从收入差距来看,明显出现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以及行业、部门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一步步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

  /4在日常生活水平、教育投入、奢侈品消费等方面;而地区贫富差距自改革开放伊始就已存在,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内地边远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高于西北内地;行业贫富差距扩大,体现在金融保险、证券、外资企业的员工收入相当高,尤其是迅猛发展的网络业,还有现国内一些当红影视明星的收入同样不菲,国企中电业、石油等职工待遇尤为优厚,而一般外资或普通事业单位员工的薪水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如09年电视剧《蜗居》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因为剧情中如实反映了一些社会现状,其中李奶奶一家的贫苦与宋思明一家小康的生活就是较为典型的两极分化表面现象。

  从社会阶级关系来看,虽然我国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制度,但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发展市场经济而存在着大量的私有经济成分,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劳务雇佣关系。这样就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现象。一方占有资本不断积累财富,拥有较多的股票、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而另一方不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譬如过多加班、工作只计结果不计过程。这样,必然就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四,两极分化既然不能消除,那如何把两极分化的程度减到最低: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体现。,邓小平同志曾在纠正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时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呢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这就是我们认识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突出要求,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体现出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避免和消除两极分化。(祝红娇《我国现阶段存在一定程度两极分化现象的分析》)

  /4但是在我看来,目前我国两极分化现象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消除。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在也在实行市场经济,也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私有经济成分。在这些经济成分中,仍然存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仍然在起作用,尽管其作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但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和资本的趋利本性,也导致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资本剥削工人的现象,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

  因此,如果我国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健全和完善各方面制度来规范市场竞争,加强对市场秩序和私营业主经营行为的宏观调控,那么,局部的相对性两极分化现象就必定会转化为全局的绝对性两极分化现象。(宁德业,庞业君《对我国现阶段是否已出现两极分化问题的再思考》)如果我国政府不想办法进行财富的重新分配,提高中国老百姓的工资水平,以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而是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任其发展,那么,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就会更进一步扩大,最终发展到出现全局的绝对性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程度,从而必将危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参考文献

  1.《**概论》

  2.《****全集》

  3.《**文集》

  /4

篇十一: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社会主义能否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反方:社会主义不能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10级环境艺术设计四班

  姓名:周婷

  学号:20105159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裕不是社会主义,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须带后富”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我们允许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从这几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可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起来了,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后由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并作出了科学解释,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些社会主义的内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1992年南方谈话作出了明确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城市劳动合作经营富起来。这样一来,一些人先富起来了,就加大了两极分化。但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伴侣,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走向高级社会的阶段性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不存在两极分化,但也不存在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合作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跟共产主义一样,都是美好的愿望,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不能超越历史发展规律,也不能不反省制度缺陷。正是因为如此,出现两极分化是必然趋势,并会越演越烈。但是国家必须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以适当调节,否则,造成收入水平的过分悬殊,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必须产生两极分化,这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必然表现,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来说,可以通过适度的两极分化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共同用富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者又是统一的。说明社会主义无法消除两极分化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否认,一两百年前无产阶级所过的那种贫困生活已不多见,甚至也已绝迹。工人的工资收入和社会福利都有所增长。生活状况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原有的两极分化并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扩大。

  目前哪一个国家都无法消除它,只是,有些富国和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做得好一点,将扶助穷人或财富的重新分配的好一点。于是,我们就发现有些国家,如美国就有很多的所谓中产阶级的出现,其实中产阶级的出现,并不表示美国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现象,因为美国的富翁与穷人比起来差距可能比中国还要大。例如,1996年6月美国国情普查局发表的新闻报告说:从1964年到1994年,美国富有的阶层和普通人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全国20%的最富有家庭在全国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已从1968年的4015%上升到1994年的4619%。美国10%的最富有家庭所拥有的财富,1989年占这个国家所有财富的6111%,到1994年底占6618%,比占美国人口60%的生活在低层的人拥有财富还多。但是美国的穷人的生活质量比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比起来可能还要强点,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美国的两极分化现象不是很厉害。

  而人均GDP排名世界140多位的中国内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上海曾出现过的一套房子卖到了1.15亿元的天价。40多万元一桌的黄金宴也在西安和深圳、广州纷纷登场。标价1188万的宾利轿车,在中国的销量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在贵州、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贫困地区,笔者亲眼看到十几岁的女孩子没有衣服穿;看到寒冷的冬天全家人盖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看到无钱治病而凄惨死在家中的老人;看到被迫卖淫的女孩子感染性病后全

  身流脓的辛酸;看到乞丐被城里的狗咬伤后回家等死的无奈和悲凉??

  一方面当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们把打高尔夫、买别墅、购轿车、去国外度假作为主要谈话内容时,另一方面,中国的相当的一部分人,他们主要生活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时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为了活命,有些人甚至以无节制地卖血来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成为"职业卖血者"。他们渴望脱贫,渴望改变现状,渴望获得丰衣足食的生活。另一方面,在中国内地第一高楼——海金茂大厦曾举办了一场百万婚礼。婚场布置耗费50万元,所有墙面用闪光片铺设,每一桌酒席上都有一个硕大的鲜花球吊顶,每隔3米设有一个电脑摇头霓虹灯,婚场内还有一面特制的水晶墙。婚庆设计公司负责人说,百万婚礼只是统称,实际上的花费远不止百万。

  根据这些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明显偏大,出现了两极分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政策性原因,体制和制度原因,法制不健全,不平等竞争条件造成以及失业等等。我国作为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就是说我国现阶段所以存在两极分化,根本原因是我国是市场经济社会。当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两极分化作为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和生理现象也必然会表现出来。中国要做的,不是想办法消除两极分化,而是应该想办法进行财富的重新分配。不要怕让老百姓多得了点钱。老百姓手上有了钱,中国的内需才能旺盛,中国的经济才会有更强的拉动力呀。所以,中国的官员们应该想办法制定政策,让中国的老百姓的工资水平,收入水平提高才行。这样会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从而人们不会再注意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了。尽管两极分化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有着不可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负面影响。但却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客观的现象。因此,如果不像这样来理解马克思的理论,不像这样解释现实,恐怕别的解释无助我们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理论也无助于我们正视现实,更无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放眼世界,只有经济落后和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它们的贫富差距水平都很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贫富差距出现并扩大是正常的,只有当经济继续发展,经济水平达到一个顶点后,我国的贫富差距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缩小,两极分化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利用适度的两极分化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所谓适度,就是两极分化的程度不会导致社会动荡。在这个限度内生产力的发展与两极分化的程度成正比。最后使两极分化来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展的结果。这就是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这对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辩证法。

  所以我的观点是两极分化现象目前是无法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他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篇十二: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我国现阶段如何推进共同富裕

  摘要: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成绩栏

  涵,应该说,他的共同富裕思想,突破了平均主义的传统观念,扫清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障碍,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我国社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

  关键词:共同富裕、邓小平

  、贫富差距、生产力

  共实现同富裕是一种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共同目标。只有共同富裕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实现共同富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然而,近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使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此有关“贫富差距”的问题就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问题。而贫富差距的明显扩大也引起了人们对邓小平之前提出的“先富”政策的困惑,对“部分先富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观点的疑虑。所以,我们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正确理解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问题,既要承认贫富差距这一现实,又要慎重稳妥地制定某些政策和可行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走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一、共同富裕的含义

  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呢?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没有差别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邓小平正是基于对共同富裕中所蕴含的差别富裕内涵的揭示,才勾画出先富、共富的战略构想,开辟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二、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现状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近年来,我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2500万人,尤其是在“十五”期间,我国战胜了“非典”,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接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走出了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并且粮食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回升。同时伴随着我国进入了小康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富裕的行列。然而,以国际社会通行的衡量一国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指标基尼系数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200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9,2006年为0.487,2008年则增长到了严重的0.491,2009年为0.490,2012年略有回落,但仍为0.474。过去十年中,基尼系数先是逐步扩大,而后又略有缩小的走势。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以上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以上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

  三、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首先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者是互为条件的关系,从不同层次上看,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存在三层关系,即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现阶段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就说明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共同富裕的地位。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原因,共同富裕的基础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样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所有市场主体和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合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我们应改革和完善公有经济,促进公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只有确保公有资产的优势地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确保劳动者的整体利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应紧紧抓住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国家要在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三)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们要建立,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手段,加强对低收入阶层的社会扶持,保障其基本生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分配领域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就一定要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四)健全税收机制

  我们要健全税收机制,有效调节高收入,适当限制过高收入。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实现宏观调控的优势,有效地对人们的收入进行调节,提高收入的透明度,扩大征税范围。同时要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要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五)加强法制建设,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加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系,健全惩治各种经济犯罪的法律,使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和反腐败斗争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对法致富者给予坚决打击。并且完善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公平。

  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存在贫富差距,而且从现阶段来看是不可避免。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对我国目前运行的分配制度,法律制度等等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及其调节机制,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保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体现。

篇十三: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浅析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在中国的实践现状

  前言

  共同富裕的提法由来已久,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特征的预测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十分的慎重,见解也在不断发展,但他们对共同富裕这一点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曾讲过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在某种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正如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一样”。

  邓小平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我国也越加注重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但是也该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面临很多问题,诸如:贫富差距的扩大,且又继续拉大的趋势;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解的偏差等问题也是丞待解决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来源和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内涵

  (一)理论来源

  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指出:在新社会的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2.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制度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存在的症结和由此带来的必然结果,进一步论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而这正是社会平安稳定的根本保证。

  (二)理论内涵

  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物质生活是基础,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理论发展研究

  (一)毛泽东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

  “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党的正规文献中是一九五三年毛泽东主张的共同富裕中提出既要防止两极分化又要有所差别的集体同步富裕,他不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始终坚持效率要为公平服务,公平是效率的目标。

  (二)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五)十八大报告中有进一步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共同富裕这个基本要求。

  三、实践发展研究

  (一)中国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百分之八的增长速度。

  (二)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是一支最为重要的力量。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与资本主义国家个人富裕的道路不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高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四、在实践共同富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不清,邓小平所说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三者不是并列的,而是一个层层推进的立体结构。

  (二)同时中国现在贫富差距依然很大,两极分化严重,而且有拉大的趋势,所以怎样推动社会的共同富裕的发展依然很有价值。

  五、解决对策

  (1)适度:劳动者之间、各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必须适度。

  通过改革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确保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调节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2)导向:适度地拉开收入差距在消除两极分化这一总目标指导下进行,让后者的社会主义原则制约并规定着致富手段以及利益主体收入差距的“度”。

  (3)既坚持目标又非常突出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结论

  纵观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通过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同时,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实践和探索,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共同富裕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已经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同富裕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浅析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在中国的实践现状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龙燕

推荐访问: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在各个时期的提现 两极分化 消除 共同富裕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