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读后感(20篇)(范文推荐)

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读后感(20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2-12-20 10:20:06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读后感(20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读后感(20篇)(范文推荐)

篇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今天的培训使我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新课标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确立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中的导向作用,把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培训,我们明晰了“核心素养”是什么。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会”,可以这样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即用数与量,图与形来观察现实世界。如一瓶水,用语文的眼光观察是“水”字的结构和笔顺这些语文元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是瓶子的容积和水的体积这些数学元素。“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即将问题简化、抽象化,使得方法和思维可迁移运用到其他学科乃至生活中。如我们日常整理房间,就蕴含着数学中的归纳与分类的方法与思想。“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语言是连接着数学思维与现实世界的媒介,数学语言的特点是简洁、清晰、符号化。如我们学习的数,+-x+><=,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的算式等,就是教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及其与事物的关系。

篇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总之,实施新课程绝不能忽视“四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篇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研读了2022版新课标后,我对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重视单元整体教学;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与作业设计等方面呼应“双减”要求,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

这些的变化也意味着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的重大变革,要求我们丰富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从点——线——面三方面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思考,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篇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假期是值得珍惜的充电好机会。8月17日,我参加**x组织《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系列解读的线上培训。第一讲是史宁中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史教授从新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新课标的理解与表达、课标内容的变化及相应的教学建议。听了史教授的讲座,我对新课标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我特别关注了小学部分的关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一与概率、综合实践这四大领域变化与建议。

一、在小学阶段,强调主题整合,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为数与运算。把常见的量融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探索规律、式、正比例整合为数量关系,把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

二、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赋予具体学习内容,并且以主题式学习为主,例如:一年级的《识人民币元、角、分要创设购物活动》情境;以时间在哪里情境教学三年级《认识时、分、秒》,以《我的教室》做为具体情境,教学一年级《上下前后左右》三年级《东南西北》,以把传统文化教学容入数学课堂,例如《曹冲称象》教学《认识吨和千克》,同时强调跨学科、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的项目式学习,

三、在图形与几何中,更加强调几何直观,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尺规作图的情境学习。

四、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从实物分类过渡到数据分类,分类更加抽象,同时把百分数这个内容也融入这一领域。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引导学生建立数据意识、数字素养。

五、增加代数推理。通过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现和提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例如:从学习两位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乘一位数猜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从中感悟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化未知为已知。

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一些变化,我将努力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践行。

篇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课标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养目标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的,知识点的学习只能作为阶段性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提前预设,提升学生哪方面的素养,从真实情境问题出发,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结构化整合,注重学习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减负提效。

同时,新课标中还倡导要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很多孩子都觉得学了数学只能用在教室内,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绝不是孤立的。比如:数学的建系和地理、美术、建筑等学科可以融合,数学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技术可以融合等。我们要勇于“跨”,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

篇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学习了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修订理念是更加适应核心素养的教学。修订原则是几何强调直观,代数强调证明。

第二,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进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还要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第三,教学本质的理解有所上升,对今后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数学眼光,并教会孩子以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数学抽象即舍去事物的物理背景,得到抽象的概念,并且用符号予以表达。

最后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需要我们把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学生联系起来。我们唯有细细研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密码,学生的成长密码。

篇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暑期期间,我再次观看了专家对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醍醐灌顶,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1、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课堂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

2、注重跨学科的实践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比如语文课本里的曹冲称象,也能跨进数学课例,孩子通过重现曹冲称象的故事,能够自己探索“总量等于分量之和”这样的数学概念。通过综合与实践这个主题是希望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孩子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和传统文化。生活处处皆数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以致用。

3、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华

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空读理论难以理解,当我认真研读后面附的例子时,才慢慢感悟课程内容选择的高度引领与概论的深意。例如:欢乐购物节了解中国货币的历史知识,了解简单的金融知识;时间在哪里展示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如漏壶、滴漏,解释其中的原理,让学生体会逝水流年的意境,鼓励学生收集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的图片,感受科学计时的进步;土圭之法的故事感悟时间、历法和太阳运动周期的联系,感悟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农耕文明。对于这样例子,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用,可以补充,也可以替换,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例子最大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带给我们一线教师启发与思考,善于发现素材隐藏的数学元素,数学关系,挖苦数学研究的价值。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快速的转变观念,紧跟新课标的步伐,提高自我修养,改变课堂模式,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做到: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篇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今天有幸和其他老师一起学习新课标知识。对于今天学习的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的介绍,首先老师提出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因此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课堂中,不仅要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要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发展。

随后吴正宪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此次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和调整?意义价值何在?作为教师要怎样将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课堂实践中?这让我意识到,现在的数学课堂不再是用以前的标准衡量,更要贯彻新课标精神,学习研究不断实践循环往复的将核心素养细化到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让数学课堂更温暖更智慧,让每位学生都在课堂中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接着由史宁中教授从课标修订背景及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课标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向我们介绍了数学新课标修订情况,将2011版的课标与新课标的对比,让我们更清晰了解它变化的地方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同时史宁中教授也对核心素养的三方面内容作出解释,更加深入的理解到数学它不仅是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法,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核心素养的内容,每一位老师都对其作出了解释,这让我理解了课程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起着独特的贡献,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它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后的关键技能、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因此作为教师的我要坚持学习新课标精神,努力在课堂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篇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2022年8月18日我在我校参加学习了矿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解读、高效课堂构建》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特地请了**教研中心的石颐园老师讲解。

本次培训从“整体感知、了解背景;研读精要、体会变化;基于标准、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的。刚开始,石老师以“数学是什么”的话题引入,这让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思。让我再一次认识到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八次课改,其中2011版到2022版的改革主要由原来的只注重“四基、四能”又加上的核心素养。在2022版中强调: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语音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研读精要、体会变化”这个方面,石老师举了很多教学中的例子,有优秀的、也有需要改进的。这让我对作为老师在备课这一环节又有了新的想法,不单单是备课标、教材、学生;而是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课标、教材,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丰富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新的课标中新增了“学业质量”这一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增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方向、体会到了变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研读课标、深挖教材、关注学生的发展,必将课标的新精神贯彻其中。

篇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一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初中数学教学规范有了新的认识。在此结合本次学习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严格要求,培养良好习惯。

初一年级知识讲授内容不太多,关键是养成习惯的培养。课堂上应重点抓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学生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3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十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这个暑假里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新的理解,使我感受到新课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有了一些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改变仍是主角。

新课标的出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数学”概念的界定更加科学,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得更加准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人价值观。另外,在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总体说内容难度降低了。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体验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系新是新课标“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课标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课标,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应抓住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三、要善于总结和回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篇十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2022年8月17日,跟着王**名师工作室,通过线上学习了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的讲座,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修订的背景及要点、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的变化有了初步的感受。

1、掌握课程修订的要点

史宁中教授在讲座中指出:2022版所有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要点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修订的要点主要是:1。如何划分学段。2。如何把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3。如何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4。如何丰富“综合与实践的内容”。5。如何在小学阶段,体现数的认识与运算的一致性。

本次修订保留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合理内核,延续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

2、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习过数学的人都应当有的,但又是终极的,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表现,具有数学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学生有,教师也要有。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3、知道课程内容的变化

(1)主题整合

数与代数领域由六个主题整合成两个主题。其中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成数与运算,探索规律、式和正比例整合成数量关系。增加了两个代数基本事实、计数单位、加法模型。百分数移到统计与概率,常见的量、负数移到综合与实践。

图形与几何领域由四个主题整合成两个主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整合成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的位置整合成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增加了尺规作图。

(2)综合与实践赋予具体内容

小学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常见的量以跨学科的内容的形式设计在“综合与实践”,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史宁中教授的解读是站在教育研究专家的高度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整体思路和修订的理念、方向、目的和教学建议,如何将理论、理念落实还需我们细致研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并在实践中思考与感悟。

篇十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通过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认真学习,我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

四、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

篇十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今天浅读了一下2022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后,自我感觉提升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今后在教学中要加以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达成。

2、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的提出。注重情境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5、今后教学中重视综合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篇十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有着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一、重视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阶段,新课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具体知识,更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能够合乎逻辑地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更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摒弃“题海战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从获取知识的首要目标转变成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在学科融合中凸显数学本质

新课标中提倡把跨学科的内容融于教学之中。通过多学科的横向联合,增强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数学绝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为各门学科尤其是理工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些孩子排斥数学学科主要是因为传统数学课主要局限在教室内,虽然教材中也有综合实践课,但真正落实的或者有效落实的并不是很多。比如:近几年常常出现的数学阅读理解题,在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跨学科的教学提升了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钻研数学学科的知识,也同时需要去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尤其是语文、科学、历史等等),多听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堂。只有自己勇于“跨界”学习,才能践行“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动脑子,多想办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篇十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2022年7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线上专题培训活动。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培训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最新的课程标准,不但全面了解了教材,而且对新版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倡导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下,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作为一个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这种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交流,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奥妙与魅力,真正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二、注重学生分析与理解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对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初中教学的策略要以主问题研究为核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大体的感知前提下,理解教学的目标,分析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开发新的课程是实现理想课堂,即高质量、高效率的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的关键,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关键。

篇十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观看史宁中校长对新课标修订总体情况介绍,了解了其中的背景与要点、理解与表达以及变化和建议。背景与要点主要是概括为从双基到四基,从四基到核心素养,强调过程、学生亲身经历,获得经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

理解与表达中强调了发展“核心素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教师、研究者都应该具有三个特征,内涵一致性、表现阶段性以及表述整体性。理解并运用三会,让三会统领四基和四能,其中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对于小学阶段不着急建模,而是知道模型意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物体,有这样的意识。

教学实施建议要整体设计,分布实施。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前有意识思考本节课的内容,是概念、性质、关系还是运算,从而再结合到核心素养当中,概念与抽象更接近,性质与推理更接近,关系与模型更接近,运算与运算能力更接近,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再到关注学生的获得(知识、思维、核心素养),体现了教学整体性。小学阶段应该更多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学会猜想,从而得出一般规律。

篇十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在学校教科室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使我受益匪浅,接下来谈谈新课标的几点变化:

丰富“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学科融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需要我们多去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只有自己先勇于跨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增强代数推理,增强几何直观,强调知识的本质与蕴含的数学素养。在数与代数中,关注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要重视从数到字母的思维过程。

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点,更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特别是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十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2022年初,**区课堂改革拉开大幕,并于春季学期全面实践;2022年,教育部相继印发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并将于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作为一线教师,依据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践行课标精神。我们深知,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的是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真正读懂、理清新课标的内容和指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一、新课标新在何处

(一)育人导向明确化。******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新课标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为目标,强化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塑造,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内容结构化。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能)。因此,课程内容选择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内容呈现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学业质量标准化。新课标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对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作了明确刻画,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师课堂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新课标指引下的课程内容设置上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呈现。内容要求主要描述学习的范围和要求,即为什么这么教;学业要求主要明确学段结束时学习内容与相关核心素养所要达到的程度,即教什么;教学提示主要是针对学习内容和达成相关核心素养而提出的教学建议,即怎样教。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改革的思路将会更加明晰,课堂教学实践也将更加有的放矢。

(四)学段目标细致化。新课标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且每一个学段设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如第二学段注重对学生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敢于质疑和反思;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新课标如何用

(一)强化教学目标的指向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中,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在实现知识进阶的同时,体现核心素养的进阶。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强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意识。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注重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创设可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比如在进行“轴对称”知识点教学时,就可从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等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入手,观察事物特点,借助学生手边现有的草稿纸对折,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后,帮助其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此外,注重情境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注重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而,教师的评价方式要丰富,评价的维度要多元,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将一如既往、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为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篇二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后感

有幸参加王**老师组织暑期线上学习“跟着专家学习课标”,史宁中教授通过课程修订背景与要点,史宁中教授用“从双基到四基、从四基到核心素养”这一句话概括了这二十多年来课程标准的变化,了解到新课标的前身今世。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数学的理解是从伽利略和牛顿那个时代开始的,史宁中总结数学作为一种语言,是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因此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就是用三会统领四基、统领四能、统领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标准里的内容变化有学段变化,课程内容的表述形式,但四个领域不变。史宁中教授的介绍非常细致,需要多听几遍才能与教授产生共鸣。

推荐访问:标准版 读后感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读后感(20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读后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读后感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